长寿的原因很复杂,遗传、地理、运动、心态、饮食都很重要,而诸多因素中,饮食是最容易控制的。科学家通过对一些百岁老人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长期进食长寿食物,尤其是以下这4种。
长寿食物之蔬菜——油菜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老人都爱吃青菜,青菜不仅能补充身体的必需维生素,还有大量的抗癌因子,对预防疾病、调理身体都有一定的功效。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世界长寿乡调查团团长森下敬一称,“从我的临床经验来说,慢性病患者应多吃胚芽类以及发酵食物。”
青菜的各类比较多,要说最长寿的菜那就属油菜了。油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钙和钾等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这些物质可以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它还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的作用,适宜于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患者食用。
长寿食物之主食——玉米
五谷杂粮是老年人最喜爱的主食,也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杂粮中玉米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玉米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有助于保护眼睛,对老年人的视力有一定的帮助。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据研究,玉米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老人适宜常吃玉米,最好的食用方法是煮熟或做成玉米粥。
长寿食物之食用油——火麻油
动物油易引起三高问题,不建议长期食用,而植物油中尤其要推荐火麻油。火麻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调节血脂、清理血栓,预防三高,还能改善老年人便秘,保护大脑和视力,更是著名的长寿油。巴马被誉为长寿之乡,除了地理原因外,长期食用火麻油、火麻汤、火麻生态茶等火麻食物也是他们长寿的主因。
长寿食物之饮品——白开水
饮料中含有添加剂、色素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虽然味道可口,但是不经意就会致癌,长寿老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一般以白开水作为日常饮料,营养无害。
白开水能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加速有毒物质的排泄,也能解决老人便秘的烦恼。营养专家曾说过,人一天至少要喝1800-2000cc的水,才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除了喝水外,牛奶也是饮品中不错的选择,但是牛奶切不可当水喝,每天一杯牛奶是最营养的。
虽然这4种长寿食物是百岁老人常吃的,但摄取依然要有度,因为均衡饮食更利于身体健康,在保证身体营养足够的情况下,多吃此类食物,才能真正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学大师文怀沙的文章《尊重传统不等于开倒车》。文字浅白,言简意赅,引起热烈反响。有评论称赞此文再次体现了“百岁老人的年轻心脏”。
今年已98岁的文老,思维敏捷,谈吐幽默,寓意深邃。他一再强调:“为人或是为学,心中都要有真诚的土地。”
门刚一打开,就见一位留着长长银须的老先生站在玄关处,戴着一副大框褐色墨镜,露出一排齐整的白牙,笑得慈祥可爱。
“这就是文老。”为我们引路的文老秘书李之柔和艺术家禹侠赶忙介绍。
正手忙脚乱穿鞋套的我们,一时无措。
文老笑眯眯地向众人颔首问好。
记者刚一开口,文老就问:“是浙江人吧?”
耄耋老翁,耳聪目明,觉察敏锐,着实让人又惊又叹。
在客厅的沙发坐定,我们先向文老表达敬意。
听罢,文老抬手捋一捋蓝布衣裳,摘下大墨镜,不紧不慢道:“你们讲了这些溢美之辞,很容易使我骄傲,你们这是制造了我的落后。”
满堂笑声。
笑声中,文老又用略带湘音的普通话补充道:“当然,这点清醒我还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又是一阵大笑。
睿智,幽默,谦逊,成就了一个意料之外、格外精彩的开场白。
最厚的书与最短的文章
●《四部文明》前前后后全部加起来是600卷,45000万字。这是我50多年的心血。
●“正、清、和”三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反对邪、浊、戾。
说起德高望重的文老,人们似乎很难用一句话来描述他在学界的身份。
有人说,他是楚辞专家,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与郭沫若等人一起进行屈原诗歌的研究,并出版了著名的《屈原集》。
也有人说他是红学专家,因为他几十年来潜心研究《红楼梦》,发表了许多有分量的文章。
而中医也是他的一专,早年曾在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授。
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体独树一帜,广受好评,备受青睐。
这天上午,面对我们,已届98岁高龄的文怀沙,挺括的西式衬衫、领带之外,罩一件中式蓝布衣裳,洒脱地对自己的成就加以“小结”:“我的生平也好,思想也罢,可以说是‘非陌非阡,不衫不履,有中有西’。杂乱无章得很哪!”
而这些“杂乱无章”中,使他晚年最得意的是两件事——编了一部最厚的书,写了一篇最短的文章。
最厚的书,有一套就陈列在文怀沙的书房里,整整两面墙都被占去,《四部文明》的烫金大字赫然印在每一卷书的书脊上。
按照时间顺序,文怀沙把这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分成“前四部文明”和“后四部文明”。前四部为《商周文明卷》、《秦汉文明卷》、《魏晋南北朝文明卷》、《隋唐文明卷》,共200卷,收录古籍1560余种;后四部还在编纂中,收录宋、元、明、清的典籍。
“前前后后全部加起来是600卷,45000万字。这是我50多年的心血。”
仅听文老说这些数字,就使我们如听闻一桩“传奇”。
传奇,活生生。
文老说,50多年前,一位老前辈同他谈话,启发他把清朝纪晓岚编的《四库全书》做了一番研究,发现它把汉文化旧的经典作了篡改。《四库全书》的要害在于从爱新觉罗的视角来修史,凡是典籍文献里不利于爱新觉罗王朝的都加以篡改。“那它就是‘奴才文化’的代表了,这是对中国古籍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歪曲、篡改、阉割以至毁灭。”
有了这个结论之后,文怀沙忧患重重,萌生了扶正文化之根的想法。时至十多年前,他发了宏愿,定要编成一套《四部文明》。他说:“我编《四部文明》的目的,就是‘为中国文明聚原典,为子孙后代存信史’。”
编辑工作开始之初,因为该书不在国家出版计划之列,没有经费,文老和7位老学者带着几位志同道合的青年,白手起家,开始了古籍收集、整理工作。
多吃肥肉喜欢吃甜
说来奇怪,一般老年人的饮食是素食低糖,梁老太太却恰好相反。她却喜欢吃高能量的食物,梁老太太最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吃肥肉;另外还特别喜欢吃甜食,连喝茶都要放些糖在里面,这样才喝得舒服些。老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吃饭先喝汤,汤喝足了再吃饭。
慢功洗脸冷水洗眼
梁老太太喜欢用毛巾焐脸,每天早晨洗脸花费的时间特别长,至少在一个小时以上。有意思的是,老人平常还喜欢用凉水洗眼,一天要擦洗好几次,但洗脸必须用热水。老人现在听力很好,眼神也很好,还能捻针纫线缝衣服。
醒后恋床慢慢梳头
多年来,老人还养成了恋床的习惯,每天醒来后,都要在床上躺很长时间才起来,有时甚至长达一个小时。起床后先洗脸,然后就是长时间地梳头,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有趣的是,老人的头发底部都是黑的,长到半厘米以上才开始变白。
不知生气没有脾气
老人生来与世无争,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闹矛盾,老人也像没看见一样,照常吃饭、睡觉。
大病之后不吃盐
记者来到了老人家中。刚见面,老人便坐了起来,并坚持要穿上儿女为他准备的红寿衣,摆好姿势照相,活脱脱的一个“老小孩”。据老人次子于焕敏介绍,老人38岁那年,一场大病之后便不再吃食盐了。“当时,他只要吃到带盐味的食物,便会恶心呕吐。我们做饭时也只好分成两份,一锅菜炒出两个味,炒菜时先不放盐,给老人盛出一份后,剩下的再放点盐。包饺子的时候馅也要分成带盐和不带盐的两份,把不带盐的单独煮。”
这辈子最爱吃白糖
盐是生活必需品,不吃盐,就会感觉没劲,甚至出现头发变白、身体浮肿的现象。然而,在于广进老人身上,这种说法并没有体现出来。于焕敏告诉记者,老人的身体一直很健康,去年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经常到街上坐坐,现在的饭量也正常。“老爷子去年12月份的食谱是104个鸡蛋、45斤牛奶、8斤胡萝卜、8斤韭菜、5斤蛋糕、4斤白糖。”于焕敏告诉记者,老人这辈子最爱吃白糖;平常日子里,他一般吃韭菜和胡萝卜,一辈子没有吃过鱼,年轻的时候吃过少许的肉。
饮食中含氯化钠
据于焕敏介绍,老人一生没有生过大病,至今没有打过针。“1972年,老爷子因咳嗽去过一次医院后,再也没去过医院。”
62年不吃盐,身体竟能如此健康,究竟有什么秘密?龙口市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对老人的饮食进行化验,结果表明,老人每天摄取的食物中,氯化钠含量比正常每日需求量稍低一点,基本能够满足身体需求,因此没有影响健康。
陈来棣老太太今年刚好100周岁,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家是一个爱说、爱笑、爱漂亮的“老小孩”,提到自己的百岁心愿,老人指着记者手中的照相机开心地说:“给我多照几张好看的艺术照就行,让我也时髦一把。”
陈来棣老太太出生在广东省,二十出头的时候便来到天津工作,原是一所中学的英语教师。虽然老人家已是百岁高龄,但生活仍能自理,不但腿脚利落,还坚持自己洗头洗澡,从不让别人帮忙。不仅如此,老太太爱说爱笑的“老小孩”性格更是讨人喜欢,是养老院里的明星人物。
老人看到记者手中的照相机,就马上跟记者聊了起来:“这个东西我也有,放在家里了,没带过来。是要给我照相吗?挺好挺好。”常年负责她生活起居的护工杨阿姨告诉记者,老太太是一个特别爱漂亮、爱干净的人,“您要给她照相她可乐意了,她就喜欢照相,有时还爱摆个造型。老太太爱干净,每周两次洗头洗澡雷打不动,到了夏天更是每天都要冲一个,而且每天早上起来总把头发梳得特别整齐,穿衣服也是要干干净净的。”
老人的丈夫已经去世很多年,唯一的儿子不久前也因病辞世,为了避免老人受到刺激,大家都没有将这个噩耗告诉老人,每当她问起的时候,就说儿子身体不好正在医院疗养。“老太太很善良,我们都想她能健健康康地多活几年。
当问到老人家有什么心愿时,老太太开心地笑起来:“都好都好,没什么特别的心愿,给我多照几张相片就行。”她说,自己年轻时经济条件不好,没留下什么漂亮的照片,现在看着年轻人一套一套的拍写真、拍婚纱,自己特别羡慕,很想能赶一把时髦,留下几张漂亮的“艺术照”。
养生秘诀:爱吃鸡和虾
谈到老人家的养生秘诀,杨阿姨告诉记者,心态好是她长寿的最大“秘诀”,“老太太的性格相当好,从不想烦心事儿,每天都是乐乐和和的。”
老人祖籍广东,教师的职业造就了她语速快的习惯,再加上有点南方口音,有时会让大家觉得反而跟不上这个老寿星的思维,“我们都跟不上她的话了,别看她岁数大,脑子可年轻着呢。”杨阿姨笑呵呵地一边说着,一边帮老人仔细梳理着头发。杨阿姨坚持认为老太太很会吃:“老人家爱吃鸡肉和海鲜,牛羊肉也会吃一点,但却从来不吃猪肉,连肉松都不吃。
现在人生活条件好了,人人都想长寿,据报道,湖南省株洲市一位名叫甘德珍的老人,如今已有105岁高龄,虽然满头白发,但却面色红润,据了解,这位老人拥有自己的一个养生秘诀,就是每天一杯生姜茶。今天就让我们看看生姜的作用。
从报道得知,老人很爱喝姜茶水,每天早晨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来井水,烧开后,放上花生、芝麻、生姜和茶叶,泡一杯生姜茶,这就是老人每天必喝的饮料。老人认为喝姜茶能暖胃防病,因此坚持了很多年。但老人喝姜茶特别讲究,只在早晨喝,上午9点之后就不喝了。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方竟是喝这种水
老人还传授说:“你们年轻人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吃五六分饱,身体比较舒服。”
生姜茶具有5大保健好处
1、消炎止痛
生姜中所含有的镁,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肌肉痠痛,以及关节炎引起的发热、红肿等不适,最重要的是,生姜非常容易取得,可说是居家保健最理想的食物之一。
2、缓解恶心反胃
生姜中含有的姜烯酚成分,有止吐、缓和恶心的作用,搭乘飞机、船等交通工具、长途旅行前,饮用1杯姜茶有助于预防、舒缓晕车、晕船、晕机等恶心、作呕感。若已出现恶心反胃症状,来1杯姜茶也有助缓解不适。
3、促进消化
生姜所含有的独特辛辣滋味来源—姜辣素,能刺激胃酸的分泌,促进胃部消化和吸收食物,缓解过量饮食导致的腹胀不适问题,在腹胀、消化不良时喝1杯姜茶,再适合不过。
4、通鼻窍防过敏
姜茶有助于缓解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塞,也可缓解花粉等环境过敏导致的呼吸道症状。
5、改善血液循环
姜茶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有助于恢复和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内脂肪沉积,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脑中风发生的风险。
提醒:生姜虽好,但是独食效果不大,生姜搭配以下几种食物,可以让养生效果翻倍,一起来看看。
便秘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件小事,患有便秘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避免症状加重。很多男人觉得便秘是小事,不把它当回事,也有的人是碍于面子不肯去看医生。事实上,如果长期便秘很容易导致更加可怕的后果,甚至是癌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习惯,远离便秘。
治疗男人便秘的4道小菜
1、紫菜芝麻饭
做法:将100克烤紫菜剪成细丝,再将120克黑芝麻和120克白芝麻用擀面杖擀碎。把这3种原料拌在一起贮存在瓶子里,每餐舀一两勺和米饭拌在一起吃。
功效:紫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钙、钾、铁等营养物质,能促进肠胃运动;芝麻则含有大量氨基酸、食物纤维和矿物质,能促进排便。
2、醋拌圆白菜
做法:将500克圆白菜加少许盐,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将焯好的菜放凉后挤干水分,切成块,再把一杯醋、1/2杯高汤、两勺酒、1/2勺盐混合后煮开制成汤料。等汤料变凉后和圆白菜一起倒入密封瓶内储存一天即可食用。
功效:圆白菜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增强肠胃蠕动。
3、醋腌莲藕
做法:将莲藕焯一下,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适量的糖、盐、醋和香油拌匀。将拌好的莲藕存放在密封瓶里,每天取出一些作为就餐时的小菜。
功效:莲藕能清除肠道污物、防止大便板结、刺激肠壁,防止便秘。
4、油焯海带豆
做法:将300克海带切丝,用开水焯熟,100克黄豆用水煮熟后,将海带和黄豆放凉,控干水分,再在其中加入盐、酱油、味精、葱花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海带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量;黄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排便,丰富的食物纤维则可以吸收肠内水分,使排便量增加。
以上这几道菜,尤其是醋拌圆白菜和醋腌莲藕,做一次可以吃上一段时间,因此很受欢迎。紫菜、海带都是日本家庭常备的干货,也是随手可买的材料。比起需要精心准备的食谱,这些随手可做的普通东西才会让人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取得好的效果。
因胃肠不适、口腔异味等引起的恶心,欲呕等不适时,可早晨含1片姜片来解决。民间用吃生姜防晕车、晕船,或贴内关穴,有明显的效果,
二、开胃健脾促进食欲
在炎热的夏天,或者某些疾病的原因,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食欲,如果饭前吃几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饭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三、降温提神
在炎热的时候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的病人,适当喝点姜汤大有裨益。中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脑。
四、驱散寒邪
除了降温提神作用外,生姜还有驱散寒邪的作用,由于着凉、受寒等引起的感冒、头疼、腹痛等,喝些姜汤水,可增加血液循环,使全身发热,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五、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
身体上的各个脏器都能在脚上找到相应的穴位,适当泡脚不仅能改善末梢循环,如果泡脚水中加入适量的生姜,生姜性热,既可以快速驱寒,又能预防流感。
六、生姜能起到抗菌的作用
当吃了受了污染的食品,引起急性胃肠炎,而适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生姜提取液具有显着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
七、经常吃生姜可以抗衰老
因为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
结语:看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生姜的好处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大家平时不妨学习一下以上吃生姜的方法,喝一喝生姜水,对于保健治疗都有很好的作用哦。
1、加蜂蜜——生姜蜂蜜茶
功效:可治疗感冒、牙周炎,缓解醉酒后的头疼症状。
适宜人群:天生体寒的人尤其适合,可帮助他们改善手脚冰冷的症状。做法:先将生姜和茶用大火烧开,煮上半个小时后,关火,放入蜂蜜,去渣,即可饮用。
2、加红茶——生姜红茶
功效:减肥祛斑、活血化瘀适宜人群:肥胖者和长斑者都适合。
做法:先把洗过的生姜切成薄片或者细丝备用,再用85度左右的开水泡一杯红茶,最后把切好的生姜放进去,闷一会儿,就可以饮用啦!
3、加红糖——红糖姜茶
功效:抗氧化、暖宫。
适宜人群:有宫寒症状的妇女同胞们
做法:生姜剁碎,加水开大火煮,煮到水只剩三分之一的时候,放入红糖和茶,再煮上五分钟,即可
4、加红枣——生姜红枣茶
功效:改善贫血、对抗秋寒、补血适宜人群:体质偏寒的人可多饮一些。
做法:先把生姜红枣煮上半个小时后关火,然后放入茶叶,等茶叶泡出味道后就可饮用。
5、加绿茶——干姜丝绿茶
功效:减肥、抗衰老适宜人群:想减肥又不想运动的人群。
做法:把干姜丝清洗干净,然后和绿茶一起放入杯中,用九十度以上开水冲泡,然后出汤饮用即可。
吃生姜的最佳时间:早上吃姜最佳
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而且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如何吃姜?最好是早饭的时候准备一碟子泡姜,就着小米粥吃。泡过的子姜口感脆嫩,入口有一丝丝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微妙地调和在一起,简单,清爽,细细地品来,却是世间至味。这是最养人的饮食,功效远远胜过补药汤。
生姜的七大功效
一、生姜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
现在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长寿健康,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长寿秘诀的分享,但这些秘诀真的有用吗?有没有用不知道,接下来为您总结百岁老人的长寿的生活方式,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多吃肥肉喜欢吃甜
说来奇怪,一般老年人的饮食是素食低糖,老太太却恰好相反。她却喜欢吃高能量的食物,梁老太太最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吃肥肉;另外还特别喜欢吃甜食,连喝茶都要放些糖在里面,这样才喝得舒服些。老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吃饭先喝汤,汤喝足了再吃饭。
慢功洗脸冷水洗眼
老太太喜欢用毛巾焐脸,每天早晨洗脸花费的时间特别长,至少在一个小时以上。有意思的是,老人平常还喜欢用凉水洗眼,一天要擦洗好几次,但洗脸必须用热水。老人现在听力很好,眼神也很好,还能捻针纫线缝衣服。
醒后恋床慢慢梳头
多年来,老人还养成了恋床的习惯,每天醒来后,都要在床上躺很长时间才起来,有时甚至长达一个小时。起床后先洗脸,然后就是长时间地梳头,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有趣的是,老人的头发底部都是黑的,长到半厘米以上才开始变白。
不知生气没有脾气
老人生来与世无争,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闹矛盾,老人也像没看见一样,照常吃饭、睡觉。他从记事开始,就没见母亲生过气,更没见母亲发过脾气,这一点与他父亲完全不同。父亲的脾气非常暴躁,并且还嗜好烟酒。可能也就是这些方面的原因,他父亲1968年就去世了。
毒素累积在身体内,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健康,所以说排毒不光是女人的事,同时老人也需要排毒,排出毒素,一生轻松。
禁食排毒 禁食排毒又称断食排毒法,在日本等地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养生法。重庆永洲县永刚村的蒋德清老人在107岁时,仍精神矍铄,头脑清晰,听力也不错。她百岁寿诞时,有人问她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人笑着说她每年总有两到三天不吃饭,只喝水,目的就是为了清肠排毒。
刮痧排毒 刮痧是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果。广州市荔湾区104岁的李淑贞老人每月总要刮一次痧,每次约30分钟,刮至背部由红到紫即可。她认为,刮痧可以去除体内的毒素,每次刮痧后睡一觉,第二天的感觉特别舒适。
通便排毒 通便排毒养生法在百岁寿星中较为流行。著名百岁画家王康乐就认为:人体的排泄物中含有毒素,如果久留体内必有害处,所以他从不憋便,每天大便的时间也很讲究。尤其是小便,每隔三四小时,即使无便意也要去排一次。他说:尿液通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如果尿液通畅而清净,就表示着人体水液的代谢正常。
水果排毒 苹果含有半乳糖酸,排毒效果十分显著;葡萄能消除肝、肠、胃、肾等处的垃圾。百岁寿星马寅初在一个星期中有两天以水果代餐,这个养生方法在寿星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马寅初和他的夫人张桂君(享年106岁)能年至期颐,不能说和他这一生活习惯无关。
按摩排毒 湖北省赤壁市107岁的寿星汪贻
长寿老人都有很好的饮食习惯,他们懂得选择养生食物,知道如何饮食,下面我们来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之十大饮食养生习惯,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喜欢喝粥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荐。《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选用,深受老年人欢迎。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
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三、珍珠玉米当主食
玉米,别名玉蜀黍、苞谷、珍珠玉等,它与水稻、小麦并称为世界三大农作物,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也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医学家研究中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从长寿老人的体质看,他们很少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这与他们把吃玉米当成主食密切相关。
四、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美国谚言说:“喝奶使骨骼坚。”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牛奶营养丰富又比较全面。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在肠道中可以转化为乳酸,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牛奶含钙很丰富,吸收率也很高,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核黄素等,这些对老人来说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经发酵后制成干酪,吃干酪可以预防龋齿。喝酸奶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还能明目、固齿、防止细胞老化等。
五、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营养学家测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质。蛋清蛋白有极丰富的氨基酸,且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这种蛋白质在人体中利用率最高。蛋清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记忆力。蛋黄含的无机盐、钙、磷、铁和维生素都比较丰富。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脂肪属饱和脂肪酸。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危害心脑血管,并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每天吃12个就可以了。长寿老人们从不多吃。
六、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
老人说:一“红薯是个宝,顿顿离不了。”医学家研究,红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补中,营养丰富;2。宽肠通气,促进排便;3。益气生津,增强免疫;4。含抗癌物质,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医学家说,红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止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又因红薯中含钙、镁较多,所以能防止骨质疏松症。由此可见,红薯不愧为长寿老人的饮食一宝。
七、豆腐是老人喜欢的美食
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八、崇爱大白菜
味道鲜美,荤素皆宜,是冬令佳蔬,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特意的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
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却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还含有分解致癌物质亚硝胺糖酶。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九、冬天不离萝卜
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写过一幅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就茶”是郑老先生的。
萝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含脂肪。所含的芥子油和淀粉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萝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祖国医学认为,它能化积滞、消食积,疗痰咳失音,治吐血、衄血、消渴、止痢、祛头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内热、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并有补益功效。
“萝卜就茶”。吃点萝卜,喝点茶水,能消除燥热,祛体内郁积毒热之气,对恢复精气神有很好作用。萝卜和肉一起炖煮,味道也很好。但不能与人参、橘子同吃。
十、胡萝卜是老人心爱物
胡萝卜高含维生素A,有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胡萝卜素在高温下也很少破坏,容易被人体吸收,然后转变成维生素A,所以能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和眼干燥症。胡萝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有经验的老人常把胡萝卜切成片或丝同油炒,这样,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可达79%以上,切片油炸,胡萝卜素保存率为81%,切片和肉一起炖,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达95%。
胡萝卜还有促进大脑物质交换,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读书学习前吃一盘炒胡萝卜丝,有利于巩固记忆。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34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奥秘》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百岁老人饮食养生秘籍”专题。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