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让大家感到烦躁,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吃不下饭。夏季如何养生呢?推荐六款食物。
1、河蚌
河蚌清热滋阴,适宜阴虚内热之人食用,诸如消渴,口干舌燥,目赤者;治烦热,适宜甲状腺机能亢进者;消渴,适宜炎夏季节烦热口渴时食用;可治血崩,带下,痔瘘,目赤,湿疹。且养肝凉血,熄风解酒,明目定狂。夏季来临,人们常呆空调房也会诱发“干眼病”。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河蚌做法很多,烧、烹、炖均可。水煮河蚌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需要提醒的是,河蚌性寒,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不宜吃。
2、荔枝
荔枝果肉中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总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种水果的首位,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吃荔枝前喝点盐水、夏枯草凉茶,或冬瓜汤、绿豆汤等对上火有预防作用。或吃荔枝的同时,多喝盐水,也可用20-30克生地煲瘦肉或猪骨汤喝,或与蜜枣一起煲水喝,都可以预防荔枝病。
3、黄鳝
黄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据分析,每百克黄鳝含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钙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95毫克、尼克酸3.1毫克等。正因为如此,民间流传“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最近一段时间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但要注意的是,人们爱吃脆嫩的鳝鱼片,在烹调时,只是在锅中爆炒几下就出锅。这样烹调鳝鱼,虽然味鲜美,但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4、红豆
红豆,性平偏凉,味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族、钾、铁、磷等。红豆能促进心脏血管的活化,利尿;有怕冷、低血压、容易疲倦等现象的人,常吃红豆可改善这些不适的现象。另外,红豆还有健胃生津、祛湿益气的作用,是良好的药用和健康食品。
小暑重养心,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气、止血、强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养生也是护肤的重要的一部分,外调加上内养,才能造就一个水灵灵的女人。
5、姜
俗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小暑过后,盛夏来临,不少人会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夏日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而且,生姜中含有辛辣和芳香的成分,含有姜油酮、姜辣素、淀粉和纤维,用于风寒感冒,可通过发汗,使寒邪从表而解。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姜油酮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
6、绿豆芽
绿豆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小暑时应多吃炒绿豆芽,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素炒豆皮,具有补虚止汗的功效;蚕豆炖牛肉,具有健脾利湿、补虚强体的功效;西瓜番茄汁,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还可常吃丝瓜、苦瓜、黄瓜、冬瓜以及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都有益处。
总结:小暑节气意味着盛夏的开始,各位朋友们,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了哦。上文介绍的小暑节气的养生饮食,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想要养生的朋友们,不妨动手试试看哦。
香菇本身就会发挥出一种味精味道,所以在制作香菇的时候就不需要放味精,因为香菇本身的味道就十分鲜美。大家在街上买的香菇一般都是干香菇,这种香菇要经过泡制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正常使用。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有一些人泡完香菇制作出来后发现香菇吃起来是酸的,这时候是正常现象吗?
新鲜香菇为什么有酸味:
一种是质量有问题,还有一种醋放多了。
可能是在小贩手上放久了,或者没有保存好,有些发酵了。说明稍微有点变质,不是特别新鲜。
好的香菇不会有酸味,应该是坏了。其实香菇是碱性食物,有点酸味不一定都是坏的,但最起码不新鲜。个人意见,我也经常吃,没吃过酸的。
新鲜香菇放冰箱是冷冻还是冷藏:
可以放到冰箱里冷藏,冷冻会发黑变质的。把香菇放冰箱里利于保存、保鲜。
储存香菇时,要避光储存,必须避免在强光下贮存香菇,同时也要避免用透光材料包装;
要密封储存,可用铁罐、陶瓷缸等可密封的容器装贮香菇,容器应内衬食品袋。要尽量少开容器口,有条件的可用抽氧充氮袋装贮。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所以可把装香菇的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将生鲜香菇放入冰箱之冷冻库存放,可延长保存期,使用前解冻即可,但不可反复冷冻。
如何选到好香菇:
挑选香菇的时候要从多方面选购才行的,香菇的品质要求:以菇香浓,菇肉厚实,菇面平滑,大小均匀,色泽黄褐或黑褐,菇面稍带白霜,菇褶紧实细白,菇柄短而粗壮,干燥,不霉,不碎的为优良品质。长得特别大的鲜香菇不要吃,因为它们多是用激素催肥的,大量食用可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快速泡发干香菇小方法:
通常干香菇的泡发时间需要一个小时以上,教你一个快速泡发干香菇的方法,这样在急用的时候就不用发愁了。
找一个可以密封的容器,一般家里用的微波炉密封盒或者冰箱用的带扣子的保鲜盒都可以。放入干香菇,加入没过香菇的水,不要灌满容器,盖好盖子。
用手晃动容器,使香菇在容器里互相碰撞。如果你有力气的话晃得用力点会更快发好。
持续用力晃一分钟左右。打开看看是否发到你需要的程度,如果觉得还不够,就继续晃一会儿,直到满意的程度为止。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需要做饭做菜,炒肉丝儿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家常菜肴,对于很多刚刚学做饭的新手来说,很容易把肉丝儿炒老了,吃着比较硬,也想要寻求做饭炒菜的一些小妙招,那么怎么炒肉丝吃起来比较嫩呢?接下来就为朋友们做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么如何才能炒出嫩滑不老的肉呢?今天小果儿就以炒肉丝为例,为你们揭示几个小秘诀:
1. 切肉:新鲜瘦肉冻至半硬状态时最容易切,切肉的时候看清肉的纹理,顺着纹理先切成薄片,再切成丝。
2. 腌肉:在切好的肉丝里加入适量生抽、老抽、料酒(或盐、胡椒粉等,可自行调整)用手抓匀,腌制15分钟。然后加入一汤匙清水,用手抓拌,使肉将水份全部“吃”进去,再加入适量干淀粉抓匀,这样做可以让肉丝更入味的同时,锁住肉里的水份。最后放入少许麻油和色拉油拌匀(没有的话也可以用香油或植物油代替),这样可以防止炒肉时粘连。记得用手抓拌效果更好,不要用筷子噢。
3. 炒肉:锅烧热倒入油,待油温6、7成热时倒入肉丝,大火快速划散,翻炒均匀。不要用小火,否则肉丝会老。这样炒出来的肉丝就嫩滑无比又有味儿啦~
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试一试?小果儿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道在家就能轻松做的家常肉丝菜,好吃下饭,快来试试做大厨的感觉吧~
1京酱肉丝
材料
里脊肉 | 200g 大葱 | 1根 豆腐皮 | 1张 盐 | 2g 姜粒 | 8g 鲜酱油 | 2g 料酒 | 10g 玉米淀粉 | 8g 白胡椒粉 | 1g 甜面酱 | 55g 糖 | 15g 葱姜水 | 20g 油 | 适量
做法·
1. 取一小节葱绿切小粒,生姜也切小粒,用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后,用手捞出葱姜粒,并用力将汁挤出,葱姜水就做好了。
2. 豆腐皮切成馄饨皮大小的小块,放入沸水中焯制片刻,捞出后用煮过的水将豆腐皮浸泡,以免豆腐皮表面变干,食用之前将水倒出。
3. 切好的肉丝中放入少许盐、鲜酱油2g、料酒、白胡椒粉和玉米淀粉8g,倒入少许清水将其调拌均匀,放置10分钟左右。
4. 葱白切丝,并均匀地铺在盘中。
5. 锅里热油,将肉丝炒熟后盛出。
6. 留底油,放入55g甜面酱、15g白糖,小火炒制片刻,再倒入葱姜水,用锅铲不停地搅拌,炒至酱汁浓稠(注意不要炒糊)。
7. 倒入炒好的肉丝,翻炒均匀,使每一根肉丝都裹上酱后盛出,铺在盘子里的葱丝上,吃的时候用豆腐皮卷着肉丝和葱丝吃。肉丝酱香味浓又嫩滑,大葱清爽解腻,味道非常棒!
2青椒肉丝
主料· 大青椒 | 2个 猪里脊肉 | 200g 姜 | 10g 干淀粉 | 5g 老抽 | 10g 生抽 | 5g 水淀粉 | 4~5汤匙 清水 |
5g 盐 | 1调味匙 糖 | 6g 料酒 | 5g 蒜 | 3瓣
做法·
1. 大青椒洗净,横向剖开,去除里面的芯后,切成丝。姜蒜切片备用。
2. 里脊肉顺纹理切成丝,加少许淀粉、料酒、3克糖、生抽、老抽腌制。
3. 炒锅里加少量油,油热后下青椒丝煸炒到微软时,出锅备用。再次烧热锅,倒入少量油,油热后下姜蒜片爆香。
4. 倒入肉丝快速炒散(要大火快炒,肉丝才嫩,火小了肉丝会老)。
5. 肉丝炒到约八成熟时,下炒过的青椒丝一同炒匀。调入盐和3克糖炒匀后,再淋入水淀粉勾薄芡,炒匀即可出锅。清爽又好做的青椒肉丝,超级下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气温直降,裹得再严实也难以抵挡严寒.巧吃食物帮你保暖御寒。还等什么,快来看看吧!
羊肉
羊肉是即可以御寒用能补身体的食材,在寒冷的冬季,吃点羊肉瞬间身体就有了活力。羊肉补血,对哮喘,体虚怕冷、腰膝酸软有治疗和补益的效果。
花生
味甘,性平,健脾养胃,润肺化痰,适宜在冬季食用,能有助于消化,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用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莲藕
藕微甜而脆,可以生食也可以做菜,而且药用价值也是特别高,可以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用补益脾胃,益血生肌。
黄鳝
是一种很好的药材价值,能补气血,强筋骨,除风湿,冬天的不二之选.
板栗
板栗是养胃的好帮手,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红枣
红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维生素含量非常高,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
吃对食物不但能摄入营养,还有助于防治疾病。关节炎吃什么好?日常食物是关键,这5种食物是关节疼痛的天敌!
1.生姜。生姜的抗炎属性已经过多项研究的证实。其食用方便随意,既可炒菜或熬汤,又可泡茶。冬季关节炎多发,吃生姜具有很好的疗效。但生姜能稀释血液,所以在服用抗凝药期间最好不要吃。
2.南瓜。南瓜富含类胡萝卜素,该营养素有助于降低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风险。其中大量的维生素C也有益骨骼和软骨健康。
3.绿茶。绿茶中多种抗氧化剂有助缓解四肢僵硬和关节疼痛。茶水中挤点柠檬汁,缓解关节疼痛的效果会更明显。因为柠檬等柑橘属水果有益骨胶原的形成,对保护软骨起到关键作用。
4.初榨橄榄油。多项研究发现,初榨橄榄油富含具有抗炎属性的多酚类物质,有助于缓解人体肌肉和关节疼痛。
5.蘑菇。圆蘑菇和香菇中都含有抗炎成分,有助于人体抗击炎症,进而缓解关节疼痛。
竹笋是山林给我们的最好的食物之一,竹笋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以和很多的食材在一起搭配制作吃美味的菜肴,尤其是在和肉类一起制作的时候,更是荤素搭配,让营养更加的丰富,但是很多人在吃了竹笋之后会出现嘴有麻麻的感觉,这是因为竹笋里面含有草酸,在制作竹笋之前只要处理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竹笋吃起来麻麻的原因
吃冬笋出现嘴麻情况主要就是因为新鲜的冬笋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草酸,这种物质是导致冬笋出现涩味的主要原因,还会造成嘴麻情况出现。一般袋装冬笋是经水煮熟的,不会有明显涩味,可以直接入菜。
竹笋处理方法
淡盐水去涩
家里面如果没有黄酒的话,可以用淡盐水来去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竹笋纵向切成两半,剥掉所有的叶子,去掉根部有粗糙纤维的部分,然后把竹笋切成薄片,在淡盐水中煮8到10分钟。
淘米水去涩
竹笋有涩味,吃时将其连皮放在淘米水中,加入一个去籽的红辣椒,用温火煮好后熄火,让它自然冷却,再取出来用水冲洗,涩味就没了。
黄酒去涩
新鲜的春笋在烹饪前可以用适量黄酒把春笋搅拌一下,以所有春笋都能搅拌均匀为宜。搅拌好了放置5分钟,中途可以搅拌一两次。用漏勺把春笋过滤一下,因为涩味和麻味都在酒里面了,所以把就过滤掉不要。
食用春笋注意事项
1、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要少吃或是不吃竹笋,竹笋内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能够加快胃肠道蠕动的速度,对一些患有胃病,胃肠道出血等患者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一些胃肠不好、消化系统不好的人群尽量的少吃竹笋。
2、每次五六片即可,春笋性寒属于发物,这样的食物虽然营养丰富,但是普遍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并且会诱发某些疾病问题,因此在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吃的太多,最好每天吃5-6片即可。
3、建议吃春笋时不要空腹食用,最好在吃之前先喝口汤、羹之类,这样可以减少春笋对胃黏膜造成的刺激。另外,吃完春笋之后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像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鲜之类。
大家平时吃面应该都是西红柿鸡蛋面,肉丝面等,这些面的做法味道也很好,也很简单,但是不够高大上啊,如果想让你的生活品味更高一些,不妨学习做海鲜面吧。
一、咖哩海鲜面
材料
虾仁3尾,鲷鱼片50公克,蛤蜊4颗,洋葱20公克,青江菜20公克,细拉面150公克,高汤350㏄,咖哩粉1/2茶匙,盐1/2茶匙
做法
1.蛤蜊洗净加入冷水和少许盐(份量外)拌匀,静置使其吐沙;待约2小时后,再重复上述作法换水一次,待约2小时后洗净蛤蜊,沥干水份备用。
2.洋葱洗净切丝备用;青江菜洗净,一开二切半备用。
3.鲷鱼片洗净切小片,加少许盐(份量外)抓匀腌渍约15分钟备用;虾仁洗净去肠泥备用。
4.备一锅滚沸的水,将细拉面煮熟捞起,放入面碗中备用。
5.热锅,加入1茶匙的橄榄油(份量外)烧热,加入作法2的洋葱丝以小火炒约30秒,加入咖哩粉拌炒均匀,倒入高汤煮至滚沸熄火,放入作法1的蛤蜊、作法3的鲷鱼片、虾仁、作法2的青江菜以及盐,煮至蛤蜊张开,倒入作法4面碗内即可。
二、泰式海鲜面
材料
拉面150公克,泰式酸辣汤500㏄,虾1只,蛤蜊2粒,鱿鱼30公克,九层塔少许,盐1/4茶匙,糖1/4茶匙,辣椒膏1茶匙,香醋10㏄
做法
1.面先烫熟捞起,置于碗中备用。
2.将泰式酸辣汤煮开,加入所有材料(九层塔除外)及调味料,以中火煮约3分钟熄火,倒入面碗中,再放上九层塔即可。
三、义大利海鲜面
菜谱简介 作法2的义大利面只能先煮至九分熟,主要是为了最后拌炒时,让面条吸收海鲜的营养及香料的香气,且让面条口感保持在最Q的美味。
材料
义大利面120公克,虾仁50公克,蛤蜊80公克,透抽50公克,洋葱末30公克,巴西里末1大匙,九层塔少许,义大利综合香料少许,高汤1/2杯,白酒3大匙,胡椒粉少许,盐1小匙
做法
1.虾仁洗净去肠泥;蛤蜊以盐水浸泡吐沙约1小时;透抽洗净切块备用。
2.义大利面以滚沸的水煮至九分熟后捞起,拌上少许橄榄油备用。
3.热油锅,将洋葱末爆香,再放入作法1的虾仁、蛤蜊、透抽拌炒一下,放入义大利综合香料、高汤、白酒煮开后,放入盐、胡椒粉及作法2的义大利面以大火拌炒至汤汁收干,洒上巴西里末及九层塔拌匀即可。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药材,都是对于身体有着很大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的。牛蒡就是一个含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药材,但是大家对于这个药材了解的却不是很多。这样的话用的地方也不多呢,根据这个情况还是希望大家能好好的了解下比较好。那么,牛蒡吃起来是什么味?
真正的牛蒡喝起来有点青丝味 专家建议牛蒡茶可以搭配白糖、枸杞、红枣、蜂蜜等味道更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制。
牛蒡干的功效主要有哪些
牛蒡干是鲜牛蒡切成片晒干而成的牛蒡片。牛蒡干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各家各有论述。
一、牛蒡的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寒。
①《纲目》:苦,寒,无毒。
②《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刚。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二、牛蒡的功效
【功用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①《别录》: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②《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③《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诸风,症瘕,冷气。
④《本草拾遗》:浸酒去风,又主恶疮。
⑤《分类草药性》:治头晕,风热,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
⑥《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伤暑。
⑦《四川中药志》:治疥疮。
⑧《药品化义》:“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不风痰,面目浮肿。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三、牛蒡的药用选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熬膏涂贴或煎水洗
【选方】
①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②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③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④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⑤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⑥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以上不光给大家介绍了一下牛蒡吃起来是什么味,同时还好好的说明了一下牛蒡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方面有什么帮助。在现在的社会中虽然说很多的疾病都是有西药治疗的,但是还是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的,所以可以用一些中药治疗还比较好。
榴莲吃起来有点苦有什么方法呢?这个问题将是我们今天所主要谈论到的,对于榴莲各位朋友都是不陌生的,有的人虽然讨厌,但是大多数人是非常的喜欢的,榴莲里面含有很高的营养物质,吃起来美味又可口还能补充一些营养物质,但是榴莲吃起来有点苦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来仔细的了解一下。
没熟的榴莲打开后基本不能放熟的。还是尽早用来煲鸡汤吧,要不时间久了更不新鲜,毕竟是开了。
榴莲炖鸡汤,补而不燥,而且性质温和,具有多种食疗功效,包括补血益气、滋润养阴,适合不同体质的人饮用,秋冬吃最合适。不过喜欢吃榴莲的人则难免会有点失望,因为这个汤几乎没有榴莲味,如果想煲浓一点,可以将煲过汤的榴莲弄烂和汤同吃,浓烈的榴莲味便会散发出来。
做法如下:原料:榴莲(自己喜好多少),鸡1只(约重600克),姜片10克,核桃仁50克,红枣50克,清水约用1500克,盐少许。制作:1、鸡洗干净去皮,放入滚水中,浸约5分钟,斩成大块;核桃仁用水浸泡,去除油味;红枣洗净去核;榴莲去嫩皮,留下大块的外皮。可以去果肉,可以取汁,把外皮切小,因为味道比较重,少放一点为好。2、把鸡、姜片、核桃仁、枣、榴莲皮与榴莲肉同放入锅内滚开水中,加姜片,用猛火滚起后,改用文火煲3小时,加盐,少量味精调味即成。
上面就是榴莲吃起来有点苦的一些解决办法,喜欢吃榴莲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一下,难免会遇到这种榴莲吃起来发苦的这种情况,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对上面的处理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相信你一定会对上面的榴莲吃法产生极大的兴趣,爱不释手。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九种食物能抗炎,有炎症的人必须吃起来》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九种体质养生方”专题。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