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锅鱼籽鱼泡火锅,相信很多人都是比较喜欢吃吧,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湖南长沙特有的名菜,无论是从口感以及一些营养价值上来说,都是比较利于我们的保健的,但是很多人对这些养生保健的食物不了解如何制作,所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做法。
制作干锅鱼籽鱼泡火锅,那么需要的食材原料包括新鲜的鱼籽,还有朝天椒以及鱼泡,姜葱蒜,糖盐黄酒生抽高汤等这些,将鱼籽清洗控干之后加入适当的黄酒,搅拌腌制五六分钟,然后将葱切片切丝在放入油锅里面爆香,将腌好的鱼子放微波炉里面高温转3到5分钟之后,让其变得凝固,再把鱼籽倒入已经爆香的这些食材当中翻炒,倒入适当的高汤,烧开之后就可以了。
鱼籽营养价值高,含有卵清蛋白球蛋白以及卵类粘蛋白,这些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味道是比较鲜美的,但是要注意如果说老年人胆固醇过高的话,不适合吃鱼籽,对小孩子来说是可以多吃的,有利于促进发育,增强体质,而且起到健脑的效果。
当然也要提醒一下,除了老年人不适宜过多食用之外,向肿瘤患者还有存在一些炎症疾病的患者也不适合吃鱼,只因为鱼子也属于发物,所以了解这些饮食的原则,才可以让自己吃得更加安心放心。
香椿拌豆腐是一道十分美味的凉菜,尤其适合夏季食用,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这道菜的做法也很简单,几步就能搞定,需要注意的是把香椿切碎加少许盐腌制片刻再拌会更好吃。
一、做法
1、豆腐切小块开水焯烫冷凉。
2、香椿去老根也用开水焯烫过凉。
3、把香椿切碎加少许盐腌制片刻。
4、然后香椿放入盘中上面放上豆腐继续撒上少许盐。
5、再淋入香油即可食用。
二、豆腐营养
1.大豆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几乎都有。
2.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能转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亚油酸比例较大,且不含胆固醇,有益于人体神经、血管、大脑的生长发育。
3.大豆可以直接烹调食用,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三、香椿营养
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称。香椿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很多人都会问世界上营养最高的鱼是哪一种鱼,怎么做才会被人体吸收最高的营养。其实,海鱼的营养价值比家养的鱼要高,但是对于正常人来说,鱼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是我们吸收的营养都是差不多的。最主要不是哪种鱼的营养价值更高,而是怎么烹饪才能留住鱼里的营养不流失。现在很多人由于工作繁忙,习惯把买来的鱼冷冻起来,等到下次做饭的时候才从冰箱里拿出来。这个时候的鱼该怎么制作才会不流失营养,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给出的解释。
鱼肉营养丰富,是很多人的心头好。那么如何烹调鱼营养价值最高?可是无论煎炒烹炸,想做出一道味道好吃、口感细腻、外形美观的鱼也确实不简单。
煎鱼防粘锅。可在烧热的锅里放油后再撒些盐,也可净锅后用生姜把锅擦一遍。还可把锅烧的热一点,油温高一点,再放入鱼,鱼遇到高油温表皮会立即变硬,不会粘锅,然后再改用小火把鱼煎透。
烧鱼防肉碎。在做红烧鱼前,先在锅里把鱼煎透或炸透,油量要大,油温要高。烧鱼时汤不宜过多,一般以水没过鱼为度。不要翻动鱼身,烧制过程中,用勺将汤汁不断浇淋在鱼身上,这样即使鱼肉入味,还可以保持鱼的原形。
去腥晚放姜。烧鱼时有人喜欢把姜与鱼一起下锅,认为这样可去除鱼腥。其实不然,过早放姜会使得鱼体浸出蛋白质阻碍生姜的去腥效果。可以先把鱼在锅里煮一会儿,待蛋白质凝固后再放姜;也可在爆锅时烹入少量醋和料酒,起到去腥解腻增香的作用。如果还是觉着有腥味,出锅前撒上点蒜末,效果非常好,特别是烹制长时间冰冻的鱼。
蒸鱼用开水。蒸鱼时先将锅内水烧开,再蒸鱼,切忌用冷水蒸。因为鱼在突遇高温时,外部组织凝固,可锁住内部鲜汁。蒸前最好在鱼身上洒一些鸡油或猪油,可使鱼肉更加滑嫩。还可以封上保鲜膜,防止鱼的鲜味跑掉或滴上蒸锅水冲淡鱼的味道。
冻鱼放奶烧。烹制长时间放在冰箱里的鱼时,可适当在汤中放些鲜奶增加鱼鲜味。鱼从冰箱里取出后,最好自然化冻,也可放在置有少许盐的容器中解冻,目的在于冻鱼肉中的蛋白质遇盐会慢慢凝固,防止其中液体流失,而失去营养。
知道了如何烹调鱼营养价值最高,如果还是觉着有腥味,出锅前撒上点蒜末,效果非常好,特别是烹制长时间冰冻的鱼。
看了上面专家给出的关于哪一种鱼的营养价值更高,大家应该都认识到了。鱼的营养价值都很高,主要是看怎么制作。就像三文鱼为什么生吃最好,那是生吃可以让鱼的营养被人体更好的吸收。很多鱼都是不能够进行油炸的,因为滚油会伤害鱼的营养细胞,会导致鱼的营养流失。喜欢吃鱼的朋友可以按照上面给出的烹饪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来制作营养价值高的鱼。
鱼肉是我们经常能吃到的一种食物,但是想要把鱼肉做的更加的好吃需要我们更好的掌握制作方法,其中干锅香辣鱼就是比较好吃的一种方法,能够将鱼肉做的更加的入味,而且看上去也特别的有食欲,但是很多人总是认为他制作起来非常的复杂,下面一起了解下干锅香辣鱼怎么做。
干锅香辣鱼怎么做
调料:
葱姜蒜,泡椒3个,干辣椒2个,泡姜2个,豆瓣酱一大勺,料酒2勺,老抽一勺,生抽2勺,糖2勺,鸡精,花椒一小把,香菜,蒜苗,胡椒粉,花椒粉,盐,各少许。
做法:
1、鱼洗净切块,加入料酒、盐、糖、胡椒粉、花椒粉、生抽腌拌30分钟备用。
2、鸡蛋一个打散加入一勺生粉拌均匀。
3、把腌好的鱼块放入裹入蛋液。
4、平底锅倒油烧热,放入鱼块煎至两面金黄沥油备用。
5、炒锅倒油,放入花椒小火炸香,再放入葱、姜、蒜、辣椒、泡椒炒香。
6、加入一勺豆瓣酱炒出红油出香。
7、加入料酒出香,倒入清水。
8、加入2勺白糖,2勺生抽。
9、一勺老抽,大火把汤汁煮上5分钟。
10、再把炸好的鱼块加入,盖上盖子煮上15分钟,稍收汁加入鸡精调味。
11、然后倒入干锅中,上面放上香菜和蒜苗,酒精炉和锅端上桌即好。
鱼肉的味道虽然鲜美,但是一旦没有掌握好做法就会做的特别的醒,上面就是对干锅香辣鱼怎么做好吃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也可以购买些新鲜的鱼肉在家进行制作,并且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的添加些辣椒等。
脆鱼因其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而得名,养出来的鱼,外形如旧,但肉质已变,蛋白质较普通鲩鱼高12%,味道更为鲜美,还具肉质软滑、爽脆与众不同的特点,尤以鱼肚部分最佳,因这种鱼肉质带有韧性,固烹调制作繁多,生炒切片炒口感更佳、蒸(不要整条蒸)、炖、火锅(广东人较多),等各具风味。下面就为您介绍一种干锅脆鱼的做法。
1鱼洗干净,切成条或片,加入盐巴,鸡精,醋,料酒,酱油,孜然粉,胡椒粉,蛋清进行抓匀,进行腌制,时间大概30分钟
2配菜,洗好,切好,放旁边备用
3放油下锅,把腌制好的鱼下锅翻炒,直到鱼肉发白,起锅
4用另一口锅,下油把配菜炒七分熟,起锅备用
5锅里加油,把辣椒生姜蒜头翻炒
6把鱼片倒入,翻炒,闷五分钟
7再把菜倒入鱼里,继续翻炒,闷十分钟,中间翻炒一次
8起锅
脆鱼和普通草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在组成上是一致的,在含量上存在着差异,脆鱼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比普通草鱼肌肉高2.2%;粗脂肪含量是普通草鱼的140%;氨基酸总量比普通草鱼、黄鳝、鳜鱼、黄颡鱼、万安玻璃红鲤、青鱼和团头鲂都要高,其中谷氨酸含量更是达到3.93%,远远超过对照组鱼类。
干锅肥肠的营养价值
肥肠又名猪大肠、猪肠。猪肠是用于输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强的韧性,并不象猪肚那样厚,还有适量的脂肪。根据猪肠的功能可分为大肠、小肠和肠头,它们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肠最瘦,肠头最肥。
肥肠营养分析每100克所含营养元素:
热量196 (千卡)硫胺素0.06 (毫克)钙10 (毫克)蛋白质6.9 (克)核黄素0.11 (毫克)镁8 (毫克)脂肪18.7 (克)烟酸1.9 (毫克)铁1 (毫克)碳水化合物0 (克)维生素C0 (毫克)锰0.07 (毫克)膳食纤维0 (克)维生素E0.5 (毫克)锌0.98 (毫克)维生素A7 (微克)胆固醇137 (毫克)铜0.06 (毫克)胡罗卜素0.8 (微克)钾44 (毫克)磷56 (毫克)视黄醇当量73.6 (微克)钠116.3 (毫克)硒16.95 (微克)。
肥肠是用于输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强的韧性,并不象猪肚那样厚,还有适量的脂肪。根据猪肠的功能可分为大肠、小肠和肠头,它们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肠最瘦,肠头最肥。猪大肠爆炒最为口味,湘菜一般喜欢爆炒做法,趁热食用非常美味。猪大肠有润燥、补虚、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弱口渴、脱肛、痔疮、便血、便秘等症。古代医家常用于痔疮、大便出血或血痢。
用猪大肠治疗大肠病变,有润肠治燥,调血痢脏毒的作用,古代医家常用于痔疮、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斋直指方》和《奇效良方》中的猪脏丸,《本草蒙筌》中的连壳丸等,皆是用于治疗直肠病变的名方,其中均用到猪大肠。
干锅肥肠的热量
干锅肥肠每100克含热量267大卡,此类菜肴烹调温度较高,蔬菜中的营养流失较大,同时相对比较油腻,减肥期间不宜多食。
干锅肥肠的宜忌人群
肥肠的宜忌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大肠病变,如痔疮、便血、脱肛、小便频多者。
猪大肠的胆固醇含量非常高,那些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多吃,孕妇也不宜多吃。
此外,猪大肠性微寒,感冒期间最好不要食用,同样,脾虚便溏者也不可食用。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干锅脆鱼怎么做,营养价值你真的了解吗》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怎么做”专题。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