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这种药材的用量是根据我们病情的严重性来决定的,而且药材的用量是需要非常重要的,不然会导致我们出现药效相反的情况,所以大家可以来了解归脾汤的用量。归脾汤这种药材由白术当归白茯苓等药材组成,这些都是3克,而人身6克,可以起到健脾养心以及益气补血等效果。
【组成】 白术(3克) 当归(3克) 白茯苓(3克) 黄芪炒(3克) 远志(3克) 龙眼肉(3克) 酸枣仁炒 (3克) 人参(6克) 木香(1.5克) 炙甘草(1克)
【方组趣味记忆】 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 解:四君(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归(当归),期(黄芪),早(酸枣仁),远知(远志),龙眼(龙眼肉),香(木香)。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用量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3g,木香1.5g,甘草(炙)1g。
用法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方义
本方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配伍特点
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加减化裁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比较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前者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气陷之少气懒言、发热及脏器下垂等。
人参归脾汤这种东西可能我们对于它的功效与作用并不了解,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想要食用这种东西就应该要认识它。对于人参归脾汤,它一般是对于心脾比较虚弱的朋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人参归脾汤还可以调节体内的血液平衡,建议患者在生活中食用人参归脾汤时应该要好好的理解一下它的使用方法。
人参归脾汤的做法介绍
人参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
1.心脾两虚是指心脾气血不足,心动失常,心神不宁,并脾失健运的病理变化。
2.脾不统血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的病理变化。
人参归脾丸对这两种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人参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还可以从人参归脾丸所含有的成分来阐述。
人参归脾丸是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等药物等用科学的方法研制而成,各成分的结合体现出人参归脾丸具有补气、补脾、安神、益胃、调血、安胎的功效。
人参归脾丸特别适合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等病症的人群,不适合身体强壮而不虚的人群。
人参归脾丸注意事项
1. 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该药品宜饭前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通过这篇文章对于人参归脾汤制作方法的介绍,我们详细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知道人参归脾汤的功效与功效是什么了。我们在生活中食用人参归脾汤这种东西还要知道它们的注意事项跟使用方法,这样有助于我们正确的使用人参归脾汤。
归脾汤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归脾汤可以治疗心悸,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总会遇到失眠的问题,这时候,归脾汤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女性来月经的时候,身体非常虚弱,还可能会遇到头晕,但是喝归脾汤却可以改善这类情况。所以,下面就要带大家了解一些归脾汤配方和功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配方组成】:
白术9克、茯神10克、黄芪12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党参12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远志10克、木香10克。
【使用方法】: 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1.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色淡白、脉弱。
2.脾虚不摄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皮下出血等证。
【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属于心脾血虚者。
1.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对于脾虚血少的血证,可加入阿胶、首乌、鹿角霜等补血、止血药同用。
2.月经后期,色淡量少,或停经再生,淋沥不断,以及月经过多,伴有头晕、心悸、体倦等心脾两虚见症,可用本方治疗。
3.可用于久病体虚遗精、盗汗、自汗、脏躁等证。
以上就是归脾汤配方和功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归脾汤的作用很大,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女性很容易遇到月经不调,所以有月经不调的女性可以喝归脾汤做调节。在归脾汤中加入生姜和大枣,效果会更好,而且也可以减小归脾汤中的怪味。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家都应该听过归脾汤吧,归脾汤是一个很常见的中药方剂名,很多人都会用归脾汤来补身体。因为归脾汤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以及调经,治疗健忘失眠等功效,也因此,归脾汤成为了健脾益气的中药良方。那么,归脾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呢?各种中药的量应该是多少?
归脾汤,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
分类:补益剂-补血剂
歌诀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
组成
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用量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3g,木香1.5g,甘草(炙)1g。
用法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①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②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就是白术,人参,黄芪,甘草,生姜,大枣等,这些药材都是我们平时可以在药房里买到的。归脾汤还有健脾养心,治疗健忘失眠等功效,大家不妨可以自己去药房买药回来自己配,但是各种药材的量要把握好。
归脾汤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中药方,这种汤有很好的调理肠胃的作用,有很好的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在治疗失眠方面的作用也很好,尤其是对于平时思虑过度,气血亏虚,引起的失眠症状,能够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在调理肠胃,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也不错。
1、归脾汤的用法用量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3g,木香1.5g,甘草(炙)1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加减: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2、归脾汤的功效主治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①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②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3、归脾汤的文献摘要
1、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2、《正体类要》卷下:“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情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4、方歌: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
方义:本方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归脾汤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养生食物,往往在服用归脾汤的时候,可能会加入大枣,或者是加入生姜。归脾汤这种中药,最主要的功效就是健脾养心以及益气补血。有的朋友可能晚上睡觉失眠,还有的朋友容易忘事情,或者平时身体感觉到倦怠,食欲不好,这个时候就可以服用归脾汤来缓解症状。下面来介绍一下归脾汤的功效和作用。
归脾汤是一种常用中成药,由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甘草、茯苓、大枣、生姜共12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种出血等症。经常被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
近年来发现,归脾汤还有不少新用途。神经衰弱。归脾汤治疗气血两虚的神经衰弱,耳鸣、失眠及精神倦怠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归脾汤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效应,可治疗气血两虚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更年期综合征。用归脾汤治疗气血两虚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有显著疗效。脑外伤综合征。以归脾汤为主辅以西药,治疗脑外伤综合征。
其实归脾汤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养心安神,当然兼具有其补气补血的作用。比如有的人气血亏虚,或者是平时经常劳累,精力不是特别好,亦或者是,平时心情很烦躁,总是思虑过度,这个时候服用归脾汤,能够让我们很快地焕发出精神和活力。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归养心脾汤的做法》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汤做法”专题。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