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有30位国家卫生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
中国有30位国家卫生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国医大师,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张学文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是中国西北惟一的国医大师,77岁的张老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国医大师。
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学文先生所治病种涉猎广泛,擅长诊治内科急危重病和疑难杂症,尤其对中风、胸痹、高热、中毒等病症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和方法,创立了颅脑水淤证新理论,形成了毒淤交夹、水淤交夹、痰淤交夹等独特的病机学说和治疗方法,著有《医学求索集》、《淤血证治》、《疑难病证治》等10余部著作和70余篇论文,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张学文先生虽渐入耄耋之年,由于养生有道,他依然保持着硬朗身体,敏捷的思维。近日西安秋雨连绵,似乎不便见客,但张老还是愉快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张老愿意把惠及自己的也惠及众人,普度慈航。
愿健康如水,遍洒大地人间。
心态平衡是健康良药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工作竞争激烈,人们受外界干扰,难免浮躁紧张,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张老说,保持心态平衡和乐观情绪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快乐是健康的良药,乐观豁达、开朗豪放、知足常乐,遇事多思其有利一端,对人多念其友好一面,多闻乐事,多交性格开朗之人,可消除不良情绪。
常言道: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每天不离欢笑,但不得狂笑,以免耗神伤心;怒最伤人心神,损人寿命,当以忍让戒怒,容则能恕人,忍则能耐事,对事物超然脱俗。
张老说,他一直秉承着凡事听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这是维持心态平衡的4味良药。
调节情绪心静如水
中医讲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张老也将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放在养生之首。张老指出,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功能,使得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
已经77岁的张学文本身也有高血压、糖尿病,他坦言自己平时也是有点急躁,可是作为医生,他面对病人却能做到心平气和。他感到为人类做有益的事,就心安理得。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是人生的一大抱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做到忘我,并帮助他人重新获得健康而产生的自我快乐,是张老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
节制饮食生活规律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中医养生理念,行医几十年的张学文当然是烂熟于心,深明其理。张老认为,人应什么都吃,营养才全。如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蔬菜水果搭配。而每顿饭要有节制。虽然张老现在 360天,每天都在看病,但他尽量每天保持有规律的生活。
张老认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吃饭时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吃饭时要专心,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其他事情,或看书、看电视,既影响食欲,又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久之可引起胃病;吃饭时要有愉快的情绪,才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勉强进食,会引起胃部的胀满,甚至疼痛;饭后不要躺卧和剧烈运动。
经常动脑 尽享天伦
张老指出,养生的关键在于动脑,尤其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更要多找机会动一动脑。而现代医学也早已证明,生命在于脑运动,人的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能坚持脑部运动,即多用脑,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延长大脑细胞的寿命。除了经常散步之外,适当用脑也是运动的一部分。
张老的观点是,脑子要多动,越用越灵,不要退休后就养老,生活过度劳累或过度休闲都是养生的大忌。
经常用脑的人到了六七十岁,思维仍像中年那样灵敏;反之,那些中年就不愿意动脑子的人,大脑会加速老化。张老指出,手托两个铁球或两个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转动,长期坚持有良好的健脑作用。
国医大师张学文就是以自己简单的方式生活着,工作着。他的人生路让人敬佩,他的健康路让人向往。
导读: 国医大师周仲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等传承,江苏省名中医
国医大师周仲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等传承,江苏省名中医)年过八旬,鹤发童颜,脸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谈吐机智敏锐。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这九个字折射出周仲瑛淡泊安定的养生态度。
吃得好并不是指经常吃山珍海味、保健品。相反,他的一日三餐其实就是老伴亲自做的平常饭菜,但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从来不挑食,更不暴饮暴食。用俗语来说,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 来自
睡得香是指周仲瑛不管忙碌还是空闲,也不论环境安静还是喧嚣吵闹,他都是倒头便能睡着。曾经有一次,他的学生随他到外地诊治肿瘤病人,正赶上修路,道路异常颠簸。就在大家心烦气躁、怨天尤人时,却发现周仲瑛已经在前排的座位上呼呼大睡了。
8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周仲瑛历经磨难和坎坷,有过困扰,受过屈辱,经历过失败,赢得过荣誉,但他都能心态淡定,做到宠辱不惊,周仲瑛的秘诀在于,凡事都想得开。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能够科学合理地用脑,避免了不健康的用脑方式。
周仲瑛生活俭朴,不追求物质享受,唯以读书为平生最好。在品读经典过程中,周仲瑛结合临床,常能悟出切合实际的辨治方法,顿悟之后的喜悦油然而生。这就是他独特的学乐养生真法。
导读:节食欲秋季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忌悲伤放松心情,不要悲伤,这
节食欲秋季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
忌悲伤放松心情,不要悲伤,这样可以养肺气护津液。
常梳发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
面多擦用双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红润。
舌舔腭用舌头舔牙齿上腭,可以起到提神、补气、养心的作用。
齿数嗑牙齿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劳。
吐浊气多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统机能。
咽唾液咽唾液可促消化、开胸理气、增加内脏和气管功能。
目运转经常走出户外眺望,结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醒脑解乏。
耳常弹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听音乐激活听觉神经,可减轻疲劳。
脊背暖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增减衣物,防感冒。
胸宜护保持体温,可以增强免疫力。
腹自揉用手掌按摩腹部,适当揉搓,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
谷道提收缩、上提肛门,可以提神补气。
肢节摇甩甩手,踢踢腿,增强活力,消除疲劳。
足心搓每天洗脚按摩脚心,可以消浊通络、解除疲劳,起到吐故纳新的效果。
净体肤秋天干燥,应多用手揉搓身体,可以解除疲劳,使人精神焕发、延年益寿。
我们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现象,就是中医大师们的寿命都比较长,各种老寿星很多,西医感觉好像少一些,甚至还有国外统计说西医医生比社会平均寿命13岁!看来中医大师们的养生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上次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有30位中医老专家获得了“国医大师”的荣誉称号。国医大师的评选条件非常“严苛”,不仅要求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临床工作时间还必须超过55年!这样算来,大师们的年龄至少在70岁以上,看他们的照片,每位都是鹤发童颜、体态康健。那他们有哪些养生秘方值得我们学习呢?欢迎关注我们并发私信:康复资料,将获得我们153份康复资料与糖尿病康复电视剧链接
一、颜德馨:无斑脸色好靠膏方
不少女士年纪一大就为长斑而烦恼,她们看到国医大师颜德馨后一定会 “嫉妒”。老先生主要研究医学与衰老,认为瘀血是人衰老的主要原因。老先生耄耋之年脸上却没什么斑点,全赖私家养生驻颜膏方——红花9克,桃仁9克,丹参12克,赤芍9克,柴胡9克。
把药材倒入砂锅,加水大火煎30分钟,煎好后把药汁倒入第一个碗中。再往砂锅中续适量水,大火煎20分钟,把药汁倒入第二个碗中。重复上面的做法,做好第三碗药汁。倒掉砂锅中的药渣,把刚煎好的三碗药汁倒回砂锅,大火烧至浓缩,加两三勺蜂蜜继续熬成膏状,盛入密封容器,放进冰箱保鲜区。
每天早晚各取一至二小勺,用温水化开喝掉。虽然膏方中的药都很寻常,但养颜功效很不错。
二、李济仁:养生药茶喝了三十多年
李济仁老先生,40岁得了血压高,50岁后血脂高,60岁又得了糖尿病,但八十多岁的他依旧红光满面,还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老先生认为,自己的好身板,与坚持喝了三十多年的药茶有一定关系。
药茶具体配方是:枸杞子6—10克,西洋参3—5克,黄芪10—15克,黄精10—12克,每天把这四种药材混合放进茶壶,用刚烧开的水冲泡,泡够5—10分钟后慢慢开始喝。一次泡浸出来的茶喝完之后,可以继续用滚水再泡。一天之内只要是想喝水了,就这样一直反复多次地泡喝这杯药茶。傍晚感觉茶没味了,就把中药都嚼了吃掉。
老先生说,枸杞子能滋肝补肾,西洋参温和胃脾,黄芪补气活络,黄精补血补气。这四味中药泡出的药茶能够调和气血、活筋通络。但手脚冰凉、易腹泻及怕冷的人不宜喝。
三、张学文:饮食必须适可而止
提起“饮食”这个养生的重要方面,很多大师都强调:第一,饮食必须适合身体需要;第二,适可而止最重要。
生于1935年的张学文老先生是国医大师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认为,“吃得越好身体越好”是现代人饮食上的一大误区。大鱼大肉虽然好但不能天天吃,比如羊肉性温,冬天吃对身体有好处,夏天吃就不适合。黑木耳、萝卜、白菜、山药、黄瓜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普通,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非常好的养生食品。另外,他指出,刺激性、含糖多的食物,尤其是冰冻过的食物都要少吃。还有一些食物属于易发散的,有些人也不适合吃,比如香椿芽易住火,生疮和脾气急的人要少吃。
四、陆广莘:花椒水泡脚勤动脑
在许多人看来,养生长寿有时候“挺没有道理的”,陆广莘老先生说,厄瓜多尔是全世界闻名的长寿国家,那里的长寿老人比比皆是,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许多老人爱喝酒爱吃肉爱抽烟,几乎拥有我们养生忌讳的所有“坏习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老人却从中享受到乐趣,心情愉悦,所以我们许多老年朋友,一定要高高兴兴度晚年,心情是长寿的因素之一。
陆广莘老先生还常与人分享三条养生建议:一是自己可以多做一做胸和下腹的推拿;二是多泡脚,用的药材很简单,取50克花椒煮开,就用这个水来泡脚,第二天这个花椒包还能用,用上一个星期都没有问题;第三,多动脑筋,多活动。
五、路志正:餐桌顿顿离不开姜
国医大师路志正,17岁开始行医,九十多岁工作在第一线,平时很少生病,学生们都叹服老先生旺盛的精力。路老先生的养生理念强调的是 “后天之本”——养脾胃、肠胃,人的气血都得从肠胃消化的食物而来。食补是老先生非常看重的,姜片这种普通的东西在他看来却是食补妙品,已坚持吃了四十多年。
每年新鲜姜芽上市的时候,路家都会买上好几斤,腌着吃,或者切丝、切末放进菜里,每天都要吃。路老认为,姜本身有健胃作用,不仅健胃,而且对肝脏、促进胆汁分泌都有好处,自己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与姜的功劳分不开。他开方子也用姜和枣做引子,看重的是枣姜和脾胃。
看来中医博大精深,根据自己体质,选择合适养生方法很重要,也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我们并发私信:康复资料,将获得我们153份康复资料与糖尿病康复电视剧链接
请大家多多关注我们交流,多多点赞、转发、回帖支持+++
#上头条##全民健康生活大作战# #真相来了#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药师方健 @余千兰@糖尿病之敌 @糖尿病之敌 @糖尿病同伴 @糖尿病学堂
行医60余年的国医大师何任教授现在已经是89岁的高龄了,依然精神矍铄。在养生保健方面,何老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除了注重滋补方药之外,他对饮食疗养也很有研究,尤其对于茶疗,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他认为,老年人体质多偏于阴虚内热,当注意养阴清热。比如,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中风、失眠等病,多为真阴亏虚、虚火内炽所致。即使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属阴虚内热的也为数不少。而茶叶正是清热之品,常喝自然有帮助。
雨前茶(如龙井)对老年人最为适宜,因为它甘寒无毒,香味鲜醇,得先春之气,寒而不烈,消而不峻。故若有规律地适量饮之,不少虚热病症就能在品茗谈笑中消失,对祛病延年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以下几种茶疗养生方,不同的人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选择。
1、醋茶:茶叶5克,水冲泡5分钟,滴入陈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伤痛等症。
2、糖茶: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饭后饮。有补中益气、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经等。
3、盐茶:茶叶3克,食盐1克,开水冲泡7分钟后饮。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伤风微咳、咽喉肿痛、牙龈发炎、双目红肿等。
4、蜜茶:茶叶3克,水冲泡5分钟,微温时冲蜂蜜5毫升,饭后饮。具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也可治虚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秘等。
5、奶茶: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许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饮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适宜体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6、菊茶:茶叶、杭菊各2克,以沸水冲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久服聪耳明目、抗衰老,能治干咳、咽痛。
7、枣茶:茶叶5克,沸水冲泡7分钟后,加入10枚红枣捣烂的枣泥。有健脾补虚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儿夜尿、不思饮食。
8、银茶:茶叶2克,金银花1克,沸水冲泡后饮。可清热解毒、防暑止渴,对暑天发热、疖肿、肠炎有效。
9、橘红茶:橘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之症。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