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多按摩身体上的五个窝,经常按一按身体上这五个部位,能起到养生抗衰老的作用,相信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延续的更长,以下五个部位,就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所在,它们分别是腋窝、腘[gu](腿弯曲时后面形成的窝)窝、肘窝、腰眼、肚脐。下面我们来看看长寿的的五个窝的按摩方法。
1、肘窝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揉可起到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2、腋窝
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3、肚脐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
按摩方法为: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
4、腘[gu]窝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5、腰骶窝
腰骶窝,俗称腰眼,是人体腰骶部的一个凹陷。腰骶部承受着整个上身的重量,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会因腰骶部的劳损而出现腰疼等症状。常按摩腰骶窝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劳的效果。
按摩方法: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腰骶部5~10次。不过,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使用拍打法。
肩膀疼按什么穴位
1、肩膀疼按什么穴位之肩井穴
在肩膀处还有一个重要的穴位,肩井穴,此穴位是足少阳胆经的一个重要穴位。肩井穴的按摩手法也特别灵活,其中最为常见的手法便是对其进行捏揉,只需将手指放在肩井穴的位置,然后按压下去,其余的四个指头自然放松。然后前后相对应用力的按揉,并且做向上提拉的动作,反复对其按揉10次左右便能很好的起到缓解肩背颈部酸痛不适的症状。
2、肩膀疼按什么穴位之天宗穴
上半身保持直立,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贴在右肩膀二分之一处。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所碰触之处就是天宗穴。经常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肩关节周围肌肉劳累,生发阳气,促进气血运行。这是我们医院国家名王宏坤老师治疗项背颈肩疼痛的绝活,具体做法由痛按到不痛,一般一次点按10~15分钟。
3、肩膀疼按什么穴位之风府穴
双手微微分开,沿着后颈部脊柱左右,轻按穴位。“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中医认为,督脉之气在风府穴吸湿化风,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有散热、吸湿的功能。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后脑勺,后背正中往上,头发边缘。如果后脑勺疼痛、麻木,按摩这里可以有效缓解。
4、肩膀疼按什么穴位之风池穴
风池穴有两个,也在后脑勺。中医认为,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作用。如果头痛头晕,容易耳鸣,可以多按摩这个穴位。经常偏头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这个穴位。平时如果偏头痛,就按摩疼痛方向对应的那个风池穴,见效会很快。
5、肩膀疼按什么穴位之阳池穴
阳池位于手腕中央,靠近小指侧的部位。仔细地说,就是将指尖反翘起来,各手指在手腕处会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无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为止的部位,就是阳池的位置。
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
1、旋摩肩周法
坐着不动,然后用左手手掌放到右肩上,然后旋摩肩周50~100次,直到手与肩产生温热感,换另一只手,同样做50-100次,每次必做。
2、头压手掌法
此种方法,适宜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去做,仰睡在床,然把双腿放开,手掌放在头下面,掌心是向上的,手背朝下,接下来就开始用头压手掌中心,你感觉到哪边的手掌痛就压哪边,每次做20分钟左右。
3、捏拿手臂法
也是坐着,用左手捏拿右手手臂,一直从肩捏到手腕处,再从手腕捏到肩,反复捏拿5一10遍,再另一只手。
4、单手压肩法
以右肩为例。两脚放置如弓步,右脚在前面,离桌有一尺多;左脚在后伸直。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体向下向后摆动。
5、扩胸分肩法
两脚站立,与肩同宽,把两手放到胸前,注意,要让两肘与肩平直,手背是向上的,掌心是朝下。扩开胸怀,分开双肩、吸气;回复时呼气。
肩膀疼痛的原因
1、肩周炎
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肩周炎。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为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西医上的病理变化主要还是肌肉和韧带发炎。
2、颈椎病
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颈椎病就是其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颈椎发生增生等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肩部酸痛。较轻的颈椎病还伴随着颈部肌肉痉挛和疲劳,严重些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较重的颈椎病则会伴随头晕、头痛、走路不稳、四肢麻木、视力模糊、会突然摔倒等症状。
3、胆囊炎或胆结石
胆囊位于人体右侧,胆结石、胆囊炎的疼痛通常会放射到右肩部或右肩胛骨处,这种疼痛非常剧烈,为绞痛,且有诱发因素,如进食油腻食物等。
4、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会放射到左边肩膀,但是这种疼痛会呈现出间歇性的发作,并且疼痛明显,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左肩部不会出现压痛点,不会造成关节活动受限。
身体的毒素经常聚于哪些地方呢?答案是:三窝。三窝是哪三窝呢?三窝是腋窝、肘窝和膝窝,这三个地方不仅是毒素的聚集地,而且也是排毒口,因此想排毒通经络,那么就要学会拍揉这三个窝。
一、腋窝
揉按腋窝能除心火。一说起腋窝,很多人会想到狐臭,这种难闻的气味就是腋窝这口排污井所散发出来的。
腋窝处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祛除心脏的火郁毒素。所以应该经常去按揉这个地方,以疏通这口井。平时容易犯急、暴躁,这是心火大的表现。揉一揉腋窝,打通了心经,人就平静下来了。
二、肘窝
拍打肘窝能除心肺火气和毒素。肘窝是经络密集的部位,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心经三条经络通过,所以按揉这个部位可以排除心肺的火气和毒素。
如果近期出现了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现象,那就是心肺火毒过盛的表现。在肘窝这个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拍完后,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色的毒素反应物,可保这口井排污通畅。
很多人因睡不着而心情烦躁,但越烦越睡不着。拍一拍肘窝,打通心肺经,就能睡得安稳了。
三、膝窝
膝窝是祛湿毒、排热毒的关口。在膝窝的中点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是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排污口被堵了,湿毒、废气排不出去,就会在体内淤化成热毒。
热毒在体内待久了就成瘤了。侵入体内的风、寒、湿等外邪淤在这里排不出去,会导致关节炎。所以一定要常清理,保证它排毒顺畅,这样才能身心健康。
方法是用朱砂掌连续用力拍打5~10分钟,直至瘀斑、痧点等病理反应物显出。坚持1~2周拍打一次,身体就会通过自我排毒的方式来消除这些毒素和垃圾。另外,您觉得压力很大时,也可以通过拍打膝窝来减压。
朱砂掌: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有节奏地拍打,用力拍到出痧为止,这样能祛除淤积在经络里的毒素。轻轻拍打到发红也可以通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拍出痧后马上喝一杯温水以加速排毒,当天不要洗澡。因为拍后,皮肤上会出现朱砂一样的痧点,故戏称朱砂掌。
人们在重视足疗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按揉手指也能治病养生,而且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比如开会时,打字累了休息的时候,饭店里等菜上桌时都是手指健身的时间。
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 病。拇指对应肺部经络;食指对应大肠经络,能反映胃、肠和消化器官的状况; 中指对应心包经络,反映五官、肝脏的状况;无名指对应三焦经络,反映肺和呼吸 系统的状况;小指对应心、小肠经络,反映肾脏、循环系统的状况。
手指按摩有5种方式。1.双手十指交叉,互相用力活动手腕12分钟, 并在夹紧指间的情况下,用力拔伸,反复进行1020次。2.用右手拇指、食指分别捏住左手每一手指,捻动指间关节并摇转之,然后以左手拇、食指分别捏住 右手手指,捻动指间关节并摇转,如此交替轮换重复35遍。3.紧握拳头,然后把手指一个一个地伸开,尽量向后伸,使手指变为扇形。4.用一只手用力拉另 一只手的每一个手指,两手相互交替地拉。5.模仿弹钢琴的动作或打字的动作,手腕放松,五指松开,上下甩动
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的分泌功能活跃;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作用,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防止和消除便秘,这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研究证明,经常巧妙地按揉腹部,可以使胃肠道黏膜产生足量的前列腺素,有效的防止胃酸分泌过多,并能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揉腹还可以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这是因为按揉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轻重快慢不同的按摩,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无阻,促进脂肪的吸收和转运,防止人体产生大腹便便的状态。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腹部按揉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按揉前需排空小便,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正对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关键是要持之以恒,一段时间后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时,或腹部有急性炎症(如肠炎、痢疾、阑尾炎等)时,不宜按揉;腹部有癌症时,也不宜按揉,以防癌症扩散和出血。
湿疹按揉什么穴
1、湿疹按揉什么穴:百会
位于头顶中央。
作用:对该穴位实施按摩对各种病症都有效果:
操作:医者包住患者头部,用两手拇指指压,指压力度给人感觉似要垂直如同穿过身体1中央一般。与天柱、肩等穴一起按摩,对脸部湿疹的治疗效果显着。
2、湿疹按揉什么穴:大椎
位于颈根部中心的颈椎最下部。
作用:按摩可缓解湿疹的症状。
操作:医者一手支撑患者背部,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过敏性体质而皮肤敏感的人,在本穴位会有硬结,只要揉软即可。
3、湿疹按揉什么穴:肩井
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医者以抓住患者肩膀的方式,用拇指稍加力量指压。但此部分若有湿疹或麻疹,对该穴位施灸效果更佳。
4、湿疹按揉什么穴:阳池
在腕背部横纹中,指伸肌腱的尺侧凹陷处。
作用:对手部所生成的湿疹、麻疹更有效,是改善手部湿疹的有效果穴位。
操作:医者或患者握着手腕而以拇指用力刺激。
5、湿疹按揉什么穴:合谷
位于手背虎口处。
作用:对于一切湿疹、麻疹治疗都有效果的穴位。
操作:医者一手支撑患者的手腕,以另一手与患者握手的方式,拇指用力指压手背。
6、湿疹按揉什么穴:风池穴
位置:后颈脊椎最上缘、左右二侧约二指宽凹陷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可疏风解热、去湿、抑制发炎、消肿、止痒。
7、湿疹按揉什么穴:曲池穴
位置:手肘弯曲成直角,在肘弯横纹的顶端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清热消炎、抗过敏,减缓红肿、搔痒等症状。
8、湿疹按揉什么穴:阴陵泉穴
位置:小腿肚近大腿交界处侧边、往前约一指宽凹陷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健脾利湿、降火,缓解发炎、搔痒等不适症状。
吃什么对湿疹好
湿疹能吃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好湿疹顽症。
湿疹能吃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湿疹能吃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湿疹能吃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湿。有医药书中说它治疮毒,皮肤湿疹也可以说是一种疮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湿热则湿疹可愈。《滇南本草》载:治诸疮脓血流溃:瓠子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面为末,服之。这与顽固性湿疹伴感染相似。简单有效的食法以煎汤服用为宜。
湿疹用什么药膏
氟轻松维B6乳膏
氟轻松维B6乳膏适用于:急、慢性湿疹、婴幼儿湿疹等。各类皮炎: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状:本品为乳剂型基质的乳白色或微黄色软膏。用法用量:外用,取适量涂患处并按摩片刻助其吸收,每日2-3次,病愈后继续使用1周,以防复发。注意事项:皮肤出现破损处请谨慎使用。出现细菌或病毒感染时,要配合抗病毒药物使用。
葡萄糖酸氯己定软膏
葡萄糖酸氯己定软膏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氯己定,药物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软膏。适用于湿疹、痤疮、足癣等症状。用法用量:局部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一日2-3次。注意事项:在使用时注意避免接触到眼睛或其它黏膜。对药物过敏或患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谨慎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心口窝疼按什么穴位
1、心口窝疼有几种情况
1.1、心绞痛
1.2、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1.3、食管炎、食管憩室、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
1.4、胆囊炎或肝区疼痛也可放射到剑突下
2、心口窝疼的症状
心绞痛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胸骨中上部的压榨痛、紧缩感、窒息感、烧灼痛、重物压胸感,胸疼逐渐加重,数分钟达高潮,并可放射至左肩内侧、颈部、下颌、上中腹部或双肩。伴有冷汗,以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为几分钟,经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不典型者可在胸骨下段,上腹部或心前压痛。有的仅有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咽喉发闷,下颌疼、颈椎压痛。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可仅感胸闷、气短、疲倦。老年糖尿病人甚至仅感胸闷而无胸痛表现。人们常把心窝部疼痛称为胃脘痛,该部位的疼痛大多来自胃及十二指肠疾病。除了胃及十二指肠外,胆囊、胰腺、肝左叶、总胆管以及心脏等器官都紧贴或临近心窝部,这些脏器出现病变同样可引起“胃痛”。
3、心口窝疼按什么穴位
中医学认为,胃脘痛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生冷,以致脾胃损伤:或肝郁犯胃;或劳倦过度,脾胃受损所致。临床因于寒凝作痛者,常见胃脘暴痛,喜暖畏 寒;因于食滞者,常见胀闷疼痛,嗳腐吞酸;肝气犯胃者,常见攻撑作痛,连及两胁等;脾胃虚寒者,常见隐隐作痛,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等。
3.1、揉中脘
双手掌重叠紧贴中脘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
3.2、推粱门
双手掌重叠,置于腹部,先从右肋弓至左肋弓到脐,再回到右肋弓;顺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
3.3、推揉内关
用拇指指峰贴于内关穴按揉,左右两穴交替进行,每穴各1~2分钟。
3.4、推揉足三里
取坐位,用右手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再换左手拇指贴于右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按揉频率不要过快,使穴位有酸胀感。
心口窝疼的原因
1、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本病常见的诱因。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肥厚型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风湿性冠状动脉炎等可引起本病。
3、病人扭伤肋骨间的软骨并发炎,即肋骨软骨炎(costochondritis),是较常见的胸壁疼痛疾病之一。
4、由流行性感冒等病毒引起发炎,此为Tietzessyndrome。(流感本身亦会令人全身骨痛。)
5、较罕见的为肋骨断裂,但也最痛楚。
6、与人们工作压力增大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包括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吸烟,高盐膳食,爱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心窝部的有关诊断和检查
1、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胃窦部为最明显,多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红白相间或花纹状改变,有时见散糜烂,常有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皱壁变细或变平坦,由于胃粘膜变薄,使粘膜下血管可透见呈紫蓝色,病变可弥漫或主要胃窦部。
2、胃脱落细胞检查是一项较简单的诊断方法,在胃镜直视下,胃内可疑处刷取细胞作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X线胃钡餐检查大多数慢性胃炎无异常发
4、胃液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常有障碍,尤以胃体部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最严重。
5、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血清胃泌素测定:多数胃体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常呈阳性,而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胃窦部胃炎则血清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而血清胃泌素降低。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