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经络养生常按穴位

2019-10-12 │ 夏季经络养生常按穴位 春季按揉穴位养生按摩

常按六穴位 让你更健康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常按六穴位 让你更健康”,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调查显示,最困扰城市办公族的三大健康问题是:肠胃,颈椎腰椎不适和失眠。此外,长居室内头晕频繁、长时间盯电脑眼睛干涩、久坐不运动小腿易抽经,这些小毛病也让白领们苦不堪言。六穴位让你更健康
1、刺激明眼穴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怎么找?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间的骨节上。怎么按?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春天是百草回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加上过年时的暴饮暴食,缺少运动,办公族的常见病也开始加重复发。2、按压公孙穴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怎么找?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怎么按?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3、揉捏风池穴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怎么找?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怎么按?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4、滚揉后溪穴久坐不运动,腰痛不稀奇。此时可按摩后溪穴。怎么找?后溪穴是手握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处。怎么按?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有着非常好的养护作用。5、按摩太阳穴脑力工作压力大,头晕、头疼是常有的事,此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太阳穴。怎么找?太阳穴位于双眼的眼角与其平行发际连线1/2处。怎么按?午饭后揉一揉太阳穴,三五分钟即可,往往有不错的提神醒脑的作用。6、按按承山穴久坐、腿部受凉,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按承山穴。男性按此穴能缓解登山、骑车后的腿部不适。怎么找?承山穴在腓肠肌肌肉分叉处的下缘。怎么按?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中医专家为办公族画出了健康穴位图,教您预防保健。而且专家也指出,这些穴位以及按摩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老年人以及其他人群,有时间都可以多多自我按摩和保健。

yS630.Com相关推荐

常按六穴位让身体更健康


养生导读:调查显示,最困扰城市办公族的三大健康问题是:肠胃,颈椎腰椎不适和失眠。此外,长居室内头晕频繁、长时间盯电脑眼睛干涩、久坐不运动小腿易抽经,这些小毛病也让白领们苦不堪言。

六穴位让你更健康。

1、刺激明眼穴。

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

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间的骨节上。

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

春天是百草回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加上过年时的暴饮暴食,缺少运动,办公族的常见病也开始加重复发。



2、按压公孙穴。

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

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3、揉捏风池穴。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4、滚揉后溪穴。

久坐不运动,腰痛不稀奇。此时可按摩后溪穴。

后溪穴是手握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处。

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有着非常好的养护作用。

5、按摩太阳穴。

脑力工作压力大,头晕、头疼是常有的事,此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双眼的眼角与其平行发际连线1/2处。

午饭后揉一揉太阳穴,三五分钟即可,往往有不错的提神醒脑的作用。

女性常按十个穴位让你更 性福


女人的性爱生活得不到满足,总是抱怨自己的男人不行,甚至有些过激的女人更是为了寻求更大的性爱满足而选择出轨,这也是每一个男人所无法接受的。想想自己的老婆正在和别人的男人在床上享受水乳交融的激情,而自己又怎有颜面一对。今天教男人们一绝招,在和自己的女人享受性爱生活的时候,不妨按准女人的这些穴位,可以让她激情销魂一整夜。

角孙:位于耳朵内侧凹陷处的穴道

耳朵原本就是女性的重要性感带之一,多半采取舔和轻咬两种方法。无论是磨蹭耳朵的内侧用手指插入耳道,效果都相当好。

中府:中府这个穴道位于肩部

一般来说都是用舌头来对这里进行爱抚,指压时的感觉要像做马杀鸡一样。自颈部根处延伸到锁骨的联机上,用大拇指缓慢地揉搓。可以用舌头不时轻轻地舔着,或者是用牙齿轻咬也成。

乳根:乳房边缘部位

爱抚女性乳房时,要从下往上方推压,无论是用揉的,或是由下往上推抚,效果都很好。同时搭配触摸乳头的话,就可以达到前戏的目的。

居髎:位于肚脐与胯骨之间,比耻丘的位置还要再下面一点

沿着胯骨和耻丘两部位所连成的线施以指压。不过指压的方式不是用力往下压,而是用手指轻轻地搓揉,如此效果才会好。

大巨:位于肚脐的两侧

按摩的时候,要根据女性的表情随时调节力道强弱。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要促进女性肉体的血液循环,让她的身体逐渐燃起兴奋的欲火。

天柱:在颈部后方有名为天柱的穴道

在使用拇指按摩此处的同时,轻轻地碰触、磨蹭也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当然,不用手而用舌头舔也可以。这个穴道对于整天坐办公桌的女性最有效。

膻中:位在两个乳房中间(乳沟),心窝之上

用拇指按压膻中穴时,按到女方眉头稍微皱起即可。有丰乳的功用。

膈俞:位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呈左右对称之势可以用指压的方式促使血液流通之外,也可以用指甲表面轻抚此穴,对那些三围不甚理想的女人最有效。

次髎、下髎、上髎:位在脊椎骨之上,从骨盆向上算约三个指头宽的地方

基本的指压方式是用拇指轻压,并做小幅度旋转。假如在指压的同时摘捻乳头的话,就能让快感散布到女性全身。再者,由次髎往上再数约三个指头宽,又有一个名为下髎的穴道;从下髎再往上算三个指头宽,还有一个上髎穴。下髎穴连同臀部一起刺激效果最好,上髎穴则对性感带发达的丰满女性最有效。要想让性的感觉更加亢奋,就必须搭配一连串的指压技巧。

承扶:位于臀部隆起顶端

这里是性感带更为密集的穴道,由于个地方对痛觉相对迟钝,所以指压时也必须用力些。由于和性器连接的坐骨神经,正巧位于左右承扶穴和尾椎之间,因此也有人借着刺激这里来治疗性冷感。对这儿施以指压的话,可以强化扩约筋的收缩力,也可以增加性器的感度;所以对承扶穴的指压是很重要的。

涌泉:位在脚掌心

在指压治疗时,通常会用力推拿这个穴道;但是以增加性感度为目的时,就不需要这么用力,反倒要以轻柔的碰触为主。由于这里有重要的神经干通过,所以用手指轻抚或用舌头舔都会让女性获得实时且敏锐的快感。

大敦:位于脚部的拇指和食指之间

和性交有极大关联的神经干正通过此处,因此这是一处绝佳的性感带。以指压的方式为中核;压的时候要稍微用力一点,有时在辅以舌头舔抚,如此可以让女性得到如同用指头挖掘阴道时相同的快感和兴奋。

委中:接近膝盖后侧的穴道

由于与性器连结的神经支干有延伸至此处,所以即使只用手指轻轻抚压,也能提高女性的性亢奋度。委中穴对于缓和紧张的情绪非凡有效。

常按三穴位 让你不再“夏打盹”


导读:夏天到了,正是夏打盹来袭时节,因此夏季养生要防夏打盹。那么怎么样防治呢?夏季如何养生?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中医按摩解决方法,赶快到下文看看学学夏季吧。

常按三穴位 让你不再夏打盹

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提解困提神,还能达到保健养生之功效。解决夏打盹,中医建议可以按摩百会穴、太阳穴以及风池穴。

天气渐渐炎热,不仅让我们狂冒汗,还容易打盹。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提解困提神,还能达到保健养生之功效。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但不可用力过度,感觉酸胀即可。按摩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风池穴

此养生穴位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7招防止夏打盹

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人体大量排汗,而随汗液可排出大量钾元素,从而导致人们夏季倦怠疲劳,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夏打盹,医学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专家提醒,防止夏打盹,可多进食含钾食物:如粗粮中的荞麦、玉米、红薯等,水果中的香蕉,蔬菜中的菠菜、苋菜、油菜、甘蓝、芹菜、山药等,海藻类的紫菜和海带等。此外,还可以结合科学方法按摩全身、舒缓筋骨,科学解困。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徐桂彬推荐如下七招。

1、拳头按压,释放疲惫。拳头握紧,放在耳朵斜后方靠近颈部中央的头骨位置,闭上眼睛,头往后仰,能释放疲惫感。

2、指尖轻敲,赶走疲倦。(1)头昏眼花时,用手指头尖端轻轻拍(敲)打头部是不错的提神法。先敲头顶部位,再将后脑勺分为左右两区,仔细地轻轻拍打。注意力道要轻柔,否则会愈敲愈晕。(2)用手指头轻敲从颈部下方到乳头的黄金三角胸腺,可舒缓胸闷郁结之气。

3、热石按摩,颈部舒畅。将一块温润顺滑的石头放在热水中,随后将石头顺着肩颈线慢慢滑动。

4、干刷身体,提神养生。用手从肢体末端往心脏的方向干刷身体十次左右。要注意手臂要转动,整个手臂都要刷到;腿部分为脚踝到膝盖和大腿到臀部两个区域,方法同上,各刷十次。

5、粗盐泡脚,恢复精神。回家时可以将23汤匙海盐或岩盐、34滴精油放入温水中调匀后泡脚,建议夏季选用柠檬或柠檬香茅精油。


6、嗅闻精油,神清气爽。当空气沉闷使人感到头脑昏沉、思绪不清时,闻一闻树叶类的精油或具冷冽气味的樟脑、迷迭香精油。柠檬、马鞭草、柑橘、葡萄柚等气味也具有很强的提神效果。

7、百用薄荷,醒脑消暑。涂抹薄荷油或薄荷棒涂抹可以醒脑,薄荷的香气还能消暑热。

夏打盹凶猛来袭 8个妙招解夏乏

五月末热浪来袭,突然降临的闷热天气使得很多人即使换上清爽夏装也无法阻挡夏打盹的入侵。不少白领发现,阳光越是明媚得耀眼,自己却越是会在工作时间里感到疲倦困乏、精神不济。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这证明夏打盹并不是一种病。但白日里昏昏欲睡确实会影响工作,而哈欠连天的样子也实在有损形象。

精神疲乏眼神无力 白领下午很瞌睡

在裕华路一幢写字楼里工作的周女士最近就被夏打盹折磨着:晚上睡得挺早的,十点多就睡,可是每天到了中午就困得不行。她抱怨道,我们办公室人又多,闷热的天气里我眼皮不停打架,脑子昏昏沉沉的,工作效率很受影响。周女士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自己睡眠充足,却频频打盹,依然中招呢?

记者发现,这两天,周围的很多同事也与周小姐一样面对夏打盹的困扰:办公室里哈欠连天,两眼无神地盯着电脑屏幕的人不占少数。

倦怠不是病 新陈代谢旺盛是祸首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省三院、省中医院、人民医院等各大医院了解到,这两天来咨询乏力打盹以及睡眠问题的人很多。夏打盹在西医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而钾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人们倦怠疲劳、精神不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田自力说,简言之就是这两天气温突高,又很闷热,从而导致人体代谢比其它时候来得旺盛,体内的酸性代谢物大量堆积,造成明显的夏乏。

田主任还分析说,由于五月末夏季来到,白天长夜晚短,市民作息时间来不及调整,导致睡眠时间不够,这也是白天容易出现夏乏的另一个因素。此外,从中医角度上看,由于闷热,人体容易消耗元气,气阴虚者更易被夏季困乏所侵袭。


常按五穴位有益健康


针灸、按摩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手段来治病。经常按摩以下5个常用的穴位,功效可媲美服用某些药物,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穴位按摩手法分补法、泻法等,补法是较柔和地按摩,泻法则是力道比较大的刺激,具体来说可以用屈曲的指关节顶穴位。

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三阴交,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神门,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关元,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 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气海,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

常按摩这七个穴位让身体更健康


按摩穴位不仅仅可以消除疲劳、治疗疾病,还可以让身体更健康。下面,为你推荐七个利于健康的穴位,经常对照穴位图揉揉相应的穴位,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健康。

1、补肺益肾的列缺穴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散热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3、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