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加大,养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最受人欢迎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老中医,还有经过上千年检验的中药。比如说长叶紫珠,那么长叶紫珠究竟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下。
【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 黄毛紫珠 的 根 或 茎 、 叶 。
【原形态】灌木,高约3米。小枝及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柔毛。叶对生;长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2~22厘米,宽4~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钝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脉上常有毛,下面密被黄褐色茸毛,侧脉10~14对;叶树粗,长1~2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柄长1~2厘米,密被长茸毛;花无柄,密集于花序之顶;萼锥状,被柔毛,有4尖齿;花冠筒状,4裂,紫红色,被茸毛;雄蕊4,突出,花药纵裂;子房4室。核果球形,径约1.5毫米,淡紫色,藏于宿萼内。花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山麓。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治风湿痛,风寒咳嗽,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
【附方】①治上肢风湿痛:长叶紫珠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或调酒服。
【摘录】《*辞典》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长叶紫珠在一些疾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长叶紫珠的食用也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决定,切记不要盲目用药。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药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大叶紫珠[图]吗,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别名】紫珠草、大风叶、赶风紫、红大曰,假大艾
【来源】为马鞭草紫珠属植物 大叶紫珠 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以 根 和 叶 入药。夏、秋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备用;全年都可采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灌木至小乔木,高可达3米。小枝被灰白色粗糠状毛及长茸毛。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夏、秋叶腋开紫色小花,多花集成多歧聚伞花序。果小,球形,径约2毫米,熟时紫红色。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叶: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根: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叶、根0.5~1两;叶外用适量,干叶研粉撒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通过对于大叶紫珠[图]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生活常识。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多,紫珠就是其中一种,不过也有很多人对紫珠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选择食用之前,需要对紫珠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认识。
【别名】紫珠草、止血草
【来源】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 杜虹花 Callicarpa pedunculata R. Brown及 白棠子树 C. dichotoma (Lour.)K. Koch.,以 茎、叶 及 根 入药。春、夏、秋采叶及嫩茎,鲜用或晒干研末;根四季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炎。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烧伤。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本草拾遗》
以上就是紫珠的一些相关知识的介绍,是不是对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紫珠运用到生活中,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导读:中药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人参叶图片、人参叶的药用价值、人参叶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人参叶简介人参叶图片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人参叶的药用价值人参叶的用法与用量人参叶的副作用人参叶医书记载人参叶简介
人参叶,入药部分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叶。秋季采收,晾干或烘干。
该品常扎成小把,呈束状或扇状,长12~35cm。掌状复叶带有长柄,暗绿色,3~6枚轮生。小叶通常5枚,偶有7或9枚,呈卵形或倒卵形,基部的小叶长2~8cm,宽1~4cm;上部的小叶大小相近,长4~16cm,宽2~7cm,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及刚毛,上表面叶脉生刚毛,下表面叶脉隆起。纸质,易碎。气清香,味微苦而甘。
人参叶图片
人参叶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暑热口渴。功能清热、生津止渴,用治暑热口渴,配麦冬、滑石、西瓜翠衣等,有解暑止渴之效。
2、用于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消渴。治热病伤津。单用力弱,可配生石膏、知母、粳米等药,以增强解热生津之力。治胃热阴伤之口干,可配芦根、茅根、麦冬等药,以清热生津。治消渴,属热炽阴伤者,可配天花粉、天门冬、黄连等药,以清火生津止渴;属气阴两伤者,可配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等药,以益气养阴止渴。
3、用于肺燥干咳。人参叶能清肺生津,可治温燥伤肺之干咳,单用力缓,常配知母、贝母、桑叶等药,共奏清燥润肺止咳之功。
4、用于虚火牙痛。人参叶能降虚火,治虚火牙痛,可配生地、麦冬、生牛膝等,以滋阴降虚火而止痛。
人参叶的药用价值
人参叶苦、甘、寒,归肺、胃二经,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清肺,生津,止渴、补中带表,生胃津,祛暑气,降虚火,利四肢头目、生津润燥,益肺和肝,培补元气等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人参叶的药理作用与人参极为相似。对肿瘤、肝炎、冠心病、阿狄森氏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缩短神经反射的潜伏期,增强条件反射,提高分析能力。
同时,人参叶也能提高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可改善睡眠和情绪,提高脑力、体力等人体机能,有显着的抗疲劳、利尿及抗辐射作用。能增加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对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人参叶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煎汤,3-10g。
人参叶的副作用
脾胃虚寒者慎服,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人参叶医书记载
1、《药性考》:清肺,生津,止渴。
2、《纲目拾遗》:补中带表,大能生胃津,祛暑气,降虚火,利旧肢头目;醉后食之,解酲。
以上就是一些人参叶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导读:中药萝卜叶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萝卜叶的功效与作用、萝卜叶图片、萝卜叶的药用价值、萝卜叶的花语等,要想知道更多萝卜叶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萝卜叶简介萝卜叶图片萝卜叶的功效与作用萝卜叶的药用价值萝卜叶的药用附方萝卜叶的吃法萝卜叶的副作用萝卜的栽培技术萝卜叶简介
萝卜叶(白萝卜),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根出叶,可食用。冬季或早春采收,风干或晒干,现代冷冻干燥技术营养保持最好。药性干燥根出叶具有旋卷、多皱纹的长叶柄,羽状裂片卷曲收缩,通常弯曲成团状,黄绿色;质地干脆,易破碎,有香气。以干燥、质轻、绿色、有香气而不霉蛀的为佳;黄绿色为老化叶,不宜食用。
萝卜叶图片
萝卜叶的功效与作用
萝卜叶具有消食,理气,化痰,止咳,清肺利咽,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脘腹痞满,吐酸,呃逆,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咳痰,音哑,妇女乳房肿痛,乳汁不通,外治损伤瘀肿等症。
1、《本草纲目》:莱菔,根、叶同功,生食升气,熟食降气。
2、崔禹锡《食经》:消食和中。
3、《滇南本草》: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
4、《本草再新》:化痰止咳,消食理气。
5、《随息居饮食谱》:凡一切喉症,时行瘟疫,斑疹疟痢,水土不服,饮食停滞,痞满疳痘,胀泻,脚气,痧毒诸病,洗尽浓煎服之。
6、《饮片新参》:生律利气,化湿,和肠腑,治泻利,开胃。
萝卜叶的药用价值
【药名】萝卜叶
【别名】莱菔叶、萝卜杆、莱菔菜、萝卜缨、莱菔甲、萝卜甲。
【性味】萝卜叶辛苦,平。
【功效】萝卜叶具有消食,理气,化痰,止咳,清肺利咽,散瘀消肿的功效。
【主治】食积气滞,脘腹痞满,吐酸,呃逆,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咳痰,音哑,妇女乳房肿痛,乳汁不通,外治损伤瘀肿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散剂,鲜者捣汁。
【宜忌】《次片新参》:气虚血弱者禁用。
萝卜叶的药用附方
1、治呕吐:白萝卜叶100克。将白萝卜叶捣烂取汁,用开水送服。可治伤寒或伤食引起的呕吐。
2、治腹胀、胃痛:干萝卜叶20~30克。干萝卜叶切碎代茶叶,以沸水适量冲泡,加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也可加焦山楂30克,同煮替茶饮用。消导下气,开胃止泻。主治伤食积滞引起的胸隔痛满、打呃、呕吐酸水、泄泻等症。该品为消导下气之品,气虚血弱者忌用或少服。
3、治男女痔疮、肛门瘙痒、阴部湿疹:食醋1500克,干萝卜缨150克。将食醋和干萝卜叶放入锅中煮沸(下次再用时加热至70℃即可),将醋和萝卜缨倒入搪瓷盆,稍冷却后,病人即可蹲在盆上进行熏蒸清洗。第二天用原醋和原萝卜缨重新加热熏蒸。每天睡前熏蒸1次,4-5天更换1次醋和萝卜缨。
4、治痢疾:红皮萝卜缨(就是种子撒下去时,长出来的嫩叶,连根拔起,根部已经长出萝卜的不要),洗净置瓷碗中捣烂,用纱布包起菜渣挤出菜汁,喝汁去渣,疗效很好,特别是久治难愈的痢疾、习惯性腹泻、慢性肠道炎,喝几次就见效;再加鲜马齿苋同煎,则效果更佳。
5、治咳嗽:生姜性味辛、微温,发散风寒,温中止呕。二物相配,取汁为饮,对于痰阻呕咳,不仅可止,而且还有化痰之功。
6、治痛风:现代研究表明,红萝卜叶子所含维生素K的含量更是远远高于其它食物,所以说红萝卜叶子是人体摄取天然维生素K的最佳食品,这种维生素能抗尿酸盐结晶,有效防止骨头粗大。
萝卜叶的吃法
1、凉拌萝卜叶
材料:萝卜缨500克,酱油10克,醋10克,盐3克,香油5克,辣椒油5克,味精2克,芝麻酱20克。
做法:萝卜叶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再用盐腌1小时,沥出水分,切成细丝装盘;用酱油、醋、香油、味精、芝麻酱调成的汁浇在萝卜叶上拌匀,再淋点辣椒油即成。
2、盐渍萝卜叶
材料:萝卜叶200克,白糖20克,味精,盐,香麻油适量。
做法:萝卜叶洗净,切成小段,加适量盐,充分拌和,腌渍3分钟,加适量温开水,再加白糖、味精、香麻油搅拌即成。每日2次,当菜食用。
萝卜叶的副作用
气虚血弱、虚喘之人忌食;体质虚弱、脾胃虚寒之人忌食。
萝卜的栽培技术
1、种植方法
适合密植,但不能过密;耐寒,土壤要保湿。
2、温度
萝卜为半耐寒性蔬菜,发芽适宜温度为2~3℃,生长适宜温度为昼18~23℃,夜温13~18℃,温度过高、过低均对生长不利。幼苗期能耐25℃左右的高温,也能耐-2~-3℃的低温。萝卜茎叶生长的温度范围可比肉质根生长的温度范围广些,约为5~25℃,生长适温为15~20℃。
3、光照
萝卜在光照阶段,需在长日照下完成,所以,在营养生长时期需要较长时间的强光照。
4、水分
土壤水分是影响萝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外界因素。适于肉质根生长的土壤有效含水量为65%~80%;萝卜在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量有较大差异。在发芽期和幼苗期需水不多,也不宜太少。
以上就是一些萝卜叶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导读:中药枸骨叶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枸骨叶的功效与作用、枸骨叶图片、枸骨叶的药用价值、枸骨叶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枸骨叶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枸骨叶简介枸骨叶图片枸骨叶的功效与作用枸骨叶的药用价值枸骨叶的用法用量枸骨叶的副作用枸骨叶简介
枸骨叶,中药名,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干燥叶。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干燥叶呈长椭圆状直方形,长3~7.5厘米,宽1~3厘米,革质,卷曲,先端具3个硬刺,基部有两个硬刺,有的叶中间左右各具1刺,上面黄绿色,光泽,有皱纹,主脉凹陷,下面灰黄色或暗灰色,沿边缘具有延续的脊线状突起,叶柄短,常不明显。气无,味微苦。以色绿、无枝者为佳。
枸骨叶图片
枸骨叶的功效与作用
补肝肾,养气血,祛风湿。治肺劳咳嗽,劳伤失血,腰膝痿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清热养阴,平肝,益肾。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高血压。
1、《本草从新》:生津止渴,用叶代茶甚妙,祛风。
2、《本草拾遗》:枝叶烧灰,淋取汁,涂白癜风。亦可作稠煎敷之。
3、《本经逢原》:治劳伤失血痿软,能调养气血。
4、《中国药植志》:枝叶:和以亦糖、红枣或乌枣同煎煮,补肝肾,健腰膝。
5、《广西中药志》:治跌打,洗风湿。
枸骨叶的药用价值
1、治肺痨:枸骨嫩叶一两。烘干,开水泡,当茶饮。(《湖南药物志》)
2、治腰及关节痛:枸骨叶,浸酒饮。(《湖南药物志》)
枸骨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熬膏。外用:捣汁或煎膏涂敷。
枸骨叶的副作用
无毒。
以上就是一些枸骨叶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导读:中药枣叶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枣叶的功效与作用、枣叶图片、枣叶的药用价值、枣叶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枣叶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枣叶简介枣叶图片枣叶的功效与作用枣叶的药用价值枣叶的用法与用量枣叶的副作用枣叶简介
枣叶,入药部分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叶。4~7月采收,鲜崩或晒干。
叶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钝或圆形,稀锐尖,具小尖头,基部稍不对称,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仅沿脉多少被疏微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1厘米,无毛或有疏微毛;托叶刺纤细,后期常脱落。
枣叶图片
枣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主治小儿发热,疮疖,热痱,烫火伤。
1、《本经》:覆麻黄,能令出汗。
2、《别录》:枣叶散服使人瘦,久即呕吐,揩热痱疮良。
3、《日华子》:治小儿壮热,煎汤浴。和葛糟甍癣子佳及治热瘤。
4、《药性考》:止反胃。
5、《本草求原》:洗疳、痔、疔,烂辟、结毒。
枣叶的药用价值
1、治小儿时气以后,热气不歇:枣叶一握(切),麻黄一两(去根、节),葱白一握(切),香豉一分。上药,都以童子小便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三、四岁儿温服二合,日三、四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方》枣叶次子)
2、治反胃呕哕不止:干枣叶一两,藿香五钱,丁香二(一)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即去生姜,不计时候,和滓热服。(《圣惠方》)
3、治火灼疮:枣叶、菊花。上煎汤,用猪胆水汤和浴。(《普济方》)
4、治伏热遍身痱痒:枣叶一升,好滑石=两。用水数碗,共台一处,熬三炷香。趁热浴洗,二三次即愈。(《鲁府禁方》)
枣叶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煎水洗。
枣叶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
以上就是一些枣叶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