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草药,由于作用功效甚多而经常入药用来治疗多种疑难杂症,而且蒲黄粉有一股淡淡气味在其中。具体的功效包括活血祛瘀、利尿通淋、收缩子宫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可以使用蒲黄粉,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产生不好的效果。
一、蒲黄简介
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二、蒲黄作用
生蒲黄对子宫的作用,蒲黄(品种未作鉴定)煎剂、酊剂,乙醚浸液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表现兴奋作用,剂量增大可呈痉挛性收缩,对未孕子宫比对已孕者作用明显,使产后子宫收缩力加强或紧张性增加。对循环系统的作用,蒲黄煎剂及乙醇浸液大剂量可使猫、犬血压下降,其降压作用可被阿托品所阻断。蒲黄醇提溶液对蟾蜍离体心脏低浓度可增加收缩力,高浓度则抑制之。大剂量蒲黄提取物对犬心肺装置影响不大,对家兔耳血管稍有扩张作用。
生蒲黄对肠管的作用,蒲黄提取物可使离体兔肠蠕动增强,但可被阿托品所阻断。其中历含之异鼠李素对小白鼠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凝血作用,口服水浸液或5%乙醇浸液能使家兔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蒲黄提取物使家兔血小板数目增加、凝血酶元时间缩短;蒲黄粉外用对犬动脉出血有止血作用。
1、 活血祛瘀的功效:蒲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蒲黄生用既能止血,又能活血祛瘀,用于多种血瘀证。可治疗跌打损伤、经期瘀痛、心胸血瘀疼痛等多种瘀血病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2、 利尿通淋的功效:蒲黄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蒲黄能化瘀止血,治疗血淋。可用于治疗血淋等症。
3、 收缩子宫的作用:蒲黄对子宫具有收缩作用。蒲黄(品种未作鉴定)煎剂、酊剂,浸液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表现兴奋作用,剂量增大可呈痉挛性收缩,对未孕子宫比对已孕者作用明显,使产后子宫收缩力加强或紧张性增加。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中药方剂的身影,可见方剂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那么大家知道蒲黄散吗?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处方】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三分;蒲黄(生)二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鹿茸散(《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处方】蒲黄175克 鹿茸 当归各60克
【制法】上三味,研末过筛。
【功能主治】补肾固冲,养血止血。治肾虚,冲任不固,漏下不止。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酒服2克,日三。不知,稍加至4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处方】蒲黄60~90克 石榴花(末)30克
【制法】上药和研为散。
【功能主治】凉血化瘀,收敛止血。治鼻衄,经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新汲水调下。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处方】蒲黄30克 当归22,5克 桂心22.5克 延胡索30克 川芎22.5克 赤芍药30克 庵闾子22.5克 没药3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栗子30克(去壳,阴干)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芸苔子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续筋接骨。治跌打损伤,筋伤骨碎,伤后恶血攻心,烦闷欲绝,坐卧不安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温酒调下,不计时候频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处方】蒲黄7.5克 露蜂房7.5克(微炙)白鱼3克
【制法】上药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治小儿重舌,口中生疮涎出。
【用法用量】用少许酒调敷患处,一日三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处方】干荷叶(炙)牡丹皮 延胡索 生干地黄 甘草(炙)各22.5克 蒲黄(生)6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蜜少许,同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蒲黄(微炒)60克 郁金(锉)90克
【制法】上二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凉血止血。治瘀热凝结膀胱,尿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粟米饮调下,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其实用蒲黄散治疗一些疾病时也是有一些讲究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蒲黄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植物,一般都是生长在水里,在秋天的时候蒲黄成熟,也就是很多人俗称的蒲棒,蒲棒经过晒干和碾压之后在制作成粉,就是蒲黄了。蒲黄还是一种有着重要作用的中药材,对很多的疾病都有着很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当然在使用蒲黄的时候要经过专业中医的指导才可以。
中药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1、止血:为收敛性止血药,能缩短出血时间;
2、收缩子宫,故能行血消瘀;
3、利尿:临床观察有利尿作用。又动物试验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有疗效。
4、用于治疗产后血瘀、恶露不下、小腹作痛,常配五灵脂,方如失笑散。此方行血散瘀止胀痛和清除恶露的效果比较确实,可作为化瘀的基本方。对其它瘀痛也适用。如产后因子宫收缩不良而出血,可配丹参、炮姜炭等止血。以上两种情况无法祛瘀或止血,蒲黄所起的作用大体上主要为收缩子宫。
5、治疗血淋,蒲黄是常用药,协助小蓟、滑石等,或配冬葵子、生地,治膀胱炎或尿道炎引起的血尿、小便不利、尿道作痛。方如蒲黄散。
6、用于治疗便血属慢性结肠炎者,大便浓血样、腹部闷痛,可用炒蒲黄配五灵脂、煨葛根、煨肉豆蔻等。
7、用于各种内外伤出血证,如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本品性平,既善止血,又可化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瘀无瘀均可应用,然尤宜于出血而夹瘀者,可发挥止血及化瘀双重功效。现代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出血亦有效。临床应用可单味冲服,亦可配伍其他止血药。若外伤出血,可单味外掺。
使用注意:
1、蒲黄生用行血祛瘀,炒用收敛止血(但生用也能止血)。一般用生品较多,出血兼有瘀血者内蓄者,可生、炒各半同用;
2、蒲黄用于实证出血适宜;
3、蒲黄能收缩子宫,故孕妇慎用。
蒲黄的功效作用有哪一些?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事实上对子宫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女性产后恢复子宫的收缩,而且也可以对循环系统有很好的作用。
1、对子宫的作用
蒲黄(品种未作鉴定)煎剂、酊剂,..浸液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表现兴奋作用,剂量增大可呈痉挛性收缩,对未孕子宫比对已孕者作用明显,使产后子宫收缩力加强或紧张性增加。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蒲黄煎剂及乙醇浸液大剂量可使猫、犬血压下降,其降压作用可被阿托品所阻断。蒲黄醇提溶液对蟾蜍离体心脏低浓度可增加收缩力,高浓度则抑制之。大剂量蒲黄提取物对犬心肺装置影响不大,对家兔耳血管稍有扩张作用。
3、对肠管的作用
蒲黄提取物可使离体兔肠蠕动增强,但可被阿托品所阻断。其中历含之异鼠李素对小白鼠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
4、凝血作用
口服水浸液或5%乙醇浸液能使家兔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蒲黄提取物使家兔血小板数目增加、凝血酶元时间缩短;蒲黄粉外用对犬动脉出血有止血作用。
5、抗结核作用
高浓度(1:100)蒲黄煎剂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菌的生长,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具有某些疗效。
生蒲黄的功效和作用大家在生活当中有没有关注过呢!其实在临床上,它的使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可用于降低血脂,,对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解决女性出现了闭经等这些不良症状。
一、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妇女经闭、痛经、脘腹刺痛,治疗跌打肿痛、血淋湿痛
二、蒲黄食疗作用
蒲黄味甘、微辛,性平;归肝、心、脾经,体轻入血,可散可收;具有止血,散瘀,利尿通淋的功效。
三、蒲黄适合人群
孕妇禁服。
四、药用功效
止血、化瘀、利尿、增强免疫功能。
五、抗炎作用
蒲黄水煎剂浓缩外敷,对大鼠下肢烫伤有明显的消肿作用,亦可提高兔皮内注射伊文思蓝的消散速度.蒲黄水煎醇沉制剂给大鼠腹腔注射,对蛋清性脚肿有一定的消肿效果,并能降低大、小鼠局部注射组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报告认为,蒲黄的消肿原理是改善局部循环,促进重吸收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六、免疫功能影响
长苞香蒲可使大鼠胸腺、脾脏明显萎缩,免疫应答反应受到抑制,而大剂量时又可使巨噬细胞功能显着增强,并有提高胸腺、脾脏cAMp含量的趋势,这似说明香蒲花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32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类患者po同时保留灌肠蒲黄水溶部分,给药后,患者补体C3上升至正常,免疫球蛋白均下降,其中IgG下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改善,其作用似与调整免疫功能有关。
蒲黄炭可用于治疗产后出现的血淤,或者是恶露不下,或者是小腹疼痛的现象,蒲黄炭可以说是常用药,还能够改善血尿,小便不利以及尿道做痛的问题,也用于治疗便血或者慢性结肠炎。
1、用于治疗产后血瘀、恶露不下、小腹作痛,常配五灵脂,方如失笑散。此方行血散瘀止胀痛和清除恶露的效果比较确实,可作为化瘀的基本方。对其它瘀痛也适用。如产后因子宫收缩不良而出血,可配丹参、炮姜炭等止血。以上两种情况无法祛瘀或止血,蒲黄所起的作用大体上主要为收缩子宫。
2、治疗血淋,蒲黄是常用药,协助小蓟、滑石等,或配冬葵子、生地,治膀胱炎或尿道炎引起的血尿、小便不利、尿道作痛。方如蒲黄散。
3、用于治疗便血属慢性结肠炎者,大便浓血样、腹部闷痛,可用炒蒲黄配五灵脂、煨葛根、煨肉豆蔻等。
此外,生蒲黄末用蜜糖调敷,可治疮疡之肿痛。
使用注意:
1、蒲黄生用行血祛瘀,炒用收敛止血(但生用也能止血)。一般用生品较多,出血兼有瘀血者内蓄者,可生、炒各半同用;
2、蒲黄用于实证出血适宜;
3、蒲黄能收缩子宫,故孕妇慎用。
用量:4.5~9g可研末冲服。如入煎剂,则包煎较好。
处方举例:失笑散(《局方》):炒蒲黄3g,生蒲黄3g,炒五灵脂6g,研细末,水酒各半煎数沸后饮服。
川芎蒲黄黑神散怎么吃?川芎蒲黄黑神散虽为中医的一味方剂,但对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疗效果的,那么根据不同的疾病,川芎蒲黄黑神散应该怎么吃呢?下面为大家揭晓答案。
【处方】地黄(蒸晒9次或21次如黑角色,不可经冷水,称1两生者,煮取半两),当归(酒浸,火焙,称)1两1分,肉桂(去粗皮,不见火)1两1分,干姜1两1分,白芍药1两,甘草(炙)半两,真蒲黄(白纸上焙)1两,附子(炮)2钱,黑豆1两半(炒,去皮),川芎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胎死腹中,及衣带断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半,并用童便调下。若胎己死腹中,四肢冷,口出沫,爪青黑,温酒调服,须臾胎暖自下。及衣带断者,但服此药,逐去恶血即下。若血晕,医者不识,呼为暗风,服此即愈。若乍寒乍热,或误呼为疟疾,当服此药。
【摘录】《普济方》三五七
以上就是本文对川芎蒲黄黑神散的一些介绍,其实养生方剂还是很值得我们来研究的,因为,它在中医养生领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独树一帜,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药物是治疗疾病是不可缺少的东西,药物的种类非常多,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相应的治疗功效,因此,人们在选择药物是要根据病情来挑选。现代药物主要分为西药和中药。其中,中药的药性比较温和,但是功效强,对身体副作用小,例如,蒲黄碳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药,下面就来看看蒲黄炭的功效有哪些呢?
蒲黄炭是一种以蒲黄作为一种原材料从而加工生成的一种重要药材。蒲黄炭在体外呢,主要是对肿瘤细胞产生一种抑制的效果。蒲黄粉外用的话对于犬动脉出血有着止血的作用。对于子宫的话有着兴奋的作用。蒲黄炭属于中药类别的药材,中药是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一种对身体的抑制以及医治。
1、蒲黄炭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
蒲黄炭可以缩减凝血时间,阻止大动脉出血,对治疗因为瘀血阻滞而形成的肝癌、胰腺癌都有效。另附民间流传方子:常与丹皮、郁金、茯苓、大黄等配合应用。
2、蒲黄炭可以应对湿热而形成的血尿
蒲黄炭配石苇、生地榆、琥珀、小蓟、三七等,用水煎服。经常用于湿热下注、瘀血凝滞的膀胱肿瘤,症见小便涩滞,血尿等不适之症。
3、蒲黄炭对妇女痛经有效果
妇女痛经大多数都是由于血瘀气滞形成的,将蒲黄炭搭配元胡,二者均有止痛活血、祛淤、行气止痛之效。二者结合可以治疗痛经、产后淤血腹痛等。
4、蒲黄炭不适宜人群
虽然蒲黄炭效果多多,但是以下人群仍要有所忌讳。孕妇、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
蒲黄生用性滑,长于行血,炒着使用的话味道比较苦涩,但是在止血的方面还是很好的,所以肿瘤患者症状属于瘀血从而停滞为主要,适合生用;若主要的病症是以失血之的症状做为主要,则比较适合炒着使用。不同的病理原因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就要多加注意,以免出错。
这个流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流产对于孕妇来说真的是非常的危险,对身体的伤害也是非常的大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流产的药酒治疗方以及流产的病因的相关知识,接下来赶紧来看看吧!
【来源】
《圣济总录》。
【配方】
蒲黄(炒)一合,槐子(为末)十四枚。
【制法】
上二味,以酒三盏,煎至二盏,去滓。
【主治】
治妊娠堕胎。
【用法】
分温二服,未下更服。
说明
《普济方》注本方出《大全良方》,一名槐子丸,治妊娠堕胎,胞衣不出。余皆同上。
流产的病因
1.遗传因素
早期自然流产时,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占50%~60%,多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其次为染色体结构异常。数目异常有三体、三倍体及X单体等;结构异常有染色体断裂、倒置、缺失和易位。
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数结局为流产,极少数可能继续发育成胎儿,但出生后也会发生某些功能异常或合并畸形。若已流产,妊娠产物有时仅为一空孕囊或已退化的胚胎。
2.环境因素
影响生殖功能的外界不良因素很多,可以直接或间接对胚胎或胎儿造成损害。过多接触某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砷、铅、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线、噪音及高温等),均可引起流产。
3.母体因素
(1)全身性疾病
妊娠期患急性病,高热可引起子宫收缩而致流产;细菌毒素或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使胎儿死亡而发生流产。
此外,孕妇患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可致胎儿缺氧,也可能引起流产。孕妇患慢性肾炎或高血压,胎盘可能发生梗死而引起流产。
(2)生殖器官疾病
孕妇因子宫畸形(如双子宫、纵隔子宫及子宫发育不良等)、盆腔肿瘤(如子宫肌瘤等),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导致流产。宫颈内口松弛或宫颈重度裂伤,易因胎膜早破发生晚期流产。
(3)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糖尿病未能控制、黄体功能不足,均可导致流产。
(4)创伤
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早期时行腹部手术或妊娠中期外伤,导致子宫收缩而引起流产。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以上的这几种药酒配方对于治疗流产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试哦!
女性生理期,虽然是女性朋友排毒养颜的过程。然而生理期的痛经折磨又是然人实在痛苦过程,治疗痛经,大家一定要多多用心。这里推荐蒲黄茶给大家,蒲黄茶的功效之一就是治疗痛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喝些。来看蒲黄茶的用法!
原料
蒲黄5g、花茶3g。
用法
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凉血止血,活血消瘀;降压,凝血。
用途
瘀热阻滞的腹痛肿痛;闭经、痛经;疮疡肿毒;吐血、尿血;阴部湿痒。
痛经饮食如何调理
很多女性一来痛经就马上吃止痛片或者就强忍,这都是很不好的行为,药物因素会产生副作用,而强忍可能会使身体不适症状加重。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饮食就能很好的缓解痛经症状,甚至是消失。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不同体质所推荐的饮食疗法。
气血虚弱
黑豆大枣汤
配料:黑豆100g,大枣50g,红糖20克。
做法:将黑豆、大枣加水适量,煮成粥状,加红糖调服,为1剂。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10剂为一疗程。
功效: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当归糖
配料:当归100g,冰糖500克。
做法:先将当归浓煎取汁,再与冰糖一起熬成当归糖食用。
功效:养血调经止痛。
气滞血瘀型
二皮蜜
配料:柚子1个、陈皮60克、白酒适量、蜂蜜500克。
做法:将柚子去肉取皮,切碎,与陈皮一起装入砂瓶内,加酒适量,浸泡6小时,煮烂,用蜜拌匀,每天早晚各服两匙或加水冲服。
功效:行气化滞。
砂仁猪肚汤
配料:砂仁10克、田七9克、猪肚100克。
做法: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调味后饮汤吃肉。
功效:行气醒胃,祛瘀止痛。
湿热蕴结型
金钱草茶
配料:金钱草20克、郁金12克、蜂蜜适量。
做法:洗净上药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入蜂蜜,搅匀代茶饮用。
结语:有关蒲黄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蒲黄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了。蒲黄茶能治疗痛经,很多女性朋友应该都对这一病症苦不堪言。上述还介绍了几种治疗痛经的饮食方法,大家可以多试试。
身体出现伤口,会流血,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人们避免血液流失过多,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这样的药物其实还是有的,在生活中其实有一款常见的中药方剂,对于止血有一定的帮助,接下来就来看看,到底是哪种中药方剂,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止血?这种中药方剂有没有其他的功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止血蒲黄散
【处方】
蒲黄60克;栝楼60克;犀角屑30克;甘草60克(炙微赤,锉);桑寄生60克;葛根90克(锉)。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伤寒温病,时气疫毒,及饮酒伤中,吐血不止,面黄干呕,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止血散
【处方】
风化石灰20克(细研,用小便浸三日三夜,滤出晒干,为末);麒麟竭90克(去末,炒令紫色);鸡子10枚(取白和风化灰为3丸,入炭火内烧令红色,取出,放地上出火毒一宿)。
【制法】
上药细研为末。
【功能主治】
干疮止痛,生肌长肉。治疮疡久不收口,脓水不干,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
旋旋掺于疮上。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结语:有关于止血蒲黄散的中药方剂介绍就这么多,希望对你的健康有所帮助,在生活中有伤寒温病症状不妨好好的使用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妨多多的运用这款中药方剂,以此来帮助身体进行调节,希望上面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读:中药玳瑁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玳瑁的功效与作用、玳瑁图片、玳瑁的药用价值、玳瑁的配伍应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玳瑁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玳瑁简介玳瑁图片玳瑁的功效与作用玳瑁的药用价值玳瑁的药用附方玳瑁的配伍应用玳瑁医书记载玳瑁简介
玳瑁,为龟科动物玳瑁背部的甲片。全年均可捕捉。将玳瑁倒悬,用沸醋泼之,其甲片即能逐片剥下,去掉残肉,洗净即得。该品为近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长10~20厘米,厚1.5~3毫米。边缘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平滑而有光泽;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无。以片厚、花纹明显、半透明者为佳。
玳瑁图片
玳瑁的功效与作用
1、镇心平肝
《食性本草》曰:治心风邪,解烦热。《本草纲目》又曰: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玳瑁甘寒,寒能清热,甘寒养阴,入心肝经,清心肝火,镇心安神,平肝熄风,功近犀角。
2、清热解毒
《日华子本草》曰:破癞结,消痈毒。《本草纲目》又曰:解痘毒。玳瑁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
玳瑁的药用价值
【药名】玳瑁
【别名】明玳瑁,玳瑁片。
【来源】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背甲。
【采收炮制】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将其倒悬,用沸醋浇泼,其甲即能逐片剥下,去净残肉,洗净,干燥。刷净泥土,用温水浸软后,切成细丝或研成细粉。
【性味】甘、咸、寒。
【归经】心、肝经。
【功效】平肝定惊,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3~6g。多入丸、散,或磨汁服。
【注意】虚寒证无火毒者禁服。
玳瑁的药用附方
1、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上药都研令匀,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鸡头实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姜自然汁半合,相合暖过,不计时候,研下三丸。(《圣惠方》玳瑁丸)
2、治中风不语,精神冒闷及中恶中语:玳瑁(镑)、丹砂(研)、雄黄(研)、白芥子各半两,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捣罗为末,再同研旬,别以银石器酒煎安息香一两为膏,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温童子小便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玳瑁丸)
3、治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痘疹论》)
4、预解痘毒,通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勾,温服半合,日三服。(《灵苑宏》)
5、治迎风目泪,乃心肾虚热也:生玳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日一服。(《飞鸿集》)
玳瑁的配伍应用
1、配犀角:犀角善清心肝胃实热而凉血解毒,清心定惊。化斑止血,二药功效相近,可以互化,合用力宏,用于热灼心肝、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小儿急惊。
2、配石决明:石决明善清肝火,又补肝阴,介类潜镇,二药合用,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及肝阳中风。
3、配黄连:黄连燥湿清热,为湿火郁结上选之品,二药配伍,清热解毒,既用于热病惊狂、神昏抽风,又可治痈疽疮毒、红肿热痛。
4、配紫草: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且可利尿滑肠,二药相合,用于血热毒盛、疹出不透、紫黑内陷。
玳瑁医书记载
1、《食性本草》:疗心风邪,解烦热。
2、《日华子本草》: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
3、《纲目》:解痘毒,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
以上就是一些玳瑁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