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水

2019-10-12 │ 养生的水 女性养生的水果有哪些

水蓼的药用价值_水蓼的副作用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水蓼的药用价值_水蓼的副作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水蓼的药用价值

水蓼的功效与作用: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煎水浸洗或捣敷。

水蓼的副作用

《千金·食治》:蓼食过多有毒,发心痛。和生鱼食之,令人脱气,阴核疼痛。妇人月事来,不用食蓼及蒜,喜为血淋带下。

《药性论》:蓼叶与大麦面相宜。

水蓼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水蓼的医学记载

《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

《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

《纲目》:杀虫。

《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

《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

《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

《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水蓼的医学附方

1、治干霍乱不吐利,四肢烦,身冷汗出:水蓼(切)、香薷(择切)各二两。上二味,以水五盏,煎取三盏,去滓,分温三服。(《圣济总录》水蓼饮)

2、治风寒太热:水蓼、淡竹叶、姜茅草,煎服。(《四川中药志》)

3、治水泻:红辣蓼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4、治痢疾,肠炎:水辣蓼全草二两,水煎服,连服三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小儿疳积:水辣蓼全草五至六钱,麦芽四钱。水煎,早晚饭前二次分服,连服数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脚痛成疮:水蓼(锉)煮汤,令温热得所,频频淋洗,候疮干自安。(《经验方》)

7、治阴发背,黑凹而不知痛者:鲜蓼草十斤(晒干,烧灰存性,淋灰汁熬膏于半碗听用),石灰一两。二味调匀,入磁罐收贮封固。如遇阴毒,将笔蘸点患处,不二次退透知痛,出黑水血尽,将膏药贴之。(《外科启玄》蓼草膏)

8、蛇咬伤。用水蓼茎、叶捣敷。

9、脚气肿痛成疮。用水蓼汁搽洗。

扩展阅读

木天蓼的药用价值_木天蓼的副作用


木天蓼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止痛。治大风癞疾,症积,气痢风劳。治风邪外犯,侵袭牙体,牙齿疼痛,局部肿胀,或抽挈样感。或风邪束表,腰脊强痛,有拘急感,伴发热,恶寒,苔薄脉浮。《唐本草》:“主症结积聚,风劳虚冷。”。

2、用于什么病症

治大风癞疾,症积,气痢风劳。

3、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研末或酿酒。

木天蓼的副作用

1、副作用

木天蓼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木天蓼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3.1、木天蓼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3.2、本品辛温耗气,不宜久服。

木天蓼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本草纲目》。

1.1、别名: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葛枣、葛枣猕猴桃(《东北木本植物图志》),马枣子(《东北药植志》)。

1.2、药材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的枝叶。

1.3、生境分布:分布东北、西北及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四川、浙江、云南等地。

1.4、性味归经:辛,平入膀胱、胃、大肠经。

1.5、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1.6、化学成分:

1.7、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止痛。治大风癞疾,症积,气痢风劳。治风邪外犯,侵袭牙体,牙齿疼痛,局部肿胀,或抽挈样感。或风邪束表,腰脊强痛,有拘急感,伴发热,恶寒,苔薄脉浮。《唐本草》:“主症结积聚,风劳虚冷。”。

1.8、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研末或酿酒。

2、《普济方》:治风虫牙痛,捣丸塞之,连易四、五次,勿咽汁。

3、《湖南药物志》:治腰痛。木天蓼根一两,水煎服。

4、治大风疾:天蓼(刮去粗皮,碎锉)四两。以水一斗,煎取一升,去滓,将汁煮糯米为粥,空心食之。如病在膈上即吐出,在中膈即汗出,在膈下即转出,宜避外风。(天蓼粥《经验方》)。

5、治白癞风:天麻一斤,天蓼木三斤。上药,锉如大豆粒,用水三斗,入银锅或石锅中,煎至一斗二升,滤去滓,却于慢火上,煎如稀饧,每天食前,用荆芥、薄荷酒调下半匙。(天麻煎《经验方》)。

水蓼的功效与作用


水蓼的简介

水蓼(学名是polygonum hydropiper),别名为水蓼、辣蓼、蔷、虞蓼、蔷蓼、蔷虞、泽蓼、辛菜、蓼芽菜,是一种蓼科植物,也称辣蓼。水蓼用于行滞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解毒。主治湿滞内阻;脘闷腹痛;泄泻;痢疾;小儿疳积;崩漏;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便血;外伤出血;皮肤瘙痒;湿疹;风疹;足癣;痈肿;毒蛇咬伤。生湿地,水边或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水蓼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水蓼全草含水蓼二醛,异水蓼二醛,密叶辛木素,水蓼酮,水蓼素-7-甲醚,水蓼素,槲皮素,槲皮甙,槲皮黄甙,金丝桃甙,顺/反阿魏酸,顺/反芥子酸,香草酸,丁香酸,草木犀酸,顺/反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龙胆酸,顺/反咖啡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对羟基苯乙酸,绿原酸,水杨酸。

2、功效作用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煎水浸洗或捣敷。

3、临床应用

3.1、《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3.2、《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

3.3、《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

3.4、《纲目》:杀虫。

3.5、《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

3.6、治干霍乱不吐利,四肢烦,身冷汗出:水蓼(切)、香薷(择切)各二两。上二味,以水五盏,煎取三盏,去滓,分温三服。(《圣济总录》水蓼饮)。

3.7、治风寒太热:水蓼、淡竹叶、姜茅草,煎服。(《四川中药志》)。

3.8、治水泻:红辣蓼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3.9、治痢疾,肠炎:水辣蓼全草二两,水煎服,连服三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10、治小儿疳积:水辣蓼全草五至六钱,麦芽四钱。水煎,早晚饭前二次分服,连服数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水蓼的市场信息

1、水蓼的价格

水蓼的价格约为0.5元/50克。

2、水蓼的选购方法

干燥全草,茎红褐色至红紫色,有浅纵皱,节部膨大;质坚而脆,断面稍呈纤维性,皮部菲薄,浅砖红色,本部白色,中空。叶片干枯,灰绿或黄棕色,多皱缩破碎;托叶鞘状,棕黄色,常破裂。有时带花序,花多数脱落,花蕾米粒状。味辛辣。

3、水蓼的保存方法

水蓼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水蓼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一直是很多人治病时候最佳之选,中药对治疗疾病有着很好帮助,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放心,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种中药材水蓼根。

【来源】蓼科植物 水蓼 的 根 ,秋季开花时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蓼"条。

【化学成份】含铁0.42~O.64%,还含蒽醌葡萄糖甙、黄酮类、酚性成分、甾醇、挥发油。

【药理作用】醇提取液100毫克/公斤,对大鼠有抗着床作用。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除湿,祛风,活血,解毒。治痢疾,泄泻,皖腹绞痛,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皮肤湿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炒热敷。

【附方】①治绞肠痧:水蓼根五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现在知道水蓼根的作用了吧。以前还不知道水蓼根是这等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我们的见识还不够广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养生途径,其实想要养生,生活处处皆学问哦。

水莎草的药用价值_水莎草的副作用


水莎草的药用价值

水莎草是莎草科藨草属植物扁秆荆三棱的块茎,也是莎草科植物球形莎草、聚穗莎草的全草。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通经行气、消积止痛、破血。主要用于慢性气管炎、症瘕积聚、产后瘀阻腹痛、消化不良、闭经及一切气血瘀滞、胸腹肋疼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药理作用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水莎草干浸膏及其1号提取物(水煎浓缩液,加乙醇发生沉淀,弃去沉淀,滤液浓缩制成),给小鼠灌胃,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但无止咳(小鼠氨水喷雾引咳法)及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引喘法)。

2、抗菌作用。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号提取物对肺炎球菌及大肠杆菌也有效。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全草进行粗提,制成片剂,每片0.3克,相当于原生药10克。每次3~4片,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可连服数疗程。治疗26例,其中重度9例,中度15例,轻度2例。服药7疗程后,近期控制10例,显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对咳、痰二症作用较好。服用2~4天后多数病人的粘液性痰变为稀薄的泡沫痰,痰量减少,咳嗽减轻,但对吐较多脓性痰的疗效较差。治疗中痰白细胞计数无明显改变,三疗程后灰黄脓性痰稍有增加,细菌培养除甲型链球菌消失外,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的阳性率皆升高,提示本药抑菌作用较差。服药期间无不良副作用,少数病人诉口、咽发干,无须特殊处理。

水莎草的副作用

水莎草没有特殊的副作用,但使用时仍需谨遵医嘱。

水莎草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附方偏方

1、治慢性气管炎:头状穗莎草二两,大青叶一两。水煎服。(河南中医学院等《防治慢性气管炎-水莎草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2、治经闭:一水伤药一两。炖肉吃。二水伤药五钱,大血藤四钱,小血藤三钱,月月开根二钱。泡酒一斤半,早晚各服一两。

3、治经期头晕、小腹疼痛:水伤药五钱,小血藤三钱,蓝布正四钱。煎水兑酒服。

4、治痨伤:水伤药三钱,花蝴蝶、野烟根;小血藤各二钱。泡酒一斤,早晚各服一两。

5、治红肿疔疮:水伤药捣烂敷。

书籍记载

水莎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均有记载。

水蕨的药用价值_水蕨的副作用


水蕨的药用价值

水蕨,出自(《纲目》)属于水蕨科(parkeriaceae)中国境内现状:易危(VU)。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异名:荳(《吕氏春秋》),龙须菜(《植物名实图考》),龙牙草、水松草、水铁树、水扁柏(《广西药植名录》)。产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各地。本种可供药用,茎叶入药可治胎毒,消痰积;嫩叶可做蔬菜。

别名:龙须菜、龙牙草、水松草、水铁树、水扁柏、水柏、水芹菜、水柏枝。

药材性状:根茎短,密生须根。叶二型,无毛;营养叶狭短圆形,长10-30cm,宽5-15cm,二至四回羽裂,末回裂片披针形或矩圆披针形,宽约6mm;孢子叶较大,矩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5-40cm,宽10-20cm,二至三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条形,角果状,宽不超过2mm;叶脉网状,无内藏小脉。孢子囊沿网脉疏生。气微,味甘、苦。

入药来源:为水蕨科植物水蕨的全株。

成分:含较多的β-胡萝卜素

性味:甘、淡,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用主治:散瘀拔毒,镇咳,化痰,止痢,止血。主治胎毒,痰积,跌打,咳嗽,痢疾,淋浊。外用治外伤出血。活血,解毒。治痞积,痢疾,胎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药用效果:全草散瘀拔毒,镇咳化痰,止痢,消积,止血,解毒。治腹中痞积,痢疾,胎毒,跌打损伤,疮疖,咳嗽,淋浊,外伤出血。全草可入药,能消积、散瘀、解毒,用于活血药和解毒药。

水蕨的副作用

忌杂食一月余乃佳。

水蕨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医学记载:

1、《纲目》:“甘苦,寒,无毒。”

2、《华南千种草药》:“甘淡,凉。”

3、《广西药植名录》:“治跌打,散毒。”

4、《海南植物志》:“茎叶治胎毒,消痰积。”

5、《华南千种草药》:“解毒、止血、止痢、止咳。”

6、《浙江药用植物志》:“消积,散瘀,解毒。治跌打损伤,疮疖。”

附方:

治腹中痞积:水蕨,淡煮食。下恶物。

水黾的药用价值_水黾的副作用


水黾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治痔。”。截疟;疗痔。水黾为水黾科昆虫水黾的全虫,水黾主治疟疮、痔疮。

2、用于什么病症

水黾主治疟疮、痔疮。

3、用法用量

水黾内服:研末,5-10只。

水黾的副作用

1、副作用

《本草抬遗》:“有毒。”。其实这里所谓的有毒,是指它的消化性溶解液,而且远远不可“杀鸡”。

2、人群禁忌

水黾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水黾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水黾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本草拾遗》。

【别名】:水母鸡 水板凳 水拖车 水蚊子 水蜢子 火叉子。水马(《本草拾遗》),水爬虫(《纲目》),婆子(《东医宝鉴》),水和尚,水豆油(蔡邦华《昆虫分类学》)。

【药材来源】:为水黾科昆虫水黾的全虫。

【生境分布】:分布于华北、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浙江、山东等地。

【性味归经】:《本草拾遗》:有毒。

【采收和储藏】:夏季雨后于积水处、水池处用网捕捉,捕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痔。”。心;肝经【选方】治一切痔:婆子三十个,用三个纸包,每包十个。于背阴处悬挂阴干。每包作一服,研烂,空心温酒调下,良久乃吃饭。三日连三服。久痔脓血者,二、三十服。(《东医宝鉴》水马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5-10只。

2、《纲目拾遗》:“治痔。”。

3、治一切痔:婆子三十个,用三个纸包,每包十个。于背阴处悬挂阴干。每包作一服,研烂,空心温酒调下,良久乃吃饭。三日连三服。久痔脓血者,二、三十服。(《东医宝鉴》水马散)。

《本草拾遗》:水黾有毒,杀鸡犬。长寸许,四脚,群游水上,水涸即飞。亦名水马,非海中主产难之水马也。

4、《纲目》:水虫甚多,此类亦有数种。今有一种水爬虫,扁身大腹而背硬者,即此也。水爬,水马之讹耳。

5、《纲目拾遗》:按水马,四、五月内出浮水面,身硬脚长,池沼中甚多,性喜食蝇。小儿用钧竿系绳,绳头穿一蝇,掷水面,诱之即来,以四足抱蝇不放,因而获之。

水芙蓉的药用价值_水芙蓉的副作用


水芙蓉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水芙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治毒蛇咬伤,疮痈肿毒,癣,皮肤瘙痒。水芙蓉具有药用价值,可治疗伤寒、水肿等多种疾病。

2、用于什么病症

水芙蓉治毒蛇咬伤,疮痈肿毒,癣,皮肤瘙痒。

3、用法用量

水芙蓉内服:煎汤,1~5钱(鲜者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绞汁涂或煎洗。

水芙蓉的副作用

1、副作用

水芙蓉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水芙蓉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3.1、水芙蓉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3.2、孕妇忌服。

水芙蓉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常用中草药手册》。

1.1、别名:水芙蓉又称为麻雀草(《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水管筒、三叉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水薄荷、软骨倒水莲(《广东中草药》)。

1.2、药材来源:水芙蓉为玄参科植物紫苏草的全草。从叶至茎,从花至果实,无一不能食用和药用。茎极短、叶呈辐射状生长,直径可达三十公分,根为须根状、侧根发达,具多数走茎,原产地中国。具有药用价值,可治疗伤寒、水肿等多种疾病。

1.3、生境分布:水芙蓉生于沟边、田边,沼泽等湿地上。分布华南各地。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原产于中国。

1.4、性味归经:水芙蓉辛,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凉。《广东中草药》:辛淡微涩,凉。

1.5、采收和储藏:水芙蓉全年可采。

1.6、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痒。治毒蛇咬伤,疮痈肿毒,癣,皮肤瘙痒。水芙蓉具有药用价值,可治疗伤寒、水肿等多种疾病

1.7、用法用量:水芙蓉内服:煎汤,1~5钱(鲜者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绞汁涂或煎洗。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凉。

3、《广东中草药》:辛淡微涩,凉。

4、、治毒蛇咬伤:水芙蓉五钱,穿心莲八钱,捣烂冲米酒适量,取药液内服,渣外搽伤口周围。(《广东中草药》)。

5、治感冒:水芙蓉五钱至一两,煎服。(《广东中草药》)。

水茄的药用价值_水茄的副作用


水茄的药用价值

【来源】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辛,微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瘀,通经,消肿,止痛,止咳。

根:用于跌打瘀痛,腰肌劳损,胃痛,牙痛,闭经,久咳。

鲜叶:捣烂外敷可治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根:水煎服或浸酒服,3-5钱。

水茄的副作用

青光眼病人忌内服,以免增加眼压而使病情恶化。

服过量可致中毒,解决方法可以对症治疗。有狂躁、谵妄甚至惊厥等中枢兴奋症状时可用水合氯醛、巴比妥类镇静剂;口干、视物模糊等症状,可用匹罗卡品或新斯的明等对抗。早期也可洗胃,导泻;或用绿豆皮、连翘、甘草水煎服;或用鲜积雪草半斤捣烂取汁服。

孕妇忌用。

水茄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书籍记载:

1、《本草拾遗》:主破老血、产后血结,妇人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块;淋沥不尽,亦白带下,天行心闷,并煎服之,亦浸酒。

2、《江西中药》:活血祛风。几筋骨疼痛,及妇人赤白带下等之由于血滞者,皆主治之。近时用作祛风止痛药,适用于关节风湿,腰脚软弱等症。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4、《广西药植名录》:“散血,止痛。治咳血,牙痛,无名肿毒。”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止痛。治跌打瘀痛,腰肌劳损,胃痛。”

6、《贵州草药》:“清暑,止咳,补虚。治痧症,劳弱虚损,久咳。”

7、《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光眼病人忌内服,以免增加眼压而使病情恶化。”

8、《广西药植名录》:别名天茄子、洋毛辣、刺蔷茄、金钮扣、山颠茄、刺茄、鸭卡、野茄子、茄木、狗辣子、一面针、小登茄、扭茄木、金衫扣。

药方:

1、治咽喉炎:刺茄根15克,和尚头草30克,水煎服。

2、治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刺茄根、鼠乳根各30克,青皮鸭蛋1个,水煎冲酒送鸭蛋服。每日1次,连服2-3次。

3、治生瓜:刺茄根30克,冬瓜册15克,水煎泡酒服。外用大黄末调酒抹患处。

4、治脚底砧伤:刺茄叶适量,加食盐捣烂贴患处。

5、治乳痈:刺茄根、消山虎、节节花、黄花仔各15克,水煎冲酒内服。外用刺茄叶适量和酒糟捣烂贴患处。

水金凤的药用价值_水金凤的副作用


水金凤的药用价值

【中药化学成分】花含新黄质(neoxanthin)和蒲公英黄质(taraxanthin),后者经分析证明为一混合物,内以叶黄素环氧化合物(lutewinepoxide)为主,另有蝴蝶梅黄质(violaxanthin),毛茛黄质(flavoxanthin)菊黄质(chrysanthemaxanthin)和黄体呋喃素(luteoxanthin)。

【来源】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水金凤Impatiensnoli-tangereL.;昆明水金凤I.uliginosaFranch.,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甘,温。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阴囊湿疹。祛风除湿。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烂敷患处。治阴囊湿疹用鲜品捣烂取汁外搽。

水金凤的副作用

孕妇忌服。

水金凤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各家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水金凤生云南水泽畔。叶、茎俱似凤仙花,叶色深绿。夏秋时叶梢生细枝,一枝数花,亦似凤仙,而有紫、黄数种,尤耐久。

2、《滇南本草》:洗湿热筋骨疼痛、疥癞等疮。

3、《滇南本草》:“味辛,性寒。”

【附方】

1、治妇女经闭腹痛:凤仙花3~5朵,泡茶饮。

2、治水肿: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

3、治百日咳:凤仙花10朵,冰糖少许,炖食。

4、白带: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

5、治腰胁疼痛:凤仙花9克,晒干,研末,空腹服。

6、治骨折疼痛:干凤仙花3克,鲜品9克,泡酒,内服。

7、鹅掌风,灰指甲:鲜凤仙花数朵,外擦。

8、治甲沟炎: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9、治毒蛇咬伤:鲜凤仙全株150克,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或用凤仙花加酒捣汁服。

10、治跌打损伤:a.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b.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11、百日咳,呕血,咯血: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

12、瘰厉,发背,痈肿:鲜凤仙花捣烂敷患处;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二次滤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每日一换。

水栀的药用价值_水栀的副作用


水栀的药用价值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1、杭血凝作用。水蛭素有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因此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2、溶栓作用。水蛭素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溶解凝血酶所致的血栓的作用。水蛭素是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和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水蛭的唾液腺分泌物给大鼠静脉注射后有较强的抗栓作用。

3、杭血小板作用。水蛭素能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结合,促进凝血酶与血小板解离,抑制血小板受凝血酶刺激的释放和由凝血酶诱导的反应。

功能主治:散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热毒;黄疸;鼻衄;肾炎水肿;挫伤扭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水栀的副作用

体弱血虚,无瘀血停聚及孕妇忌服。

水栀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水栀的医学记载

1、《本草纲目》:漏血不止,炒末酒服。

2、《本经》: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症积聚,无子,利水道。

3、《药性》:治女子月闭,欲成血劳。

水栀的医学附方

1、妇人经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金匮要略》抵当汤)

2、妇人腹内有瘀血,月水不利,或断或来,心腹满急:桃仁三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虻虫四十枚(炒微黄,去翅、足),水蛭四十枚(炒微黄),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热酒下十五丸。(《圣惠方》桃仁丸)

3、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

4、漏下去血不止:水蛭治下筛,酒服一钱许,日二,恶血消即愈。(《千金方》)

5、折伤:水蛭,新瓦上焙干,为细末,热酒调下一钱,食顷,痛可,更一服,痛止。便将折骨药封,以物夹定之。(《经验方》)

6、金疮,打损及从高坠下、木石所压,内损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死:红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黄色)半两,大黄二两,黑牵牛二两。上各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热酒调下,如人行四、五里,再用热酒调牵牛末二钱催之,须脏腑转下恶血,成块或成片,恶血尽即愈。(《济生方》夺命散)

水飞蓟的药用价值_水飞蓟的副作用


水飞蓟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水飞蓟全草用于肿疡及丹毒;果实及提取物用于肝脏病、脾脏病胆结石、黄疸和慢性咳嗽。

2、用于什么病症

水飞蓟常用提取物作各种制剂的原料。全草用于肿疡及丹毒;果实及提取物用于肝脏病、脾脏病胆结石、黄疸和慢性咳嗽。医药:果实(水飞蓟):苦,凉。清热解毒,催乳,保肝,利胆,抗x射线。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变,代谢中毒性肝损伤,砂淋。

水飞蓟全草含有黄酮类及延胡索酸;种子主要含黄酮醇类化合物,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脱氢水飞蓟宾、水飞蓟宁、水飞蓟亭、水飞蓟宾聚合物及肉桂酸、肉豆蔻酸、棕榈烯酸、花生酸等。

3、用法用量

水飞蓟内服:煎汤,6-15g;或制成冲剂、胶囊、丸剂。

水飞蓟的副作用

1、副作用

水飞蓟(Milk thistle)有一些已知和潜在的副作用,因此在服用前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这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

2、人群禁忌

水飞蓟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由于针对水飞蓟孕妇或哺乳女性不良影响的研究很少,因此不建议这些人使用。

3、饮食禁忌

水飞蓟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水飞蓟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新华本草纲要》。

【别名】:水飞雉、奶蓟、老鼠勒。

【药材来源】:水飞蓟为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Gaerth的全草及瘦果。

【生境分布】:江苏、陕西、北京等地有引种栽培。

【性味归经】:水飞蓟性寒,味苦。

【采收和储藏】:水飞蓟春季采收叶,夏季采收种子。水飞蓟(学名:Silybum marianum (L.) Gaertn.):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1.2米。茎直立,分枝,有条棱。

【功能主治】:全草用于肿疡及丹毒;果实及提取物用于肝脏病、脾脏病胆结石、黄疸和慢性咳嗽。医药:果实(水飞蓟):苦,凉。清热解毒,催乳,保肝,利胆,抗x射线。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变,代谢中毒性肝损伤,砂淋。

【用法用量】:水飞蓟内服:煎汤,6-15g;或制成冲剂、胶囊、丸剂。

2、《新华本草纲要》:有解毒的功能。用于黄疸、肝硬化、肝肿大及其他肝病、胆结石。

水翁花的药用价值_水翁花的副作用


水翁花的药用价值

为桃金娘科水榕属植物水榕的花蕾,其叶,根,树皮亦供药用。初夏采集带花蕾的花序,淋湿堆放数日,稍晒后再堆放闷1~2天,然后再晒再闷,直至全干变成黑色。夏、秋采伐干枝,去掉粗皮及木心,留二层皮晒干。夏季采叶晒干。气微香,味苦,具有祛风,解表,消食的功效。

内服,煎汤,15-30g,泡水代茶,或煮粥。

水翁花的功效,水翁花是一种味道甘而性质寒凉的特色中药材,从中医角度上说它可以入肺,胃以及脾经,祛风、解表以及消食就是它最重要的功效,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清热解毒和祛暑生津的理想药材,另外水翁花有时也可以用于人体内部湿气过重的治疗。

水翁花可治头痛发烧,水翁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人们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和发烧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治疗人类的恶寒发热,治疗方法简单,只需要取适量的水翁花加入清水煎制,然后取出药液食用就可以。

水翁花可止痛解毒,水翁花的止痛和解毒功效特别出色,不但可以治疗人类的头痛,对人类的外伤跌打损伤引发的疼痛也有很好的缓解功效,在治疗这些症状时,可以直接把三十克的水翁花用开水冲泡,可饮用,也可以清洗受伤部位。水翁花还可以用于人类被毒蛇咬伤后的治疗,有明显的解毒作用。

癍痧发热,干花3钱至1两,清水煎服。

食滞,干花3钱至于1两,请水煎服,或加布渣叶3至5钱同煎服。

验方,(治癍痧热方)水翁花5钱,狗干菜2两,清水四碗,或加布渣叶3至5钱同煎服。

验方,(治癍痧发热方)水翁花5钱,狗干菜2两,清水四碗,煎城一碗服。

(方解)方中狗干菜清里热,水翁花清表热。药虽两味,有表里双解之效。

(方歌)发大热症出癍痧,解除表热水翁花。加入狗干菜同煎,表里双解效堪夸。

附录,(根)治疝气,干用5钱至1两半,清水煎服。

水翁花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应立即停药。脾胃虚寒者慎服。

水翁花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岭南采药录》,清热,散毒,消食化滞。

《广东中药》,治外感发热头痛,感冒恶寒发热。

《广西药植名录》,治头痛,跌打,蛇伤。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