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艾炙养生

2019-10-12 │ 冬季艾炙养生 夏季养生按什么穴位好

月经少用艾炙炙什么穴位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经少用艾炙炙什么穴位,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二、月经量少如何调理三、月经少吃什么好

月经少用艾炙炙什么穴位

1、月经少炙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1.1、血虚型

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1.2、肾虚型

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1.3、血寒型

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1.4、气郁型

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2、月经少按摩哪些穴位

2.1、膈俞穴

膈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八会穴之一,为血会。诸经之血皆从膈膜而上下,又心主血,肝藏血,心位膈上,肝位膈下,交通于膈膜,因此血会于膈俞。故此穴可调理血分,治疗血证。

2.2、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按摩足三里穴可调节身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强健,阴阳调和,气血才能旺盛。

2.3、血海穴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屈膝时位于大腿内侧,用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下面便是此穴。血海穴为治疗血证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

2.4、三阴交穴

除了以上介绍到的三个穴位,我们还可以按摩三阴交。三阴交穴的功能有健脾补血、舒肝补肾,凡血虚经少、气滞经痛、经前郁火、带下不孕等妇科诸疾,莫不能治,敌三阴交在临床上是妇科的治疗、保健首选要穴。所谓“妇女三阴交”,亦为四总穴之一。

3、月经少是什么原因

3.1、子宫发育不良

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剥落及出血,若子宫发育不良,如子宫很小或畸形,每个生理周期只有很少量的子宫内膜脱落,导致月经量少。此外,宫内膜结核引起内膜病变或刮宫术等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也会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的情况。

3.2、激素分泌异常

雌激素能够刺激女性子宫内膜的增生,如果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子宫内膜的增生达不到所需厚度,导致月经量少。过度节食、作息无度、情绪不良、生殖系统疾病等都会影响女性内分泌环境,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而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

3.3、无排卵性月经

无排卵的女性也会来月经,医学上成为“无排卵月经”。这与正常月经不一样,属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范畴。这种月经的特点是时间不规律,血量很少。

月经量少如何调理

1、注意饮食

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女性要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饮水,摄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来月经时可以通过喝红糖水调理身体。

2、消除疲劳

如果身体过度劳累,身体器官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新陈代谢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月经期间女性要避免激烈和长时间运动,注意休息,保证睡眠,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3、注意保暖

除了不要进食生冷食物外,月经量少的女性最好少接触冷水,特别是在经期时不要洗冷水澡。平时在空调房内久坐的话最好能披一条薄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注意卫生

女性日常要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洁卫生,特别是在经期更要注意及时清洁阴部,防止感染。选择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的内裤,并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在月经期间不要同房。

5、放松心情

中医认为,憋闷很容易造成肝郁气滞,从而使经量减少。不良的情绪如过度的精神刺激、紧张、悲伤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造成月经异常,所以女性朋友必需调整好心态,学会放松。

月经少吃什么好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小麦、小米、玉米、紫糯米等及豆制品。

2、肉、蛋、奶类可选择猪肉、猪皮、牛肉、羊肉、动物内脏、兔肉、鸡肉、鱼类、蛋类、奶及奶制品等。

3、蔬菜类可选择油菜、小白菜、卷心菜、菠菜、苋菜、芹菜、藕、芥菜、青蒜、菜花、柿子椒、西红柿、胡萝卜、香菇、鲜蘑等。

4、水果类可选择荔枝、金橘、石榴、杨梅、桃子、樱桃、蜜橘、橙子等温热性的水果或苹果、柠檬、葡萄、椰子等平性的水果。

相关阅读

失眠艾炙什么穴位


二、失眠艾灸要注意什么三、失眠艾炙有什么禁忌

失眠艾炙什么穴位

1、失眠艾炙什么穴位呢

艾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涌泉,神门,百会 艾灸治疗失眠有养心安神的作用,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双侧涌泉穴,如果你的失眠用这种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你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肓募穴位于腹中(肾经),为脏腑气交通的重要穴位,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艾灸治疗失眠。

失眠的虚症分为三种:难寐多梦、彻夜不寐、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饮食无味,心烦不寐,噩梦纷纷,易惊易醒。失眠的实症:难以入睡,腹胀不舒,大便不畅。

取穴:神门(心经)、三阴交、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每次每穴灸5~1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睡前灸治效果较好。

2、失眠艾炙有什么好处

2.1、局部刺激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

2.2、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2.3、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3、失眠艾灸的最佳时间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

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失眠艾灸要注意什么

由于失眠患者多伴有焦虑,对灸疗往往没有耐心,施灸一段时间后就想放弃治疗,因此作为医生需要说服患者坚持施灸,这样才能治愈疾病,减轻痛苦。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找到病因对症治疗。肝经兴奋易导致失眠,为了抑制肝经的兴奋,可灸头顶的百会穴,因为百会穴经过肝经,所以灸之有调节肝经的作用,并且还能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同时,施灸流入肝气的肝俞、流入心气的心俞、心的募穴巨阙、有安神作用的天柱和完骨等基本治疗点,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灸足三里、中脘、关元、肾俞,可以调整全身气血。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失眠艾炙有什么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哮喘炙什么穴位


二、哮喘的日常注意事项1. 清淡饮食2. 室内保持清洁3. 保持心情愉悦4. 加强体育锻炼三、哮喘的饮食注意事项

哮喘灸什么穴位

1、灸法

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膏肓、天突。

操作:艾炷如枣核大,可直接灸5~7壮,也可用隔药饼灸每穴3~5壮,以皮肤微红为度。化脓灸,传统上在小暑至白露施治。用细艾绒经压碾制成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灸治,每穴5~9壮,灸后敷以膏药,保持疮口清洁,并有20~30天的化脓期,间日灸治一穴,每疗程取3~4穴。每年夏季做一个疗程。

2、耳针

取穴:平喘、肾上腺、肺、支气管、皮质下、神门、内分泌、交感。

操作:每次2~3穴,以毫针刺,留针5~10分钟;或用埋针、埋药法,留针24小时,每次选穴3~5个,两耳交替使用。缓解期可用压丸法,以王不留行籽贴压,以巩固疗效。

3、穴位注射

3.1、扑尔敏穴位注射

取穴:定喘、肺俞、天突、膻中、中府、孔最、丰隆、身柱。

操作:用扑尔敏注射液2毫升加注射用水至5毫升,取背部一穴配孔最,或取胸部一穴配丰隆,两组交替。每穴1毫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2、胎盘注射液注射

取穴:足三里、定喘。

操作:用胎盘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每次取1~2穴,每穴注射0.5~1毫升,逐日更换。本法适用于缓解期。

4、穴位埋线

取穴:大椎、肺俞、膻中。

操作:在选定穴上,皮肤作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用缝皮针将“0”号羊肠线埋于穴位下肌肉层内,一般选用3~4穴,大部分用胸背部穴位,适用于哮喘的缓解期。

5、皮肤针

取穴:发作期治标,以胸腰部、前后肋间为主,配肘窝、大鱼际、小鱼际、剑突下、气管两侧、大椎、内关、足三里、孔最。缓解期治本,以肺经症状为主者,刺激胸部、前后肋间、中府、俞府、太渊、膻中为主,配刺气管两侧、后颈、胸腰部及上腹部;以脾经症状为主者,刺激胸腰上腹部为主,叩刺气管两侧及颈、骶部、胸椎1~5、俞府、气海、膻中、中府。除上述外,凡有阳性反应物发现处(条索、结节囊肿等),以及异常反应区亦为重点刺激部位。

操作:发作期,每日治疗2~3次,用重刺激。缓解期,每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以后隔日1次,21次为一大疗程,均为中等刺激。

温馨提示您:以上是专家对哮喘病针灸时的6个穴位的全面介绍,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哮喘病针灸穴位的问题,可与我们网站专家联系咨询。

哮喘的日常注意事项

1、清淡饮食

尽量避免冷食、冷饮。发作期针对哮喘的日常注意事项尽量不吃辛辣及鱼腥海味等食品,特别是对已知的可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应禁止食用。这些哮喘的日常注意事项比较重要。

2、室内保持清洁

室内要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哮喘的日常注意事项中强调患者应经常晾晒被褥、换洗床单,以避免螨虫孳生。不要在家里养猫、狗、花、鸟等。这也属于哮喘的日常注意事项。

3、保持心情愉悦

哮喘的日常注意事项还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

4、加强体育锻炼

哮喘患者在缓解期应适度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耐寒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并调整紧张情绪,这些都有助于减少哮喘的发作。

哮喘的饮食注意事项

1、辣味现在很盛行,许多人爱吃辣味食物,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群,对辣味食品是很热衷,甚至出现了没有辣味的菜肴就吃不下去饭,对于一些哮喘患者来说,还是尽量少吃辣味和辛味的食物,减少哮喘的发生。

2、减少摄入一些含有防腐剂等添加剂的方便快捷食品如超市中的方便面、香肠等等,这类食品引起哮喘的发病不在少数。

3、对花粉过敏哮喘患者,要慎吃水果,因为水果和花粉有一些相对应的联系,比如对对猪草过敏的人,不宜吃哈密瓜、西瓜、香蕉等所以患者要积极到医院检查过敏源,确保饮食的安全,而且最好去医院做过敏源的检查,针对过敏源做相应的预防。

4、哮喘患者可以喝豆浆,因为豆浆中含有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这两种物质可以防止收缩,对预防哮喘的发作有很好作用。

5、哮喘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平时要有意识的多喝水,无论缓解期或是发作期哮喘患者要有规律的补水,水对抑制哮喘患者的发作有很好的效果。

6、平时要多吃一些有助于自己心情好的食物,以帮助病情恢复,比如香蕉、全麦面包、南瓜、菠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脾虚炙什么穴位


二、脾虚的食疗方法三、脾虚的病因有哪些

脾虚炙什么穴位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液,当脾虚就会运化不了水液,就形成湿;另外环境因素也会引起身体湿重。艾灸五穴位可帮助温通经络散寒祛湿,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所以,艾灸能够温通经络,散寒祛湿。

1、脾虚炙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2、脾虚炙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3、脾虚炙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脾虚炙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

5、脾虚炙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脾虚的食疗方法

1、粳米粥: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可。

2、香菇牛肉汤:首先将香菇泡发好,然后用粉面将瘦牛肉的外层裹好,在锅里面煮汤,待煮沸沸后放入香菇,然后再将牛肉片放进去,最后加入适量味精、食盐、香油,煮沸之后就可以了。

3、炒牛肚土豆丝:熟牛肚50克切丝,土豆(马铃薯)80克,切丝后以清水淘洗掉表面淀粉,油锅热后加入少许葱丝和碎蒜,遂入肚丝土豆丝爆炒,并点入适量牛肉汤和盐、味精,土豆丝丸成熟即可。

4、扁豆馅包子:鲜扁豆两份,鸡肉一份,剁碎后加盐、味精、鲜姜汁和花椒水拌匀作馅,以小麦粉起面作皮,捏成包子后,置笼中,旺火蒸20分钟。

5、百合粥:做法很简单,首先准备好百合、莲子和薏米各适量,然后把它们一起放到锅里面同煮成粥,加入适量的冰糖或白糖调味就可以食用了。

脾虚的病因有哪些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治疗脾虚的食疗方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

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

月经提前艾炙什么穴


月经提前艾炙什么穴

1、月经提前艾炙什么穴

子宫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涌泉穴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关元穴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2、月经提前发病原因

器质病变或药物引起

月经提前的原因之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等。

内分泌失调引起

月经提前的原因之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

素体阳气盛引起

月经提前的原因之素体阳气盛,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和补品,或情志抑郁,或久病失血较多的人,都容易血热。血得热则枉行,流速也加快,以致例假提前。

3、月经提前危害

肝气郁结

凡忧患抑郁、肝失条达、肝气郁滞,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

脾虚湿阴

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辛腻,致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气血不能润泽于颜观,故色如尘垢,萎暗不华而得病。

肾气亏损

因房劳过度,伤及肾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以致肤失所养,或肾阳不足,阴气弥散,肾之本色泛于颜面而成。

月经提前饮食禁忌

油腻食物

另外,研究还表明女性日常中若是经常性的吃高脂肪的、油腻性较强的、高热量的食物,也可引发月经提前情况发生。所以,生活中应少吃煎炸一类的食物。尤其是那些本身便有月经提前情况的女性更应多家注意,饮食上应以清单为主。

辛辣类的食物

而经常性的吃辛辣类的食物,如川菜呀、辣椒或是麻辣香锅呀,也会对月经的周期带来影响,通常会导致女性月经提前来潮。所以,对于那些细化吃辣的女性而言,要学会忌口,适当的吃。另外,麻椒一类过于麻的食物,经常吃也会引发月经提前。

其他方面

另外,女性在日常中还应少吃面食,少喝高热量的饮品如巧克力奶呀、奶茶呀、咖啡等饮品,对月经周期也会带来影响,导致月经提前情况发生。

冷饮

一般,女性在受凉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月经提前。所以,女性若是大量的食用冷饮,是会引发月经提前的。尤其是进入到夏季以后,女性不可贪凉,不但可引发月经提前,还会对肠胃造成刺激。

月经提前食疗方

1、参芪鸡。用党参30克、黄芪60克、大枣10枚,洗净后与仔母鸡(最好用乌骨鸡)1只(宰杀后净毛和内脏)同入砂锅,炖至鸡肉烂熟,去党参、黄芪,吃肉、枣、喝汤。吃时可加盐、醋调味,但不宜放姜葱、胡椒、花椒。月经后第6天开始吃,每周吃1~2只鸡。本方有补气摄血调经的功效,宜于气虚引起的月经提前。

2、如果平时和月经期间已注意饮食清淡,月经仍提前到来的女性朋友,可辅以下列药膳食品。凉血饮料用生地30克、地骨皮30克、白薇10克、丹皮10克,同入砂锅,加清水500毫升,煮沸后小火再煮20分钟,倒出药液约300毫升。再加清水200毫升,煎煮法如前,去药渣,取滤液约200毫升。合并两次药液,调入蜂蜜15克,平时当茶常饮。

3、连根芹菜120克(洗精切碎),粳米100克,熟牛肉末10克。前二味煮粥,待熟时加入牛肉末,稍煮既成。月经前,早晚分两次温热服用。有清热、凉血、补虚功用,可治血热性月经提前。

艾炙什么穴位治白发


二、少年白发的食疗方法三、少年白发的原因有哪些

艾炙什么穴位治白发

1、艾炙什么穴位治白发

中医认为白发的出现与人的肾精不足有关系,因为发为肾之梢,肾气强弱与人的头发有直接的关系。另外,白发与人体肝气不畅,脾失运化有关系,肝主血,脾统血,肝和脾失和,气血就不足,头发失去了滋养,所以就变白。

艾灸治疗“少白头”,需要用到百会、头维、足三里、三阴交、肾俞、涌泉这几六个穴位,艾灸时可采取温灸的方法,使用艾条在穴位上悬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每间隔1天灸1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大约三个疗程可见到效果,长期坚持必能获得一头黑发。

2、艾炙治疗白发须知

精虚血虚引起的白头发,我们一定要食补,用乌鸡、当归、黄芪熬汤喝,平常多喝补气血的红糖水,还可食用一些生姜片去湿去寒,然后再做做艾灸。

如果使用艾灸,主要灸关元、神阙和命门,命门是补气血的;若脾胃不调,就加上中脘;如果要增加止血疗效,加上隐白、大都。在这些穴位上施灸,对女人的气血大有裨益。

3、白发按摩什么穴位好

3.1、太冲穴:位于脚部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间,向上约1指宽度的凹陷处。此穴具有调理肝气的作用。

3.2、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点,向食指骨侧按压酸胀处。此穴常与太冲穴合并使用,可舒压、镇静神经。

3.3、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央偏后处,是所有阳经的交会之处,经常按摩可促进气血循环,维持头发所需营养的供给正常,也能减轻头胀、贫血、疲劳等症状。

3.4、风池穴:位于头部后方枕骨下方,靠近发际线上方的凹陷处,左右各一。常按此穴可疏通经络,促进行血,平衡阴阳气血。

少年白发的食疗方法

1、核桃蘸:核桃仁1000克,放蜂蜜中浸泡10日,每日吃2次,每次4~8粒。

2、桑葚膏:鲜桑葚1000克(或干品5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然后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后,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为稠黏时,加蜂蜜300克煮沸停火,待冷后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饮用。

3、芝麻糊:具有益肠胃、防治白发的功效,并可保持肌肤细嫩。黑芝麻与粳米的比例为1∶1.5。先将黑芝麻洗净,晒干,将其炒出香味,但勿炒焦,然后将已浸1小时的米取出,与黑芝麻混合,一起磨碎。磨过2~3次后,加水用纱布过滤,反复过滤多次,再加适量清水,便可煮成芝麻糊,加糖食用。

4、美发乌发粉:黑芝麻、黄豆、花生、核桃等量分别炒熟,研成细粉后和匀,每日睡前用牛奶、豆浆或开水冲食1小汤匙。(注意:腹泻时不宜用。

少年白发的原因有哪些

1、疾病:对于青少年白头发的症状也有可能是由于某种疾病,如遗传性少年白或者由于某种疾病用药过度导致的少年白头发,因为家族有遗传性提前衰老病,或者由于药物的化学作用使我们的头发提前变白。

2、不良的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忧愁伤感、焦虑不安、恐慌惊吓等都是造成少白头的原因,现代医学认为不良的精神因素,会造成供应毛发营养的血管发生痉挛,使毛乳头、毛球部的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影响黑色素颗粒的形成和运送,使得头发缺少黑色素,因此少年白发就这样产生了。

3、压力过大:压力过大是导致少年白头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从而让大脑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的状态下会让我们的大脑供血不足,而人体的营养都是通过血液来提供,所以就会让我们的头发日益变白发。因此,年轻患者需要适当的调节精神状态、多多放松心情、加强锻炼身体,可以起到防治白发的作用。

艾炙什么穴位治早泄


艾炙什么穴位治早泄

1、艾灸关元治疗早泄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汇处,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益虚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人体元阴元阳关闭潜藏之处,故名关元。

功效:为全身三大强壮要穴(足三里、关元、气海)之一。本穴也是治疗肾虚所致的男科病的要穴,以治疗肾气不足型的性功能障碍为主,尤以阳痿效果最显着。

艾灸法:操作时,先将艾绒制成高约0.5厘米,炷底直径约0.5厘米中型艾炷。施灸时令患者仰卧在床上,暴露关元穴,在其皮肤表面上除以石蜡或凡士林少许,以防烫伤和艾炷倾倒。把艾炷置于关元穴,用火点燃,燃烧时患者稍觉烫就去掉,另换一炷。每燃烧1个艾炷,即为1壮。每次100-200壮。以灸至皮肤红晕、无烧伤,患者感到舒适为度。术者应密切注意掌握温度,避免烫伤。每周1次,每3次为1疗程。

艾灸关元穴治疗阳痿,有较好疗效。该法对由精神因素引发的阳痿疗效较好;有明显手淫史者,疗效则差;病程短者、疗效高,反之则低。

2、艾灸足三里治疗早泄

足三里穴,被认为是男性养生的第一大穴,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对治疗男性勃起不坚、早泄、以及脾胃虚弱等症有帮助。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可谓增强体质的要穴。

将艾条点燃后,在距穴位约3cm处施灸,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即固定不动,可随热感而随时调整距离。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3、艾灸命门穴治疗早泄

取穴:命门穴是督脉的穴位之一,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每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利、泄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4、艾灸腰阳关治疗早泄

取穴: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按摩法怎么治疗早泄

1、自我保健疗法

点按两侧三阴交,轮流进行,点按时做收腹提肛动作。每日1~2次,每次30~40分钟。

2、坐式疗法

患者取坐式,闭目放松,取上星、百会、通天、肩井、中府、神门、劳宫等,手法采用点、按、揉、拿、振颤等手法,每次30~40分钟。

3、俯卧式疗法

患者取俯卧式,腰带松开,闭目,全身放松。取穴为心俞、肝俞、肾俞、命门、阳关、环跳、昆仑、委中。手法应用点、按、揉搓、拍打、振颤等手法。每日治疗30~40分钟,每周5次,坚持治疗1个月。

4、仰卧式疗法

患者取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取穴为中脘、气海、关元、中极、天枢、足三里、三阴交、涌泉。采取点按、点揉、搓拿、点切等手法。每次30~40分钟,每周5次,坚持1个月为1疗程。

早泄能根治吗

首先,从病因的角度来讲,通常早泄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早泄和继发性早泄。所谓继发性早泄,即早泄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常见的是由于包皮龟头炎或尿道炎症等引起。这类炎症消除后则早泄不复存在,从这一点上来说,确实做到了去除病因。但这一类病因就像感冒一样,在不注意卫生等情况下则有可能再次发生,所以说,谈不上“根治”。

此外,大多数早泄患者则是原发性早泄。原发性早泄的病因比较难于解释,它与个体的差异、夫妻之间的配合、环境因素、道德文化压力等等皆有关系。这类患者通常在刚开始有性生活时即开始出现早泄,或更换性伴侣后即开始出现早泄。久而久之,则形成了相对于这对伴侣间的性行为的特定模式。医生在处理这类早泄患者时,其实就是要在药物、行为等治疗方式的干预下帮助患者重新建立一个让患者满意的性行为的模式。治疗后在不更换性伴侣、和性生活的环境无巨大改变的情况下,往往不再会持续早泄。但众所周知的是,即便是性能力再强的男性,射精的快慢也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如果是更换性伴侣的情况下,则更难说新的伴侣间的互动会不会改变患者的行为模式。所以,这也很谈得上“根治”。

乳腺增生艾炙什么穴位


乳腺增生艾炙什么穴位

1、乳腺增生艾炙什么穴位

灸乳根穴

取穴方法:乳根穴位于乳房下缘,第5.6肋骨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从乳头向下约1.5寸(2横指宽)处就是乳根穴。

功效:燥化脾湿。

灸阿是穴

取穴方法:在病变局部找到的痛点,即压痛点,或在增长肿块上取两个穴。

功效:缓解疼痛。

灸膻中穴

取穴方法: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功效: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

灸肩井穴

取穴方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左右各一。

《百症赋》云:“肩井乳痛而极效。”女患有乳腺增生病时在该穴处有明显的阳性反应点,且与此处施灸后诸多相应症状可随之减轻,证明肩井穴具有舒导肝胆郁结之气的作用。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灸肝俞穴

取穴方法: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灸阳陵泉穴

取穴方法:阳陵泉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1寸(大拇指横宽)处的凹陷中,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顺着膝盖往外下方约大拇指横宽的地方,会摸到一个圆骨突起的地方,在它的前下方有一个凹陷处就是阳陵泉穴。

功效:行气解郁。

灸三阴交穴

取穴方法:此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功效:调理气血。

2、什么是乳腺增生

近年来乳腺增生患者数量飙升,发病率甚至已成乳房疾病之首,患者也逐渐低龄化。乳腺增生既不属于炎症也不属于肿瘤,它是女性乳腺正常结构紊乱而形成的乳房疾病,主要指女性纤维组织和乳腺上皮增生。

乳腺增生的类型:乳腺组织和乳小叶正常生理性增生;退行性病变造成的病理性增生。

一般来说,乳腺增生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不大,但如果长期不愈,可能会造成乳腺良性肿瘤,甚至会造成恶性病变。

3、乳腺增生的症状

3.1、乳房不时的感到疼痛。其中包括胀痛,隐痛,就是各种疼痛的感觉。

3.2、乳房显示有肿块,根据个人的患病程度,乳房肿块的大小,软硬等均有一定的差别。

3.3、乳头发痒,有一些女性患乳腺增生的症状就是乳头发痒,因此一些经常乳头发痒的女性需要注意了,因为这可能是深意在提示你,乳腺增生可能早靠近你了。

3.4、乳房某些部位不光滑,触摸的时候会有颗粒的感觉。

中医如何治疗乳腺增生症

1、把老鹳草煎煮来喝,也可以当做茶泡来喝,每天喝2杯,老鹳草是新鲜的还是晒干的都可以,由它煮的水可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经,止痛消肿,对与缓解乳腺增生症状非常有用,而且没有副作用,不过要长期坚持,每天喝,至少两个月,会有明显效果。

2、将芦笋炒菜吃或者煮汤喝,芦笋有抗肿瘤的功效,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但是对于乳腺增生却很有效果,所以不要小看小小芦笋,如此简单方便又经济实惠的方法,一定不能忽视,女性要经常食用。

3、将吃橘子剩下的核不存下来,然后放在锅中炒,白色的核炒成黄色就可以了,然后将它研磨成粉末,加上少量黄酒服用。橘子核也有疏肝理气的功能,加上黄酒可以使橘核的药效加强加快,可以缓解乳房疼痛。

4、每天吃饭前,讲一个核桃仁和一颗八角茴香嚼烂吞下,一日三餐不能少,这样坚持最少一个月,会看到成效,肿块会消退,疼痛也会消失。

乳腺增生的危害

1、影响精神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基本都会出现乳腺疼痛的感觉,随着乳腺疼痛,患者的心情就会出现烦躁、容易生气,精神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此时的身体免疫力就会下降,乳腺增生就会加重,导致恶性循环。

2、生理方面有的患者会随着月经的到来而加重,部分患者不会出现疼痛的感觉,乳腺增生患者不会出现疼痛的患者比出现疼痛的患者危险更大。乳腺增生患者如果不出现疼痛,患者就会忽视,就容易思想麻痹,到了恶化严重时才会发现。此时为时已晚了,尤其是病变为乳腺癌,直接危及到生命安全。

3、专家表示,癌变乳腺增生病变恶化为乳腺癌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因此,乳腺增生患者千万不能够忽视,当然,也没有必要过于紧张,只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治愈乳腺增生是完全可以的。

慢性胃炎炙什么穴位


慢性胃炎灸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慢性胃炎以疏肝理气,活血暖胃,养阴止痛为主。

1、慢性胃炎灸中脘穴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疾病: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2、慢性胃炎灸足三里

标准定位: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3、慢性胃炎灸胃俞穴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

4、慢性胃炎灸脾俞穴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

5、慢性胃炎灸膈腧穴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病症:1.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

灸法:用艾条或配合单孔、双孔灸盒灸,每穴每次15-20分钟,7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一个月之后就会觉得胃痛胃胀远离你,效果真的出乎你意料。

6、慢性胃炎灸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肌腱之间。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健胃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胃黏膜变化,上腹不适,胀痛或烧灼感,以及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泛酸等症。

7、慢性胃炎灸神厥穴

神厥穴位置:位于肚脐中央,为任脉之要穴。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温阳益气,健运脾胃之功效。煮至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症。

慢性胃炎发作的症状

1、胃痛

有时饭前痛,有时饭后痛,有的人在半夜三更痛。胃痛的感觉可能不剧烈,而是钝痛、压痛或闷痛,胃痛的部位在心脏部位以下至肚之间。

2、胃胀

感到胃部发胀,食物不消化,或者胀气,胃口堵,食物下不去。

3、反酸

胃酸过多,经常反酸,有胃酸从胃里泛起或满上来的感觉。

4、恶心呕吐

慢性胃炎患者往往有恶心等症状,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恶心呕吐表现更为突出。

5、烧心

胃黏膜充血、胃酸过多,均会造成烧心的感觉,主要是胃部灼热、发烧的感觉。

6、胃寒

许多胃病患者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或天气一变冷、气温下降,胃就疼痛、拉肚子。

慢性胃炎保健方法

晚饭后半小时,可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自由自在地散步;散步时,整个内脏器官都处于微微地颤动状态,再配合有节奏的呼吸,可使腹部肌肉有规律地前后收缩,横膈肌上下运动,可以对胃肠起到按摩作用。

站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右手手掌在腹部上下左右按摩,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每日按摩2~3分钟,以空腹时按摩效果最好。在按摩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为害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此法对急性发作的胃痛效果较好。慢性胃病发作时,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坐位,五指并拢,用右手手掌从右胸直搓至左大腿沟,后用左手手掌从左上胸直搓至右大腿沟;按摩100次左右为宜。

坐位;右手握拳(拇指在外);用拇指的指关节敲击同侧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在胫骨和腓骨之间),叩击一百次,再换另一只手操作;或者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待有酸麻胀感后持续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脾胃虚炙什么穴位


脾胃虚炙什么穴位

1、脾胃虚炙什么穴位

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2、怎么治脾胃阴虚

饮食清淡,忌食辛辣阴虚的人不宜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具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这是因为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使患者体内气血的热性增强,从而加剧阴虚的症状。阴虚的人在饮食上还应当保证营养均衡,最好是保持饮食的清淡在注意饮食的同时建议可结合洛乌汤这种中医组方代茶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效果。阴虚的人适合长期食用燕麦、玉米、海带、银耳、雪梨等寒性食物,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体阴虚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可以自己做一些补阴的汤,比如鲫鱼汤、鸽子汤等,由于这些汤类的主要制作材料都有改善阴虚症状的作用,所以,用其制作而成的汤也有同样的功效。

3、怎么治脾胃阳虚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患者左侧,用腹部掌按法于中脘穴,持续按压约5分钟,使患者腹部出现发热的感觉,以温补中阳,继朔腹部掌揉法于胃脘及上腹部,操作时间约3分钟,以健脾和胃,再用拇指揉法于关门、足三里穴,每穴反复操作1---2分钟。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位于患者右侧,用拇指按、揉或禅推法于脾俞、胃俞和大肠俞穴,操作时间约5分钟,以调节脏腑气机,助健脾和胃,扶中止泻之功。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1、莲子芡实粥

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2、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3、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用于饮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脾胃虚弱怎么调理荐七种食物助你健脾胃

4、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5、参枣粥

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脾胃虚的症状

症状一:食欲下降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症状二:舌苔有变化

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鼻窦炎艾炙什么穴位


鼻窦炎艾炙什么穴位

1、鼻窦炎艾炙什么穴位

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方法:治疗鼻炎不可能用艾灸盒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所以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面部温灸棒或者就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

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2、艾灸的禁忌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3、艾灸的注意事项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如何预防鼻窦炎

1、应注意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和急性鼻炎的发生。

2、每日用热毛巾敷鼻子,在鼻翼处穴位按摩,疏通经络,以增强鼻腔黏膜的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

3、采用正确的擤鼻方法,不宜强行不正确的擤鼻,以免引起急慢性鼻旁窦炎。不要用手挖鼻,以免引起鼻疖等炎症。

4、少喝啤酒,少吃辛辣食物。尤其是鼻窦炎患者,一边吹空调一边喝冰啤,最容易诱发疾病。感冒是可以传染的,但鼻窦炎是慢性疾病一般不会传染,但是室内要注意开窗通风。

5、经常保持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减少各种疾病发生。保持大便通畅。

鼻窦炎的危害

1、可引发中耳炎。对婴幼儿的危害尤其严重,会导致正处于学习说话的婴幼儿丧失学习语言的能力。所以家长要重视了,当孩子感冒后,出现耳朵疼、耳朵闷或者耳朵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带孩子来医院检查,以避免对孩子的危害。

2、鼻窦炎会导致颅内并发症。鼻窦炎症可通过静脉、神经、淋巴管等直接波及颅内,也可引颅骨的直接破坏侵及颅内,而引起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

3、鼻窦炎通过血性感染、淋巴管感染等转移到人体其他器官的疾病。像促发关节、肌肉、心肾及神经系统等疾患,儿童表现为智力差,精神不集中,成人则发生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焦躁等症状。

脾胃虚寒炙什么穴位


脾胃虚寒炙什么穴位

1、点按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艾灸足三里穴治疗脾胃虚寒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3、艾灸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4、艾灸治疗胃寒

主要针对上脘,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腹部:可以使用4~6罐艾灸罐或4~6眼艾灸盒,基本上在上腹部全覆盖移动艾灸。肢体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艾灸罐来艾灸。

背部俞穴:也可以使用4~6罐艾灸罐或4~6眼艾灸盒,基本上在背俞穴全覆盖移动艾灸,每天轻者一次,每次40分钟;重症,每天一到两次,每次1个小时左右。时间不要拘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施灸的时间。

脾胃虚寒的症状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指脾胃阳气不足,失其温煦,受纳运化功能减退,并虚寒内生的病例变化。从西医角度来说,脾胃虚寒并没有构成脾胃功能疾病,如果用特效西药治疗,极有可能造成身体负担,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如果有脾胃虚寒的症状,最好从日常调理着手,增加自身抵抗力,缓解脾胃虚寒的症状。

脾胃虚寒,主要变现是胃部隐隐作痛,冷痛不适,喜欢温热的东西,喜欢按压。空腹的时候痛得特别厉害,在吃饱之后疼痛可以得到缓解。不过,在劳累、食冷以及受凉后,都会使得疼痛感变得更加厉害。临床上的表现有大便稀稀拉拉,四肢冰凉乏力,周身浮肿,小便不顺畅。如果是女性的话,经常会伴有白带多且质希的情况,又是还有小腹下坠,腰腹酸沉。

按摩调理脾胃的方法

1、按摩穴位: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证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最后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2、揉腹: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

方法是: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糖尿病艾炙什么穴位


糖尿病艾炙什么穴位

1、糖尿病艾炙什么穴位

治疗的时候,针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再将艾条截成段,放置于熏灸器里点燃熏灸阿是穴,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祛湿化浊、升阳举陷等作用。

现代医学也研究证明,艾熏时产生的艾烟、艾油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艾灸的热量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前者在控制炎症方面颇具效用,后者则在促进创口愈合方面功不可没。早期糖尿病足需要连续治疗10次,而到了晚期则需要连续治疗3个月。

2、糖尿病患者足浴

如果患者在家做效果会更好,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将红花、桂枝、伸筋草等熬制后熏洗患处,这种局部熏灸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控制感染,从而达到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

在熏灸治疗的同时,糖尿病足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每半年左右去医院检查一次下肢血管;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足部的保护,如每天用温水洗脚并擦干、剪趾甲时不要伤到皮肤;选择合适的鞋和袜子等。

3、糖尿病的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古代文献早有记载。现代应用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显效率达75%以上,尤其针灸对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取穴与方法:阴虚热盛型取阳经穴,即膈俞,脾俞,足三里,均针双侧,得气后施泻法,以泻阳经热;气阴两虚型取阴经穴,即尺泽,地机,三阴交及中脘,气海穴,针刺施平补平泻法;阴阳两虚型取阴经穴以补阴育阳,即针刺尺泽,地机,三阴交,用补法,中脘、气海隔姜灸各3壮。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留针20分钟,隔10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进行下l疗程。

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1、应该保持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不要做短时间需要爆发力的运动,如赛跑、举重等,都是糖尿病预防有效的方法。

2、应该要学会精神调整,心境要放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糖尿病这种疾病,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保持适量的运动锻炼,这有助于改善心情,同时,也有助降低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3、预防糖尿病应该调整体重。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发生,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的误解

1、糖尿病会传染

并非如此。尽管糖尿病具体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但糖尿病是不会传染的。糖尿病不可能像感冒或流感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更多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

2、糖尿病患者应吃专门的糖尿病饮食

不论是糖尿病人还是健康人,健康的饮食都有共同标准:低饱和脂肪酸和低反式脂肪、适量盐和糖、优质蛋白质、不含淀粉的蔬菜(绿叶菜、黄瓜、番茄等)、全麦食品、健康的脂肪及水果。

3、糖尿病患者只能吃很少含淀粉的食物

含淀粉类食物也可纳入健康食谱,但食物的量是关键。你可以吃全麦面包、谷物、面粉、米饭和含淀粉的蔬菜(如土豆、山药、豌豆和玉米)。除了这些含淀粉食物,还应将各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水果、豆类、牛奶、酸奶和糖果纳入整个饮食计划内,因为它们都能提供能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