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食疗偏方
1、治感冒食疗偏方
1.1、生姜红糖茶
做法:将两种材料准备好之后用开水进行冲泡,然后代替茶水进行饮用。
1.2、葱白粥
做法:将生姜捣烂,糯米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熬粥;等到粥熬好之后加入捣烂的生姜、葱白还有米醋,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1.3、葱醋粥
做法:将葱白清洗干净,然后切段备用;将大米洗干净;将葱白放入锅中加入清水进行熬煮,水开之后加入大米进行熬粥;等到粥煮熟之后加入少量的食醋,搅拌均匀就完成了这道葱醋粥。
2、感冒的类型
2.1、风寒感冒多见于冬春季,外感风寒所致。
2.2、风热型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2.3、暑湿感冒仅见于夏季,因患者素有湿热,又加感冒而得,也可因过食冷饮瓜果而引起。
3、感冒的原因
3.1、因寒而起
即平时大家所说的冻感冒了。这是最常见的一类,也是在人们印象当中最深的一类。轻症称为伤风;重症即为伤寒。
3.2、风热而起
即平时所谓的热伤风。这类感冒在临床上见症也不少。大多是由周围的环境过热及空气流通不畅所致。轻症即可宜辛凉解表;可用银翘散治疗,重症仍亦辛凉解表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此是前人迄今之辩证施治的法则,似乎存在着不能简化之难。
3.3、疲劳过度也可以成为感冒的诱因
有时候不知不觉的出现了感冒症状。既没有冻着,也没热着,可是却全身酸痛,还伴有鼻塞、流鼻涕、微热等,自己感到很纳闷。其实长期的紧张疲劳,也可使你? 的免疫功能下降。这时体内已有的病毒便大量繁殖,这就成了感冒。那么劳累造成的感冒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好好休息。使生活规律化,大量饮水,合理膳食。
3.4、情志不畅所致的感冒
有的朋友一听会感觉到奇怪,生气也能感冒吗?然也。情志不畅不但能引起感冒,而且会引起很多疾病。俗话说气大伤身,伍子胥因愁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无论有无史实其意义也就是说情志不畅一定会生病的。那么,由于情志不畅造成的感冒怎么办呢?首先是自己调节心情,万事想开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感冒的症状
1、表现为流浊鼻涕、发热快、口唇红、咽喉痛等为热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用解表、清热解毒的药一般都比较适合。如果是较早期出现的怕冷、流清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为风寒感冒,则可喝生姜红糖水,甘和茶、通宣理肺丸等,对症处理。
2、类感冒均有鼻塞,但风寒证无汗,鼻塞流清涕;风热有汗,鼻流浊涕。暑湿感冒汗出不畅或有鼻塞流涕。
3、如果你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喉咙痛,那可能就是热感冒,通常会表现为鼻流粘液或黄涕,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稠,口渴,这时候不妨选用清热解毒类药物。
4、咳嗽声音高亢为风热感冒,发热明显、咽喉肿痛、痰黄、大便干结、口渴等。咽痒咳嗽为风寒感冒,怕冷、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痰清稀等。
与感冒症状类似的疾病
1、某些出皮疹的传染病。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等等。它们在开始发病时也是一些感冒的症状,但经过1~3天会有皮疹出现。所以小儿患了“感冒”,要注意看看身上有没有皮疹,及时找医生诊治。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其实也是一种“上感”,但有明显的流行趋势,常常是同室、同班很多人相继发病,咳嗽流涕的症状不一定很重,但全身症状明显,如高烧、全身酸疼、头疼得很厉害。
3、消化道疾病。因为小儿感冒常出现腹疼、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时误认为是患了肠炎,但小儿肠炎的呕吐腹泻比感冒的腹泻重得多,并常出现脱水,而且多数没有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秋季腹泻”有上感症状,但它特殊的发病季节(秋冬季),水样大便和很快出现脱水的症状与上感完全不同。
4、过敏性鼻炎。有些小儿一遇到冷空气或其他一些原因就连续打喷嚏,流清水鼻涕,但没有发烧、咽疼、咳嗽等身体不适,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小儿,最好去医院诊断一下是否是过敏性鼻炎,不要一直误认为感冒了,因为它们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感冒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德人来说,一年难得来一两次,对它可以说是人人熟知。但是很多朋友因为厌恶吃药,抱着“是药三分毒”德理论来安慰自己,在感冒时采取不予理会,导致病情加重,实不可取。不过,下面介绍几种汤疗法,即美味营养又能驱逐病毒,感冒前或感冒时均可食用,可达到预防、治疗的作用。各位不妨试上一试。
治风寒感冒的三汤
风寒感冒初起,主要症状为头沉或头痛,怕冷,四肢酸痛发紧,身体发烧但无汗,同时伴又鼻塞,流清涕。患者自觉口不渴,咯痰稀薄色白,对镜还可自行观察到舌白薄白。食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第一汤:“五神饮”(借鉴自《本草汇言》)
将荆芥、苏叶、生姜个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德缓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适当配麻黄6克、桂枝9克,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
第二汤:“双白玉粥”(借鉴自《颜氏验方》)
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切片德半棵(主要用菜心和菜帮)大白菜、切段的大葱白20克和生姜10克,共煮至白菜、大葱变软,粥液粘稠时,起锅加食盐少许后食用。
此粥可促进出汗,驱散寒气,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气,尤其适合老人服用。
第三汤:豆腐火腿芥菜汤
豆腐100克切块或厚片,与50克火腿丝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汤、生姜10克煮沸,起锅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盐调味后趁热服用。
干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还往往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在前两汤基础上,此汤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补中和胃,增进食欲,进一步加快人体调动自我恢复功能。
治风热感冒的三汤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加重、头痛、咽喉红肿干涩疼痛、鼻塞涕黄,咳嗽痰黏或黄,且口渴喜饮,怕风。对镜可观察到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还有可能加重头面部痤疮、便秘等。治发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第一汤: 薄荷粥(选自《送余录》)
薄荷15克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6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温即服,得汗最佳。
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此汤饮对新感风热者最适宜。
第二汤:桑菊薄荷饮
桑叶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苦竹叶15克,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桑叶清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有高血压或头痛、目糊之患者也较为适宜。
第三汤:贝母沙参蒸雪梨
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6克、沙参10克、薄荷2克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治感冒的其他食疗方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遗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有人写诗赞曰:“一把糯米煮成粥,7个白葱7片姜,煮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注:风热感冒不宜服
2.胡萝卜汤发汗
洗净,切碎,煎汤。热饮。
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
3.草鱼汤治伤风鼻塞
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
用半碗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30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每日2次,注意避风寒。
解表散寒,疏风止痛。用治感冒,症见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4.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
用砂锅加水一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
解毒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5.五神汤发汗解表
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
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可加橘皮10克(鲜品加倍)。
6.口含生大蒜治感冒
生大蒜1瓣(去皮)。
将蒜瓣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味时吐掉,连续3瓣即可奏效。
辛温解表,解毒杀菌。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
7.白胡椒热汤面治感冒
白胡椒末,葱白各适量。
煮热汤面条一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
辛温解表,消痰解毒。治风寒袭表引起的感冒。
8.干白菜根汤治感冒
干白菜根1块,红糠50克,姜3片。
加水共煎汤。日服3次。
清热利尿,解表。治风寒感冒。
9.冰糖鸡蛋治感冒
鸡蛋1个,冰糖30克。
将鸡蛋打破,同捣碎的冰糖混合调匀。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取微汗。
养阴润燥,清肺止咳。治感冒,症见流清涕,咳嗽,发冷等。对小儿流鼻血亦有效。
10.滴大白萝卜汁治感冒头痛
大白萝卜。
将大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滴入鼻内,治各种头痛;饮用,治中风。
治感冒头痛,火热头痛,中暑头痛及中风头痛等。
11.红糖乌梅汤治感冒发热
乌梅4个,红糖100克。
加水共煮浓汤。分2次服。
解表散寒,发汗退热。治感冒,症见发热,畏寒等。
12.葱豉黄酒汤解表和中
全葱30克,淡豆豉20克,黄酒50克。
先将豆豉放入砂锅内加水一小碗,者10分钟,再把洗净切段的葱(带须)放入,继续煮5分钟。然后加黄酒,立即出锅。趁热顿饮,注意避风寒。
解表祛风,发散风寒,温中降逆。治风寒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虚烦,无汗,呕吐,泄泻等。
13.核桃葱姜茶治感冒发热
核桃仁25克,葱白25克,生姜25克,茶叶15克。
将核桃仁,葱白,生姜共捣烂,与茶叶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一碗半煎煮。去渣一次服下,盖棉被卧床,注意避风。
解表散寒,发汗退热。治感冒发热,头痛无汗。
14.萝卜甘蔗汤治发热咽痛
萝卜,甘蔗各500克,金银花10克,竹叶5克,白糖适量。
萝卜与甘蔗切块,加水于砂锅内,下金银花,竹叶共煎,饮服时加白糖。可当茶饮,每日数次。
消积化热,润燥止痛。治感冒,症见发热,咽喉疼痛及鼻干等。
15.银花山楂汤治风热感冒
银花30克,山檀10克,蜂蜜250克。
将银花与山檀放入砂锅内,加水置旺火上烧沸,约3-5分钟后,将药液滤入碗内。再加水煎熬一次后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匀。服用时温热,可随时饮用。
清热解毒,散风止痛,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口渴等。
16.酒煮荔枝肉治气虚感冒
荔枝肉30克,黄酒适量。
用酒煮荔枝肉。趁热顿服。
通神益气,消散滞气。治气虚感冒,据《《续名医类案》》介绍,某患者因气虚感寒,胸脯稍滞,鼻塞不畅。用上法无不奏效。
17.绿豆茶饮治流感
绿豆50克,绿茶5克,冰糖15克。
绿豆洗净,捣碎,同茶,糖放入碗内,用开水冲沏,约泡20分钟。代茶饮用。
清热解毒。治流行性感冒,症见咽痛,热咳,也可用于预防流感。
18.青龙白虎汤治流感
橄榄5枚,白萝卜200克。
将白萝卜洗净,切成小块,同橄榄共煮汤。日服3次,用量不限。
清热解毒。治流行性感冒,白喉。
风寒感冒的食疗偏方
1、风寒感冒的食疗偏方
荆芥防风粥:荆芥10克,防风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水煮前4味药,去滓取汁;再加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
菜根姜片饮:白菜茎根1个,萝卜根1个,共切粗片,生姜3片,红糖50克,加水适量,煮开3~5分钟,热服取汗。
香葱饮:香菜根、葱须、白菜头煎水,加红糖适量,代茶饮,有发汗解表通鼻窍作用,尤其适用于幼儿急疹。
葱须陈皮红糖汤:选用五六根葱的葱须,陈皮可以选用制好的,药店可以买得到的,加一点生姜,放一点红糖,煮好喝下去,有一定的效果。
2、风寒感冒的临床表现
后脑强痛
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
怕寒怕风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
流清涕
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3、风寒感冒的鉴别诊断
过敏性鼻炎
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可能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作祟。过敏性鼻炎的这四大典型症状与感冒的症状相似。但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需要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感冒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有些患者把过敏性鼻炎误认为是感冒,仅自行服用简单的感冒药物进行治疗,岂不知这样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延误正确的诊断治疗,严重的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
风疹
在发病的头24小时,可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等。1~2天后皮肤出现浅红色丘疹,先从面部开始出现,在发病1~2天遍布全身,并在2~3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迹。出疹时有耳后淋巴结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风寒感冒怎么推拿
窝风穴:在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
手法:医者拇指指腹,蘸少许滑石粉按在操作的穴位上,不离其处而旋转揉动,10~15分钟,主治下寒腹痛。
外劳宫穴: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处。
手法:医者拇指指腹,蘸少许滑石粉按在操作的穴位上,不离其处而旋转揉动,10~15分钟,此为暖穴,善治下焦寒。
大肠经穴:食指外侧,由指尖到指根,属线状穴位。
手法:医者拇指指腹,蘸少许滑石粉由示指外侧从指根到指尖为清,向虎口方向推为补,来回推为清补,10~15分钟,清补大肠,和血顺气。
脾经穴:拇指外侧,由指尖到指根,属线状穴位。
手法:医者拇指指腹,蘸少许滑石粉屈指向心推之为补,屈指离心之为清,来回推之为清补,清补脾,加强消化健运。
风寒感冒如何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
风寒感冒多是由于受凉引起,多见于秋冬或换季时。在日常护理宝宝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冒患者探视以防交叉感染,避免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等。对于已经患有感冒的宝宝,要注意加强护理,如及时保证居室空气新鲜,加强喂水,及时给予降温措施,饮食要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等;局部可以给予药物滴鼻缓解鼻堵,有发热头痛症状可给予感冒药口服,若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给予抗生素治疗,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到医院就诊,由医生确定。
2、促进血液循环
晚上临睡前给宝宝用温水泡泡脚,直到宝宝的额头微微出点汗。泡完小脚后,多喝些温开水,尽早上床休息。可以搓搓宝宝的身体,促进血液循环:上床后可隔着衣服在宝宝的背部上下搓,将背部搓热也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如果宝宝有轻微的鼻塞,可将他的小耳朵搓搓红,这对治疗鼻塞效果也很好。
感冒的食疗小偏方
1、感冒的食疗小偏方之含生姜片
材料:姜片。
做法:把姜切片,然后放入嘴里不要嚼不要咽,等到感觉没有味道的时候吐出来,可以有效解决痰多咳嗽。
适用于:痰多咳嗽。
2、感冒的食疗小偏方之冰糖雪梨
材料:雪梨一个,冰糖若干。
做法:雪梨削皮,用小刀将雪梨的内核去掉,使其呈空心状,然后在空心的位置放入冰糖,少许的水。将做好的雪梨放入瓷碗里,然后放入锅里蒸一小时即可。
适用于:肺热导致的咳嗽,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3、感冒的食疗小偏方之鸡蛋羹
材料:鸡蛋两个。
做法:将两个鸡蛋打到碗里,放入比鸡蛋的量稍多一点的水,(大约是1:1),放入盐进行搅拌,然后倒入纱布进行过滤,最后放到开水的锅里蒸10分钟即可。整出来以后放入几滴香油。
适用于:伤风感冒导致的咳嗽。
4、感冒的食疗小偏方之菊花银花广柑酒
用菊花30克,银花15克,鲜广柑1个,白酒500毫升。将菊花、银花洗净,鲜广柑带皮切成小块,放入白酒中浸泡一昼夜即可。每天2次,每次25毫升。菊花清热明目,银花清热疏风,鲜广柑止渴生津止咳,饮少量白酒可使汗出得畅,适用于感冒发热,汗出不畅,头昏痛,口渴,咳嗽等症的病人。
5、感冒的食疗小偏方之丝瓜粥
丝瓜500克连皮洗净切块备用,粳米100克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虾米15克及其他配料。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此痰、凉血、解毒。
6、感冒的食疗小偏方之烧广柑
用鲜广柑1个,冰糖少许。广柑在蒂部打一个小洞,塞入冰糖,用湿纸把洞封好,放在火上烧,待皮焦后即可。去皮后食用。生津、止渴、清热,适用于感冒咳嗽,发热,口渴等症的病人。
感冒的症状
1、表现为流浊鼻涕、发热快、口唇红、咽喉痛等为热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用解表、清热解毒的药一般都比较适合。如果是较早期出现的怕冷、流清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为风寒感冒,则可喝生姜红糖水,甘和茶、通宣理肺丸等,对症处理。
2、类感冒均有鼻塞,但风寒证无汗,鼻塞流清涕;风热有汗,鼻流浊涕。暑湿感冒汗出不畅或有鼻塞流涕。
3、如果你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喉咙痛,那可能就是热感冒,通常会表现为鼻流粘液或黄涕,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稠,口渴,这时候不妨选用清热解毒类药物。
4、咳嗽声音高亢为风热感冒,发热明显、咽喉肿痛、痰黄、大便干结、口渴等。咽痒咳嗽为风寒感冒,怕冷、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痰清稀等。
5、感冒后1~3天即会出现症状,鼻咽部不适为常见的初发症状。开始感咽部不适,随后出现喷嚏、流涕、轻度全身不适。一般无发热,有时在症状刚开始时有低热。
预防感冒的方法
1、常洗手
经常洗手也是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感冒的发生的,从洗手做起。手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东西,容易携带病毒,所以用洗手液洗手有助于预防感冒,人们戴口罩也是一种预防办法。
2、打开窗户通风
房间空气的通风而是很有必要的,在每天早晨起床后,要打开窗户通风。并做深呼吸三到五次,深呼吸时,好尽可能多的吸气,再尽可能慢的呼出。这样做能极大的锻炼呼吸肌的张合能力。
3、多运动
想要更好的预防感冒的发生,多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每天晨起后,坚持到室外慢跑一刻钟,或者做做早操、打打太极拳,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5、多喝水
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喝水不仅可以帮助身体将代谢废物排出,还可以排除病毒。
治感冒的食疗偏方
1、治感冒的食疗偏方之姜糖茶
取生姜3片、红糖适量。以开水冲泡,每日1~2次,随时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2、治感冒的食疗偏方之葛根芫荽粥
葛根50克,粳米100克,芫荽10克。葛根洗净放入锅内,加水2000毫升,煮至1000毫升、去渣,加入粳米煮成粥,加入切成碎末的芫荽调匀食用。此粥清热解肌、通鼻窍,适用于1岁以上宝宝。
3、治感冒的食疗偏方之紫苏茶
紫苏叶16克,加红糖适量,主治感冒初期。用法是将干紫苏叶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入糖令溶,代茶频饮。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的初期。
4、治感冒的食疗偏方之鸡汤
嫩鸡1只,洗剖干净,加水煮,食时在鸡汤内加进调味品(胡椒、生姜、葱花),或用来下面条吃。可减轻感冒时鼻塞、流涕症状,并能增强人体抵抗力。
5、治感冒的食疗偏方之蘑菇炒菜
材料:蘑菇200克,小白菜200克,20克油,少许绍酒做法:将蘑菇200克洗净,去蒂,入沸水锅中略氽,捞出沥干后对开切。小白菜200克去掉外帮取其心洗净后对开切,放入热油锅(加20克油中)加精盐适量,味精少许翻炒熟透,起锅整齐排于盘内。锅架旺火上加油30克烧热,放入蘑菇煸炒片刻,加入绍酒、剩余精盐、剩余味精烧至入味,淋入麻油,起锅盖在菜心上即成。
6、治感冒的食疗偏方之豆干炒芹菜
材料:芹菜,豆干
做法:芹菜洗净切条。豆干头天晚上用水泡上,第二天拿出用清水冲洗,然后切片、切条均可。干辣椒切小段、姜切细条。炒锅倒油,油温热下豆干小火慢炒。豆干稍煎(炒)后,将干辣椒段、姜一起放进去略炒。再将芹菜段倒入锅中,大火快炒,加适量盐调味,炒至芹菜熟了即可。
按摩治感冒的方法
1、按摩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在人的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
操作:我们用一个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的按住大椎穴,按摩一两百次。
功效:缓解发热,特别适合感冒后高热不退的人群。
2、按摩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操作:坐着,双手抱拢头部,用双拇指揉捻穴位,以酸胀透遍全身为宜,操作2分钟。
功效: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3、按摩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间。
操作: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50次,有酸胀感且向额面部放射为宜。
功效:缓解鼻塞流涕,祛风寒,通鼻窍,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症状。
泡脚治感冒的方法
1、贯众防风水发汗解表
取贯众叶100克,荆芥,紫苏叶,防风各30克,薄荷20克。
将所有药材与2000毫升清水一同入锅煮沸,煮半小时后去渣取汁,将药汁倒入盆中,待温热时泡脚即可,每天泡脚一次,每次半小时,每天换药一剂,7天为一个疗程。此方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对风寒感冒疗效甚佳。
2、生姜陈醋水发散风寒
取生姜100克,陈醋50克。
将生姜去皮洗净榨汁,再和陈醋一起倒入泡脚水中。生姜为主药,配合陈醋,借热水助药力,发散风寒之邪,效果比单纯使用温热水更好,见效更迅速。对预防和治疗风寒感冒有确切疗效。
3、荆芥防白水祛风除湿
取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赤芍各9克,白芷,柴胡,前胡各12克,生姜少量。
将以上药材放入锅中煎取药汁,然后混入热水中泡脚即可,每日泡脚一次,每次半小时,每日换一剂,7天为一个疗程。此方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的作用,有助于调理外感风寒。
1.萝卜葱白治风寒咳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适用: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做法: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适用: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芫荽汤平伤风咳嗽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适用: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做法: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蒸贝母甲鱼滋阴补肺
做法:川贝母5克,甲鱼1只(约500克),鸡清汤1公斤,葱,姜,花椒,料酒,盐各适量。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备用。将甲鱼块放蒸盆内,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葱、姜,上笼蒸1小时许。趁热服食。
适用: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退热。治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
6.鲜梨贝母治咳嗽肺痈
做法: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适用: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7.冰糖燕窝粥治肺虚久咳
做法: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适用: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8.燕窝梨大养肺阴
做法: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白梨挖去核心,将其他三味同放梨内,盖好扎紧放碗中,隔水炖熟食用。
适用:养阴润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气短乏力。
9.萝卜胡椒止咳祛痰
做法: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加水共煎30分钟,日饮汤2次。
适用: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10.豆浆饮润肺宁嗽化痰
做法: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冰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1碗。
适用:健脾宽中,润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等。
11.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做法: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
适用: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12.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做法: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
适用: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儿童感冒,实际上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要注意一个温和平缓,多采用饮食疗法。以下偏方可以尝试。
1.白萝卜汤改善风热感冒
材料:白萝卜150克。
制作:白萝卜洗净,切为薄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煮10分钟,捞出萝卜片,盛出汤水。
用法:把汤水凉温后,喂给宝宝喝。
适用范围: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2.葱醋粥治风寒
材料:葱白2根,粳米50克,香醋10毫升。
制作:葱白洗净,切成小段,备用;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煮沸后加入葱段,煮成稀粥;粥将熟时,调入香醋,搅匀即可。
用法:每日1~2次,连用2天。
适用范围:小儿风寒感冒。
3.西瓜番茄汁解暑
材料:西瓜瓤适量,番茄半个。
制作:挑去西瓜瓤里的籽,番茄用沸水烫一下,撕皮,去籽;将滤网或纱布清洗干净,消毒;滤取西瓜和番茄中的汁液。
用法:将汁液喂给宝宝喝。
适用范围:暑湿感冒的宝宝。
防治儿童感冒的关键在于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宝宝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拥有了好的身体,自然也就不怕感冒的病症来烦恼。
孕妇感冒的偏方大全
1、孕妇感冒的偏方大全
菜根汤:白菜根3只洗净切片,加大葱根7个,煎汤加白糖趁热服。
萝卜汤:白萝卜150克洗净切片,加水900毫升,煎至600毫升,加白糖5克,趁热服一杯,半小时后再服一杯。
米醋萝卜菜:萝卜250克,米醋适量,萝卜洗净切片,用醋浸一小时,当菜下饭。
橘皮姜片茶:橘皮生姜各10克,加水煎,饮时加红塘10-20克。
姜蒜茶:大蒜、生姜各15克,切片加水一碗,煎至半碗,饮时加红塘10~20克。
姜糖饮:生姜片15克,3厘米长的葱白3段,加水50克煮沸后加红塘。
葱白粥:粳米50克,葱白2-3茎切段,白糖适量同煮成粥,热食。
葱豉汤: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0克,生姜3片,加水500克煮沸,再加黄酒30克,热服,盖被取汗。
2、孕妇感冒的用药原则
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常见的有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这些药大都含组胺药,孕期不宜服用,特别是孕4周前,感冒药主要是对症药物,治标不治本,对孕妇又不是安全用药,所以笔者建议孕妇最好不用抗感冒药。
3、孕妇感冒怎么按摩
搓手掌取坐位或站位,两手掌相对迅速搓动,搓到发热而止。经常将双手在一起摩擦搓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常在户外工作的人,这么做可以预防冻疮的发生。二是常搓双手,能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同时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三是生活和工作于室内的人,经常这样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擦脸用搓热的两手掌,擦两侧面部,先上下擦,再旋转擦,各数十次,使脸部发热而止。
孕妇感冒注意事项
1、忌着凉。
感冒后,如果再着凉必会加重病情,所以孕中期感冒应该防止着凉,注意保暖。
2、忌吹凉风。
有时孕妇贪吹风,更容易加重病情。孕妇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轻症状。但要注意不要让电吹风靠得太近,以免烫伤。
3、忌长期呆在封闭的空间里。
起床后居室宜开窗透换新鲜空气,上班后办公室也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由于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消毒专家指出,通风是最好的消毒。另外,应避免在室内吸烟,以保留一方清新的空间。
4、减少大型集会活动。
不要出没在人群集聚的公共场,这样才能减少感染机会。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公共汽车等场合尤需注意通气,尽量不用空调。
5、注意气温变化而增减衣服。
外出时提倡戴口罩,避外感风寒。及时医治易诱发流感的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肠寄生虫症等病以防双重感染。
孕妇感冒怎么预防好
1、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于提高孕妇的抵抗力有帮助,有利于预防感冒,还能补充孕妇孕期所需要的营养。
2、热水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泡脚15分钟,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
3、生吃大葱: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
4、冷水浴面:每天用冷水洗脸。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再擤出,反复多次。
5、按摩鼻沟: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10余次。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