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胃酸的偏方
1、吃芥末可以抑制胃酸
缓解灼烧感。少量的黄芥末有利于恢复胃酸平衡,因为黄芥末属碱性食物,可中和胃酸,只需要1勺黄芥末,即可缓解烧心。
2.吃芦荟可以抑制胃酸
减缓消化道壁发炎。芦荟中含有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具有消炎、镇静的效果,是常见缓解烧伤、轻微割伤的天然药材。其实芦荟对缓解消化不良也十分有效,有助减缓消化道壁发炎症状。芦荟也是治疗胃食道反流的天然食疗选择。
3.喝甘草茶可以抑制胃酸
促进胃壁愈合。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发现,由甘草、薄荷、甘菊组合而成的花草茶,对缓解严重消化不良症状非常有效。其中又以甘草对胃壁发炎症状的愈合作用最佳,能抑制胃部有害菌的生长。
4.喝小苏打水可以抑制胃酸
平衡胃酸。小苏打中的碳酸氢钠会与胃酸发生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纽约时报》也曾报道,小苏打水只能少量摄取,过多恐怕会刺激胃壁,反而造成损伤。
5、胃酸的治疗方法
若用碱性药反复中和,更能引起胃酸大量分泌,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有人加入甘草汁饮用,而近来发现,服用甘草汁过多,会有血压升高与尿量增加的副作用,所以还是不用为好。下面介绍一些较安全的疗法。
验方一:
啄木鸟一只,去羽毛,清理内脏,洗净放入烤箱,烤至焦酥为止,与乌贼的甲骨一同放入研钵中,磨成粉末,每次取6克,用开水冲泡服下。每天服用2次。
胃酸过多,饥腹痛、饱腹痛、吐胃酸,服用这种处方,对胃有好处。传说这种药品能治愈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甚至能治癌症。乌贼的甲骨有收敛、制酸的作用,可用来治胃酸过多的疾病。
验方二:
据本草记载,红茶能“开胃健脾消食”,有调和及收敛酸分泌过多的作用,绿茶则对轻微泛酸者很适用。
验方三:
牛奶为本症最适宜的食品,兼吃米粥和麦粥更佳,确能达到制酸的效果。
预防胃酸过多的方法
1、不要贪杯
过量喝酒容易造成酒精肝、酒精性肝硬化、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等。大量饮用啤酒,易使胃黏膜受损,造成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腹不适、食欲不振、腹胀和反酸等症状。
2、不要暴饮暴食或三餐不定
暴饮暴食之后,食物需要较长时间才可分解。食物长时间留在胃内,会使胃内压力上升,从而压迫连接胃部和食道的下食道括约肌。
括约肌长期受压自然会变得松弛,令胃酸更易向上倒流。如果用餐后打嗝、嗳气次数明显增多,很有可能是下食道括约肌已出现松弛,应多留意会否有胃酸倒流现象。
3、减肥并维持体重
体重超标会导致腹内压力增加,加重胃酸反流和烧心的状况。
4、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人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如果这种紧张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极易造成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紧张会造成胃、十二指肠壁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促成胃病的发生。
胃酸倒流吃什么呢
1、水:
多喝水对人体大部分器官都至关重要。这同时也是治疗胃酸倒流最好的自然方法,因为它可以更好的帮助消化,加快新陈代谢。同时运动也能够加快这两样东西,并减少胃酸引起的不适。
2、生姜:
已证明这种植物可以缓解反胃症状。它抗炎和抗反胃功效相结合的能力可以加速消化过程,通过增加另一层胃粘液,防止胃酸移动到不该去的地方。
3、洋甘菊:
它以治疗胃灼热和反酸能力而着名,可以让这两种症状引起的疼痛平静下来。除了能够更好的帮助消化外,洋甘菊还可以影响胃酸产生的数量,降低胃酸倒流风险。
4、口香糖:
在吃饭之后,嚼一嚼口香糖,可以有效预防胃酸倒流。研究表明,口香糖能够通过促进唾液的产生来减少胃灼热的相关症状,而且它是碱性的,可以帮助中和胃酸。更多的唾液也意味着更多的吞咽次数,可以刺激肌肉收缩,因此,多嚼一嚼口香糖更有利于消化。
如果胃酸过多的话!会导致整个胃部非常的难受。胃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那么,这种症状要怎样进行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卷心菜
原料:卷心菜。
做法:捣烂取汁一杯,约200ml略加温,饭前服。
獾油煎蛋
原料:鸡蛋10个,獾油半斤。
做法:用獾油煎蛋,一天一个。
豆腐蛋壳方
原料:蛋壳6个。
做法:焙干研末,用豆腐衣包裹,分次服。
蒸蜂蜜
原料:蜂蜜100克。
做法:隔水蒸热,2次/天饭前服。
治疗胃酸过多妙招
将乌贼骨,磨成粉末,每次吃一至二分,以白芨十至二十分煎汤送服。也可至中药铺买四两,经研成细末后(去硬壳),分为二十包,每次饭后服一包,一星期后就不再吐酸水,再继续服用二个月后,即可痊愈。乌贼骨含有磷酸钙、碳酸钙、胶质、有机物质及氧化钠等,古今中药集成内说它"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等有效"此外,其研磨后之细粉,撒布于伤口,具有止血的功效。
红萝卜也可治胃酸过多症,此因其为碱性食物,汁多味甘,有中和作用,红萝卜须深红色,下端和上端差不多大的,味甜水分也较多,吃时为防细菌,应洗净后表面擦盐用冷开水冲下即可,细嚼一只后,胃酸会恢复正常,如果绞成汁,则疗效甚微。此物既可治病又兼美容效果,也可增强体力,真是一举数得。
一切的豆类,都有制酸作用,其中尤以黄豆最佳。
喝普洱茶对较严重的吞酸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据本草载,普洱茶的功能,能开胃、散风寒、温中、治反胃。
每夜服三粒番仔姜(即小辣椒),开水送下,连服一周,共服二十一粒即愈。对男女老少各种胃病,特别是胃酸过多患者更有疗效。
每餐煮饭时,切三四片(约一两左右)之陈年萝卜干,洗净蒸瘦肉,瘦肉约二两左右,放少许水,吃饭时吃,持之有恒,不但可强化肠胃,而且体力亦增加不少。
不吃冰冻和很热食物、饮料,饮食的温度应适中,茶、水、汤都不宜过热。
不要吃太多香料、酸辣及过咸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味重会刺激胃酸分泌。
加重刺激的东西要少吃,如大蒜、洋葱、巧克力、柑桔类水果、薄荷、西红柿等。
少量的生姜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不要喝酒和咖啡。特别是酒,对胃刺激过大,会使溃疡恶化。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关于介绍的偏方的仔细阅读,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一个非常独到的认识。所以,在这里推荐的偏方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要治疗的话!请在医师的叮嘱下进行治疗哦!
每当你吃完饭之后,感觉自己吃的很饱了,但是过一会是否有一种上腹部的灼烧感,还有一股股的酸水往上翻,搞的胃部非常的难受。那么,这种症状应该怎样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治疗胃酸过多偏方
鸡蛋末
原料:红皮鸡蛋1个、白酒(60度)适量、痢特灵24片。
做法: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白酒并将其点燃,使鸡蛋烧熟或半熟;再将鸡蛋皮焙糊研成细末(不能用铁器)。早晨空腹将鸡蛋服下,鸡蛋皮用温开水送服。
白糖腌姜
原料:姜250克、白糖50克。
做法:切碎末,加白糖,放阴凉处腌渍两天,每天饭前吃一勺。
煮猪肚
原料:生猪肚半斤。
做法:洗净切片,加白胡椒半两,老生姜半两,油盐少许,煮烂,一次吃完(胡椒、生姜不吃),一日两次,饭前食用,连吃一星期,可治多年胃病。忌酒、辣、冷食。
吴茱萸末
原料:吴茱萸、枳壳各10克,乌贼骨、槟榔各12克,黄连5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或共研为细末,每次取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桑白皮治唇炎
原料:桑白皮、地骨皮、生地、黄芩、麦冬、牛蒡子各10克,蝉蜕6克,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15克。
做法:水煎,每日1剂,于早晚2次服,12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获显效或痊愈。
艾叶和鸡蛋
原料:取艾叶80克,鸡蛋600克,用3碗水煎至一半。
做法:去除鸡蛋皮,再煎至无水,每天中午温服鸡蛋1-2个,久服可根治吐酸水、胃痛。
水煎黄连
原料:取黄连细切1小酒盅,用360毫升水煎至180毫升,1日分3次服。
做法:或研末,1日3.8克,分3次服,疗效佳。
决明子和痢疾草
原料:取决明子和痢疾草各19克。
做法:用720毫升水煎至540毫升,1日分多次代茶饮,疗效佳。一般的胃酸过多,只取决明子水煎服也可。
乌贝散
原料:取乌贼骨80克,贝母16克。
做法:共研细末,饭后用米汤服4克。乌贝散又是治疗胃溃疡的名药。
结语:以上介绍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胃酸过多的偏方,效果都还是蛮不错的,如果你也想通过偏方来帮助自己治疗胃酸过多的话!以上推荐的几种偏方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赶紧按照以上的偏方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治胃酸过多的偏方
1、治胃酸过多的偏方
1.l、吴萸3克、黄连3克、牡蛎9克、滑石9克、石决明9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分服,此方颇具疏肝和胃,温中化湿,散结止痛的良效。
1.2、党参、云苓各9克、陈皮、制半夏各6克,白术、砂仁各6克,蔻仁、香附、白芍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煎两次,早晚分服,可常服用,自有神效。
1.3、神曲、厚扑各6克,陈皮5克,黄连2克,枳实3克,豆蔻3克,云苓9克,鸡内金6克,薯蓣12克,龙胆草1.5克,甘草3克,一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具有抑制泛酸嘈杂,温脾益胃之效。
2、胃酸过多适合吃的食物
2.1、含碱成分的食物。胃酸过多宜食含碱成分的食物,如乳类、血、酱油,菠菜、油菜、关头卷心菜等新鲜蔬菜与水果。
2.2、低脂、低糖食物。胃酸过多宜食低脂、低糖食物,而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
2.3、面食。胃酸过多应以面食为主,面食能稀释胃酸,其中的碱还能中和胃酸。
3、胃酸过多的原因
3.1、饮食不当:常如果饮食不当,吃了一些太多于酸辣、生冷、甜咸以及太烫等食物,那么会导致身体中的胃酸出现分泌增加,问题比较严重就会变成胃酸过多的情况。所以说,在平时饮食方面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营养均衡,吃的食物也一定要适宜。
3.2、精神压力过大:果精神压力太大或者是太过于紧张,另外精神过于疲倦并且情绪不好的时候,大脑皮质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紊乱,这就不能够很好的管理胃酸分泌的神经,导致胃酸出现分泌过多或者是太少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说,平时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非常的有必要,能够减少身体患有各种疾病的可能。
3.3、肠胃疾病:家还告诉我们,如果身体患有一些肠胃疾病,例如胃炎、胆囊炎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等,那么也会导致身体中出现胃酸突然增多的情况。
胃酸过多的危害
1、引发慢性胃炎:胃酸增加,胃黏膜受损,就会出现水肿、出血,引发慢性胃炎。
2、引发胃溃疡:胃酸的过多会导致胃黏膜被胃酸给消化腐蚀掉,造成胃、肠的穿孔(就是我们常说的胃肠溃疡)。
3、引发反流性食道炎:主要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而引起的炎症。
4、引发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在胃内发生腐蚀作用,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的现象,甚至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后果,是不可忽略的。
5、胃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甚至将粘膜、肌肉“烧破”,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胃酸过多的症状
1、胃灼烧: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2、烧心(胃灼热):喝牛奶或豆浆不好。牛奶和豆浆虽能一时稀释胃酸,但其所含钙和蛋白质反会刺激胃酸分泌,故不宜多饮。
3、烧心: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产生胸骨后的灼热感,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4、反酸: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而造成,也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很多人都有胃病,这和长时间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而且胃病治疗起来也很麻烦不容易治愈,胃酸也是困扰很多人的一种胃病,可以采取下面的偏方治疗,平时注意合理饮食。
1、左金丸
处方:吴茱萸2g,黄连10g。
功效:疏肝清热,制酸止吐。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临床有胃痛、呕吐、泛酸等症。
方解:吴茱萸辛、苦,性热。有温中止痛,疏肝理气,和胃止呕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痉止痛、抑制胃运动而止呕止吐、抗溃疡并抑制胃酸的作用。
黄连苦寒,清胃热并燥湿,泻肝、胃之火并解湿热之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消炎、抑制渗出、抑制幽门螺杆菌、抗溃疡、调节胃运动、解痉止痛等多方面的作用。
两药同用,疏肝郁、泻肝火、清胃中湿热、降逆止呕、止痛制酸。吴茱萸辛热,黄连苦寒,一辛一苦,中医称为辛开苦降或辛开苦泻。而且一寒一热,寒为主,热为辅,称为寒热反佐,吴茱萸反佐黄连。
加减:胃痛甚者,加陈皮、佛手、白芍等,以加大理气止痛(解痉)效果;胃热甚者,选加黄芩、蒲公英、栀子、金银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以增强清热抗菌力度;胃酸甚者,可选加高良姜、黄芩。
2.瓦楞汤
处方:煅瓦楞子30g,元胡30g,炙甘草10g。
功效:消痰化瘀,制酸止痛。
主治:各种胃炎、溃疡病之胃酸过多,表现为烧心或泛酸或嘈杂。寒热虚实皆可用之。
3.姜连汤
处方:干姜、黄连。
功效:辛开苦降,泻热消痞。
主治:慢性胃炎、溃疡、肠炎属于中焦,寒热互结者。症见心下痞满,泛酸或嘈杂,或肠鸣腹泻。
方解: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干姜温脾阳,除里寒。二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共奏平调寒热、泻热消痞、健胃厚肠之功。此对药是辛开苦降、清热消痞、调整胃肠功能、消炎解痉制酸止痛的较好对药。
4.乌贝散
处方:乌贼骨、浙贝母(也有用川贝母)。
功效:消痰散结,制酸止血。
主治:凡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之胃酸过多,症见烧心或泛酸,或嘈杂,不论寒热均可用之。
5.乌楞汤
处方:乌贼骨、煅瓦楞子。
功效:散结消痰,制酸止血。
主治:胃病胃酸过多者,不论寒热皆可用。
方解:二药均含大量的碳酸钙,为碱性药物。故能中和胃酸,有较强的制酸作用。
中医治胃酸过多的偏方
1、中医治胃酸过多的偏方一
吴萸3克、黄连3克、牡蚣9克、滑石9克、石决明9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分服。
功效:此方极具疏肝和胃,温中化湿,散结止痛的良效。
2、中医治胃酸过多的偏方二
神曲、厚扑各6克,陈皮5克,黄连2克,枳实3克,豆蔻3克,云苓9克,鸡内金6克,薯蓣12克,龙胆草1.5克,甘草3克,一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功效:具有抑止泛酸嘈杂,温脾益胃之效。取五粒生花椒粉碎后用温开水口服,再吃20粒生花生米,20分钟后即愈。如吃硬钣、牛肉等不易消化的东西还可能犯,取5-8粒生花椒放入口中细细嚼碎咽下,再吃20粒生花生米马上就好。
3、中医治胃酸过多的偏方三
党参、云苓各9克、陈皮、制半夏各6克,白术、砂仁各6克,蔻仁、香附、白芍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煎两次,早晚分服,可常服用,自有神效。
3、治疗胃酸过多可吃七物鸡汤
配方:党参15克、制半夏10克、生姜10克、黄连5克、干姜10克、甘草5克、大枣10克、鸡肉500克、料酒10克、葱15克、胡椒粉3克、盐6克、鸡精6克。
制作:把以上7味药物洗净,放入盆内;鸡肉洗净,切成4厘米的块;葱切成段。
将7味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鸡肉同放炖锅内,加水适量,放入料酒、葱、胡椒粉,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40分钟,加入盐搅匀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鸡肉50克,喝汤,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对胃酸过多胃功能减退患者尤佳。
胃酸过多喝什么茶好比较好
胃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过多反而会伤及胃、十二指肠,甚至将粘膜、肌肉“烧破”,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若胃酸过多喝什么茶好调节胃酸浓度呢?哪些食物可加重胃酸过多喝什么茶好冲淡胃酸?当你吃比较酸的食物时,如梅子、醋等,就会更加刺激胃酸的分泌,这时胃酸便会渗透到已经破损的胃粘膜(溃疡),从而刺激胃肠而发生疼痛。而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多酚等多种对胃产生刺激性的食物,所以不应饮用茶进一步刺激胃。
相对绿茶,红茶及普洱茶经发酵工艺,且发酵程度较高其中对胃产生刺激作用的物质含量大减少,所以其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因此非要对胃酸过多喝什么茶好给出一答案时即为发酵程度较高的茶叶即可。
快速治疗胃酸的方法
1、多吃一些含碱成分的食物
含有碱性成分比较多的食物有很多,例如牛奶、菠菜、油菜以及卷心菜等这些新鲜的蔬菜都是属于碱性的,大多数的新鲜水果也是属于碱性的。除了服用碱性食物之外,也要少吃一些酸性食物,例如花生、食醋以及油脂类的食物要少碰。
2、适量的多吃低脂以及低糖的食物
研究发现,高脂肪还有甜食在进入身体之后会促进胃酸的分泌增加,有效的防治胃酸过多的情况。生活中一些调味品在摄入身体之后也会促进胃酸分泌,例如辣椒、咖啡以及芥末,所以肠胃不舒服的患者最好少碰这些调味品。
3、按时吃饭
想要治疗胃酸过多,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平时就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吃饭,不暴饮暴食。很多女孩喜欢吃一些小零食,这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零食会增加以及刺激胃酸分泌。如果平时饮食吃的太饱了,那么就会刺激胃部出现胃酸分泌,这样也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日常饮食一定要坚持八分饱原则,少吃零食多吃正餐。
一、按摩什么穴位治疗胃酸
为了保护太仓的正常运作,人体给胃部配备了护卫“三剑客”,即上中下三脘穴。如果平时让这“三剑客”站好岗,就可形成对胃的层层保护,让各种胃病无法侵入。
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在胃的中部,肚脐上4寸处,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主治脾胃疾病,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对于冬季防治胃部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二、缓解胃酸的方法
饭后马上嚼口香糖,咀嚼的时候可以促进唾液腺增加唾液的分泌,此时吞咽次数也随之增多,这些吞咽的唾液可以冲走涌上食道的胃液,使回流入胃中的胃酸得到稀释,也就消除灼烧不适的感觉。
嚼口香糖不要少于15分钟,这样才能保证口腔中产生充足的唾液来稀释食道和胃中的胃酸。
可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馒头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碱,可有效稀释胃酸,而且面条是很好的养胃食物。
胃酸时可准备一些苏打饼干,小苏打是碱性的,可以中和胃酸,暂时缓解胃酸型胃痛。
三、胃酸不能吃什么
1、少吃盐
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盐与胃酸过多会有联系,感觉这二者没有什么关联。其实有一项研究发现,盐吃的太多也会刺激我们的肠胃,也是造成胃酸过多的一个重要原因。盐在生活中都被看成调味料,同时还能为人体提供一些营养物质——氯、钠,氯和钠能够调节渗透压的作用、维持人体酸碱平衡,而氯也是合成胃酸的主要原料之一,所以,当我们食盐吃太多、盐摄入太多的时候,也会导致胃液分泌过多,出现胃酸现象,因此,容易胃酸的人日常要少吃盐。
2、不吃酸性食物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胃酸过多的人都知道反胃上来的液体是很酸的,想要缓解胃酸当然不能再吃酸的东西。酸性食物大部分通过食用都可以品尝出来,一般味道酸的就是酸性食物,比如橘子、橙子、醋、苹果等。
3、禁喝浓茶
中国人很喜欢喝茶,饭后、闲暇时都要泡上一杯,但是,胃酸的人最好不要喝茶,特别是浓茶。喝茶后茶对胃黏膜有影响,它会让我们的胃酸分泌变多,特别是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喝茶无疑会加重胃酸症状,导致胃痛,如果在吃药后喝茶,会让药效降低。
4、不要吃排气食物
如果你胃酸过多,再吃排气食物的话,破裂的胃黏膜遇到这些食物就会出现胃穿孔现象,是很严重的。日常生活常见的排气食物有柑橘、马铃薯、玉米、番薯、洋葱、豆类食物等。
5、不要吃生冷食物
无论你是否有胃病,生冷的食物对胃部都是有刺激性的,每位医生都会告诉胃病患者要少吃生冷的食物。胃酸也是一样,胃酸过多的患者要多吃温和的食物,少吃雪糕、冰淇淋、生鱼等食物。
6、不要喝碳酸饮料、酒
碳酸饮料的酸性都是很强的,喝酒也伤胃,有些酒就是酸性的,特别是白酒,它的酸性甚至可以和碳酸饮料相比。
中医怎么治疗胃酸
1、中医怎么治疗胃酸
1.1、吴萸3克、黄连3克、牡蚣9克、滑石9克、石决明9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分服,此方颇具疏肝和胃、温中化湿、散结止痛的良效。
1.2、党参、云苓各9克、陈皮、制半夏各6克,白术、砂仁各6克,蔻仁、香附、白芍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煎两次,早晚分服,可常服用,自有神效。
1.3、神曲、厚朴各6克,陈皮5克,黄连2克,枳实3克,豆蔻3克,云苓9克,鸡内金6克,薯蓣12克,龙胆草1.5克,甘草3克,一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具有抑止泛酸、温脾益胃之效。
2、胃酸过多吃什么药
铝碳酸镁片,除非另有医嘱,成人在饭后1-2小时,睡前或胃部不适时嚼服1-2片。推荐服法:一次1-2片,一日3-4次,嚼服。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时,一次2片,一日4次,嚼服。在症状缓解后,至少维持4周。大剂量服用可导致软糊状便和大便次数增多,偶见便秘,口干和食欲不振。长期服用可导致血清电解质变化。由于每片仅含有相当于0.0086碳水化合物(CE),以及极低量的钠,因此尤其适用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
3、胃酸过多的原因
3.1、肠胃疾病: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返流性食管炎、胆囊炎等疾病,可促使胃酸增多。例如十二指肠粘膜可以释放某些激素,而当这种功能衰退时,也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3.2、饮食不均衡:过甜、过咸、过辣、过酸、过冷、过烫的食物都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所以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
3.3、遗传因素:虽然说胃酸分泌不是直接归类于遗传病,但是遗传因素可以导致体质的不同,不同体质胃酸分泌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对胃酸过多的影响不容忽视。
3.4、进餐不定时:如果不定时进餐,还经常食用零食,也可能会刺激胃酸增加;另外如果吃得太饱,也会刺激胃窦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哪些食物可以缓解胃酸
1、小苏打水
小苏打呈碱性,能中和胃酸,解决大部分烧心问题。但是如果经常烧心,最好别喝小苏打,否则会引起胃胀、恶心等副作用。
2、口香糖
饭后嚼30分钟无糖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反流的胃酸就能被唾液快速冲刷掉,缓解烧心症状。
3、香蕉
香蕉是一种天然的抗酸剂,可以在胃内壁生成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黏液层。但是约1%烧心的人在吃香蕉后病情反而会加重,因此,吃后还要仔细观察病情。
4、姜
菜里放点姜,这样有助于防治烧心,但要适量食用,每天吃2克左右即可。
5、芦荟汁
芦荟汁具有消炎作用,可以缓解食道及胃部炎症。中医建议容易烧心的人饭前喝半杯芦荟汁。
胃酸的食疗方法
1、党参馄炖
制作:将党参、干姜、制半夏、黄连、干姜、甘草、大枣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文火煎煮15分钟,滤去渣,留汁待用。猪肉洗净,剁成泥;素油炼熟,干姜切成末。再把猪肉泥、豆粉、姜末拌成馅待用。将面粉放在面板上,用药液将面粉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皮,切成馄饨皮大小备用。如常规包成馄饨,煮熟即成。
功效:补脾胃,祛瘀滞。对胃酸过多之胸闷、嗳气、胃部膨满患者尤佳。
2、七物鸡汤
配方:党参15克、制半夏10克、生姜10克、黄连5克、干姜10克、甘草5克、大枣10克、鸡肉500克、料酒10克、葱15克、胡椒粉3克、盐6克、鸡精6克。
制作:把以上7味药物洗净,放入盆内;鸡肉洗净,切成4厘米的块;葱切成段。将7味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鸡肉同放炖锅内,加水适量,放入料酒、葱、胡椒粉,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40分钟,加入盐搅匀即成。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对胃酸过多胃功能减退患者尤佳。
胃病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胃病的原因是很多的,像饮食不当或者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都是会引起胃病发作的,胃病的治疗主要是靠养,西医治疗胃病是治标不治本,大多数人在治疗胃病的时候会选择用中药来治疗,那治疗胃酸的七种中药是什么呢?
胃酸过多中医治疗
肝胃不和:症见烧心,反酸,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每因情志因素而发作,胃脘胀闷,连及两胁,善太息,嗳气频频,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方选柴胡疏肝散合香苏散加减:柴胡、白芍、香附、川芎、苏梗、陈皮、枳壳、旋覆花、郁金、海螵蛸、延胡索、绿萼梅。中成药有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 肝胃郁热:症见烧心、反酸不止,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痛如烧灼,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嘈杂不适,大便不爽或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宜清肝泄热,和胃降逆,方选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牡丹皮、青皮、陈皮、栀子、白芍、半夏、茯苓、浙贝母、黄连、吴茱萸、煅瓦楞子(先煎)、海螵蛸、连翘。中成药有加味左金丸。 气血瘀阻:胸骨后或胃脘部刺痛,偶有烧心反酸,脘腹胀满,或有吐血黑便,嗳气不舒,形体瘦弱,吞咽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治宜理气活血,和胃降逆,方选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味:丹参、檀香、砂仁(后下)、蒲黄(包煎)、五灵脂(包煎)、川楝子、延胡索、郁金、当归、茯苓、陈皮、半夏、三七粉(冲服)。中成药有血府逐瘀颗粒、元胡止痛片。 寒热错杂:症见胃脘痞塞、疼痛,烧心反酸,嗳气频频,呕吐泄泻。有时既见口苦、口干、口臭、胃中灼热、想吃冷物,大便干燥等胃热症状,又有胃部怕冷、进冷饮或胃部受寒后出现胃部不适、痛、胀等脾寒症状,舌苔白黄相间而腻,脉濡数或沉缓或沉弦。治宜辛开苦降,和胃降逆,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吴茱萸、煅瓦楞子(先煎)、海螵蛸。中成药有半夏泻心片(丸)。 痰气郁阻:症见咽喉不适,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甚则咽痛,每因情志不畅而加重,时有烧心反酸,嘈杂不适,或咽痒咳嗽,或痰鸣气喘,或声音嘶哑,纳差,大便不爽。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治宜开郁化痰,和胃降逆,方选半夏厚朴汤加减:姜半夏、厚朴、苏梗、陈皮、茯苓、白芍、香附、枳壳、煅瓦楞子(先煎)、郁金。中成药有沉香顺气丸、木香顺气丸。 中虚气逆:症见反酸,泛吐清水,胃脘冷痛、胀满,食欲不振,嗳气,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中健脾,和胃降逆,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木香、砂仁(后下)、旋复花(包煎)、桂枝、炙甘草。中成药有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片。 胃阴亏虚:症见嘈杂烧心,胸骨后或胃脘部隐痛,口干咽燥,渴不欲饮,五心烦热,乏力,或体瘦,大便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或数。治宜养阴益胃,和中降逆,方选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沙参、生地黄、麦冬、玉竹、白芍、延胡索、茯苓、陈皮、半夏、煅瓦楞子(先煎)、香橼、甘草。中成药有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胶囊。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