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怎么办
1、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怎么办?
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
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1mg加入到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应根据心率快慢而调整剂量),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0.1g,3次/d。
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由颅内压增高、药物、胆管阻塞、伤害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应首先治疗病因,结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
2、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治疗原则
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原发病治疗。对症、支持治疗。
3、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吗?
窦性心脏过缓是指出现心率缓慢的症状,这种疾病不同的患者朋友会有不同的反应,会呈现出间歇性发作的情况。一些患者朋友会还可能会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的情况,会大大降低自身的记忆力。一些病情严重的朋友还会出现昏厥的症状,可能会加剧自身出现心悸的症状,会加剧自身心脏病的病情,进而引起心力衰竭出现心绞痛的问题,所以尽快治疗非常有必要。
窦性心动过缓有哪些表现
多数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神经性因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者心率在40~60次/min,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大,所以可无症状.也无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果不是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则心动过缓另一方面的意义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休息时间,心室充盈良好,因此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可代偿心率减少,故每分钟的心排血量并无减少。
但当心率持续而显著减慢,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又不能增大时,每分钟的心排血量即减少,冠状动脉、脑动脉及肾动脉的血流量减少,可表现气短、疲劳、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心绞痛。这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心率持续而显著减慢还使室性异位节律易于产生,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时细胞外液的钾离子浓度增高,细胞膜电位负值减少,心室异位起搏点易于发生自动舒张期除极,易于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
1、迷走神经兴奋
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3、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发生率最高(特别是下壁梗死)。
4、心外因素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
引起窦性心动缓慢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哪一种都会使自己的心脏跳动过慢导致身体供血不足,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卫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远离疾病的关键,平时可以多运动,积极地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一定要多喝开水,多吃青菜和应季的水果,像苹果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窦性心动过缓T波改变,意思是说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反应心脏的供血情况,ST段和T波的异常,考虑与心脏的供血不足,这个情况往往和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有关,所以患者需要控制血压和血脂,增加心脏的供血,患者如何身体有明显的不适,可以通过药物来改变心率,和改善心脏供血情况,这里一起来讨论一下关于窦性心动过缓T波改变的相关话题:
步骤/方法:
1当一个人出现心律过缓或者过速,心电图的T波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窦心动过缓的患者是需要及时去大型医院做个专科检查的,比如说动态心电图,听诊心音,彩超,通过这些检查,看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2很多心脏疾病也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比如说心肌梗塞,心肌炎等,所以窦心动过缓即使身体没有症状,也是需要定期去检查身体的,在饮食方面,我们都不吃烟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一定要多喝水,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受凉,注意休息保养,不要劳累。避免情绪波动,不能随意生气,不能随意着急以及遇事不能太激动,平时需要加强身体锻炼,但不要做剧烈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慢跑这些。
注意事项:
避免情绪波动,不能随意生气,不能随意着急以及遇事不能太激动,平时需要加强身体锻炼,但不要做剧烈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慢跑这些。
当心脏跳动缓慢的时候,一般人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呼吸不顺畅,严重者还会呼吸困难,头晕眼花,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除外,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自己身体虚弱乏力,可自行跑一些人参片服用,平时治疗心脏的药物一定要随身携带,情绪激动的时候记得吃上一片。
一、窦性心律过缓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⑴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心率和脉搏节律,如过慢或跳动不规律都应就医治疗。心跳过慢多伴乏力、气短,要立即停止剧烈运动,可泡服人参片及服丹参片。如果头晕、乏力的症状严重者,不缓解者应就医治疗。
⑵一般只要身体没有不适或者无力等,就不需要服用提高心率的药物。但平时需要备有可提高心率的的药物,如硫酸阿托品、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长效硝苯地平等,如检查心率过低时可适当选用。切忌服用如酒石酸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等能减慢心率的药物,以免发生意外。如果出现反复晕厥,经药物治疗控制效果不佳,就应考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⑶心跳过慢的患者在平时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牛肉、鱼虾、鸡、甲鱼、牛奶等;多食蔬菜及水果如青菜、菠菜、西瓜、西红柿、葡萄、柠檬、梨、苹果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胡椒、酱菜等。
⑷另外参加体育运动要适量,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可做些如强心保健操、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运动。
二、心律失常患者睡眠要注意哪些事项
1、右侧卧睡姿:心律失常患者最好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可采取半卧位或30度角坡度卧位。
2、睡前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宜看令人兴奋、激动的比赛或节目,也不宜喝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3、应急药物放床边: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会使心率减慢,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的患者来说,睡前把应急药品放在离床较近的地方。
4、睡前床上小运动:在睡觉前躺在床上做些简单的小运动,可放松身心,有利于睡眠。可躺在床上抬抬腿,或将两腿缩在胸前,胸部贴着大腿根部,双手伸直夹在耳朵旁边,手肘至手掌部位均贴在床上。
5、梳梳头:睡觉前用手指分别从耳根、颈部发根及前额发根部位向头顶梳拢,再集中搓揉头顶,反复做30次以上,可消除大脑疲劳,增进睡眠。
三、窦性心律过缓怎么办
1、怎样对待心动过缓
一般来讲,脉搏与心脏的节律、频率相一致,老年人心脏疾患发病率高,因而应学会“切脉”。当心率(心跳)每分钟少于60次,即称为心动过缓。
心脏犹如“血泵”,把带有氧气及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心动过缓时,每分钟输出的血相应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将受到影响,大脑皮层因对缺氧、缺糖最敏感,障碍出现最早,患者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甚至晕厥。换句话说,当您有前述症状时,可通过“切脉”确定是否有“心动过缓”。
若心率每分钟45次以上,且症状不明显时,可不予治疗。若心率每分钟少于45次且症状明显者,可饮浓茶、浓咖啡,亦可购买不列药物:
阿托品0.3~0.6mg,口服,每日3次。
*30mg,口服,每日3次。
舒喘灵2.4mg,口服,每日3次。
若服用以上药物无效,或半分钟内下蹲15次,心率每分钟仍少于90次时,患者应去医院心脏专科就诊,必要时须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该病的预防,主要在于老年人应动、静结合,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及运动,常听欢快、轻松的音乐,常去鸟语花香处散步,养“浩然之气”,振奋精神,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等
2、心动过缓常见急救方法
成人每分钟心跳频率在60次以下者称心动过缓。但是,经过长期体育锻练或重体力劳动者,虽然每分钟心率只有50~60次,但精力充沛,无任何不适者则不属于病态。如果平时心率每分钟70~80次,降到40次以下时,病人自觉心悸、气短、头晕和乏力,严重时伴有呼吸不畅、脑闷,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更重时可因心排出量不足而突然昏倒。急救措施心动过缓出现胸闷、心慌,每分钟心率在40次以下者,可服用阿托品0.3~0.6毫克(1-2片),每天3次,紧急时可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1支)。或口服普鲁本辛15毫克(1片),每天3~4次。配合服生脉饮2~3支、*25毫米(1片),每天3次口服。如果因心脑缺血而晕厥者,应让病人取头低足高位静卧,并注意保暖。松开领扣和裤带,指掐人中穴使之苏醒,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窦性心动过缓,指的是心脏每分钟60次左右,引起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有可能是一些健康的群体,最常见的就是老年人、运动员,以及在睡梦中的人,当然还有一些疾病方面的原因,比如说颅内压力升高,患有甲状腺机能减退,或者是一些器质性的心脏疾病等等,可能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病因
1.心内因素
(1)迷走神经兴奋 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2)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3)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发生率最高(特别是下壁梗死)2.心外因素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可呈间歇性发作。多以心率缓慢所致心、脑、肾等脏器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严重者可有黑蒙、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部分严重患者除可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心排血量过低严重影响肾脏等脏器灌注,还可致少尿等。
预后
窦性心动过缓的预后与心率快慢及基础心脏状态有关。如心率40~60次/分钟,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大,且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则其无明显症状,预后良好;如心率慢且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每搏排血量不能代偿性增大,则每分钟的排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脑及肾血流量减少,就会出现气短、心前区疼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刻出现晕厥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脏功能低下等预后较差。若心率低于40次/分钟时,心排血量明显降低,预后不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慢可致室性异位心律的发生。
心脏对于人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心脏并不是越活跃越好。如果在日常发现了身体心跳过快就有可能会引起泵血效率的降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患者身体不舒服的症状,避免出现心动过速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对于心脏跳动过速应该采取下列的急救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我们缓解患者症状起到一定的帮助。如果发现疾病还是不能够控制应该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缓解患者的症状。
急救方法
可试用以下几种方法:
1、让病人大声咳嗽。
2、嘱病人深吸气后憋住气,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3、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
4、嘱病人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但切勿用力过大,每次10分钟,压迫一侧无效再换对侧,切忌两侧同时压迫。青光眼、高度近视眼禁忌。同时口服心得安或心得宁片。如果上述办法不能缓解,病人仍头昏。出冷汗、四肢冰凉,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年轻人出现心动过速,是因为青春期的植物神经功能一般都不稳定,很容易出现紊乱或功能失调。不过,这只是暂时障碍,不须特殊治疗,过了青春期,心悸也就自愈了。青春期心动过速虽不是器质性病变,但心跳加速时,特别是心率超过每分钟140次,也是很不舒服的,所以心动过速在每分钟120次以上时,就应该适当休息,服一些调节植物神经平衡的药。在120次以下的,一般不须休息,适当用些药就可以了。
通过本篇文章可以学习到心动过速情况发生应该采取的一些急救方法,这些急救能够很好的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对于经常出现这类症状的患者来说,应该进行全身检查,可以很好的查明病因,避免心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心脏跳动象征生命力,心脏跳动的频率也有正常数值,心脏跳动过快或者过缓都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如果是生理性的心跳过缓可以不用治疗,病理性就应该注意了。那心脏跳动过缓怎么办?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动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动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有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动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
3.心率过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疗的,是正常的反应。病理性需要治疗,主要上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引起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的,所以治疗上应该用氧疗和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好,最有效的。心动过缓出现胸闷、心慌,每分钟心率在40次以下者,可服用阿托品0.3~0.6毫克(1-2片),每天3次,紧急时可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