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阴虚的中药有哪些
1、补阴虚的中药有哪些之北沙参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夏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稍晾,置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净后直接干燥。
性味归经:甘,微苦,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痨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
2、补阴虚的中药有哪些之石斛
石斛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或金钗石斛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取,以秋季采收为佳,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尽,烘干或晒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感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3、补阴虚的中药有哪些之燕窝
养阴润燥、益气补中、治虚损、咳痰喘、咯血、久痢,适宜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久痢久疟,痰多咳嗽,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结核、咯血吐血和胃痛病人食用。现代医学发现,燕窝可促进免疫功能,有延缓人体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4、补阴虚的中药有哪些之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5、补阴虚的中药有哪些之铁皮枫斗
味淡微甘,生津而不寒凉,有生津益胃,养阴清热除烦的功能,具有补益脾胃、生津利胆,降血糖、清虚热、抑制肿瘤的功效。
6、补阴虚的中药有哪些之龟甲
滋阴,养血。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血虚萎黄。
补阴虚的食疗方
1、参老鸭汤
【原料】老鸭1只,沙参50克,油、料酒、调料各适量。
【做法】老鸭剁块,焯水,油锅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沙参,入净布包起,放入沙锅内同老鸭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上桌即可食之。
【功效】益气养阴,补中安脏,清火解热。
2、沙参山药粥
【原料】沙参、山药、莲子、葡萄干各20克,粳米50克,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莲子、沙参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内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养冒,清心安神。
3、养阴祛湿消暑汤
【原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苡仁、沙参、生白术、莲子各30克,盐适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加入沙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赁亦宜,用盐调味食用。
【功效】养阴清热,祛暑利湿。
常见阴虚的症状
1、肾阴虚证
肾脏阴液不足,滋养和濡润功能减弱所表现的证候。多因素体阴虚,或久病伤肾,或房事过度,或热病伤阴,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
2、心阴虚证
心阴虚是指心阴亏虚,不能濡养本脏,以致心主血脉、神明等功能减退所表现的临床证候。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久病耗损阴血,或失血过多,或阴血生成不足,或情志不遂、气火内郁、暗耗阴血,导致全身阴血不足,心阴虚损。
3、肝阴虚证
指阴液亏损,肝失濡润,阴不制阳,虚热内扰,以头晕、目涩、胁痛、烦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肝虚热证。
4、脾阴虚证
是脾脏阴液不足,濡养失职,运化无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温热病后,阴液耗伤,或素体阴虚,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灼伤阴津,或过食辛辣之品,或误服辛温之剂所致。
平时我们认识的中药材并不少,但是我们并不能真正了解每个我们所认识的中药的用处,有些中药有很多的用处,有些中药比较温和的,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喝,有一些比较寒凉的,这就要多加注意的,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补阴虚的中药并不少,患者在使用中药的时候就要多加注意,大家可以根据以下了解哪些适合自己。
此类药物既有温和药又有甘寒药,如制首乌、熟地黄、五味子、黄精、墨旱莲、女贞子、龟甲胶、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西洋参等。不少人视“六味地黄丸”为“补肾阴秘方”,长期食用,却感觉越补越虚———原有的一些症状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补出”胃肠不适的毛病。据了解,医院“投诉”六味地黄丸者,多数是自己在药店购买作为家庭补品的。六味地黄丸对肾阴虚有效,但对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则不能兼顾,很多人反映吃了六味地黄丸上火,因此不能“瞎吃”。另外中成药对药材的药效会有减损,大大降低效果。建议可以用乾元汤调理,乾元汤可以滋肾阴同时祛肝火,起到很好的调治效果,亦可磨粉后做茶泡饮,避免药材的药效减损。
熟地50g 山药30g 枸杞15g 怀牛膝15g 吴茱萸10g 龟板15g 菟丝子10g 鹿角15g 云苓15g 当归10g 黄芪10g 甘草6g
这个方子补肾阴虚可以的,可治疗肾阴不足,精髓内亏,腰膝酸软.
肾虚的药物治疗应用滋阴补肾的药物。此类药物既有温和药又有甘寒药,如制首乌、熟地黄、五味子、黄精、墨旱莲、女贞子、龟甲胶、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西洋参等。
补肾阴虚的常用方剂:
主要有熟地黄,山药,鹿角胶,龟板胶,枸杞子等组成,主要治疗肾阴不足,精髓内亏,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遗精滑泄,神疲口燥等病症。
由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丹皮等组成。主要治疗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阴虚潮热,五心烦热,虚火牙痛等阴虚有热的病症。
文章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补阴虚的中药和怎样搭配中药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的效果,世上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药。通过食疗来缓解症状是一种挺有效的方法,在使用中药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肾虚是生活当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不止是男性会肾虚,男女都会出现肾虚的毛病,随着生活当中的压力越来越大,身体的器官也都受到压迫,肾虚对于一个男女来说有着很大的重要性,只要是自己的肾脏不生病,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非常健康,对于出现的肾虚中药补肾阴虚配方有哪些呢?
药物治疗
肾虚的药物治疗应用滋阴补肾的药物。此类药物既有温和药又有甘寒药,如制首乌、熟地黄、五味子、黄精、墨旱莲、女贞子、龟甲胶、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西洋参等。
不少人视“六味地黄丸”为“补肾阴秘方”,长期食用,却感觉越补越虚———原有的一些症状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补出”胃肠不适的毛病。
据了解,医院“投诉”六味地黄丸者,多数是自己在药店购买作为家庭补品的。六味地黄丸对肾阴虚有效,但对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则不能兼顾,很多人反映吃了六味地黄丸上火,因此不能“瞎吃”。
另外中成药对药材的药效会有减损,大大降低效果。建议可以用乾[qián]元汤调理,乾元汤可以滋肾阴同时祛肝火,起到很好的调治效果,亦可磨粉后做茶泡饮,避免药材的药效减损。
《圣济总论》方剂
论曰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虚弱,则足少阴之经不利,故其证腰背酸痛。
小便滑利、脐腹痛、耳鸣、四肢逆冷、骨枯髓寒、足胫力劣、不能久立,故曰诊左手尺中神门以后阴脉虚者,为少阴经病,令心闷下重。足肿不可按。盖足少阴肾之经也。
治肾经虚惫。四肢无力,面体少色,恶风寒,手足冷。骨节痛,耳内蝉鸣。
经验方1
磁石(火醋淬研) 附子(炮裂去皮脐)补骨脂(炒)肉苁蓉(酒浸去皴皮焙)肉桂(去皮各一两) 续断柴胡(去苗)巴戟天(去心)桃仁(汤浸去双仁尖)白苓(去黑 皮)人参山芋木香。
浓朴(去皮汁炙)远志(去心)当归(切焙)牛膝(酒浸一宿切焙)黄(锉各三分) 羊肾(一对去筋膜盐水煮熟切焙)白蒺藜(炒去角)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 出汗)。
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槟榔(一枚锉)上二十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午前各一 服。治男子肾脏虚损,腰脚弱、气不足、体烦倦、面色黑、小便数。
经验方2
鹿茸(一对酒浸去毛炙)肉苁蓉(酒浸一宿去皴皮焙)附子(炮裂去皮脐)牛膝 酒浸一宿焙)天雄(炮裂去皮脐)五味子 巴戟天(去心)葫芦巴山芋菟丝子。
(酒浸别捣)熟干地黄(焙) 桂(去皮)桑螵蛸(炙)楮实木香 肉豆蔻(去壳)红豆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 。
没药沉香人参白茯苓(去黑皮)羌活(去芦头)白蒺藜(炒去角各 一两)上二十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午前临卧、各一服。
以上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了中药补肾阴虚配方有哪些呢?这几个中药方子,能够很好的解决我们的肾虚,想治疗肾虚,首先找到症状,只有找到肾虚的症状就可以辨别,早发现尽早治疗是对肾脏最好的治疗方法。
肝血不足的问题现在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我们很多人都特别困扰的一种疾病,不知道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去进行治疗,可以吃一些补气血的中药,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中药疗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给我们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很多人对于补肝血的中药有哪些还不了解,简述一下补肝血的中药有哪些呢吧。
1补气血的中药代表药是:八珍汤或者八珍丸,是气血双补基本方法,还有十全大补丸或者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丸或者人参养荣汤都是气血双补的中药八珍丸组成:党参 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 100g 甘草 50g 当归 150g 白芍 100g 川芎 75g 熟地黄 150g 功能和主治:补气益血,健脾和胃。主治:气虚血亏所致之神疲纳差,血色不旺,头晕心悸。 十全大补丸组成:方党参80g 白术(炒)80g 茯苓80g 炙甘草40g 当归120g 川芎40g 白芍(酒炒)80g 熟地黄120g 炙黄芪80g 肉桂20g 功效和作用: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人参养荣丸【处方】人参100g,白术(土炒)100g,茯苓75g,甘草(蜜炙)100g,当归100g,熟地黄75g,白芍(麸炒)100g,黄芪(蜜炙)100g,陈皮100g,远志(制)50g,肉桂100g,五味子(酒蒸)75g。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2.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白芍药9克熟地黄9克炙甘草5克。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5枚,水熬服,饭前一个小时吃药最好,药效能充分发挥功用: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不想熬汤药,吃八珍丸也可以 1.党参大枣汤:党参30克,大枣20枚,水煎服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神疲乏力、饮食减少、心悸气短、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
多了解一些补肝血的中药有哪些呢对于我们自身补肝血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同时需要我们适当的配合医生采取一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恢复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同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饮食以及锻炼问题。
一般来说,滋阴补阳是人们经常用的一个词语,很多种食物都具有这种功效,滋阴是针对女性体质的阴虚而言,而相对于滋阴来说,补阳则是指的男性的阳刚之气。由于现在生活的压力比较大,很多人都存在气虚,气血不足的现象,滋阴补阳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滋阴补阳的中药都有哪些呢?
以下中药材入菜后,成人、幼儿皆可食用,若是2人份菜肴宜使用约1钱半的中药材,4人为3钱,依此类推。
黄耆补气
功效: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强免疫。
做法:较适合用于汤品,将黄耆与所有食材一起下锅熬煮至少30分钟,建议搭配寒性、凉性食物,如黄耆冬瓜汤。
注意:便秘燥热者不宜。
核桃温阳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
做法:可加入汤品或菜肴,建议与寒性、凉性食物一起入菜,如核桃烩百合, 汤品或菜肴完成后再放入核桃。
提醒:易口破的燥热体质者,勿单独食用核桃。
枸杞补血
功效:补血及明目,有助降血糖、血压、胆固醇。
做法:可加入汤品或菜肴,易腹泻虚寒体质,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
入菜 易便秘燥热体质,应搭配寒、凉性食物,汤品或菜肴快完成后再加。
注意:勿单独服用,以免虚寒者愈寒、燥热愈热。
黄精滋阴
功效:可润肺止咳、滋补脾胃,具有凉润作用。
做法:较适合用于汤品,将黄精与所有食材一起下锅熬煮至少30分钟,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如黄精鸡汤。
提醒:因性质寒凉,较适合燥热体质者。
滋阴补阳的中药有很多种,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药虽然副作用比较小,但是中药毕竟也是属于药物,如果自己擅自使用的话,不但起不到滋补的功效,相反还可能导致用错药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如果想要用中药来达到滋阴补阳的效果的话,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己不要盲目使用任何药物。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