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治疗

2019-10-13 │ 养生与治疗 养生可以治疗疾病吗

白细胞低怎么治疗,病因治疗最关键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细胞低怎么治疗,病因治疗最关键”,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白细胞低一般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如果是严重的白细胞低就会出现头晕,食欲减退,乏力的症状,对于治疗白细胞低要针对病因治疗,及时治疗病毒感染最重要。

1、病因治疗

对可疑的药物或其他致病因素,应立即停止接触。继发性减少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急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经过治疗病情缓解或控制后,粒细胞可以恢复正常。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

2、防治感染

轻度减少者不需特别的预防措施。中度减少者感染率增加,应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并注意保持皮肤和口腔卫生,去除慢性感染病灶。粒细胞缺乏者,应考虑采取无菌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感染者应行血、尿、痰及感染病灶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影象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类型和部位。在致病菌尚未明确之前,可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待病原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调整用药。若3~5天后无效,可加用抗真菌治疗。病毒感染可加用抗病毒药物。

3、升粒细胞药物

造血生长因子,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治疗粒缺患者疗效明确,可使中性粒细胞迅速增多,并增强其吞噬杀菌及趋化功能。常用剂量为2~10ug/(kg·d),常见的副作用有发热、肌肉骨骼酸痛、皮疹等。

碳酸锂有刺激骨髓生成粒细胞的作用,常用量为:0.6~0.9g/d,副作用为轻度胃灼热感、恶心乏力等,肾脏疾患者慎用。

4、免疫抑制剂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和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所致的粒细胞缺乏可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他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则不宜采用。[2]

扩展阅读

心率衰竭怎么治疗,病因治疗很关键


心率衰竭正常指的就是心力衰竭,有慢性的,急性的,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容易疲倦的症状,治疗心率衰竭要及时排除病因,对阵用药,多休息,增加心脏的排血量。

1、病因治疗及消除诱因

,如控制高血压,应用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对于心室率很快的心房颤动,如不能及时复律应尽快控制心室率。

2、减轻心脏负荷

(1)休息,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

(2)控制钠盐摄入,心衰病人血容量增加,且体内水钠滁留,因此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利于减轻水肿等症状,但应注意在应用强效排钠利尿药时,过分严格限盐可导致低钠血症。

(3)利尿药的应用,利尿药是心衰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排钠、排水对缓解淤血症状、减轻水肿是十分显著的效果。常用的利尿药排钾类:双克,速尿,保钾类:安体舒通,氨苯蝶啶,阿米诺利

(4)血管扩张药的应用,血管扩张药通过扩张容量血管和外周阻力血管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心功能。常用血管扩张药有a小静脉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b小动脉扩张药,如哌锉秦,乌拉地尔,双肼趣秦等。

3、增加心排血量

(1)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毛花苷丙,毒毛花苷

(2)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包括肾上腺受体兴奋剂如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利酮和米利酮。

4、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

(1)ACE抑制剂

(2)抗醛固酮制剂如螺内酯。

5、β受体阻断药的应用如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等。

这些也是粗浅的讲了讲最基本的,建议吃药还是要听从医生的,不要自己看着办的好。

阴囊疱疹怎么治疗,去除病因是关键


阴囊疱疹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阴囊疱疹可以通过皮肤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如果男性朋友们不小心患上阴囊疱疹,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查明病因,尽早治疗,以免对男性生殖健康造成影响。

一: 一般疗法

1: 主要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疱壁完整。可每天用等渗生理盐水清洗2~3次并吸干。并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敏感抗生素。局部止痛可用5%盐酸利多卡因软膏或口服止痛药。另一要点是给予精神安慰,说明复发的治疗方法与处理,以免精神上恐惧。

二: 疫苗与免疫抑制剂

1: 疫苗与免疫抑制剂对严重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和反复发作的病人,可试用非特异性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但其效果不太可靠,有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的病人慎用。

三: 免疫增强剂

1: 免疫增强剂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可采用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如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天3次,每连服3天后停药11天,即每2周服药3天。也可用左旋咪唑涂布液,涂于前臂屈侧,每天1次,连续3天。每周用药3天。

四: 抗病毒药物治疗

1: 无环鸟苷(ACV)是一种开链嘌呤核苷,能抑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而对宿主细胞DNA的合成作用较少。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抗HSV药物。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给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mg,每8小时1次,共5~7天。一般病人可口服,每次200mg,每日5次,或每次800mg,每日2次,共服5~7天。能使病毒迅速减少,症状减轻,愈合时间缩短。外用3%~5%ACV软膏也能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该药无明显副作用。

2: 对复发次数较为频繁的患者,可预防性的服药。方法是每次20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6~12个月,部分病人可得到完全抑制复发。近年来新开发出无环鸟苷的类似物,如万乃洛韦(valaciclovir)、法昔洛韦(famicidovir)、潘昔洛韦(pencidovir)等,具有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半衰期长、服药次数少等优点,已有报告用于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3: 酞丁安搽剂能明显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对原发性疱疹效果较好。

4: 三氮唑核苷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的类似物,有抗DNA和RNA病毒的作用。每天服800mg,共10天,能减轻疼痛和缩短病程。

五: 同时还需要我们自身做

相关的预防及护理工作,避免这种疾病给我们的带来更大的身体健康方面的威胁。

白细胞低的原因


导读:白细胞低的原因。白细胞,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也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那么白细胞低是什么原因呢?白细胞低的原因,下面一起来看看。

白细胞是一个很大众化的话题,因为到医院看病经常会做化验检查,而最常做的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中最多用途的就是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因此公众有必要对其进行初步的了解,储备相关的基础知识。

根据白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前者常简称为粒细胞,根据其特殊颗粒的染色特性,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具有细胞核,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疾病。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白细胞低的原因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如疟疾等。

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抗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

4、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如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放射线损伤,化学品中毒,如氯霉素,保泰松,抗癌药等引起的各种反应。

5、其他,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治疗建议对症治疗,也可服用中药调理。

白细胞的功能作用

白细胞能吞噬异物,浆细胞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白细胞是一个庞大的血细胞家族,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多样的,但是,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机体的防护、免疫和创伤愈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尽管它们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成分,但它们功能的发挥,更多地体现在循环管道外的器官组织中。在功能方面它们与这些器官组织中的许多细胞成分如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密切相关。

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那么白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呢?白细胞的正常值,下面一起来看看。

白细胞的正常值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L(微升),婴幼儿稍高于成人。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

1、单位:个/升(个/L)

2、正常值范围:(单位为10个/L)

⑴成人为(4.0-10.0)10^9个/L

⑵新生儿为(15-20)10^9个/L

⑶6个月到2岁为(11-12)10^9个/L

⑷4到14岁为810^9个/L

⑸儿童(5.0-12.0)10^9/L

如果发现白细胞低,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低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白细胞低反复发烧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宝宝,所以宝宝的身体健康就成了家中的头等大事,如果宝宝发热了,家中的大人们就会非常的着急,宝宝发热的话,都需要去医院做一个血常规化验,检查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宝宝发热,很多情况下,宝宝反复的发热,就会引起白细胞减少,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以及白细胞低反复发烧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

步骤/方法:

1

绝大部分宝宝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药物引起,还有物理、化学因素,血液系统疾病,伴脾肿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等。临床工作中大多数见到的都是病毒感染引起或药物引起。所以父母们不要太焦虑啊,如果是药物引起,停药后就恢复。

2

白细胞减少引起的发热,多会反复,家属一定要学会护理宝宝。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给予口服退热剂(常用的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处理,低于38.5摄氏度,予以物理降温,如给宝宝用温水擦身,头上贴退热贴,或放置冰袋在大血管的部位。

3

白细胞减少是病毒感染引起,需要抗病毒治疗,多选择中成类药物清热解毒,口服维生素B4片等升白细胞治疗,多3-5天体温下降,注意躯体有无皮疹。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多升至正常。

注意事项:

在发热期间,给宝宝一定要多喝水,饮食上多摄入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和蔬菜,肉蛋奶类适量减少,易消化清淡。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清洁皮肤,餐后漱口。

神经母细胞瘤怎么治疗


神经母细胞瘤怎么治疗

1、手术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术前应了解肿瘤大小、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转移情况。手术多采用经腹膜途径,大的肿瘤可采用腹部横切口,进入腹腔后要探查肿瘤与患侧肾脏、肿瘤与周围淋巴结及肿瘤与大血管的关系,并了解对侧肾脏情况,检查肝脏和腹腔有无转移以决定能否切除肿瘤。对于肿瘤较小而无严重浸润时,可完整切除,附近淋巴结应一起清扫。肿瘤较大且浸润严重时在不影响重要脏器和威胁生命的前提下应尽量切除彻底,如肿瘤侵犯肾脏时做肾切除,肿瘤大出血或压迫脊髓时应及时手术。一般Ⅰ及Ⅱ期肿瘤可完整切除,Ⅲ及Ⅳ期如肿瘤无法切除时通过放疗、化疗2~3个月肿瘤缩小后再手术探查,仍有成功切除的机会,不能完整切除时尽量行减细胞术。

2、放疗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NB对放疗较敏感,但考虑到放疗对小儿的长期后遗副作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其在NB治疗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主要用于:控制不能完全切除的局限肿瘤或化疗不能完全控制的肿瘤;对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引起的疼痛或器官功能异常如2期出现脊髓压迫症状等;姑息性化疗如4期。

3、中医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有非常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你用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其功效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减轻痛苦、稳定病情、疗效显着,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甚至达到临床彻底治愈的目的。

神经母细胞瘤的辅助检查

神经母细胞瘤皮肤转移癌表现为成簇具有许多核分裂象的小嗜碱性细胞,形成玫瑰花结状,位于纤细原纤维性嗜酸性基质中。类癌皮肤转移癌位于真皮及皮下脂肪层,由具有圆形核和透明或嗜酸性胞浆,大小和形状一样的细胞排列成岛屿状、巢状和索状构成。Merkel细胞皮肤转移癌由具有小疱状核、小量胞浆和许多核分裂象的圆形嗜碱性细胞,成簇排列或形成吻合索或片状,肿瘤细胞大小和形状一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皮肤转移癌由导管乳头结构所构成,偶有沙瘤体和暗的嗜酸性胶样物质。

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来自支气管的类癌,含银染色阳性的嗜银颗粒,银染色阳性。小肠类癌含Fontans-Masson阳性的嗜银颗粒。免疫过氧化酶检查,神经母细胞的小圆形性嗜碱性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细丝(neurofilament)阳性,基质梭形细胞S-100蛋白阳性提示其细胞分化像施万细胞。Merkel细胞癌具有神经内分泌和上皮分化二者的特点。

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

NB来自起源于神经嵴的原始多能交感神经细胞,形态为蓝色小圆细胞,从神经嵴移行后细胞的分化程度,类型及移行部位形成不同的交感神经系统正常组织,包括脊髓交感神经节,肾上腺嗜铬细胞,NB组织学亚型与交感神经系统的正常分化模型相一致,经典的病理分类将NB分成3型,即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这3个类型反应了NB的分化,成熟过程,典型的NB由一致的小细胞组成,约15%~50%的病例,母细胞周围有嗜酸性神经纤维网,。

Shimada分类结合年龄将病理分成4个亚型,临床分成2组,4个亚型即包括NB;GNB混合型(基质丰富型);GN成熟型和(3NB结节型(包括少基质型和基质丰富型),前3型代表了NB的成熟过程,而最后一型则为多克隆性,对NB而言,细胞分化分为3级,包括未分化,分化不良,分化型;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MKI)也分为低,中,高3级。

造釉细胞瘤怎么治疗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一说起肿瘤,大家都是心慌慌的,生怕是癌症,要知道现如今癌症还是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况且很多的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也是相当艰难的。当然肿瘤也有可能只是良性的,这样的话摘除也就可以了,而今天要说的造釉细胞瘤却是类似于良恶性之间的一种骨源性肿瘤,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就是最好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造釉细胞瘤怎么治疗?

a、造釉细胞瘤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下颌磨牙区及升枝部。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可数年至十年。

b、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肿瘤大小不等,可为实质性或囊性。由于肿瘤逐渐增大使颌骨膨隆,颜面出现畸形,皮层骨受压吸收、变薄,按之常有“乒乓球”样弹性感觉。当肿瘤侵犯牙槽骨时,可使牙齿移位、牙根吸收、松动甚至脱落。如并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等炎症症状。肿瘤继续增大,皮层骨质完全吸收,即向颌骨外扩展,可影响咀嚼语言等功能。

c、采用手术治疗。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单纯挖除的手术方法容易复发,而且反复发作可发生恶性变。因此一般在肿瘤外正常骨质处将颌骨包括肿瘤整块截除,作下颌骨截骨时,最好能同时结合植骨以维持外形及恢复下颌骨的功能。

术后修复方法常见的有两种:钛板修复和游离骨组织复合瓣修复。钛板修复手术时间短,价格低,但咬合功能差,少部分患者会在术后有钛板断裂或外露。游离骨组织复合瓣修复常用自体腓骨移植修复,价格高,要求医生的技术高,术后面部外形好,还可以种植牙齿,恢复部分咬合功能;虽然取自体腓骨,但对小腿功能没有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造釉细胞瘤属于良性肿瘤,不属于癌症范畴,单治疗不当易引起恶化,转变或转移恶化成癌。

白血球低怎么治疗,治疗偏方


常见的病毒感染就会导致白血球低,如果持续性的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不好转,白血球低的现象就会特别明显,白血球低可以通过食疗调理,特别是一些偏方治疗,能够增加白血球的数目。

一、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偏方(肝肾阴虚)

处方:生牡蛎、生龟版各18克,生鳖甲、地骨皮、白芍、玄参、枸杞子、虎杖、石韦各10克,知母、黄柏、女贞子、苦参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滋补肝肾。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双目干涩,咽干口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边尖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专家点评: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为

5.0~lO.OxlOV升,若持续低于4.0109/升则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在中医学无此病名,据其主症主要有乏力、头晕、心悸、易外感发热等,归属于中医学“气血虚”、“虚劳”、“温病”、”诸虚不足”等范畴。

二、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偏方(脾肾阳虚)

处方:地骨皮、骨碎补、枸杞子、虎杖、菟丝子各

10克,黄芪15克,制附子(先煎)8克,肉桂、炙甘草各6克,炒白术、茯苓各18克,苦参、石韦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肾健脾。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型。患者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畏寒肢冷,食少便溏,小便清长,阳痿不举,下肢浮肿,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缓。

三、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偏方(气血两虚)

处方:黄芪25克,党参、当归、熟地、酸枣仁、鸡血藤各15克,茯苓、菟丝子各10克,大枣5枚,黑芝麻20克,虎杖、石韦、鹿角胶、苦参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补血。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辨证屈气血两虚型。常见于久病或失血之片,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短气,川色苍门或萤此,补倦乏力,食欲不振,失眠不寐,舌贡淡,苔薄弱白,脉细弱。

白细胞减少的中医治疗方法推荐


白细胞减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可能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都认为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这确实是如此,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下就是白细胞减少的一些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大家对此有科学的认识。

(1)升白片  

组成:补骨脂30克,淫羊望巧克,胎盘粉15克,女贞子60克,山荚肉15克,黄芪30克,大枣3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60克,三七粉9克,虎杖30克。  

用法:上药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1.85克。每日3次,每次5片,2周为一个疗程。

疗效:上药共治疗223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其中46例为肿瘤化疗所致),显效164例,有效3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9.69%。

(2)升白饮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5克,鸡血藤15克,上茯苓15克,焦白术10克,补骨脂10克,炙山甲6克,焦山楂9克,焦神曲9克。

如减:阳虚加生地、龟版;阳虚加巴教天、仙茅;心血不足加酸枣仁、夜交藤;湿热加黄柏、泽泻。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7天复查血象。

疗效:本方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120例,显效8例,有效10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

其实很多的疾病,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一些中医调理的治疗方法,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不会造成一些副作用问题,所以这样的中医治疗方法,当然是比较有利的,当你遇到白细胞减少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这些治疗法。

白细胞减少症中医治疗方剂


白细胞减少症这种疾病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采用西医治疗这类病状。其实中医也可以治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白细胞减少症的重要方剂有哪些?

白细胞减少症病因

白细胞减少症和(或)粒细胞减少症原发者(原因不明)少见,多为继发性。

常见的发病机制为

①粒细胞生成减少如感染、电离辐射、肿瘤骨髓转移、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抗肿瘤或其他药物影响等;

②粒细胞成熟障碍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③粒细胞破坏增多如脾亢、感染、炎症或免疫异常;

④粒细胞分布异常循环池内的粒细胞迁移至边缘池,可造成假性粒细胞减少,外周血粒细胞计数减少,注射肾上腺激素后,粒细胞从边缘池进入循环池,计数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

白细胞减少症常继发于多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原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低热、失眠、咽喉炎及黏膜溃疡等。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因而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易有反复的感染。

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多少、减少的速率以及其他免疫系统受损的程度直接相关。慢性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见于儿童和成人,感染较轻或不发生感染,多数患者一年内自行缓解,少数可持续多年。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病程迁延多年,呈一定的规律性发作,常间隔21天(12~35天)发作1次,每次持续3~6天,发作时全身不适,头痛、发热,伴有咽部或其他部位感染,部分患者有关节痛、脾及淋巴结肿大。

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5周,最长可达7周,但也可在数小时内发病,临床表现主要是乏力、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寒战、咽痛、肺炎、发热、骨痛等。

中药处方

辨证

精髓不足,气血亏虚。

治法

补气养血,填精补髓。

方名

鸡血藤汤。

组成

鸡血藤30克,大熟地24克,杭芍18克,当归12克,枸杞子24克,山萸肉24克,炙黄芪30克,锁阳9克,马戟天12克,补骨脂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刘秉麟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方法很多,我们也要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上介绍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相信会帮到大家。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