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起疹子发烧怎么办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孩起疹子发烧怎么办”,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孩子起疹子发烧的时候,是比较正常的生理现象,等孩子发烧现象结束以后,一般就会出现皮疹,在发烧的这几天里头,要让孩子保持充分的休息,不能让孩子过度的运动,更不能带着孩子天天到医院,只要进行明确的诊断,在家里良好的调养就可以了,平时应该多喝水,喝一些果汁,不要剧烈的运动。

小孩起疹子发烧怎么办

(1)宝宝要多休息,不剧烈玩耍,体育锻炼暂停;

(2)多喝水,适当的加入果汁,这样即提高了维生素的摄入又利于出汗和排尿,可以促进毒物排出;

(3)宝宝患病期间吃些易消化食物,已经可以吃固体食物的宝宝,此时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但是注意尽量要有营养; (不建议喝糖分较高的甜水,宝宝此时食欲不佳,会影响宝宝食欲)

(4)刻意的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

(5)宝宝休息的地方要安静,空气注意流通并保持新鲜;

(6)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这样不利于散热;

(7)注意宝宝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即防止着凉同时防止出疹的宝宝感染。

(8)体温超过39度时,可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高热惊厥。(小宝宝不建议酒精降温,如果家长不知道酒 精浓度也不建议给大宝宝使用,对皮肤有刺激性)

(9)幼儿急疹是为数不多的出疹可以外出玩耍见风的疾病,但是中医认为此时宝宝体质虚,如果宝宝汗多,则不建议出 门见风。

(10) 此时部分宝宝可能很赖妈妈,希望一直依偎在妈妈怀里,可能是疾病导致宝宝的心理需要。所以请妈妈们尽量满足 宝宝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亲子关系。

宝宝发烧后出疹子会传染吗

有时候宝宝发烧后会出疹子,虽然它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不会像麻疹、水痘那样广泛传染,家中成员同时患上的机会不大。一般来说,孩子出疹子的现象,一般是不会传染给大人的,但是如果大人没有出过,抵抗力弱的话,是有可能的被传染的。因此,在护理上,大人平时还是要注意一些的,室内要常通风的,养好良好的习惯,注意卫生。

此外,大人每次给患儿进行处理之前和处理之后都应该洗手,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连外面的衣服都要更换,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传染风险。如果大人还会接触其他的宝宝,又不注意消毒的话,有可能通过大人间接传染给别的宝宝。建议最好是大人衣物严格消毒后再接触别的小孩,总之做好防范工作是没错的。

扩展阅读

小孩身上起疹子怎么办


小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刺激和影响,如果孩子的身上起了疹子,这时候引家长应该有所注意,这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导致孩子饮食不良等等,孩子出现疹子,比较常见的就是湿疹,多数是因为过敏原因造成的,比如说食物过敏,花粉过敏,不良空气过敏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湿疹是儿童最常见的过敏症状

其他过敏症状还有:食物过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湿疹只是过敏在宝宝皮肤上的表现,即使湿疹好转了,而过敏的“病根”就悄悄在宝宝体内潜伏下来,其中约有30%-80%在将来可能出现其他的过敏性疾病,比如到三、四岁后可能会出现哮喘,到七岁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鼻炎等。也就是说:宝宝一旦过敏,在不同年龄阶段,一种过敏症状消失后,新的过敏症状又可能出现,医学上把它叫做“过敏历程”。

因此,早期预防宝宝的过敏,可以阻断这个过敏历程,减少宝宝今后发生过敏的风险。

宝宝湿疹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很大。

研究显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过敏(湿疹)相对较少,而喂普通婴儿奶粉的宝宝,过敏(湿疹)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普通婴儿奶粉中含有大分子的异体牛奶蛋白,有些宝宝不能耐受这样的蛋白质,所以出现了过敏(湿疹或食物过敏),这些宝宝将来出现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如何预防宝宝过敏?

早期避免这样的大分子异种蛋白质,对预防过敏是非常有效的。通过高科技的蛋白水解工艺,把高致敏性的普通牛奶蛋白变成低致敏性的小分子ha专佳蛋白,这就是ha低敏配方(即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就可以减少宝宝过敏的风险。

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通过使用ha配方,可以降低婴儿50%的过敏风险。因此,国际权威组织建议:婴儿出生的头六个月,在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或者母乳不足时,尽早使用ha低敏婴儿奶粉(即适度水解蛋白配方),是过敏预防的有效措施。

婴儿起疹子要怎么办


婴儿起疹子吹风之后情况会更加严重,所以对于婴儿起疹子的应对措施,家长们也应该了解,尤其是有些婴儿在起疹子的时候也会伴有发烧的问题,此时应该注意积极的帮助他们物理降温,有必要的话,可使用一些镇静剂,而且不要带宝宝出门,注意给他补充维生素。

1、每半个小时测量体温,高烧时进行物理降温。

如果孩子突然发烧,大不必过于惊慌。首先测量体温如果超过38.5℃可以先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处理。给孩子额头贴退热贴,用酒精擦孩子的手心、脚心、脖子、胳肢窝等发热部位。这个时候做父母可能是最辛苦的时候了,每隔半个小时给孩子测量一次体温,如果体温一直维持在39℃以上,孩子出现哭闹烦躁甚至惊厥,可以尝试使用美林、泰诺林等儿童退烧药,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2、不要过于担心,安慰自己是关键。

有些家长看孩子发热马上带到医院,最后医生判定是发烧或者咽炎,会给开一些退烧药,其实医生是不敢下是出疹子的定断,不敢让家长和孩子去扛,给你开的药物其实就是给你开个心理安慰剂。80%以上的幼儿都会经历出疹子的过程,出疹子时一般药物对它时不起作用的,给孩子吃药也只能是找个心理安慰。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抚慰孩子的同时,安慰自己和家人。

3、不要带孩子出门,多给孩子喝白开水,补充维生素,晚上睡觉不要盖太厚。

此时的孩子不宜出门见风,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即可。多给孩子喝白开水,可以稍微放些糖,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利于孩子发汗和排尿,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4、多陪孩子,给予关怀。

此时的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性很高,希望妈妈一直抱着,所以妈妈需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这也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

高烧退后起疹子怎么办


高烧以后,孩子出现起疹子的现象,这叫做急疹,也叫做烧疹或者是玫瑰疹,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突发性的皮疹的现象,出现这种急疹的现象,家长不要过于担心,这种急疹有一定的自限性,虽然它也有传染性,但是不如麻疹和水痘那样强,经过一定的调养,幼儿会恢复健康。

宝宝发烧过后起疹子怎么办

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或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突发性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10—15天。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不会象麻疹、水痘那样广泛传染,家中成员同时患上的机会不大。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宝宝发烧后起疹子,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会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宝宝发烧怎么办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宝宝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宝宝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但爸妈要切记,一定不能让宝宝正对着空调和电风扇降温。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用退热贴: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宝宝并不建议,因宝宝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给宝宝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当宝宝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7、及时送院治疗: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服用退烧药后,或是爸妈不知如何处理时应及时送院,让医生治疗。

婴儿起疹子和发烧区别


幼儿急疹和发烧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发烧只是单纯的发热,而疹子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当孩子出现出疹子的时候,一定和发烧不能相提并论,出疹子的时候,如果服用了退烧药,这时候可能会把疹子逼回去,这对于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一定要让疹子彻底的发出来。

孩子发烧又出疹子当心4种病

1、玫瑰疹

玫瑰疹通常会出现在三岁以下的孩子,是一种病毒型的感染,门诊中也叫做“幼儿急疹”。“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主要特点。患儿在持续高热3~5天后,体温迅速消退,孩子的精神和胃口也会随之逐渐恢复,但与此同时(体温消退后10~20小时左右),开始以腹部为中心出现皮疹。

2、猩红热

猩红热的症状与感冒或肠胃炎类似,能透过飞沫感染,通常有发烧、喉咙发炎及出疹的情况,其发疹的型态为带红色的点状疹,可能从脖子到四肢都会有,触感较粗糙,好发于腋下、脖颈部、腹股沟等,舌头也会出现俗称的草莓舌,会在发烧1至2天后出现疹子,皮疹大约在3天后慢慢消失。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其他人共享餐具或接触性的用品。孩子们一旦出现猩红热要及时治疗,基本病程为一周,要注意隔离,病好后也应三天左右再出门。

3、麻疹

麻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表现有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有可能发生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麻疹病人会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而感染易感者。

4、水痘

从初冬到严冬,都是孩子水痘的高发季节。小儿感染水痘后不会立刻发布,通常小儿水痘的潜伏期在14~21天左右。而且,水痘的早期症状和感冒很相似,一般会有两三天感冒症状,让家长不好分辨。当孩子得水痘时,其全身都会出现不适的表现,如身体有发热症状,温度不会太高,大约在38℃~38.5℃;可能伴有咳嗽或腹泻,胃口与精神较差;发热的同时或后1~2天,孩子皮肤会发痒。

小孩身上长疹子怎么办


小孩子的皮肤是比较娇嫩的,很容易受到内部或者外部不良的刺激,这时候可能会导致其疹子的现象,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这种疹子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说皮肤过敏,荨麻疹,湿疹,都可能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这时候一定要了解到底是哪一种问题引起的,然后进行对症治疗,平时生活要远离过敏原。

小孩身上长疹子怎么办

1、湿疹是儿童最常见的过敏症状

其他过敏症状还有:食物过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湿疹只是过敏在宝宝皮肤上的表现,即使湿疹好转了,而过敏的“病根”就悄悄在宝宝体内潜伏下来,其中约有30%-80%在将来可能出现其他的过敏性疾病,比如到三、四岁后可能会出现哮喘,到七岁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鼻炎等。也就是说:宝宝一旦过敏,在不同年龄阶段,一种过敏症状消失后,新的过敏症状又可能出现,医学上把它叫做“过敏历程”。

因此,早期预防宝宝的过敏,可以阻断这个过敏历程,减少宝宝今后发生过敏的风险。

2、宝宝湿疹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很大。

研究显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过敏(湿疹)相对较少,而喂普通婴儿奶粉的宝宝,过敏(湿疹)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普通婴儿奶粉中含有大分子的异体牛奶蛋白,有些宝宝不能耐受这样的蛋白质,所以出现了过敏(湿疹或食物过敏),这些宝宝将来出现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3、如何预防宝宝过敏?

早期避免这样的大分子异种蛋白质,对预防过敏是非常有效的。通过高科技的蛋白水解工艺,把高致敏性的普通牛奶蛋白变成低致敏性的小分子ha专佳蛋白,这就是ha低敏配方(即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就可以减少宝宝过敏的风险。

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通过使用ha配方,可以降低婴儿50%的过敏风险。因此,国际权威组织建议:婴儿出生的头六个月,在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或者母乳不足时,尽早使用ha低敏婴儿奶粉(即适度水解蛋白配方),是过敏预防的有效措施。

婴儿发烧起疹子需注意什么


幼儿发烧急诊的,这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养和治疗,这种情况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突发性的皮疹,在一年当中的任何时刻都可能会发生,其中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发生的可能性最高,比较常见的就是六个月到一周岁的宝宝,虽然他属于传染性的疾病,但是比较安全,有一定的自限性。

婴儿发烧起疹子需注意什么

1、周岁以内的小儿形气未充,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带孩子去串门或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2、周岁以内小儿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饮食规律、丰富,纳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儿很好的发育成长。身体强壮后,抗病能力自然会增强;

3、在小儿发热期间,应多给孩子饮水,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小儿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肥甘厚味会使气机壅滞,影响脾胃运化、消化功能;

4、患病期间小儿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慎勿汗出当风,那样会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复。小儿发热汗出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孩子擦拭,这样既可散热又很舒适;

5、幼儿急疹是一种轻型传染病,所以在冬春季节家长可以每天给小儿喝一袋板蓝根冲剂,用以加强小儿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预防疾病。

症状: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这点与你家宝宝很象),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小孩发烧频繁怎么办


小孩发烧频繁怎么办

1、小孩发烧频繁要保持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 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小孩发烧频繁要少穿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全身一直都在出汗,表示身体急切的需要散热,这时可以少穿点衣物,但要避免受到凉风的刺激。

3、小孩发烧频繁要温水搓揉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 )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小孩发烧频繁要用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儿童发烧要早诊治

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由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所以,发烧用药需十分小心,低热或中热时,最好不要给孩子用退热药,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不稳定,退热药的使用更应慎重。此外退烧药也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药效后孩子还会出现反复,这些属于正常的现象。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出现发烧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脱衣散热,松解包降温,采用温水擦身、冰袋敷等物理降温。只有在腋下温度超过38.5℃时才主张给孩子吃退烧药。

虽然一般情况下小儿感冒不主张用退烧药,但是如果病情总是反复,为了尽快达到治愈目的使用退烧药也是必须的,如果家长担心副作用,也可以试着少用退烧药,同时食疗、物理退烧结合使用,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

小孩频繁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居住环境不良,大气污染、被动吸烟等。污染的空气进入呼吸道,影响肺的换气功能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缺乏钙、锌、铁、维生素AD等,均可导致孩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心、先天肺发育不良等。一些医生或家长没有给孩子详细检查过,就会漏诊。

免疫缺陷病,这类孩子是先天性缺乏一些抗体或合成酶。在临床因为化验项目不齐全。一般的医院还检查不出来滥用抗生素,并多次更换,产生耐药,而且打乱人体的一些平衡。

疗程不够,擅自停药,发烧一退就停药。细菌长期处于隐伏状态。一一旦受凉,容易引发疾病。

滥用激素,有些家长对发热机理不了解。恨不得一下就药到病除。一些医生不耐烦家长的唠叨。或者害怕对自己不信任从而流失病员。就给孩子使用激素,久而久之,患儿产生了依赖性。免疫功能也因此受到影响临床误诊,临床上,婴幼儿哮喘f尤其是一种叫咳嗽变异性哮喘)最容易误诊。

宝宝高烧不退怎么处理

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适于1岁以内的婴儿。

小孩牙疼发烧怎么办


牙疼这种现象不光会出现在成年人身上,不少孩子也是受害者,究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牙痛的痛苦程度,只要经历过都会印象深刻。很多小孩不仅牙疼,而且还伴随有发烧的症状,孩子年龄小,家长肯定不能乱用药物,解决的方法是最关心的。那么,小孩牙疼发烧怎么办?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吧。

孩子牙痛的话,是不能随意用药的,那么有哪些好的止痛的方法呢?

1、取大蒜捣烂,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2、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3、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4、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5、漱口:含一口水(温度接近体温),用力漱口。

6、按摩手:这方法可缓解50%的疼痛。取一块冰搓摩拇指与食指骨头相连的“V”字地带,轻轻地将冰块压在此部位5-7分钟。一位加拿大研究员发现,60-90%使用这方法的人,牙痛因此而减轻。他的研究显示,这种磨擦法能干扰牙痛神经冲动的传导。

7、用冰块按摩合谷穴5分钟。 先用这个方法试试。要是不能缓解就去专业医院去检查检查,不要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