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的误区

2019-10-13 │ 夏季养生的误区 女性养生的误区

澄清饮酒的8个误区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关于养生常识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澄清饮酒的8个误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读】澄清饮酒的8个误区,嗜酒的危害很大,但相当多的人没有意识到过量饮酒的危害性。美国国立酒精滥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的副主任肯尼斯沃伦博士近日在《赫芬顿邮报》上撰文,总结了有关澄清饮酒的8个误区。

澄清饮酒的8个误区

误区一:每小时饮酒不过一杯,就能安全开车回家。人体每2个小时才能加工处理完一杯啤酒。酒精的平均代谢率为每小时每公斤体重100毫克,举例来说,一个体重约72公斤的男性,他每小时只能转化7克的酒精。而通常,一杯啤酒含有14克左右的酒精,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全代谢掉。因此不要以为少喝一点就没事,开车还是最好滴酒不沾。

误区二:喝点茶或咖啡能醒酒。实际上,咖啡因会起到更坏的作用,因为它是一种兴奋剂。虽然它能让饮酒者稍微清醒些,但会导致人体功能受损。咖啡因会让饮酒者误认为自己没有受到损害,从而引发更危险的行为和决定。

误区三:饮酒会导致整夜昏睡。喝酒会让人在夜间更为频繁地上厕所,因为酒精会抑制抗利尿激素,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液体流向膀胱。同时,酒精也是一种利尿剂,它会导致更多的水分从人体的每个细胞中被挤出,这些多余的液体也会被输送到膀胱,导致排尿增多。

误区四:喝烈性酒前喝点啤酒,不容易醉。无论喝什么酒,摄入的酒精总量是使你产生宿醉的关键,不要相信这些所谓的偏方,控制摄入的酒精总量是不醉的最好办法。

误区五:喝啤酒会长出啤酒肚。啤酒喝太多是会长出啤酒肚,但对任何食物或饮料摄入过量都会长出啤酒肚。长啤酒肚只能说明你摄取了过量的高热量食物,并不一定只是喝啤酒造成的,啤酒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误区六:睡前饮酒有助于睡眠。睡前少量饮酒会让人更容易入睡,但暴饮会扰乱睡眠。2013年的一项文献综述表明,酒精通常会扰乱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导致睡眠时间减少。

误区七:有些食品能预防宿醉。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市面上所销售的一些食品能够预防宿醉,不论它们含有多少维生素。在过去,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维生素B1(或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来加快酒精的代谢速度,但这种说法并无任何依据。

误区八:饮酒后的第二天早晨吃熏肉、鸡蛋和奶酪有助于恢复正常。实际上,在饮酒之前和饮酒过程中吃什么样的食物更为重要;食物能降低身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让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不那么高。

编辑推荐

健康饮酒年末聚会牢记八大饮酒误区


年末要到来各种各样的聚会也随之来临,那么饮酒是必不可少的无论你是应酬还是和多年好友重逢,饮酒是最为庆贺的一种方式了。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年末聚会可要牢记八大饮酒误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一:吃肉打底,能保护胃壁,不易醉

先吃点肥腻食物,可以减缓酒精进入身体的速度,但不会减少酒精的吸收量,所以只会迟些醉,并非不易醉。相反,由于醉酒过程推迟,会令人容易多喝几杯,反而醉得更厉害,增加酒精中毒风险。

误区二:几种酒掺着喝容易醉

无论喝一种或几种酒,均不会影响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只要摄入酒精达到一定分量,便会令人产生醉酒感,与酒的种类无关,这不是健康饮酒的方式。不过,几种酒掺着喝,对肠胃、肝脏等器官刺激较大,更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误区三:酒量和身材、性别有关

一般来说,女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天生就比男性少,因此酒量差一些。体重、身材也是决定酒量的重要因素。摄入同等数量酒精时,胖人和高个儿的人由于体内水分和血量更多,血液中酒精浓度较低,相对不易醉,所以看上去酒量好。但是,由于对酒精的吸收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包括个人基因、新陈代谢率、正服用的药物等,所以,酒量不能单靠身材、性别来判断。

误区四: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长期喝酒,不断刺激分解酒精的酶,可能会增加其分泌量,提高分解酒精的能力,令人自觉酒量变好,但不会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酒精依赖肝脏代谢,长期摄入大量酒精,会令肝脏负荷过重,产生病理变化,导致脂肪肝、肝硬化;也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生育能力,诱发中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更增加致癌风险。

误区五:喝酒御寒暖身

饮酒后,血管受酒精刺激扩张变粗,令血液加速流向皮肤,带来暖意,但这只是一时假象:短暂温暖过后,由于血管无法及时收缩,反而会加快身体散热速度,令人感觉更冷。

误区六:酒精是兴奋剂,一醉解千愁

酒精其实是压抑剂,会麻痹大脑中枢神经,降低自控能力,令醉酒者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如大吵大闹,所以给人的错觉是兴奋、情绪高涨。不过,随血液酒精浓度升高,身体会逐渐产生各种不适,反而令人更加抑郁沮丧。

误区七:平躺睡一觉就能醒酒

醉酒的人常会呕吐,如果平躺,呕吐物会倒流入气道,阻塞气管,引起肺炎,甚至窒息致死,所以必须让醉酒者侧睡,以便使呕吐物流出口腔。另外,也不要让醉酒者单独在陌生环境中休息,如KTV、酒吧等,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八:冷水澡、热咖啡或浓茶,均有助醒酒

冷水澡及热咖啡,或许会令人短暂恢复清醒,却不能降低血液酒精浓度。而咖啡及浓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均有利尿的功效,会刺激身体排出大量水分,更不利于稀释酒精。

饮酒的危害——酒精中毒最可怕

过量饮酒对健康极为不利。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其代谢过程中会对肝细胞产生毒性损伤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酒精中毒:引起情绪不稳定、知觉和记忆障碍、视力减退、平衡失调;头晕、复视、肌肉协调减退、共济失调、语言含糊;昏迷不醒、感觉缺失、听觉和触觉减退,可能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循环衰竭而致死。临床上可分为兴奋期,即出现头昏、无自控力,自感愉快,颜面潮红或苍白;共济失调期,即患者动作不协调,语无伦次等;昏睡期,患者表现为沉睡,颜面苍白,体温降低,皮肤湿冷,严重者会深度昏迷。

2、慢性酒精中毒:为长期饮酒造成的对酒精的依赖性,形成酒瘾。

3、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炎、胃溃疡、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

4、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而且部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演变为肝细胞肝癌。

我国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标准是: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为纯乙醇量,男性40g/天,女性20g/天,或两周内大量饮酒(80g/天)。纯乙醇含量换算公式:乙醇量(g)=饮酒量(ml)×乙醇浓度(%)×0.8(乙醇比重)。

5、心脑血管疾病:对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精神疾病等。另外,饮酒还会引起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

饮酒适量也有好处

1、喝点小酒,减压促消化:其实,喝酒只要能掌握好尺度,就能促进健康、有益身心。

2、减轻压力:已有研究认为,少量或适量饮酒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振奋精神,增强情感,缓和忧虑和紧张心理,减轻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3、提高智力:荷兰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每天喝1-3杯酒的人比那些不饮酒的人患上痴呆症的概率要低42%。

4、减少患心脏病的机会:研究发现,轻中度饮酒者较从不饮酒者和重度饮酒者,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低。适量饮酒能使小动脉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心血管的健康。另外,酒精还能增加体内的保护性胆固醇。而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年龄,男性从35岁开始,女性要到55岁。

5、促消化:适量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6、预防癌症:喝适量葡萄酒,患各类型食道癌和胃癌的危险性比较低。但研究同时发现,如果每天摄入40克酒精,会增加患肿瘤的危险性。经常喝啤酒的人,患食道鳞状细胞癌的危险性比不经常饮酒的人高2倍,喝烈性酒的人则会高出3倍。

总结:通过以上小编的叙述相信大家对于年末聚会小心八大饮酒误区有所了解了吧,那么在之后的年末聚会中小编希望本文的知识能够帮助你健康饮酒,开开心心的过好年末聚会。

喝酒的误区 职场男性健康饮酒法则


因生活工作需要,不少男人都需要好的酒量,喝酒需掌握正确的方法,每天喝一小杯即可,这样对健康有一定益处,但是没有原则地饮酒则对男性健康有很大危害。要想做好男性保健工作,必须了解以下饮酒误区,那么究竟饮酒误区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误区1: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

专家指出,每周酒精的摄入量男性为140克以下,女性为70克以下,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140克酒精就相当于50度白酒的3~4两,也就是说,成年男性每周饮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过3~4两,而红酒则要控制在每天一二两。

误区2:浓茶咖啡可醒酒

有些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或咖啡有醒酒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

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有刺激中枢神经和肌肉的作用,酒后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诱发高血压。

误区3:喝酒红脸不易醉

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这句话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劝酒的理由。但事实上,醉酒和脸色并无多大关系。一些人认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是好事,认为这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将酒精分解掉,因此不容易醉。但专家指出,酒量和脸色没有太大关系,因人而异。

误区4:腊肉香肠做下酒菜

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为了尽量减少酒精对胃和肝脏的伤害,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喝酒前最好先吃点东西,比如喝一杯牛奶,或者吃点鸡蛋和肉,因为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误区5:感情深一口闷

有些人喜欢喝快酒,动不动就劝大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走一个.

其实,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体内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不易喝醉。

这几个饮酒误区男人必须了解,尤其是对那些嗜酒如命的男人来说,更需注意喝酒方式,学会健康科学地喝酒,小饮怡情,大饮伤身,男人们为了你们的健康着想,赶紧醒悟吧!

职场男性健康饮酒法则

男人身在职场,喝上几杯是在所难免,在酒桌上要想干得过别人,就必须掌握以下健康法则,现在可就看好了,以后可别趴下!

主食+酸奶的护胃法宝

去喝酒之前吃点东西,一则能够在胃里形成一些保护,减少对胃壁的刺激;二则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浓度,延缓酒精的吸收。酸奶就是最好的胃壁保护层,因为本身就粘稠,而且还加入了植物胶增稠剂,在胃中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而淀粉类的大分子则能和酒精发生结合,直接起到延缓酒精吸收的作用,作为经过发酵反应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面包、豆类食品等效果更好,因为酒精能够钻进淀粉分子的螺旋当中,形成包合物.喝酒前饱餐一顿馒头加酸奶,绝对比怀揣醒酒药效果更可靠。

提前喝水提案

在到达饭局之前,就先喝下半升左右的水,让泌尿系统在开始喝酒前就开始启动,这样,一部分酒精可以随之直接排泄掉。

拒绝一口闷提议

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以上就是一些对饮酒的只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酒多伤身,凡事讲究个适度。

能吃还要会吃 吃货的8个误区需要避免


吃是一门很讲究的科学。要吃得好,吃得对路,才会不胖而且健康。下面就和小编来看看你有哪些饮食误区

误区一:广告里的美容抗衰老食品

有一句话可以帮助你看穿很多广告,一定要记住噢!那就是:没有一种食物(或者人造食物)可以提供完全的营养素,人类饮食应该是杂食性的。均衡合理的饮食才是抗衰老最好的武器,而不是某一种胶囊或者饮品。

建议每天吃10个拳头的食物保证你和家人的健康美丽:1个拳头的肉类、2个拳头的谷物类(有条件的话增加全谷物,如燕麦、玉米、小米等,可以增加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2个拳头的奶类和豆制品;5个拳头的蔬菜和水果。

误区二:维生素复合含片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应该首先从日常饮食中多食用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粗粮中含有B族维生素,鸡蛋中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绿叶蔬菜中富含叶酸,动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B12,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

其次如果食物无法满足机体需要或者膳食不均衡时,则可以服用含有各种维生素的补充剂,但注意剂量不要超标。(前提很重要!最好的方式不是购买昂贵的维生素产品,而是从日常食物中补充维生素!)

误区三:多吃虾皮补钙

补钙也首先应当从日常饮食中保证钙摄入,钙的良好食物来源是奶类及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豆腐、深绿色叶菜。

其他食物如坚果,虾皮和芝麻酱的钙含量也很高,但由于摄入量很少,所以不作为主要的钙元素来源。

无论是食物中的钙还是钙剂中的钙,进入人体后均需要在胃酸作用下解离成钙离子,才能被吸收利用。但是胃酸对强碱性的钙剂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因此,空腹时不宜补钙。

如果饮食无法满足钙摄入情况下,可选用钙片进行补充。一般成人的钙推荐摄入量是800mg,孕妇乳母1000mg,而通常的钙膳食摄入大约在400mg左右,所以每天补充400mg钙片是合适的。(服用钙片时间可在饭后1-1.5小时,减少食物成分对钙的吸收的影响。)

误区四:骨头汤比豆腐汤好

大家常常认为骨头汤和豆腐汤可以补钙。实际上,无论是骨头汤还是豆腐汤的钙含量和其他营养素含量都很低。如果不吃肉,骨头汤和豆腐汤的营养差不多。

汤的最大作用是帮助消化,增强食欲,补充水分。白色浓汤是由于经过长时间的煲煮后,肉类食物中释放出肌溶蛋白、肌肽、肌酸、肌酐、嘌呤碱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

绝大部分营养素,比如蛋白质、铁、锌、VA等还是都是在肉里,因此既要喝汤也要吃肉,如果光喝汤而把汤里干货或肉渣丢了,是很可惜的。另外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人,浓汤所含的嘌呤高,应当避免。

误区五:土鸡蛋比洋鸡蛋好

土鸡蛋又称草鸡蛋,是指农家散养的土鸡所生的蛋,洋鸡蛋是指养鸡场或养鸡专业户用合成饲料喂养的鸡所下的蛋。

从蛋白质含量来讲,土鸡蛋(12.8/100g)和洋鸡蛋(12.7/100g)几乎没有差别。

农家饲养的鸡由于可常吃到小虫,青草,杂粮等,蛋黄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多因而成橙红色,维生素E、不饱脂肪酸和胆固醇要高于洋鸡蛋。而吃配方饲料的鸡生的蛋则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含量高于土鸡蛋。

为啥有的鸡蛋贵?贵代表更有市场,而不是更有营养。

误区六:鲜榨果汁比水果好

果汁是由水果经压榨去掉残渣制作而成,这个过程中会使原本水果中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氧化营养素有一定损失,而保留的是营养价值不怎么高的糖分。仅仅喝果汁意味着在摄入一杯大部分是糖的水。

相比果汁,水果本身含有很多的有益的健康成分比如果胶、纤维素、多酚类,维生素C,花青素,有机酸,钾元素等。所以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

尤其是儿童,只喝果汁不吃水果,不仅会使得摄入糖分增加,还会使得儿童牙齿缺乏锻炼,面部皮肤肌肉力量变弱,眼球的调节能力减弱。

误区七:吃面比吃米有营养

先来看数据挂面(精白粉)的蛋白质含量是9.6g/100g,碳水化合物含量是75.3g/100g,脂肪含量0.4g/100g.特级粳米的蛋白质含量为7.3g/100g,碳水化合物含量是75.7g/100g,脂肪含量0.6g/100g.

因此从营养成分来讲,米和面的营养差别不大,都属于精致的主食。建议主食中减少精致主食摄入,因此面食和米都需要减少摄入,增加粗粮摄入。此外,面食用煎炸的方式烹调则会大大增加油脂摄入。

误区八:燕窝比鸡蛋有营养

鸡蛋的营养价值非常完美,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相比较于很多食物,鸡蛋中所含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最接近,生物价在各种食物蛋白质中最高,高达94,堪称最完美的蛋白质。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

燕窝就是各种雨燕的唾液,其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就蛋白质而言,燕窝的赖氨酸含量较低,是不完全蛋白质。所以,燕窝的蛋白质生物价无法和鸡蛋相比,营养的性价比更低。

最后,小编帮大家复习一下:

任何营养首先都应该从日常饮食(蔬菜水果、牛奶豆浆、主食、肉类等)中获得,而不是依赖于某种单一的饮品或者药物、保健食品,尤其是那些特别贵的保健食品。

病从口入,如果健康是一条河,生病是河流被污染了,那么学会怎么吃就是从源头控制污染源,增强身体免疫力,是最划算的方法噢。

饮酒的危害孕妇孕期饮酒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喜欢饮酒。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你们知道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吗?在怀孕期间,饮酒会对自身和宝宝带来更大的危害。所以,小编要求大家少饮酒,孕妇禁止饮酒。

研究者们说,当猴因饮酒使其子宫暴露于酒精时,其子代的多巴胺系统被改变。据此研究结果,对此关键神经系统的影响可持续直至出生后5年,这时猴已成年。

酒精对多巴胺系统的影响因妊娠过程中暴露于酒精的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但这也说明了孕期饮酒造成的另外一种后果。

“结果表明孕期任何时间饮酒都是不安全的”研究者们说。“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我们着重研究了更低量酒精的作用,结果提示在孕期饮任何量的酒精都是不安全的。甚至中等量饮酒对子代的影响也可持续到成年阶段”。

这项在UW-Madisons Harlow生物心理学中心进行的新研究,在三组怀孕的恒河猴中观察了中量饮酒对子代的影响,各组在孕期的不同时期给予中等量酒精。另外,还设有未接触酒精的对照组。研究者应用pET扫描来评价在胚胎期暴露于酒精的成年猴的多巴胺系统的功能。

与多巴胺系统相关最常见的疾病是帕金森病,而此系统的异常还可在:上瘾、记忆、注意力和解决问题及更加严重的情况(如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

研究发现,在妊娠早期被暴露于酒精的猴,其子代的多巴胺系统被钝化,难以对周围环境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而在妊娠中晚期暴露于酒精,其结果正好相反,其子代多巴胺系统过度敏感。

心理养生提示:宝宝的顺利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喜悦只有当局者才能切身体会,女性应该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避免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成长。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戒酒的3个小偏方


适量喝酒,有益于健康,酗酒将伤身。当喝酒成瘾时,怎样戒酒最快最有效呢?相信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保健常识频道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戒酒的偏方,对处于戒酒阶段的你,可是非常有用的哦。

1、戒酒偏方一:

活黄鳝一条,放一瓶白酒内浸二天后此酒,1次1-2两,一日三次,将酒服完后永远不想再喝一滴酒。

2、戒酒偏方二:

活鳗鱼一条泡入250毫升白酒中,一天后取出鳗鱼,分数次把酒喝光即可戒酒

3、戒酒偏方三:

中药瓜蒂戒酒。瓜蒂的主要作用是催吐,退黄疸。具体使用方法:将瓜蒂0.3~0.5g浸泡在500ml白酒中,7到15天后饮用。如果酒量没有明显减小的,瓜蒂剂量可以增加到0.5~0.7g。据统计,饮用者每天饮酒量均能逐渐减少,97.3%的饮用者可以达到每天饮酒量100ml以下,6个月以上完全戒掉的达20.7%。

温馨提示:戒酒是个慢慢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戒掉,嗜酒者可以选择通过一点一点的减少饮酒次数,并减少每次的饮酒量,这样一点一点的有计划的慢慢的就会把酒戒掉。及时喝酒也喝不多,适当的少量饮酒对身体也是有点好处的。

五个常犯的饮食误区


立秋已过,部分人已经开始着手进补,但应该如何避免吃出健康隐患呢?营养专家李海峰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陷入的五个饮食误区。赶快看看,你都犯了哪几条!

1.偏爱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爽口、开胃,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腌制食品中往往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和多环芳香烃化合物,这是两种高致癌物质。因此,腌制食品还是少吃为妙。

2.豆浆不用煮熟

豆制品应该每天都要吃一些,这是大有益处的,但豆浆一定要煮熟了再喝。因为豆浆不煮熟煮透,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被破坏,不仅难以消化,还会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

3.鱼吃得越多越好

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保护视力、消除炎症颇有益处。但吃鱼并非多多益善,鱼的脂肪酸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它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如果长期过量食鱼,就会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如皮下紫癜、脑溢血等。

4.用沸水冲茶

有的人以为凉水冲不开茶,但并不是说一定要用沸水冲茶。因为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茶叶中的很多营养物质,还会溶出过多鞣酸和芳香物质,使茶有苦涩味,降低了滋养保健的作用。泡茶的水温一般应在80摄氏度左右,冬季可适当高一些。

5.多吃醋有好处

醋能增进食欲,开胃健脾,促进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吸收。对降血压、预防流感也有一定的作用。于是很多人认为吃醋有很多好处,而过量食醋,甚至有人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过量,会灼伤食道、胃粘膜,损伤脾胃,还会软化骨质,加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澄清饮酒的8个误区》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夏季养生的误区”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