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季天气炎热,很多消费者喜欢到街边的烧烤大排档吃烧烤喝啤酒。2014年6月11日凌晨,南京农业大学17名学生在路边小吃店毕业聚餐,食用大量烧烤食品后,14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为减少类似事件发生,需要重视烧烤中存在的风险,并做好相应预防工作。
吃烧烤存在的安全隐患
1. 烧烤肉制品中形成的苯并芘具有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损害。
苯并芘又称苯并(а)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物。烧烤肉制品中的苯并芘是食品在烧烤、烟熏、烘烤时,脂肪因高温裂解,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通过热聚合反应生成苯并芘。经常大量摄入烧烤食品对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吃烧烤存在的安全隐患
2. 按照相关规定,餐饮服务单位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个别不法商贩使用嫩肉粉等添加剂,易引发硝酸盐中毒。原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5月28日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2012年第10号)》,规定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吃烧烤存在的安全隐患
专家建议
对路边烧烤问题的治理,需要从业人员的自律,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也需要广大消费者遵循科学饮食理念,进行健康消费。
1. 建立举报制度,发挥群众效应,逐步建立社会共治机制,强化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工作,以完善市场监督机制。
吃烧烤存在的安全隐患
2. 规范烧烤行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倡导守法经营,建立诚信机制,鼓励行业内的良性竞争。
吃烧烤存在的安全隐患
3. 基于路边烧烤食品客观存在,食客众多,为进一步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研究路边餐饮控制措施,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
吃烧烤存在的安全隐患
4. 针对流动摊贩客观存在且难以彻底取缔的现状,建议采取由禁变限的方法,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划区经营,集中管理,并严格执行《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2012年第10号)》。
吃烧烤存在的安全隐患
5. 建议政府加大研发新型检测技术及快检产品的资金投入,加强进行现场检测力度,保护消费者健康。
吃烧烤存在的安全隐患
6.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经营的餐饮服务场所,合理膳食,减少不必要的消费风险。
吃烧烤存在的安全隐患
【导读】奶茶等甜饮料对身体没有好处已经被大家所熟知,所以现在打着健康旗号的鲜奶吧出现了。这样的饮品店究竟能否提供好的鲜奶饮品呢?
鲜奶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如今,鲜奶吧在我国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因主打鲜奶直供营养健康,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然而,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由于存在奶源不明、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多头监管等问题,部分鲜奶吧仍暗藏乳制品安全隐患,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奶依然任重道远。
鲜奶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鲜奶吧主打营养健康受青睐
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附近,有一家365鲜奶吧,门口写着牛奶要喝新鲜的,酸奶要吃现酿的等广告语,每天都有不少消费者在那里购买鲜牛奶和酸奶。
鲜奶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这个小站可以订牛奶,还可以电话订餐,我们周边的住户都觉得很方便。南昌市民饶丹丹告诉记者,她已经在365鲜奶吧订购近一年的鲜牛奶了,这家鲜奶吧主打的奶农直供巴氏消毒鲜牛奶喝起来很放心。
不仅是江西,近年来,鲜奶吧在其他地方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经四路的旺角鲜奶饮品吧是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销售巴氏鲜牛奶、酸奶、冰淇淋、奶昔等多种乳制品。
鲜奶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最近来鲜奶吧消费的顾客越来越多,我们的产品经常供不应求,只好采取会员制进行销售。旺角鲜奶饮品吧负责人杨晓霞告诉记者。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山东作为全国较早出现鲜奶吧的省份,自2009年7月潍坊出现第一个鲜奶吧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已有3000余家各种类型的鲜奶吧,遍及全省17个地市。
鲜奶吧暗藏安全隐患
虽然鲜奶吧主打健康牌,但不少业内人士反映,由于部分鲜奶吧存在奶源不明、从业人员缺乏乳制品专业制作知识、多头监管等问题,鲜奶吧中仍然暗藏乳制品安全隐患。
鲜奶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统计科副科长胡智胜认为,鲜奶吧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经营规范。少数鲜奶吧经营者为追求个人利益,使用来源不明、不固定的生鲜乳为原料,导致出售的乳制品质量难以控制,为安全埋下隐患。
从业人员缺乏乳制品专业制作知识也是一大隐患。记者通过网络搜索鲜奶吧加盟,出现了相关信息83万余条,记者查询后发现,大多数加盟企业都是在经营鲜奶吧所需的生产设备,而在技术培训、市场调研、连锁管理等方面几乎是空白。
鲜奶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山东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秘书长张志民告诉记者,部分鲜奶吧从业人员缺乏食品安全和乳制品制作专业知识,制作工艺、操作方法有待规范。比如,有些鲜奶吧仅使用几千元的蒸箱消毒器,不能十分准确地控制消毒蒸煮的时间,存在一定隐患。
此外,鲜奶吧多头监管在我国一些城市普遍存在。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由于畜牧部门管奶源,工商管理部门管开店,卫生防疫部门管日常检查,各部门只管一头,缺乏全局统筹协作,导致监管难以全覆盖,一些不法商贩仍在开门迎客。
鲜奶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如何在鲜奶吧喝到放心奶?
针对鲜奶吧的食品安全隐患,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应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规范和引导,从而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奶.
鲜奶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有专家认为,应尽快制定出台鲜奶吧监督管理办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引导鲜奶吧产业良性发展。张志民说,我国现有的相关规定尚不能对鲜奶吧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的管理,亟须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有一定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办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
向健军认为,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能够确保鲜奶吧生产和销售健康安全乳制品。当前,首先要制定全国统一的鲜奶吧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从业者培训和资质审核,并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从而淘汰那些不规范、不安全的鲜奶吧.
鲜奶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多位专家还表示,有关部门要加强鲜奶吧的进口和出口监管。在进口端,要鼓励和引导奶牛养殖场与鲜奶吧无缝对接,确保安全优质的生鲜奶直供鲜奶吧;在出口端,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检测和监管,对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销毁,对于多次生产不合格产品的鲜奶吧还要吊销执照。
“什么是健康饮食?”“少吃罐头,多吃新鲜食物。”其实,也不一定,有那么几种新鲜食物,越新鲜其毒素可能越多或安全隐患更高。
1、猪肝
猪肝炒久了会变老、变硬,很多人吃鲜猪肝,在烹饪方法上会采用急火快炒,并且炒好趁热吃。其实这样吃有很大的隐患,猪肝是猪体内的最大解毒器官,这里聚集着所有的有毒代谢物,若不能彻底加热,会造成部分有毒物质的残留在猪肝;
此外,急火快炒也无法完全杀灭猪肝里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
2、鲜茶叶
现在什么提倡纯天然,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其实就不一定就是好,它含有活性较强的生物碱、鞣酸等物质,如果大量地饮用此种茶叶,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加快血液循环和心率。
所以在购买新茶,最好还是选择放置一段时间之后,等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氧化再饮用。
3、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肠道吸收后会在体内转化成有毒物质,引起食物中毒。相比之下,干制的黄花菜在经过水蒸气熏蒸、晾晒以后,可以去除大部分的秋水仙碱,这样食用就比较安全。
4、鲜牛奶
现挤出的牛奶、羊奶等,都可能带有结核杆菌等,容易引起人畜传染,而且,现挤出来的鲜牛奶也无法保证挤奶的容器消毒、环境卫生、奶的安全卫生等情况,所以,大家买羊奶、牛奶还是去正规商场购买为宜。
零食是很多小孩都喜欢的食物,可是零食中却含有很多危害人身体健康的零食,下面就赶紧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各种零食都含有哪些添加剂吧。
火腿肠:被调查的7种火腿肠中,卡拉胶、亚硝酸钠等添加剂使用较为普遍,其中亚硝酸盐的使用率高达85.71%.亚硝酸钠可与人体中胺类物质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蜜饯:在被调查的13种蜜饯中,使用率最高的为柠檬酸,使用概率达到92.31%.专家认为,长期大量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奶茶:被调查的11种奶茶中,含有多种增稠剂,食用香精、柠檬酸钠、酪蛋白酸钠、二氧化硅等食品添加剂使用较为普遍。山梨酸钾上文已有提及,而长期大量摄入六偏磷酸钠等磷酸盐类会导致人体钙、磷比例失衡。当钙质代谢出现紊乱时,人体就会出现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病变。
薯片:在被调查的20种薯片中,增味剂的使用频率较高。长期大量食用谷氨酸钠的潜在危害,上文已有提及。5-肌苷酸二钠与谷氨酸钠一起,会导致情绪异常。
方便面:在被调查的31种方便面中,其配料表中100%都使用了谷氨酸钠作为增味剂。其中,谷氨酸钠是一种可能的过敏源,与抑郁、情绪改变、失眠、腹部不适等症状相关。
专家称:大量摄入同种添加剂有风险
在日常烹调中常用的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以及经常与之联合使用以提升食品鲜味的5-呈味核苷酸二钠,这两种增味剂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会导致情绪异常。谷氨酸钠还与抑郁、失眠、恶心、偏头疼、不育等症状相关。
此外,常见的增加食品口感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或安赛蜜,曾被报道与多种不良反应相关。安赛蜜曾被指出在动物实验中可导致癌症和肿瘤,而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食品添加剂投诉案件中,关于阿斯巴甜的投诉是最多的,占了所有投诉的75%.
专家表示,一方面,经过添加剂的改造变得口感酥脆、色泽亮丽、鲜美可口的食品会让人胃口大开;另一方面,添加剂掩盖大量油和盐的味道,使食用者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导致营养过剩引起肥胖。另外,添加剂还会破坏食物本身的天然口感,导致人拒绝天然食物。
另外,调查还发现,在儿童经常摄入的食品中,使用甜味剂阿斯巴甜或安赛蜜的不少。而这两种添加剂也曾被报道与多种不良反应相关。专家提醒,一些过敏体质、哮喘、多动症患儿的家长,应该格外注意孩子常吃的食品,因为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
吃零食不妨分个等级。比如,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有:全麦饼干、营养麦片、蔬菜、水果、水果干、奶酪、花生酱、酸奶、自制面包等;可每周食用2-3次的有:甜饼干、冰激凌、山楂片、鸡蛋卷、布丁、动物饼干、燕麦花卷、海苔、自榨果汁等;只能偶尔吃的有:糖果、巧克力、薯片、薯条、玉米片、棉花糖、烤饼、果脯、虾条、碳酸饮料等。而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等则最好不吃。
零食大概是每个人都无法拒绝的食物,聊天买点零食,看电影买点零食,唱歌买点零食,反正零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了。可是这美味零食的背后隐藏什么样的“危机”呢?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添加剂的危害吧!
正确看待
(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改善或丰富食物的色,香,味等。
(2)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
实际上,不使用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疾病。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生物,这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
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食品添加剂用量,用每千克每天摄入的质量(mg)来表示,参照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4)不使用有毒的添加剂
“吊白块”是甲醛亚硫酸氢钠,也叫吊白粉吊白块,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由锌粉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低亚硫酸等,再与甲醛作用后,在真空蒸发器浓缩,凝结成块而制得。“吊白块”呈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状,溶于水。常温时较稳定,在高温时可分解亚硫酸,有强还原性,因而具有漂白作用。在80℃以上就开始分解为有害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NaHSO2·CH2O·2H2O + 3H2O = 4NaHSO3 + 2HCOONa + HCOOH + 2H2O + 3CH3OH
110℃时分解为甲醛,反应方程式为:
NaHSO2˙CH2O = NaHSO2 + CH2O
NaHSO2 + H2O =NaHSO3 + 2「H」
它可使人发热头疼,乏力,食欲减退等。一次性食用剂量达到10g就会有生命危险。“吊白块”主要用在印染工业中作为拢染剂和还原剂,它的漂白,防腐效果更明显。
主要危害综述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两类:天然添加剂与人工合成添加剂。天然添加剂来自天然物,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人工合成添加剂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合成色素的危害,并且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相比较,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许多国家在食品加工行业普遍使用合成色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在食品中使用合成色素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提出了疑问。与此同时,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吃着精美点心、快餐盒饭、香喷喷的热狗时,瞟一眼印刷精美的包装食品上的营养成分表,你就会发现每种食品中都有添加剂成分。据了解,转化脂肪、精制谷物制品、食盐、高果糖浆四种成分是在加工食品中最多见的,这几种成分危害着人体健康。
有些若过量也有危害,如: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芬兰白色素、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基本上都没有危害,只要它的添加得不过量。
正确防范
正确防范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应:
一、在超市买东西,务必养成翻过来看“背面”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
二、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买食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请不要忘记,光线越强,影子也就越深。
三、“知道”了以后再吃。希望大家在知道了食品中含有什么样的添加剂之后再吃。
四、不要直奔便宜货——便宜是有原因的,在价格战的背后,有食品加工业者在暗中活动。
五、具有“简单的怀疑”精神。“为什么这种明太鱼子的颜色这么漂亮?”“为什么这种汉堡包会这么便宜?”具备了“简单的怀疑”精神,在挑选加工食品的时候,真相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使用上的理解误区
造成食品添加剂行业混乱的另一大因素,是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存在理解上的误区。
当下,有很多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者错误地认为,使用食品添加剂只要保证按照GB 2760等标准公告中的相应的使用范围、使用量添加就万事大吉,这种理解就过于片面。
譬如,被热议的“红烧肉中添加肉宝王中王”的事件,乍一看“肉宝王中王”的产品配料,其主要成分甲基环戊烯醇酮和乙基麦芽酚都属于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用香料。但从红烧肉的烹制过程来讲,如果企业采购的是完全符合生产要求的合格肉,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加香必要的,也就是技术上没有使用食品用香料的必要性,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如果企业是因为采购了不合格的肉,而通过加香等手段掩盖原有肉品香气不足的缺陷,就更加违反了食品添加剂“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更有甚者,某些不法商家因为食品用香精并未不允许在生、鲜肉之外的肉制品中使用,便通过添加牛肉味香精变“鸡肉”为“牛肉”,欺骗消费者,这就属于以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用香精的行为,应依法予以严惩。
又如,在GB 2760-2011标准中,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等磷酸盐被允许使用在复合调味料中,三聚磷酸盐的主要功能是水分保持剂,若其用在复合调味料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下游行业在肉品腌制调味时起水分保持功能的话,则应认为三聚磷酸盐对固态调味料产品本身并不起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对该调味料产品没有使用的必要性,应当从配方中去除。
因此,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把握、正确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深入了解被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特性,结合自身产品的工艺需要,绝不使用不具有技术上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
1、方便面
添加剂最多的9大零食排行
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2、火腿肠
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3、蜜饯
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
4、果冻
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5、冰激凌
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的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6、饼干
所含添加剂包括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山梨糖醇。大量的焦亚硫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
7、奶茶
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8、口香糖
可能含阿斯巴甜、山梨糖醇、柠檬酸等添加剂。过多的山梨糖醇会引起腹泻。
9、薯片
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等。上述两种都是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的。
宝宝可以吃零食吗
该不该给宝宝吃零食?
儿童非常好动,整天手脚不停的活动着,消耗大量热能。因此,每天在正餐之外恰当补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满足新陈代谢的需求。研究表明,儿童恰当吃一些零食会营养更平衡,是摄取多种营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所以爱吃零食并不是坏习惯,关键把握一个科学尺度。首先,吃零食时间要恰当,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不要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吃。其次,零食量要适度,不能影响正餐。
另外,要选择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不损害牙齿的小食品,如新鲜水果、果干、坚果、牛奶、纯果汁、奶制品等,不要太甜、太油腻。
在日常生活中,以下五种零食是不能给孩子吃的:
糖果
糖果因其诱人的外观和甜甜的味道特别受小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家长们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硬糖还是软糖,都很容易被吸入气管,特别是橡皮糖,因为橡皮糖过韧不易嚼,容易噎住呼吸道,所以也要尽量少给孩子食用,在孩子食用糖果时最好也要在一旁看着。
坚果
不要让宝宝食用花生、腰果、无花果、瓜子等等这些坚果类食物,因为孩子可能不会咀嚼,还没咀嚼好就把食物吞下去,这样就很容易卡进气管。一旦不慎进入气管,是会导致窒息的。因此如果孩子想吃这类坚果,那么最好碾碎后再给他们食用。
小水果
圣女果,葡萄等这些水果个头比较小,孩子们在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囫囵吞枣,不然很容易噎着。所以在食用这类水果的时候也要切成小块,千万不要怕麻烦。
果冻
要知道果冻就是在众多噎死孩子新闻中的高频出现的主角,就个人来说,我觉得家长们可以把果冻这类胶状食物直接拉进黑名单,果冻里不仅含有各种添加剂,因其凝胶状也特别容易堵塞气管,况且果冻的包装纸上都写有三岁小孩不能单独食用。
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吃,那么就将果冻切成小丁慢慢喂食。此外,除了果冻,家里还有其它容易引发窒息问题的食物。所以妈妈们务必要好生照看孩子,以免孩子放假期间还要往医院跑。
粘性大的食物
年糕、汤圆、元宵、软面包等粘性很大,不易咀嚼消化,整个吞下还很容易噎着,所以一般来讲是不建议给孩子吃这类食物。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零食美味存在五大安全隐患》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养生零食”专题供您欣赏!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