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收缩减弱或收缩不完全,不易排空胆汁,造成淤积。因此,要积极防治胆囊病变。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是如何辩证的治疗胆囊炎的,看看中医辨证治疗胆囊炎的偏方,赶紧来看看吧!
气滞型
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并牵引肩背,伴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寒热往来,食少腹胀,发热不重,苔薄白,脉弦紧。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止痛。茵陈30克,龙胆草12克,柴胡20克,黄芩15克,木香12克,延胡索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水煎服,日1剂。
湿热型
右上腹持续胀痛,偶有阵发,寒热往来,或身热不扬,头昏目眩,身倦无力,心烦呕恶,口渴不欲饮,多有目黄、身黄,黄如橘子色,尿黄浊,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利湿热,疏肝理气。银花30克,连翘15克,板蓝根30克,生大黄12克(后下),黄芩15克,法半夏10克,木香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水煎服,日1剂。
实火型
右上腹持续性胀痛,痛剧而拒按。上腹痞闷,高热气粗,口苦心烦,或有呕恶,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利湿通下。生大黄12克(后下),龙胆草10克,败酱草30克,芒硝10克(冲服),生石膏30克,栀子10克,茵陈30克。水煎服,日1剂。
金钱草30克,海金沙20克,柴胡12克,枳实10克,白芍30克,郁金、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4天。本方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
大黄15克,黄芩、黄连、栀子各10克,川芎15克,红花10克,延胡索12克,川楝子10克。本方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热利胆。
扁竹根,扁竹根、淫羊藿各40克。 水煎服,每日2次服完。 治急性胆囊炎。
嫩柳枝,嫩柳枝20克,猪苦胆1只。 将嫩柳枝煎成约50毫升液,然后趁热将猪苦胆汁 混入,用白糖水送服,每次25毫升,每日2次。 治急性胆囊炎。
小白芨,小白芨50克。 以假鳞茎人药,研碎煮糯米饭吃,每日2次,每日1 剂;或研末加熊胆10克调匀,分5次兑蜂糖服,每日2次。 本方具清肺利胆、解毒清热、补肾、镇痉之功。彝医 用于胆囊炎,胆绞痛有确切疗效,为独特方剂。
小麦秆,鲜嫩小麦秆100克(采取春天已灌浆,尚未成熟的 小麦),白糖少许。 麦秆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加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饮, 每次半小碗,1日3次。 本方消炎利胆,适用于胆囊炎。
西瓜治,红瓤西瓜14克,冻粉1.5克,白糖60克,香蕉油1 滴,清水90克。 西瓜瓤去掉种子、切碎,挤出西瓜汁,冻粉切成寸 段,在瓜汁中加白糖15克,放人冻粉煮化,搅均匀,凉透,凝结成 冻,即为西瓜酪。清水加入剩余白糖烧开,凉透,加上香蕉油。把西 瓜酪割成小块,在盘子四周浇上糖水即成。 本方清热解毒,利胆降压,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鉴别诊断
1.急性胆囊炎应与引起腹痛(特别是右上腹痛)的疾病进行鉴别。
主要有急性胰腺炎、右下肺炎、急性膈胸膜炎、胸腹部带状疱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阑尾炎等。
2.慢性胆囊炎应注意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消化不良、慢性病毒性肝炎、胃肠神经功能症和慢性泌尿道感染等鉴别。
慢性胆囊炎时,进食油腻食物后常有恶心和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加剧,此种情况消化道疾病少见。另外,可借助消化道钡餐造影、纤维胃镜、肝功能和尿液检查进行鉴别。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的仔细阅读,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对胆囊炎的治疗偏方以及胆囊炎的诊断都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里推荐的几种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较不错的,但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前请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治疗服用!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内科疾病,发病的人群是所有人,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有可能会患上这个疾病。这个疾病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一些症状,大家可以根据这些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患上这个疾病。患上了急性胆囊炎的话会导致右腹部上方会有明显的绞痛情况出现,遇上这样的话就要留意。
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怎样去判别疾病,这样对我们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大家都听说过病向浅中医,就是这个道理了。我们不能判断的话就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为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症状
【临床表现】
1、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绞痛,向右肩胛下区放射,伴有恶心、呕吐。
2、发冷、发热、纳差、腹胀。
3、10%病人可有轻度黄疸。
4、过去曾有类似病史,脂餐饮食易诱发。胆囊结石引起者,夜间发病为一特点。
5、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或反跳痛,莫菲(Murphy)征阳性。30%-50%病人可触及肿大胆囊有压痛。
【诊断】
对有右上腹突发性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体检右上腹压痛和肌卫,Murphy征阳性,白细胞计数增高,B超示胆囊壁水肿,即可确诊为本病。如以往有胆绞痛病史,则诊断更可肯定。
需要指出的是,15%~20%的病例其临床表现较轻,或症状发生后随即有所缓解,但实际病情仍在进展时,可增加诊断上的困难。
上面向大家介绍了关于急性胆囊炎的一些资料,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这个疾病的症状会有些许的了解。我们在生活中多学习一些疾病的知识,其实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我们可以及时的发现疾病,这样就代表着可以及时进行治疗了。
慢性胆囊炎是一个不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出现后,也是身体出现多种问题造成,慢性胆囊炎对人体健康损害很大,而且它的出现,也是需要对患者身体各方面进行检查,使得对患者身体进行了解,这样治疗的时候,也都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最佳。
很多人对慢性胆囊炎病因并不是很清楚,在患有这样疾病后,需要对它的病因进行很好认识,这样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该选择什么样方法,利于患者疾病改善。
慢性胆囊炎:
病因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一样,胆囊结石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小发作,即慢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尸检或手术时发现,占所有胆囊病变的2%~10%。
3.伴有结石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又称瓷瓶样胆囊,结石引起的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钙化而形成,钙化可局限于黏膜,肌层或两者皆有,多见于65岁以上的女性病人。
4.黄色肉芽肿样胆囊炎少见,系由胆汁脂质进入胆囊腔的结缔组织致炎性反应而成。
临床表现
慢性胆囊炎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型
患者有胆囊炎病史,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一致。
2.隐痛性胆囊炎
长期出现右上腹隐痛。
3.餐后上腹饱胀、嗳气。
4.无症状型
只在手术或尸检时被发现。
以上对慢性胆囊炎病因也是有着一些介绍,对这类疾病治疗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病因进行,而且对它的症状都有什么,以上也是有着详细说明,治疗这类疾病,需要根据患者病因、症状进行,利于患者疾病得到改善。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本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胆囊炎应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即时治疗。
偏方一
柴胡15g,黄芩15g,半夏15g,枳实15g,厚朴15g,茵陈15g,白芍15g,大黄15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气郁证或湿热证。
偏方二
木香10g,郁金15g,栀子15g,龙胆草15g,大黄15g(后下),芒硝10g,柴胡20g,茵陈30g。水煎服,每日1剂。主要用于毒热型。
偏方三
鲜芦根33cm,鲜藿香10g。水煎服,每日3~4次。适用于急性胆囊炎后期湿热未尽者。具有化湿退黄之功效。
偏方四
大黄牡丹汤加味 生大黄、牡丹皮、元明粉(冲)、川楝子,炒玄胡各10g,瓜蒌仁20g,桃仁6g,乌梅5枚,黄连5g。水煎服,每日1剂。
注意事项
1.宜大量饮水,可在水里补充钠盐和钾盐。
2.宜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清淡流质食品,如米汤、藕粉、豆浆、蜂蜜水、杏仁茶、红枣汤、莲子汤、桂圆汤、果汁、菜汁、冲蛋清水等。
3.多吃水果和蔬菜。
4.口味尽量清淡,避免使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
5.禁食高脂肪、油炸和刺激性的食品,如肥猪肉、羊肉、鸡肉、鸡蛋、牛奶等。
在胆囊疾病中常见的就是胆囊炎,很多胆囊炎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只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就会减少胆囊炎的发作,平时可以多喝玫瑰花茶,多吃玉米须炖蚌肉,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
1、乌梅虎杖蜜
材料:乌梅250克,蜂蜜1000克、虎杖500克。做法:将乌梅、虎杖洗净,水浸泡1小时,放入瓦罐,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滤出药汁,加水再煎,滤出药汁。然后将两次滤出的药汁与蜂蜜同入锅中,文火煎5分钟,冷却后装瓶,每次饭后开水冲服1汤匙。
功效:清热解毒,利胆止痛,适用于慢性胆囊炎、右上腹疼痛或者不适等症。
2、玉米须炖蚌肉
材料: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盐适量。 做法:将玉米须和蚌肉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烧煮后文火煮至烂熟,加盐调味,即可。功效:利湿通便,平肝泄热,降压利胆退黄,适用于胆囊炎患者食用。
3、合欢花蒸猪肝
取合欢花10克,鲜猪肝150克,入碗中,加水后入屉中蒸熟,酌情加食盐调味后佐餐。可以疏肝理气、养肝止痛,适用于胆囊炎患者食用。
4、田螺汤
取田螺100克,洗净,加水,旺火烧沸后改为文火煨炖约15分钟即成。饮汤。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绞痛者食用。5、玫瑰花茶
用玫瑰花瓣10克,沸水冲沏茶饮用。可疏肝解郁、理气止痛,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食6、米醋瓜藤饮
取黄瓜藤100克,洗净,与花椒适量,水煎取汁,滤渣后与米醋100克煮沸,调入鸡胆汁适量。温服,日服2次,连服2-3天。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恶心呕吐。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生病,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同时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很无奈。对于一般的病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都能治好,而且对于一般的疾病,目前医学上的治疗方案还是相当成熟的,所以根本不用我们担心。但是有些疾病,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又或者说治疗起来很复杂,比如:结石性胆囊炎。
说到结石性胆囊炎其实就是指我们人体胆囊部位发生结石的症状,类似疾病还有肾结石和尿路解释等等。这些疾病虽然能够治愈,但是治疗的过程相对而言比较复杂,而且治疗的时间要长。下面就来详细说一下结石性胆囊炎。
结石性胆囊炎是指胆囊内或胆囊颈部发生结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的部位、大小、是否引起感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结石性胆囊炎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之分。
结石性胆囊炎的症状一般有如下的表现:
1.胆囊内结石
一般不产生胆绞痛的症状,称为静止性结石,可有右上腹隐痛、反酸、嗳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在摄取油腻食物后明显,如伴有感染时可有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可无阳性体征,少数结石过大时可触及胆囊。
2.胆囊管内结石
可有胆绞痛的表现,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向肩背部放散,伴恶心、呕吐等。问诊要点详见急慢性胆囊炎。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压痛,如出现胆囊穿孔可有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急性腹膜炎的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
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为:
1.白细胞
总数10×109/L,核左移。
2.腹部X线
摄片胆囊区可见阳性结石。
3.B超检查
示胆囊增大,壁厚3.5mm,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4.静脉胆道造影
胆囊不显影。
5.CT或MRI检查
显示胆囊结石。
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哪位朋友或者家人不小心患了结石性胆囊炎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怕,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有一颗把病治好的心,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心态,再加上适当的治疗方法,我们才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石性胆囊炎治好。
柴胡10克白芍15克郁金15克茵陈20克香附12克青皮5克陈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水煎服
柴胡15克,青蒿、枳实、茯苓、郁金、陈皮、法半夏、白芍各10克,灵仙25克,甘草3-5克(随症加减)。水煎服。主治慢性胆囊炎。
干玉米须50克(1次量),煎汤代茶饮。此方宜常饮,主治胆囊炎。
金钱草50克,大黄粉25-50克,茵陈蒿25克,木香20克,郁金20-30克,黄芩25克。每日1剂,水煎服。
猪苦胆10只,龙胆草120克,大黄120克,郁金20克,金钱草120克,将后4味药共研为细末,以猪胆汁泛丸,每日服3次,每次9-12克,饭前服,服完上药为1疗程。
地胆草(干)60克,冰糖30克,水煎温服,连服30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禁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及含油脂丰富的食物。
地胆草(干)60克,冰糖30克,水煎温服,连服30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禁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及含油脂丰富的食物。
满天星(天胡荽)、鸡矢藤、绵茵陈、虎杖、姜黄各15克,水煎服,日剂,连服3-15剂。
蒲公英、三叶鬼针草各50克,海金沙、金钱草各25克,郁金20克,川楝10克。水煎浓缩至150毫升,日服3次,每次50毫升。
玄明粉、海金沙、广郁金量研末,每日服3次,每次3克,吞服
猪苦胆10只,龙胆草120克,大黄120克,郁金20克,金钱草120克,将后4味药共研为细末,以猪胆汁泛丸,每日服3次,每次9-12克,饭前服,服完上药为1疗程。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