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2019-10-13 │ 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未病与春季养生

泡疹的中医治疗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泡疹的中医治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疱疹是由疱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比较常见的就是带状疱疹,多数人对这种疾病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一旦得了这种疾病,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还会导致反复发作,尤其是在免疫力比较差的时候,病情是比较严重的,中医治疗在这方面效果是很好的,我们来看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泡疹的中医治疗

1.毒瘀并解方

黄芩10~15g,山栀10~15g,莪术10~15g,元胡6~10g,猪苓15~30g。将上药(除元胡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将元胡放入,煎20分钟,再与余药同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黄芩性味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用以为君;山栀为臣,与黄芩共奏清热解毒之效;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元胡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二者为佐药,共奏疏达气血之瘀滞而止痛之功效。猪苓利水渗湿,驱邪从小便而走,佐助君药清热之功。全方药简力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而达消疹止痛之效。

2.活血散瘀汤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此证多属毒邪偏盛,虽经治疗,毒热未尽或气阴两伤致气滞血瘀。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木香、枳壳、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佐以紫草、板蓝根清解余毒,全方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3.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附子3g,肉桂2g,细辛2g,干姜3g,党参18g,当归9g,黄连6g,黄柏15g,黄芩12g,木香12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乌梅丸现代多收入驱蛔剂,实为治厥阴病之总方,方剂组成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具有扶正祛邪,调和寒热,止痛除烦等功效。方中党参、当归、肉桂、干姜、附子、细辛温养气血,理虚止痛;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黄连、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敛浮阳以温下焦,并可制桂、附、姜、辛大热之烈;增以木香行气调中,既增强止痛效果,还能健脾消食,使苦寒不伤胃,补虚而不呆滞;诸药合用,可充分发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使寒散热除,升降复常,气血调和,腹痛得解。

4.越鞠丸加减方

苍术10g,生香附15g,抚芎15g,炒栀子6g,神曲10g,厚朴6g,泽泻10g,枳壳6g。日1剂,水煎服。

本方香附、川芎、厚朴、枳壳行气止痛,苍术、泽泻、栀子祛湿,神曲保护胃气,诸药合用,共奏行气解郁,利湿止痛之功。

5.清解汤

银花30g,连翘15g,紫花地丁30g,夏枯草30g,大青叶15g,粉丹皮15g,苦参12g,炒侧柏30g,炒荆芥12g,炒栀子12g,玄参12g,蒲公英30g,水牛角片40片。水煎服,日1剂。加减应用加服紫血丹,每次1支,日2次。

银花、连翘、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佐以粉丹皮、苦参、玄参等清热凉血而获效。

2心动过速的中医治疗

心动过速的中医治疗

心动过速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病,它主要指的成人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00次以上,这对于人的健康影响是比较大的,这时候应该了解具体的发病原因,然后进行正规的治疗,中医在这方面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比如说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可以通过中药方面来调理等等,我们来看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通络治疗心律失常的机理

中医络病学认为,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络虚不荣引发的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异常、心肌细胞自律性异常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络脉瘀阻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使络虚不荣更加严重,加剧了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异常。所以荣养络脉、活血通络,使瘀阻的络脉恢复畅通,络脉中的气血旺盛,就可以调节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从而使紊乱的心律恢复正常。

心动过速按摩什么穴位

(1)按揉内关穴(主穴)2分钟。

(2)按揉心俞穴3分钟。

(3)按揉神门穴1分钟。

随症加减

(1)阴虚火旺加擦涌泉穴3分钟。

(2)胸部憋气加揉肺俞、膏肓穴各2分钟。

预防

(1)避免情绪激动,神经紧张和过度疲劳。

(2)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不喝咖啡和浓茶。

(3)每日按揉劳宫穴2分钟,有强壮心脏、预防心动过速作用。按揉时用力不可过重,以心脏舒适为度。

心动过速的中医治疗

方名:加味八味安神丸。

组成: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茯神15克,九节菖蒲12克,琥珀12克,炒枣仁30克,白人参12克,炙甘草9克,龙骨30克,当归12克,枸杞子15克,肉苁蓉12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2次,每次服1丸。

出处:郑侨方。

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个治疗心动过速的穴位,中医认为,这3个穴位配合按摩才能更好的治疗心动过速,此外,吃中药也是治疗心动过速的一个好方法。

Ys630.com相关知识

中医治疗癌症


癌症一向是一座大山,带给人们的是黑暗与绝望,当它魔鬼般的爪伸过来的时候,我们需要站起来抗争,其实癌症并不可怕,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医学造诣已经带来希望的曙光,中医治疗癌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与接受,是因为中医治疗癌症确实有它的作用。

得了病,要受到身体跟心理的双重折磨,这时候中医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身体的痛苦,西医的手术跟化疗有时候比疾病本身更可怕,这时候中医则显得更加温柔,说成以柔克刚可能更加准确。

中医治疗癌症最早源于周朝,是在宋朝就开始有了“癌”字。可以说中医治疗癌症是有很渊源的历史的。特别是近30、40年,中医治疗癌症得到了大量的临床和科研的证实,也得到了大量医学界专家的认可。不但中医医生认可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而且相当多的西医生也认可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癌症的出现对患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会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中医治疗癌症有独特的优势,在治疗中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标,注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虽然见效较之西医缓慢,但是通过中医扶正培本的方式,可提高机体自身对癌症细胞的防御能力,同时也可以弥补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身体素质,从而达到抑制癌症发展的作用。

癌症只是一种病,其实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勇敢的面对,有一颗坚信康复的心,良好的心态配合中医的治疗,注意饮食,注意运动,保持心理的健康,癌症不是不治之症,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在这条路上与大家同在。

抑郁中医治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有心理问题,有些人不自视自己的问题所在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人们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时候通常会运用有些药物或者是心理疏导的方法,运用的药物大多是西药类的。其实中医也能够治疗心理疾病,抑郁中医治疗主要是通过疏通郁塞,具体的来了解下吧。

在我国古代医学论著上,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在郁字上面。中医认为抑郁症是由于身体有了郁塞,患者体内精气,气血不顺畅或者有了亏损,患者正常的七情六欲无法抒发,引起了情志失调,才导致抑郁疾病。所以中医在治疗方面也主要是以这些原理来治疗。

如果是脏腑堵塞就被称为是肝郁,肝脏是五脏气血修养的场所,而且肝脏是用来抒发与调达的,如果有抑郁症,肝脏会疼痛,心情会有堵塞。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肝脏堵塞了,就会让身体出现心情抑郁,心神不宁,两边的肋骨胀痛,情绪不稳定,易哭易怒,还会出现失眠等症状。

抑郁症不仅仅是肝郁而导致的心情不达,还会造成气郁,血郁,食郁等,其中以气郁为先,气郁会造成血塞,长时间的郁症会导致痰湿,食积腹胀等。有的患者会出现心脾虚弱,心神不宁,还有阴虚火旺的症状。总之,在中医的角度看抑郁症患者,可以说是一堵聚堵,身体阴阳不调。

中医上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中药治疗,一种是针灸。中药治疗也要对症下药,有治疗肝气郁结的,有治疗痰气郁结的,还有心脾两虚,心虚神乱,阴虚火旺的。要具体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来对症下药。另外,针灸治疗抑郁症也是十分有效的,经过近50多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了。

抑郁症除了要进行药物治疗,一定不要放松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患者后续的病程发展和预后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患者本人来说,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有规律的生活,安排好运动和娱乐的时间,让自己走出家门活动起来,多接触一些外面的世界,让生活充满情趣,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失眠的中医治疗


引发人们出现失眠的因素其实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人们发生了失眠之后,也是有办法治疗的,目前失眠的中医治疗比较流行,可是究竟使用哪种方式,对于治疗失眠具有不错的效果呢。请大家还是一起去看看治疗失眠知识的建议吧。

失眠的中医治疗之前,我们要清楚在平时引发失眠出现的原因还是很多的,所以治疗也是因人而异的,且这种失眠的现象种类繁多,只有进行辨证诊治才行,目前在临床上的多年实践,对于治疗失眠这样的现象,在认识上和分型、心理行为治疗上,都具有深入研究,从此在临床上有了“从肝论治”的独特理法方药,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肝郁化火型:症见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治以疏肝泻火、宁心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为龙胆草、黄连、柴胡、芍药、夏枯草、百合、灯芯草等。

心脾两虚型:症见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趣、舌淡苔薄白等。治以益气养心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为人参、黄芪、龙眼肉、山药、益智仁、木香、远志、酸枣仁、夜交藤、生麦芽等。

阴虚火旺型:症见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口干、盗汗、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舌红少津。治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为生地、山茱萸、丹皮、茯苓、黄连、芍药、女贞子、桑葚子、百合、知母、柏子仁等。

中医学将人们出现失眠的现象叫做“不寐”,这样的情况属于人体阴阳失调、阳不入阴造成的,失眠的中医治疗主要利用的就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治疗思想,使用不一样的治疗方式,让人们阴阳气血、脏腑功能逐渐的得到恢复。

痤疮的中医治疗


痤疮是一种慢性的皮肤病,特别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这种皮肤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常常可以看见。有的时候我们的脸上会有一些白色或者是黑色的小豆豆,挤出来里面有的东西也不是什么螨虫,就是一些脏东西把我们的毛孔堵塞住了,导致脸上冒出了很多的痘痘。痤疮的中医治疗大家都了解吗。

现在市面上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但是很多药物都是含有激素的,痤疮的中医治疗不知大家是否尝试过。市面上有一种中药面膜,对去除痘痘粉刺效果很好,中药面膜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我们的面部进行全面的清洗。

大家知道痤疮是由于皮肤有炎症所以一直下不去的。中药面膜一方面能够消炎杀菌,另一方面也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营养。当然,不同的中药面膜的功效必定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提示广大病人朋友,中药面膜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且不能自行敷用加重病情。

其次,针对于不同种类的痤疮,医生一般会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针对不同部位的痤疮,中医调理的方向也会有所变化。像是如果面长丘疹,呈粟米状这种由肺热引起的痤疮同由于血热引起的痤疮在用药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总之,中药调理属于内服的一种药物,或许见效会比较慢,但是它是治本的,所以在痤疮的治疗上中药调理是必不可少的。

刮痧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中医以为痤疮是由于身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如肺热引起的痤疮和胃热引起的痤疮都能够用刮痧的方法进行医治,不过由于病因不同,刮痧的部位也不尽相同。刮痧的方法大体分为直接刮痧和间接刮痧两种。其中直接刮痧指用热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肤,然后均匀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病人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直到皮下发生痧痕为止间接刮痧则指在病人要刮拭的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间接刮拭,此法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主要用于儿童、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开始发生抽搐者、年老体弱和某些皮肤病病人。

通过介绍我想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吧,脸上出现了痤疮不要着急,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生活里用上述介绍的方法尝试一下,但还是需要建议大家,尽量避免总是对着电脑,上网玩电子游戏,这些都是具有辐射的,促进痘痘滋生。

中医治疗发烧


发烧,恐怕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中医治疗发烧的方法很多,但如果选错了,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往往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发汗退热法。这是最常见的退热方法,适用于感冒发热的病人。常见的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出现,无汗或有汗不畅,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明显,体温较高,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可通过发汗散邪,使邪热外达,发热随之减轻,从而达到退热之效。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较轻,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治疗上应该辛凉解表、发汗退热,可以用九味羌活丸和感冒清热颗粒来治疗。同时,我们还可通过多喝热水,多盖被子捂汗、洗桑拿、用热水泡脚的方法发汗来起到退热的目的,但洗桑拿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发烧时皮肤的毛孔都闭塞,刮痧能使毛孔开泻,里面的邪气可以排泄出来,也有退烧的功效。
热者寒之法。可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如见四大症状,即表现为高热不退(大热),汗出较多(大汗),口渴喜喝冷饮(大渴),脉象洪大而数(大脉)等症状,就是热盛津伤证,此时不能用发汗退热法,宜用甘寒退热法,可用中药白虎汤来治疗。如见高烧不退,烦躁,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状的,为热毒炽盛证,当用苦寒清热法,可用三黄片来治疗。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喝些冷饮料,但由于药物和饮料都偏属寒凉,易伤脾胃,要适可而止。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的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将冰块放在额头、腋下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此外,还可按住风池或曲池穴10分钟,达到发汗退热的效果。


通腑泄热法。也叫做釜底抽薪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甚至病人出现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等症状。这时要用清热的药物同时配上通便的药物,大便排下后,热也就降下来。这就是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临床上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来治疗。还可适当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但注意不要造成过度腹泻。此外,按摩天枢、大肠俞、大横、内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热的功效。
滋阴清热法。即用滋阴的药物来治疗阴虚发热的病症。主要适用于由于阴虚而导致的胸口发热,手脚心发热,伴有烦躁不适,夜间出汗等症状,多见于体型瘦弱的人,也常见于患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疾病。此时不能应用前面所讲的方法,而应该滋阴清热,可以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来治疗。还可按摩照海、太溪、涌泉、三阴交等穴位,多吃鲜藕、菱角、鸭梨等食物。

中医治疗鼻炎


得了鼻炎是真难受,很多患者得了鼻炎后,说话声音感觉像是感冒了,老是打喷嚏、流鼻水,但是吃药就是不见好。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鼻炎患者也是分为很多类的。有些人可能以前没有鼻炎,但是如果家族成员有哮喘或者药物过敏就可能会遗传鼻炎的出现,还有些人对花粉过敏,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就会出现鼻炎的症状。

不少患者都为治鼻炎看过医生,也用过很多药,但是却不能得到根治,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那么不少人都会想到使用中医治疗鼻炎,因为在以前没有西医的情况下,很多人的病都是依靠中药治好的,下面就看看不同原因的鼻炎所采用的办法。

1、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主证:

阵发性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嗅觉减退,早晚易发,畏风怕冷,遇风(寒)即作,容易感冒;气短懒言,语声低怯,自汗,面色苍白,咳嗽痰稀或咳喘无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虚弱。检查见下鼻甲肿大光滑,鼻粘膜淡白或灰白水肿,鼻道可见水样分泌物。

治法:

补益肺气,固表护卫,温肺散寒。

方药:

偏于气虚选用:玉屏风散加减:防风10克、黄芪30克(蜜炙)、白术15克。若鼻痒如蚁行,可酌加僵蚕、蝉蜕;若喷嚏、清涕、语声低怯者,可酌加人参、茯苓、山药;若腰膝酸软者,可酌加枸杞子、制首乌;若畏风怕冷、清涕如水者,可酌加桂枝、干姜、大枣等。

或者玉屏风散合并加味苍耳子:

黄芪、白术、防风、荆芥、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薄荷、连翘、豆豉、炙甘草、生姜

偏于虚寒选用:温肺桂枝汤《医醇剩义》卷四:桂枝、当归、茯苓、沉香、苏子、橘红、半夏、瓜蒌实、 桑皮。

2、脾气虚弱,化生不足

主证:

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鼻塞不通,淋漓而下,嗅觉迟钝。鼻塞,鼻痒,清涕连连,喷嚏突发,面色萎黄无华,消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细弱无力。检查见下鼻甲肿大光滑,粘膜淡白,或灰白,有水样分泌物。(小儿过敏性鼻炎,多表现肺脾气虚之证)

治法:

益气健脾,温运中阳

方药:

可选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卷中

组成:

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若腹胀便溏、清涕如水、点滴而下者,可酌加山药、干姜、砂仁等;若畏风怕冷,遇寒则喷嚏频频者,可酌加防风、桂枝等;若四肢不温、畏寒腰痛者,可酌加肉桂、附子、枸杞子。

偏于肺脾气虚,水湿泛鼻选用:参苓白术通窍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党参、茯苓、泽泻各12克,苡仁、白扁豆、白术、红花、菖蒲各9克,陈皮、木通、灯芯各6克水煎服

偏于脾虚气滞痰湿选用:

香砂六君子丸《国典》组成: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炙甘草30克炒广皮30克制半夏60克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注: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而见的胃脘胀痛。

偏于脾胃虚寒亦可选用:

理中汤或小建中汤化裁

理中汤:

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

小建中汤:

饴糖(30克)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

上述就是为大家提供的相关疗法,如果想用中药治好自己的鼻炎的话,最好先去中医那进行检查后,让中医为大家抓药。但是中药的疗程长,见效慢,却能治根本。要想彻底摆脱鼻炎的苦恼,还要贵在坚持。只有坚持使用几个疗程后,才能彻底去除病根。

中医治疗甲状腺


甲状腺是很常见的疾病,这样的疾病对人体健康损害很大,而且这样疾病出现后,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也是会引发多种疾病,那对中医治疗甲状腺是不错之选,对稳定患者疾病上,都是有着很好帮助,不过对选择这样治疗方法后,患者在饮食上,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选择。

甲状腺疾病选择中医治疗,在饮食上也是要合理安排,一些辛辣、油腻食物是不能选择的,否则对自身健康损害是很大的,那中医治疗甲状腺如何呢?

中医治疗甲状腺:

1、脾虚痰盛型。主证:应种不痛,形体肥胖,神疲乏力,胸闷腹胀,纳食减少,或便溏,带下清稀,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治法:益气健脾,化痰散结。

2、无症状型。主证:瘿囊肿大,而且往往是无意中发现或他人发觉无任何自觉症状,舌脉无异常。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治法:理气化痰,软坚散结。织梦好,好织梦

3、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气郁痰阻型。主证:颈前瘿肿,可触及结节,质软不痛,颈部胀感,胸闷不舒,精神抑郁,颈前乳胀,或伴乳房亦有结节肿块,舌质淡,苔薄白,脉弦。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消瘿。

4、痰瘀互结型。主证:应种质硬经久不消,伴胸闷、纳差,女子可有月经不调,或经色紫暗,或伴有血块,舌淡或淡紫,或有瘀块,苔白薄或白腻,脉弦细或涩。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通过以上介绍,对中医治疗甲状腺如何呢,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因此对这样疾病治疗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对甲状腺疾病治疗上,也是要长时间进行,这样使得疾病能够治愈,所以治疗要坚持进行。

中医治疗脱发


现在很多人都会有脱发的症状,这种症状并不罕见,因为这些患者经常性的进行脑力活动,所以这一类人比较的容易产生脱发的症状。那么对于脱发的一些治疗方法,中医有一套比较特别的治疗方法,那就是治本。脱发跟我们的肾息息相关,所以中医主要的讲究通过中药来补充肾气。

虽然脱发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我们还是应该慎重对待,因为脱发很容易影响我们的外观和身体质量。在进行治疗的患者应该正确找出脱发的具体原因在哪里才是最重要的。

中医学认为,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之余。《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枯,血衰则发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若血盛则荣于头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巢氏还指出:“常梳头可使血液不滞,发根常牢。”血热也能造成发落,元代张从正《儒门事亲》中说:“人年少发早落或屑者,此血热太过也。”《医学入门》还认为:“胆会膀胱,上荣毛发,风气盛则集燥,汁竭则枯也。”这种认识,对治疗上规定了补肾、养血、活血、凉血或祛风等方法,对后世人影响很大,至今尚延用。

在治疗上,《外科正宗》用的养血祛风法,药用当归、川芎、白芍、天麻、羌活、熟地、木瓜、菟丝子;外用鲜生姜擦,久不愈者,可用七星针叩击每日一次。这算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吧。至于《医方集解》中的二至丸,是足少阴药,女贞子甘平,益肝补肾,旱莲草甘寒,入肾补精,故能益下而荣上,强阴而黑发也。二至丸,确实滋而不腻,补而不燥,且有凉血润燥之功效,是治疗斑秃的良方。如再加首乌、地黄、当归、枸杞籽增加滋补之力,配用丹皮、侧柏叶以助凉血润泽之功,疗效更为理想。

通过本文可以学习到治疗脱发原来也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比较的常见,但是很多人并未引起重视。对于脑力劳动的人们来说应该多加注意休息,避免脱发的症状出现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时比较的难以处理了。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