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气血两亏,其实就是指人体血量不足或者是血液功能失常亦或者是血质失常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那为什么会气血两亏呢?气血两亏又应该怎么调理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气血两亏的食疗调理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出现气血两亏的时候都是用食疗进行调理的,那气血两亏的食疗调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当归枸杞鸡肉汤
枸杞,当归,红枣各10克,鸡一只或猪肉适量加姜片放在一起炖熟服用。
2、党参当归炖肉汤
取10~15克的党参以及10克的当归,还有在取一只鸡。并清洗干净,然后将这些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再加入生姜后进行炖煮,煮好之后即可食用。
3、猪血、猪肝汤
用猪血,猪肝适量做汤喝.4,阿胶珠5克加入到肉汤服用.5,桂圆肉10克,大枣10个,煮粳米粥加鸡蛋服用.6,黄芪10克,当归10克炖肉,吃肉喝汤。
4、生地炖鸭蛋
生地20克、鸭蛋1-2个,加水适量隔水炖之。蛋熟后去壳,再放入汁中炖20分钟。加冰糖适量调味,食蛋饮汁。每日1次或每周2-3次。适宜于熬夜后口燥咽干、牙龈肿痛、手足心热者食用。
5、粉葛生鱼汤
粉葛(用葛根制成的粉皮)250克,洗净切块,生鱼(乌鱼)1条,加水适量共煲。鱼熟后放入生姜丝、油、盐调味,食鱼饮汤。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熬夜后肌肉酸痛、颈部胀痛者服用。
气血两亏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气血两亏呢?相信知道这个答案的人是少之又少。既然少,那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气血两亏的原因吧。
(1)脾胃虚弱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证治准绳》说:“脾胃者,气血之父也”。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如饮食不节或肝胆之病横犯脾胃,致脾胃功能减弱,精微不足,生化无源,久则出现血虚。血虚则可进一步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
(2)饮食不足
人体脏腑靠气血津液滋养,气血津液靠水谷精微来化生。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说:“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如饮食数量不足,长期饥饿,气血生化无源,势必导致血虚。另外,饮食量虽然充足,但嗜欲偏食,亦同样出现造血原料的缺乏,使生化之源不足,而出现血虚,并导致其他病证。
(3)失血过多
当我们因为外伤而导致失血过多或者是月经失血过多的话,则或造成血虚证。另外,因为长时间出血的原因,易导致淤血内阻,脉络不通的情况,从而导致血虚的加重。
(4)肾气亏虚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房劳过度等均可引起肾虚,而肾虚则精少,精亏则血虚。
(5)劳作过度
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出血损伤阳气阴液。强力劳作能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气血两亏的中医治疗方法
①八珍丸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对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失血性贫血引起的形体瘦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动辄气促等气血不足的症状尤为适宜,久服无妨,并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人参养荣丸
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肉桂、陈皮、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益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有失眠症者。
③归脾汤
由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甘草、当归、龙眼肉(桂圆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脾养心,益气生血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食少心悸的患者。
④七宝美髯丹
由何首乌、茯苓、牛膝、枸杞子、当归、菟丝子、补骨脂组成,具有滋补肝肾,补血乌发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肝肾阴虚者。
⑤龟鹿二仙胶
由龟板、鹿角、人参、枸杞子组成,具有补阴填精,益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肾虚精亏者。
⑥河车大造丸
由紫河车、熟地、杜仲、天冬、麦冬、龟板、黄柏、牛膝组成,具有补肾填精,滋阴泻火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阴虚内热者。
气血两亏吃什么
1、玫瑰花
有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的功效,沏茶时放几朵玫瑰花不但有顺气功效,还很赏心悦目,没有喝茶习惯的女性可以单独泡玫瑰花喝,或者将香气扑鼻的玫瑰花插在居室的花瓶里,呼吸进花香也能顺气宁神。
2、茴香
果实做药用,名小茴香,嫩叶可食用,子和叶都有顺气作用,用叶做菜馅或炒菜食用,都可起到顺气健胃止痛的疗效。
3、柑橘
不但味道甜美,还有行气宽胸之功,除果肉外,橘络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橘络泡饮可以通络化痰、理气消滞。
4、莲藕
能通气,还能健脾和胃,养心安神,亦属顺气佳品,以清水煮藕或煮藕粥疗效最好。
5、萝卜
长于顺气健胃,清热消痰,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者次之,如胃寒的女性,可以加排骨、牛肉等炖萝卜汤吃。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引起气血两亏的一些原因以及气血两亏的一些调理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当我们出现气血两亏的时候,不妨多吃一些小编告诉大家这些食物吧,相信对你是很有帮助的。
中华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但懂的人不多,甚至我们有时候去医院看病医生所说的一些专业词我们都不太懂。毕竟医生有时候不嫩那么详细的给患者见识,因此了解一些中医的基础常识对我们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
1.气虚 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出现易汗出、周身倦怠乏力、精神萎顿、水肿等征象。从发病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在调治上,通过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心、肝、脾、肺、肾整体调理,使机体有规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复制、逐渐恢复元气,以使亚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
常见的气虚证有如下5种类型。
(1)心气虚:易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面白无光,口唇无泽,双目无神。
(2)肝气虚:易怒,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惊恐不安,委屈爱哭,月经不调,乳房小叶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3)脾气虚: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腹胀便溏,崩漏,消瘦或肥胖,水肿,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内脏下垂,口周易生疮,唇白而粗糙,口臭,脸色发黄,晦暗,肌肤缺乏弹性。
(4)肺气虚:胸闷气短,语音低微,畏寒,自汗,易患感冒,慢性鼻炎,皮肤病,便秘,皮肤粗糙,易过敏等。
(5)肾气虚:畏寒肢冷,耳鸣眩晕,骨质疏松,颈腰椎骨质增生,腰膝酸痛,精神委靡,阳痿早泄,发育不良,宫冷不孕,黑眼圈,易生鱼尾纹,生黑斑,发胖,脱发及白发。
2.血虚 指血量不足、血质失常或血液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证。
(l)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秘结等。
(2)血不载气: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则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临床常见血虚而致气虚的慢性失血证。特别是在大失血情况下,气随血亡而脱,此时气脱反而成为主要矛盾。大气下陷则出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气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3.气血两虚
指既有气虚之象,又有血虚之象的症候。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先有血虚无以化气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少气赖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失眠,舌质淡嫩,脉细弱。
《内经》中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医宗必读》中也有一句话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互为影响,一些慢性疾病例如贫血、肠胃的炎症、癌症等都会导致气血两虚。那么,女人气血两虚要怎么补血呢?小编为你介绍3款美食。
1、双红南瓜汤
原料:南瓜50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
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净,切滚刀块儿。红枣洗净,去核。将红枣、南瓜、红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烂为止。
功效:南瓜性温味甘,可补中益气,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女性经期服用,可益气补血。红枣则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阴养血。红糖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种矿物质,有暖胃、补血、活血、散寒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使脸色红润,增加皮肤弹性。
2、归耆鸡汤
原料:当归1钱,黄耆2钱,鸡腿1只,水4碗。
做法:首先,将鸡腿洗净,切块,放入水中,以大火煮开;然后,放入黄耆,和鸡腿一起炖至七成熟后放入当归,煮5分钟,加盐便可食用。
功效:当归具有补血之功效。黄耆具有补气之功效。所以,本品具有让女性气血通顺、月经调和之功效,在此基础上促进乳腺分泌健全,达到丰乳的目的。
3、枸杞红枣乌鸡汤
原料:乌骨鸡、大葱、陈皮、高良姜、草果、枸杞、红枣、料酒
做法:将乌骨鸡清洗干净,剁成块。将大葱切段;把陈皮、高良姜、草果用纱布包起来。砂锅内放上水,将纱布包和鸡块放进去,加料酒、葱、枸杞、红枣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炖熟、炖烂,然后捞出纱布包和葱段即可。
功效:乌骨鸡可以温中益气、补肝益肾、延缓衰老、强健筋骨,对于月经不调、女性的缺铁性贫血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气血两虚的人看起来毫无生气,大多心悸失眠、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应非常注意饮食方面的调养,以补气兼补血的食物为主,多喝一些补血益气养生汤。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补气血的饮食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导读:气血两虚的症状,气血两虚是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那么气血两虚都有什么症状那?下面一起来看看气血两虚的症状。
气血两虚的症状
气虚:言语音低、呼吸短促微弱,神疲肢倦,懒于行动,自汗,胸闷,脱肛,滑泄不止,平时易于感冒及血失统摄。
血虚: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脱头发,面色苍白,爪甲不华,肌肤干清枯裂,形体消瘦,大便难解,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舌质淡白,脉象细小或芤。
气血两虚的辨别方法
1、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4、看耳朵
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不信你去仔细看看,现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而且形状上看上去已有些变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圆润、肥大、饱满的大耳朵了。而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里却很多见,这说明以前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现代人。
5、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纵纹
只在成人手上出现,小孩不会有的。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10、看牙龈
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12、看运动
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气血就不足。可服用驱寒补虚复合果丹。
对照上面的现象查看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了解并加以防治。
人们经常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这是体虚的一种变现,长期的啼血会使得我们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比较容易患上疾病,很多人在出现气血两虚的时候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调理,气血两虚主要表现为大便溏泻、舌嫩无苔、小便频数等症状,那么中医调理气血两虚的方法有哪些呢?
气虚
气虚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乏乏力、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性功能减退等。
气虚者需补气,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食物可选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血虚
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进补宜采纳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食物有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
气血两虚是属于一种病邪,要想自己的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身体再出现一些其他的异常现象,其实气血两虚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也可以采用以上的中药调理的方法,在日常也要加强身体的锻炼。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