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药性很平和,适用于大部分的人,而它的药用价值也不菲,茯苓的药性用途非常的广泛,基本上什么时候都能够用,跟其他的药物也都能够搭配,是很不错的药材。具体说道茯苓能够治疗什么病,简单来说就是茯苓能够渗湿健脾,对一些脾虚泄泻带下的人来说茯苓就能够帮助治疗这种疾病,一般这个时候茯苓还会和党参、白木之类的药物搭配。
【性味】:
甘;淡;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温,味淡。
【归经】:
入心、脾、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大阴,足大阳、少阳经。
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肾、肺。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小肠三经。
④《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
【入药部分】: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
还有的有些失眠心悸的患者也能够用茯苓来治疗,茯苓里面含有安神宁心的成分,一般可以和人参、酸枣仁这样的药物搭配起来,效果也非常好。还有的比如小便不利的患者,茯苓也能够帮助治疗,茯苓正是有利水渗湿的作用的。
白茯苓是常用的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白茯苓是白茯苓是赤茯苓里边的白的颜色,能够利湿健脾心神安定,通常茯苓指的就是白茯苓,白茯苓被称之为八珍中重要的一种,具备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可是许多人都不成了解白茯苓的药用价值,那么白茯苓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呢?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对用试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含水溶性小分子多糖的茯苓水提液能使离体健康人红细胞2,3一DpG水平上升约25%,并能有效地延缓温育过程中2,3一DpG的耗竭。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茯苓煎剂按5-10g/kg 腹腔注射,对预先给与咖啡因或未给与咖啡因的小鼠,均有镇静作用。茯苓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茯苓煎剂(10g/kg)未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用40g/kg的剂量则使麻醉时间较对照组更显著延长,随着剂量的加大,镇静指数也随之增加。
关于白茯苓的药用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到这里,相信现在大家应该已经清楚的了解到白茯苓具备非常要的药用价值,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大家在使用白茯苓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小使用,千万不可盲目的使用。
土茯苓是中医里十分常见的一种药材,它所含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们维持身体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尤其对于治疗水肿有着很好的效果。土茯苓的产量不多,所以在中医里都是用作配药,土茯苓对于皮肤病的治疗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土茯苓?使用土茯苓禁忌有哪些?
土茯苓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土茯苓性味平和,并无什么明显副作用。只是本品甘淡渗利,对阴虚津伤严重者可能要慎用。
下面介绍几种土茯苓的吃法:
土茯苓赤小豆眉豆煲鲫鱼
土茯苓为清热类中药,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赤小豆食药兼之,能健脾祛湿、利水消脓,两者均性平味甘、淡的。眉豆是广东民间祛湿、消脚气的补益豆类,醇香可口,合而煲鲫鱼,清润可口,能祛湿除困、利水且又滋补平和,是时下有益的汤饮,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鲜土茯苓50克,赤小豆、眉豆各40克,鲫鱼1条,猪瘦肉50克,生姜3片。
烹制:鲜土茯苓切块;两豆浸泡;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槐花土茯苓煲鲫鱼
盛夏秋暑时的广东常有台风暴雨的袭击,因而人们亦易患上皮肤的湿疹症状。中医还认为湿疹会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中药槐花和土茯苓煲鲫鱼既为此症的药膳又是防治的汤饮。槐花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土茯苓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鲫鱼既利水又补益。合而为汤,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痒之功效。
材料:槐花15克、土茯苓30克、鲫鱼1条、生姜3片。
烹制:药材稍浸泡,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盐便可。鲫鱼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为3~4人量。
以上就是有关土茯苓禁忌的介绍,其实土茯苓使用的禁忌很少,只对阴虚津伤严重者可能要慎用。所以在选用这种药材的时候,就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决定,如果不能使用,就用其他的药材代替,选药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土茯苓我们可能都听说过,因为土茯苓是味中药,一般中药都有很多的作用和功效,因为我们对于中药的了解很少,所以今天想要多学一点关于中药的知识,平时我们只知道用中药,没有想过方子里的中药都是干什么的,都有什么样的功效呢?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看看土茯苓功效有哪些呢?
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梅毒:土茯苓能够祛湿,解毒,通利关节。事实上旧时土茯苓汤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疮毒的,据说,土茯苓为治疗梅毒的要药。《本草备要》称土茯苓:“治杨梅疮毒,瘰疬疮肿。”配方: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治疗头痛:土茯苓30~60g, 最大剂量120g。再根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药物。用药时间最短7天,最长3个月。
治疗膝关节积液: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 重者100剂收功.
治疗急性菌痢: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土茯苓功效和作用,其实我们虽然不了解土茯苓,但是土茯苓我们还是听说的相对较多的,因为上面也讲述了土茯苓的作用,我们呢就对土茯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包括很多的用法一类的,不过如果有问题还是需要听取医生的指导。
对于我们来说土茯苓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土茯苓是一种中药,它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我们平时对于土茯苓了解的很少,但是生活中却是也会需要它,每个人的身体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有时候需要中医来治疗,也需要中药的帮助,那么土茯苓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看看土茯苓的功效有哪些呢?
本品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本品甘淡渗利,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等证。常与木通、萹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治疗热淋。
本品清热解毒,兼可消肿散结,如《滇南本草》以本品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治疗痈疮红肿溃烂;抗癌作用《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有治疗恶疮痈肿作用,各家中医肿瘤学家把土茯苓列为治疗膀胱肿瘤的常用药物。但土茯苓单方对BBN(致癌剂)膀胱肿瘤的发生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发生了较多的鳞状细胞型肿瘤。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赤土茯苓提取物(主含甾体皂甙成分)能在不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实验性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土茯苓甘淡无毒,适于长期服用,这个实验结果提示其,可能成为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药。
这样我们对土茯苓的功效有了了解,因为平时我们总是不去注意这些细节问题,因为中药的很多知识我们都是不好理解的,所以也没有多加了解,现在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就又长了知识,也让我们对土茯苓这味中药有了很深的了解和认识。
土茯苓是比较常见的中药,而且是一种应用量非常大的药材,含有强效成分,对治疗一些疾病有着特殊的疗效,而且还具有非常不错的保健养生效果,对身体的好处非常大,而土茯苓有哪些功效呢?下面就来看看讲解吧。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
土茯苓,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土茯苓的功效可以用以下两点进行表述: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
土茯苓的炮制方法:
对于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土茯苓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