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冬季的时候很容易患上肠炎这个疾病,冬季的时候快要到春节了,所以说这个时候很多人一天下来都是暴饮暴食,长期吃一些过度油腻的食物,并且美食不断,这样下来就很容易让人患上肠炎这个疾病,肠炎疾病发作之后很多人都感觉有呕吐的感觉,甚至是吃了饭之后就会有严重的泛酸现象,那么治疗肠炎的时候可以选择什么中药呢?
①寒邪犯胃证: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10g、香附10g)。
②宿食停滞证: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10g、神曲10g、茯苓15g、陈皮10g、莱菔子30g、连翘15g、麦芽10g)。
③肝胃气滞证: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15g、芍药15g、枳壳10g、陈皮10g、川芎9g、香附10g、甘草5g)。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10g、陈皮12g、芍药l0g、丹皮l0g、泽泻10g、贝母15g)。
④因湿热内蕴,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症状见胃脘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则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选黄连温胆汤(黄连6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2g、竹茹10g、蒲公英30g、甘草6g)。
⑤瘀血阻络证:症状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无华,唇暗,有呕血、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蒲黄9g、五灵脂9g、丹参10g、檀香10g、砂仁6g)。
⑥脾胃虚寒证:症状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白或淡胖,脉沉细或细弱。治则为温阳健脾益气。方选黄芪建中汤(黄芩15g、桂枝10g、芍药12g、炙甘草10g、生姜3片、饴糖30g、大枣5枚)。
⑦因肝郁化火,灼伤胃阴引起的胃阴不足证:症状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唇燥而不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治则为养阴益胃。方选养胃汤(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生扁豆15g、桑叶10g、甘草5g)。
选择这些中药来治疗这个肠炎疾病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病效果,针对这个肠炎治病必须要控制饮食,多吃一些清肠胃的食物,但是必须要 保持食物的清淡,这样的清淡的食物还比较容易消化,最适合在患有肠炎疾病的时候食用,针对肠炎疾病做治疗必须要尽快的消除炎症感染的现象。
相信大家对结肠炎这种病症并不是很陌生,但是对这种病证的是方法大家又知道多少呢?目前来说大家知道的治疗方法最多的就是手术了,那么对于中药治疗方法,大家是否有所了解呢?中药治疗这种病的效果是不是很好呢?现在就让我来给他介绍一下中药治疗这种病的下过到底好不好?
一般而言,结肠炎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通常的认为,引起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这其中既有生理上的因素,也有非生理上的因素。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饮食失节,寒湿伤损,脾胃运化失常,湿邪壅滞所致,导致肠腑气机紊乱;病久可伤及于肾,表现为脾肾两伤。因而对该病的治疗讲求辨证的治疗。
1.药物治疗,白蔻,木香,炒苡米, 茯苓,鸡内金,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忌生冷辛腻食物。其主治,腹痛、腹泻、便溏。
2.自我推拿,其穴位为,足三里 下巨虚 天枢下脘 关元。每穴按揉3-5分钟。每日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时不可指掐、硬点,要轻柔、持久、穴感深透。
3.自我温灸,主要取足三里 下巨虚 天枢下脘 关元 脾腧、胃腧、大肠腧等穴位。每穴艾灸3-5分钟。每日一次。注意的是,艾灸时不可急于求功离皮肤过近,以防烧伤。要温暖、持久、穴位热感深透。
以上就是关于对中药治疗结肠炎的效果的介绍了,是我由衷的希望各位患者朋友们,能够用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去阅读完以上的文章,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对你们病症的治疗方法又多了一个选择,同时也更有利于你们病情的康复了,这样可以更快的让你们远离病痛回到美好的生活当中去。
慢性结肠炎这种疾病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采用西医治疗这类病状。其实中医也可以治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方剂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
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
益气汤。
组成
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施今墨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
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
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
温中汤。
组成
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柴国剑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慢性结肠炎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伪膜性肠炎的病因有很多种,这种症状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它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但是有的时候不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原因。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伪膜性肠炎中药方剂有哪些?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伪膜性肠炎中药方剂
病因
本病可发生于手术后,或因病情需要而接受抗生素治疗,机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失调,使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得以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
伪膜性肠炎中药治疗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暑湿外感,化热入营,毒热炽盛,欲犯心包,湿热中阻,清浊不分,以致泄泻无度。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佐以分利。
方名
清热解毒利湿汤。
组成
金银花60克,连翘18克,丹皮24克,赤芍9克,公英15克,败酱草30克,元参18克,麦冬12克,天花粉18克,茜草根12克,滑石块60克,车前子15克,生苡米30克,白藓皮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
郗霈龄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
脾虚湿盛,清浊不分。
治法
健脾利湿,分利清浊。
方名
健脾利湿汤。
组成
党参12克,白术6克,茯苓12克,猪苓9克,泽泻9克,山药9克,扁豆12克,肉豆蔻6克,熟地12克,麦冬9克,五味子4.5克,陈皮9克,通草3克,车前子12克,肉桂3克,葛根2.4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4次。
出处
郗霈龄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伪膜性肠炎的相关治疗方剂有了一定的了解,伪膜性肠炎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但是中药方剂我们一定要找专业人士确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随便的乱用。
在生活中如果发生了胃肠疾病,肯定是件特别痛苦的事情,令人吃不好睡不着,肠炎疾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如果经常吃西药治疗的话,对胃肠的刺激更加大,不妨试试吃中药调理,肠炎吃什么中药好?中药调理胃肠不适的功效非常好,虽然药效不是特别快,但是健康科学,值得信赖。
肠炎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
临床症状有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如果发生了肠炎疾病、胃炎症状的话,建议大家还是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具体吃什么中药,上面已经帮助大家解析了几款中药疗法,而且中药温和无刺激,不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患上炎症之后不要随便吃东西,做好一切防护工作。
肠炎是因为肠道中的细菌种群出现了异常引起的,正常情况下,肠道中的细菌群是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一旦出现感冒生病等症状,肠道的细菌种群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肠炎的发生。针对肠炎的治疗,我们可以采用黄芪、茯苓以及白术等进行治疗,严重的腹痛就需要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治疗肠炎的中草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健脾胃药,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等。第二类是化湿药,如薏仁米等。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
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
细菌性肠炎可作呕吐物及大便培养,获得病原菌即可确诊。有些病原菌如沙门菌感染可作血培养。病毒性肠炎可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免疫荧光及血清学检查如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射免疫法等检查病毒的抗原和抗体。
寄生虫性肠炎可直接镜检,寻找病原体及其虫卵。真菌性肠炎可从大便中直接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真菌或作大便真菌培养。
要想预防肠炎疾病,大家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勿进食病死牲畜的肉和内脏。肉类、禽类、蛋类等要煮熟后方可食用。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变质及被沙门菌属污染食品不准出售。认真注意食品制作卫生,防止食品被污染。做好水源保护,饮水管理和消毒。
温馨提示,论患者在患有肠炎疾病的时候,选择的是哪一种方法来给自己治疗,都要注意做好相关的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饮食上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不然可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哦。
很多人应该都有听说过结肠炎,结肠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造成的死亡。而且它发作起来也是非常痛苦的。但同时,结肠炎也很难治愈。虽然很多人想要及时的摆脱康复,但是治疗的方法虽然很多,有效果的确非常少。其中有种方法就是利用中药来治疗,利用中药来治疗其实是有一定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帮助护理身体。
一、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 腹泻 。
【 偏方 组成】马齿苋 60克,大蒜 (捣成蒜泥 )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 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 21例,其中痊愈 20例,无效 1例,有效率为 95.2%。
二、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 25克,炒白术 15克,陈皮 6克,防风 10克。
【用法用量】每日 1剂 ; 水煎,分 2次服。
【病例验证】 治疗 慢性肠炎 35例, 痊愈 28例 (占 80%), 好转 5例 (占 14.25%), 无效 2例 (占 5.7%),总有效率为 94.3%。
三、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 6克,淡黄岑 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 3克,川黄 柏 3克, 广木香 2.4克 (后入 ) , 青、 陈皮各 3克, 金银花 (炒 )9克, 赤茯苓 9克, 炮姜炭 2.4克,车前子 (包 )9克。
【用法用量】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 12例 (占 63.1%),好转 6例 (占 31。 6%),无效 1例。总有效率为 94.7%。
四、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 20克,金银花 15克,防风、川黄连克 10克,鸡内金 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 1剂,分 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 39例,经用药 3~6剂后,均获治 愈。
五、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 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 腹痛 ,腹胀,大便溏薄, 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 30克,桔梗 6克,乌梅炭 4克,白槿花 9克,炒白术 9克,广木香 5克,生白芍 9克,炒槟榔 10.2克,甘草 4克。
【用法用量】每日 1剂,水煎 2次,分 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 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 ; 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 4.5克,萆薛 15克,秦艽 9克 ; 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 15~30克、甘草 9~15克 ; 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 4.5克、党 参 12克、炙芪 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 98例,其中痊愈者 71例 (占 72.4%),好转 25例 (占 25.5%),无效 2例 (占 2%),总有效率为 98%。
六、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 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 12~15克,败酱草 12克,黄连 4.5~6克,木香 (后下 )9克,当归 10克,炒白芍 12~15克,炒枳实 10克,太子参 12克,炒白术 10克, 茯苓 15克,葛根 12克,炙甘草 6克。
【用法用量】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 3克、槟榔 6克以导滞行气 ; 热象明显者,加 川黄连6克, 以清热燥湿消炎 ; 病延日久者, 加肉桂 3克以厚肠化湿 ; 下腹胀满者, 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冬季很多人是不是会感觉到自己的肠胃不舒服呢,其实对于这样的现象,在生活当中也是常见的事情,寒冷的冬季,因为饮食过于生冷,那么可要小心是否会患上肠炎的危害了,极大痛苦会给朋友们带来腹泻,腹痛和腹水的影响,对于中医治肠炎的方法又是哪些,又该如何对肠炎起到根治的作用。
治疗肠炎的中药 中药治疗方法如下:1、中药治疗:应以健脾补肾、益气除湿为治本之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标之用,辨证施治,最忌长期应用大苦大寒之剂,亦可配合中药针如麦注参……
治疗肠炎的中药有哪些?治疗肠炎的中药你了解么?关于治疗肠炎的中药,在这里为你解答。.中药治疗:(1)慢性期体虚无力,以排粘液为主。常用方剂有:太子参、炙黄芪、白术、甘草、罂栗壳、白芍、石榴皮、明矾,水煎内服,1日2次。(2)慢性直肠炎急性发作时,予以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里急后重,便次多者用枳实导滞丸清理荡积。(三)局部治疗:直肠粘膜水肿者,可用生理盐水、0.5-1%鞣酸、1:5000高锰酸钾溶液灌洗直肠。粘膜糜烂者,可涂以%醋酸可的松溶液或10%硝酸银溶液。括约肌、肛提肌痉挛者,可将温橄榄油注入直肠内。直肠粘膜萎缩变干者,可每晚于直肠内注入0.5%薄荷油适量。临床上,用蜂蜜、芝麻油各50-100毫升和黄霉液50-100毫升,隔一天交替保留灌肠,每天2次,有很好的疗效。慢性结直肠炎由于病因不明,病程长,反复发作,故在治疗上亦十分棘手。我院肛肠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独特治疗方案,收治大量慢性结、直肠炎病人,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药治疗方法如下:1、中药治疗:应以健脾补肾、益气除湿为治本之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标之用,辨证施治,最忌长期应用大苦大寒之剂,亦可配合中药针如麦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静滴以扶正。2、西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炎症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抗生素,配合口服丽珠肠乐、得舒特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3、中西药结合灌肠:采用独有中药配方"肠炎I号方"配合西药研粉混合保留灌肠,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肠炎这种疾病虽说看似现象并不是很大,危害也不大,生活当中给人带来的症状,却非常的有严重,各种各样的症状会给人们的身体导致不同的因素,甚至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感染,对于中医治肠炎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疗效。
治肠炎的中药验方
1、治肠炎的中药验方
党参12克,焦白术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炒防风9克,陈皮9克,白芍15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秦皮12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疗肠炎,大便稀薄,便前腹痛,便后痛减,大便挟有粘液,情绪波动则病情加重。
2、肠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饮食注意以清淡为主,不易消化及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不易过多进食。太冷及辛辣食物应该少吃,尽量少饮酒。
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3、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物理刺激引起肠炎。如暴饮暴食,摄入的食物过烫、过冷与过度粗糙,均可造成胃粘膜损伤引起炎性改变。
化学刺激引起肠炎。如摄入烈性酒、浓茶、咖啡、辛辣食物与浓郁香料等,或服用水杨酸盐类药、磺胺药、抗生素(尤其是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洋地黄、消炎痛、利血平、抗癌药物、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都可损伤胃粘膜。
肠炎按摩什么穴位
1、按揉手三里取穴
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2、按揉大巨取穴
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3、按揉内关取穴
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方法: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4、推拿天枢取穴
位于中腹部,肚脐向左右2寸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行气解郁、和胃降逆。
5、按压小肠俞取穴
位于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处,与第一后骶骨孔相平。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骶部的小肠俞。
功效: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肠炎做什么检查好
1、实验室检查
包括细菌培养、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大便培养、血培养、细菌分型、厌氧菌培养、红细胞计数等。
2、内窥镜检查
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宜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清洁灌肠,急性期重型者应列为禁忌,以防穿孔。内窥镜检查有确诊价值,通过直视下反复观察结肠的肉眼变化及组织学改变,既能了解炎症的性质和动态变化,又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能在镜下准确地采集病变组织和分泌物以利排除特异性肠道感染性疾病。
3、数字化肠胃影像仪
数字化胃肠影像检查对于各种常见的胃肠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肠息肉、胃癌等等,确诊率高达百分之99.5,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的诊断依据,有效防止误诊、漏诊等情况。
以上便是慢性肠炎应该做的常规检查,只有在发现症状后及时的治疗,才能杜绝其它并发症的产生,才能跟本的治疗慢性肠炎,夏季是一个肠胃疾病高发的季节,也是治疗的最好时机,所以尽早的治疗可以远离疾病。
治疗肠炎的偏方
1、治疗肠炎的偏方之汤类
1.1、吴连汤
药物组成吴茱萸5g党参15g焦白术15g赤、白芍各10g防风10g陈皮6g黄连6g广香10g薏仁30g红豆蔻8g干姜5g大枣10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
1.2、清化安中汤
药物组成炒黄连4g炒吴萸3g生白术15g炒防风10g生白芍10g生山药15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
1.3、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2、治疗肠炎的偏方之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3、治疗肠炎的偏方之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肠炎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要有规律
肠炎的饮食原则上应清淡、对胃黏膜刺激小的为主,但并非清淡饮食就能缓解病人的症状。应以饮食规律,勿过饥过饱,少食多餐为原则。
2、远离烟酒辛辣刺激食物
酒精对胃黏膜有较大的损害,人们在吸烟时候,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并附着在口腔、咽喉部,随吞咽进入胃内,这些有害物质对胃黏膜也有很大损害。
3、忌过冷、热、硬食物
过凉的食物和饮料,食入后可以导致胃痉挛,胃内黏膜血管收缩,不利于炎症消退;过热的食品和饮料,食入后会直接烫伤或刺激胃内黏膜。过凉的食物和饮料,食入后可以导致胃痉挛,加重病症。
4、忌不洁饮食
肠炎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要吃变质食品。因为被污染变质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对胃黏膜有直接破坏作用。放在冰箱内的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如发现变质,要坚决扔掉,禁止食用。
肠炎怎么运动合适
1、如果诊断出患了肠炎,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后容易加重病情,一般肠炎治疗可以做一些轻微活动。
2、要注意饮食肠炎患者饮食调节。休息对疾病有很大好处,特别对活动期间病人要强调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3、肠炎的人比较适合做一些比较慢性的运动,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比如快跑等运动是不合适,肠炎的人可以适当的每天进行慢跑,以及进行一些打羽毛球等不是很剧烈的运动。
4、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很好的,肠炎的话,平时要忌食刺激性食物。饮食和营养:要注意补充营养,又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纤维素成份。
肿瘤是很多人在身体方面经常会出现的一个疾病,肿瘤的生长部位也有很多,不同的肿瘤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目前能够治疗肿瘤的方法有很多,西医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住病情,但是对身体却有一定的危害,所以中药调理也成为很多人的一项选择,那么应该怎么治疗呢!
夏花龙贝汤。处方:夏枯草15g,天花粉15g,生地15g,生牡蛎15g,玄参9g,麦冬9g,贝母9g,天龙2条。
热毒较盛者加青天葵9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g。伤阴较甚可加北沙参15g,白芍12g,生甘草6g,气阴两虚再加生黄芪、党参各15g,肿块较大,较坚硬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9g。
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或1碗,内服。天龙去内脏,用瓦焙干研末。
功用:主治颈淋巴结癌痛,转移癌、甲状腺肿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天龙末吞服。
羊枝莲白花蛇舌草汤。处方:半枝莲30g,自花蛇舌草60g。
功用: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将上药和15碗水煎2小时,日夜当茶饮。
抗癌汤。处方: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
制法:制成煎剂。
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
在治疗肿瘤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过于劳累,因为患有肿瘤的时候,如果身体体质比较差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肿瘤这种疾病越来越严重,有的时候肿瘤长得越来越大,或者扩散的话,饮食也不要吃一些刺激辛辣的。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