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二生散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生明矾 生雄黄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主喉闭,吹乳,痈肿,恶疮。
【用法用量】吹喉中吐出毒水,每日三次。治疮毒,用醋调或凉水调敷。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七
【别名】二生汤
【处方】生附子(去皮脐)、生天南星各等分。
【功能主治】体虚有风,外受寒湿,身如在空中者。
【用法用量】二生汤(《普济方》卷一一八引《十便良方》)。
【摘录】《本事》卷一引张发方
【处方】生地黄3两,生姜3两。
【制法】上药相拌和匀,同炒干,研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晕。
【用法用量】每服2钱,研木香酒1盏,同煎3-2沸,通口服之,压下血,立愈。木香不须多用。
【摘录】《鸡峰》卷十七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发现二生散的好不仅体现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从古至今都受人推崇,养生效果真的超赞。
我们都知道二冬二母汤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二冬二母汤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麦冬 天门冬 知母 川贝母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主内伤燥痰,咳嗽喘逆,时咳时止,痰不能出,连嗽不已,脉两尺沉数;或肺热身肿,燥咳烦闷,脉右寸洪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知母、浙贝母、天冬、麦冬、桑皮、杏仁、前胡、枳壳、竹茹、甘草、荆芥、银花、望月砂。
【功能主治】小儿麻疹已退4-5日后,咳嗽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冬月不宜服。
【摘录】《痘疹会通》卷五
通过本文,相信你学到更多的二冬二母汤食用方法了吧!二冬二母汤可以增强我们身体的抵抗力,调理各个系统的机能,了解了二冬二母汤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试一试。
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二地二冬汤,让大家都能健康起来。
【处方】生地5钱,麦冬3钱(去心),熟地5钱,天冬3钱(去心)。
【功能主治】阴虚肺燥,干咳虚烦,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阴虚肺燥,干咳无痰,此水不配火,而金水不能相生焉,故口燥心烦不已。生地滋阴以壮九天之水,而心火降;熟地补肾以滋九地之阴;而肾水升;天冬清心滋水;麦冬润肺生津。务使水升火降,则燥润咳除,而心烦口燥,无不自解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通过上文对二地二冬汤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养生方剂有许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还有对食用者的功效与作用。不过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这样的养生方剂,只有学会这样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二参汤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二参汤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详细,那么二参汤到底该什么情况下吃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柴胡 麦门冬 人参 玄参 甘草各等分 草龙胆用量减半
【功能主治】主痘疮壮热,经日不除。
【用法用量】水煎服。热退即止。
【摘录】《医学人门》卷八
【处方】人参 玄参各6克或15~21克
【功能主治】主牙缝或齿龈出血,属虚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处方】玄参1两,紫参1两,白药1两,大黄(锉,炒)1两,山栀子(去皮)1两,地骨皮(洗,焙)1两,甘草(炙,锉)1两,柴胡(去苗)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肺蕴热,咽喉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食后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对于文章介绍的关于二参汤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在丰富阅历的同时增加对医药常识的理解。
二石汤是什么你知道吗?二石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人参5钱,石膏5钱,寒水石2钱,茯苓3钱,半夏2钱,丹皮5钱。
【功能主治】泻胃火。主火起发狂,腹满不得卧,面赤心热,妄见妄言,如见鬼状。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四
【处方】白芍1两,熟地3两,金钗5钱,石斛5钱,牛膝5钱,石膏3钱。
【功能主治】泻肝火、平肝气。主肝经痿症。大怒之后,两胁胀满,胸间两旁时常作痛,遂至饮食不思,口渴索饮,久则两腿酸痛,后则遍身亦痛,或痛在两臂之间,或痛在十指之节,痛来时可卧不可行,足软筋麻,不可行动。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
二石汤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二石汤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二妙汤。
【处方】川黄柏(盐酒炒)5钱,苍术(米泔浸,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筋骨疼痛,或湿热流注,腰下作痛。
【用法用量】每用1匙,沸汤入姜汁调,食前服。痛甚者,加葱3根,水煎,空心热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甘草1斤,威灵仙(各切片)1斤。
【功能主治】一切风痹瘫痪,筋骨疼痛,并大麻恶风。
【用法用量】水约担许,将药煎5-6滚,入大缸内,用板凳坐其中,周围用席围定熏之,待水温方浸洗,令浑身汗透淋漓。
【注意】谨避风寒。
【摘录】《绛囊撮要》
【处方】白菊花4两,甘草4钱。
【功能主治】肿毒,疔疮。
【用法用量】水3碗,煎1碗,冲热黄酒服。
【摘录】《仙拈集》卷四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二妙汤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说到养生,很多人会侃侃而谈,由此可知,大家对于养生的关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药方剂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药方剂二术汤的有关介绍。
【处方】厚朴1钱,苍术1钱,半夏1钱,藿香叶2分,陈皮3分,茯苓3分,白术3分。
【功能主治】痢久如鼻涕冻胶,脉迟弱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1钱半,白术(去芦)1钱,南星1钱,陈皮1钱,茯苓(去皮)1钱,香附1钱,酒芩1钱,威灵仙1钱,羌活1钱,甘草1钱,半夏(姜制)2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饮双臂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五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了解了二术汤的组成药材等,也证明了这款方剂的纯天然无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二母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二母汤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处方】知母1钱,贝母(去心)1钱,杏仁(去皮尖)1钱,甜葶苈(炒)1钱,瓜蒌仁(去油)1钱,秦艽1钱,桑白皮1钱,黄芩1钱,橘红1钱,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肺劳实热,喘嗽烦热,面目浮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三
【处方】知母半两,贝母(去心膜)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甜葶苈(略炒)半两,半夏(汤洗7次)1两,秦艽(去芦)1两,橘红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肺劳实热,面目若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骨节多痛,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止(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
【处方】茯苓半两,麻黄2钱(去节),知母半两(哈粉炒),贝母半两(焙),马兜铃半两,桑白皮半两(蜜炙),汉防己1两(生),阿胶1两(炒),甘草半两(蜜炙),五味子1两,人参半两,紫苏2钱,罂粟壳半两(蜜炙),紫菀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寒热嗽喘上满,有痰吐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白糖1块,煎至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九
【处方】贝母、知母。
【功能主治】房劳不谨,水中之火刑金,两腋下作痛,或咳嗽气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知母、贝母、人参、杏仁、桔梗、甘草、前胡、五味、荆芥、归须、生地、陈皮、蒲黄、桃仁、葱白、枇杷叶。
【功能主治】补养心血,兼祛外邪。主产后咳嗽,因血虚而气独盛,必生内热,热入肺,兼感风冷外邪致咳嗽者。
【各家论述】是方人参、甘草甘温以益肺气;归、地、知母以滋肺血;贝、杏、前、桔以清肺气,润肺燥;五味子以敛肺气;陈皮以利肺气;枇杷叶以降肺中逆气;荆芥、葱白以散风;桃仁、蒲黄以行未尽之瘀血,皆止嗽之功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知母2钱,川贝母(去心,研)2钱,苏子(炒,研)2钱,白芥子(炒,研)2钱,杏仁泥2钱。
【功能主治】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冰糖为引服。
【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处方】辽五味2钱,黄柏(酒炒)2钱,知母(盐、酒炒)2钱,贝母(去心)2钱。
【功能主治】水喘,水气辘辘有声,怔忡者。
【用法用量】加黑枣2个,水煎,食远服。
【摘录】《玉案》卷四
以上就是对二母汤这种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二母汤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二圣汤是什么吗?关于二圣汤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大黄(锉,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久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酒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白僵蚕半两(直者,去丝嘴,炒黄色,为末),附子1只(重半两以上者,生,去皮脐尖)。
【功能主治】卒中风。
【用法用量】上将附子切作8块,用水2大盏,加生姜30片,同煎至1大盏,去滓,分作两处,调白僵蚕末1半服,不醒再服,先用不蛀皂角揉汁蘸华阴细辛末,擦牙关即开,后用二圣汤。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一引《海上名方》
【处方】何首乌(切)5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血崩。
【用法用量】用黄酒1碗,煎至8分,取出,入刺刺芽汁1盏同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引刘嵩皋方
二圣汤采用传统的几种纯天然中药材制成,对一些病症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无丝毫的副作用,对一些患者来说,的确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那种不适的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样能改善这样的现象呢?中医方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二矾汤的制作方法。
【别名】二矾散《医宗金鉴》卷六十
【处方】白矾 皂矾各120克 孩儿茶15克 柏叶250
【功能主治】主鹅掌风,皮肤枯厚,破裂作痛,症候较重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05升,煎数滚候用。先以桐油搽抹患处,再用浸透桐油的纸捻,将其点燃,以烟焰向患处熏片时,次用前汤乘热贮净桶内,将患手架上,以布将手连桶口盖严,以汤气熏之,勿令泄气。待微热时将汤倾人盆内,再行蘸洗,一次可愈
【注意】鹅掌风轻症不宜;熏洗后。七日内不可下水。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二矾汤为传统中药方剂。应用历史悠久,影响和普及范围甚广。足可见它的药用价值和正确性。
二苓汤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二苓汤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二苓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赤茯苓半两,木猪苓半两,白术半两,滑石1两,通草1钱,白豆蔻1钱,丁皮3钱,陈皮2钱,桂枝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水饮内停,胸膈满闷,时时呕逆,肢节疼,两胁下痛,腹中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热服。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下
【处方】泽泻1两,滑石2两,茯苓半两,猪苓术半两。
【功能主治】中湿,春夏之交,病似伤寒,自汗体重,痛难转侧。
【用法用量】方中茯苓、猪苓用量原缺。
【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以上就是二苓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