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黑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加减黑膏汤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加减黑膏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加减黑膏汤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生地15克 淡豉4.5克 连翘9克 荆芥4.5克 甘草1.5克 葱白3枚

【功能主治】滋阴解表。治妊娠阴虚,外感温邪,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取微汗。ys630.cOm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淡豆豉9克 薄荷叶2.4克 连翘壳9克 炙僵蚕9克 鲜生地12克 熟石膏12克 京赤芍6克 净蝉衣2.4克 鲜石斛12克 生甘草1.8克 象贝母9克 浮萍草9克 鲜竹叶30张 茅根(去心)芦根(去节)各30克

【功能主治】治疫邪不达,消烁阴液,痧麻布而不透,发热无汗,咽喉肿红燥痛白腐,口渴烦躁,舌红绛起刺,或舌黑糙无津之重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没有想到吧,加减黑膏汤也是让人很惊讶,中医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Ys630.com相关知识

加减黑神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加减黑神散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加减黑神散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生地 赤芍 桂心 归梢 蒲黄 鹿角屑 红花 白芷 朴消 附米 益母草

【功能主治】治妊娠热病六七日后,脏腑极热,熏蒸其胎,致胎死腹中,不能自出,产母舌色青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归尾2钱,赤芍2钱,蒲黄1钱,桂心1钱,炮姜1钱,甘草1钱,炒黑豆5钱,川芎2钱。

【功能主治】祛寒行瘀。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呕吐,四肢微冷,时恶寒而不发热,唇淡口和,苔白底淡,脉沉迟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有关加减黑神散的功效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对您有帮助。虽然加减黑神散的价值非常高,但是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谨慎服用。

加减黑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黑逍遥散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加减黑逍遥散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详细,那么加减黑逍遥散到底该什么情况下吃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生地150克 柴胡15克(盐水炒)白芍45克(醋炒)丹皮45克(炒黑)山药90克(炒)茯苓45克(入乳拌蒸)阿胶90克(蒲灰炒)荆芥灰45克 地榆90克(炒炭)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溺出纯血,脉弦数濡涩者。(尿血)

【用法用量】用童便调下9克。

【备注】热郁伤阴,冲任不摄而血不能藏,故渗入膀胱,溺出纯血。方中地黄滋阴壮水,生用最能止血;柴胡解热升清,盐炒引之达下,阿胶补阴益血,蒲灰炒珠更能散血定血;白芍敛阴益血,酽醋炒黄,引入肝脾敛血;茯苓渗利溺窍,乳拌不耗阴血;山药补益脾阴,炒黄兼能摄血;丹皮凉血止血;荆芥和血理血;地榆凉血涩血,以止溺血。为散童便调服,使小便清利,热从溺泄而冲任完复,血室宁静,血无不归,则溺血自愈。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加减黑逍遥散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石膏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石膏(研.三分) 白茅根(三分) 扁蓄(三分) 滑石(半两)

【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疼,烦热口干,小便赤。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远热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三黄石膏汤(《伤寒总病论》卷五)

【处方】石膏30克 黄连 黄柏 黄芩各6克 香豉9克(绵裹)栀子9克(擘)麻黄9克(去节)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发汗解表。治伤寒病已八九日,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挛,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志昏愦,或时呼呻,脉滑数。

【用法用量】上七味,切。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两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愈。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

【注意】服药期间,忌猪肉、冷水。

【备注】本方主治为伤寒表证未解,里热炽盛,故解表与清里兼顾。方中石膏清热除烦为君,麻黄、豆豉发汗解表为臣,黄连、黄柏、黄芩、栀子以泻三焦之火为佐。配合成方,发表而不助里热,清热而不失治表,洵为表里双解之良剂。

【摘录】《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

【处方】石膏30克 知母9克 甘草3克 元参15克 花粉9克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肺胃热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科秘诀》卷下

【别名】三黄石膏汤

【处方】石膏2两,黄连2两,黄柏2两,黄芩2两,香豉1升(绵裹),栀子10枚(擘),麻黄3两(去节)。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病己8-9日,邪攻内而表未解,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呼呻,体犹沉重拘挛;伤寒发汗或下或误吐后,谵语不休,昼夜喘息,鼻中屡衄而疾势不解,身目如发黄,狂躁欲走。

【用法用量】三黄石膏汤(《伤寒总病论》卷五)。

【注意】忌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1.《外台》引《深师方》:今直用解毒汤,则挛急不愈;直用汗药,则毒因加剧。而方无表里疗者,意思以三黄汤以救其内,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名石膏汤。

【摘录】《外台》卷一引《深师方》

看完了上文对石膏汤的介绍,是不是对石膏汤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

苍术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是否知道苍术石膏汤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苍术石膏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苍术石膏汤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苍术石膏汤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苍术半两,石膏5钱,知母(锉)1钱半,甘草1钱。

【功能主治】湿温,身多微凉,微微自汗,四肢沉重。

【用法用量】上药同和匀,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温服。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苍术、石膏刚剂燥之,又得石膏、知母辛咸降之,以甘草佐苍术,知母佐石膏,刚柔相配,不伤脏腑之正气,可谓详审精密矣。虽与白虎汤相似,其义各有微炒。

【摘录】《保命集》卷中

上文就是对苍术石膏汤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黄连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石膏汤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黄连石膏汤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黄连、黄芩、知母、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

【摘录】《方症会要》卷三

【处方】升麻7分,川芎7分,白芍药7分,半夏(炒)7分,干葛5分,生甘草5分,防风5分,黄连(酒炒)5分,石膏1钱(火煅过),白术1钱,白芷3分。

【功能主治】小儿阳明之热,齿肿,流涎,腮肿,马牙。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服;若能漱药者,则含药漱而吐之。

【摘录】方出《明医杂着》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五

【处方】川黄连(酒炒)1钱,煨石膏3钱,竹茹1钱。

【功能主治】呕吐有实火,口渴,腹痛。

【用法用量】灶心土为引。

【摘录】《一盘珠》卷三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黄连石膏汤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竹叶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石膏汤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竹叶石膏汤这种方剂吧。

【处方】石膏(半两) 麦门冬(去心.二钱) 人参(去芦.二钱) 炙甘草(半钱) 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青竹叶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淡竹叶(三十片) 石膏(三钱) 麦门冬(三钱) 半夏(一钱) 人参(一钱半) 甘草(一钱半)

【功能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而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各二两。石膏一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炮制】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亦不痛,脉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两盏,入青竹叶、生姜各五、六片,煎至一盏半,滤去滓,入粳米百馀粒再煎,米熟去米,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竹叶汤(《外台秘要》卷三引《张文仲方》)、人参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处方】竹叶15克 石膏30克 半夏9克(洗)麦门冬15克(去心)人参6克 甘草6克(炙)粳米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虚羸少气,呕逆烦渴,或虚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虚而数;以及暑热所伤,发热多汗,烦渴喜饮,舌红干,脉虚数。现用于肺炎、麻疹或麻疹并发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糖尿病、小儿夏季热、中暑等病后期余热不清,耗伤气阴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为君;人参、麦冬益气养阴为臣;半夏降逆止呕为佐;甘草、粳米调养胃气为使。诸药合用,使热祛烦除,气复津生,胃气调和,诸证自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炙)

【功能主治】治痈疽肿痛,胃火内盛,口渴喜饮。

【用法用量】加生姜少许,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处方】淡竹叶7片 软石膏9克 大黄(煨)4.5克 陈皮3克 藿香叶6克

【功能主治】治茧唇。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六

【处方】煅石膏 连翘 黄芩 花粉 甘草梢 薄荷 柴胡

【功能主治】治肺热,鼻流紫血者。

【用法用量】加竹叶5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竹叶3片 红花0.9克 生地6克 煅石膏9克 花粉2.4克 陈皮1.5克 甘草1.5克 黄连1.5克(微炒)僵蚕5条 连翘1.8克 玄参3克 牛蒡子1.8克 桑皮3克

【功能主治】清热宣肺,解肌透疹。治痧疹见形二三日,色红,烦躁,出不透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痧疹辑要》卷二

最后提醒下竹叶石膏汤虽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好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可以的放话,选择日常多注意饮食,因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

加味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中药方剂,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为何中药药剂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下面介绍一种加味石膏汤来为大家一一说明。

【处方】石膏24克 山栀 人参 茯苓 知母各9克 生地黄 淡竹叶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膀胱实热,脐下急痛,小便不通,烦满,难于俯仰。

【用法用量】每次30克,水煎去滓,下蜜5毫升,煮二沸,空腹时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煅石膏、柴胡、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疟在盛暑之时,唇红面赤,烦躁作渴,欲饮冷水,或热多寒少者。

【用法用量】竹叶10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加味石膏汤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人参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石膏汤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人参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人参石膏汤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人参(去芦.半钱)、石膏(一两)、半夏(汤泡.一钱)、栀子仁(一钱)、黄芩(一钱)。川芎、白术、茯苓(去皮)、知母,各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咳嗽不已,心烦及风热头疼,精神不利,昏愦,宜服。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人参4.5克 石膏90克 川芎15克 半夏6克(去滑)白术5克 茯苓5克 甘草30克(炙)大栀子9克 知母15克 黄芩9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咳嗽不已,心烦;及风热头痛,精神昏聩。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宣明论方》卷六

【处方】人参15克 石膏36克 知母 21克 甘12克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上消。烦渴多饮,不欲多食。

【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大家现在明白了人参石膏汤的作用了吧,不过该药并不适用于所有病症,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人参石膏汤治疗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适。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