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凤龙膏的功效与作用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凤龙膏的功效与作用”,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中药方剂凤龙膏的作用。

【处方】乌鸡卵1个,地龙1条(活者细小者)。

【制法】以鸡卵开一小窍,入地龙在内,夹皮纸糊其窍,饭锅上蒸熟,去地龙,与儿食之。

【功能主治】预防痘疮。

【用法用量】每岁立春日食10枚,终身不出痘疮;邻里有此证流行时,食1-2枚亦好。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凤龙膏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ys630.COm精选阅读

凤麟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凤麟膏是什么吗?关于凤麟膏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上好羊脑炉甘石8两(打如莲子大,1分重为则。用新铜罐盛入童便,浸49日,滤去宿童便,更入新童便煮,1柱香久,咬咸酸味,不必再煮,又不可煮老,研为细末,用缸片1大块,将药放在上,用硬炭火煅,1柱香久,甘石渐渐转如松花色,细心谨慎取起,总称匀分,作4分。一分用细辛1两,荆芥穗1两,薄荷1两,煮浓汁大半钟,亦煮3次)。

【制法】上药研细筛过,另用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内障,迎风冷泪,怕日羞明,昏花;或年久云翳遮睛,不能行路,但见人影,如白衣人行,有血根扳睛者。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内障,迎风冷泪,怕日羞明,昏花者,须兑虎液、羊脑玉、冰片合用;治年久云翳遮睛,有血根扳睛者,先用青龙、羊脑玉点眼,直点至翳开之后,再用本方兑虎液、羊脑玉、冰片、珍珠、琥珀合用。

【摘录】《异授眼科》

【处方】荆芥1钱,薄荷1钱,玄参1钱,防风1钱,白芷1钱,蕤仁1钱,白芍1钱,栀子1钱,干葛1钱,连翘1钱,当归1钱,黄芩1钱,柴胡1钱,升麻1钱,车前子1钱,生地1钱,木贼1钱,细辛1钱,枸杞1钱,桑白皮1钱,夏枯草1钱,黄连1钱,菊花1钱,石决明1钱,蒺藜1钱,白术1钱,香附米1钱,黄柏1钱。

【制法】共煎浓汁,去滓,将制过龙砂、虎液各5钱,入铜锅内,将汁缕续投下,以汁尽药干为度。加制过甘石1钱、白丁香1钱、鹅不食草2钱。

【功能主治】降火,拨云去翳。主

【用法用量】本方用法中的“龙砂”、“虎液”,均出原着。参阅“龙砂”、“虎液”条。

【摘录】《眼科阐微》卷四

以上就是对于凤麟膏的一些介绍,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等的不尽相同,同一种方剂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大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不要盲目跟风。

凤髓膏的功效与作用


凤髓膏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凤髓膏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凤髓膏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人参4两,山药4两,白茯苓(去皮)4两,胡桃肉4两,杏仁(去皮尖)4两,酥油4两,白沙蜜1斤。

【制法】将人参3味为细末,次将胡桃、杏仁捣一处,再将油、蜜化开,瓷器内搅匀,竹叶封固,大锅内5-7分水煮沸成膏。

【功能主治】虚损;脾气虚衰,食少便结,脉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酒下。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脾气虚寒,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输纳无权,故饮食少进,大便干结不通。人参扶元以补脾肺;胡桃润燥以益肾肝;山药补脾阴;茯苓渗理脾气;酥油滋液润肠;白蜜生津润燥;杏仁降气润燥,以通肠结,酒以行之,大便有不通润者乎?此健中润燥之剂,为中虚肠结之专方。

【摘录】《证治汇补》卷二引《医鉴》

【处方】松子仁1两,胡桃仁2两。

【制法】上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

【功能主治】润肺。主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风髓汤,与剂型不符,据《卫生鸿宝》改。

【摘录】《外台》引苏游方(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一)

知道了凤髓膏主要治疗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凤髓膏的禁忌等,以免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龙连膏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的很多东西都神秘莫测,让人充满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龙连膏作为中药方剂的一种,也是非常的神奇,不仅治愈疗效好,而且应用广泛,那么大家知道龙连膏的成分是哪些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黄连4两(洗净,锉,用水4盏慢火熬成膏,去滓),蜜1斤(慢火熬令得所,却入黑膏子熬),黄丹少许,龙涎粉1两。

【制法】上将先前药膏,熬后入粉,再用半盏水研细,倾入蜜药膏在内,慢火熬,用篦子搅令紫色,倾在罐子内,再用水半盏洗熬药器物,依前倾入药内。却入麝香半钱,片脑半钱,搅令匀。

【功能主治】眼疾。

【用法用量】遇患点之。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六

看了上面对于龙连膏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二龙膏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中药是很神奇的,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当它们中的几种融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二龙膏这种中药方剂,为我们来揭晓答案。

【处方】活甲鱼(约16两以上)2个,莪术1两,鲜苋菜16两,三棱1两。

【制法】以上四味,酌予碎断,用香油240两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100两,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热溶化。另兑细料:乳香5两,肉桂(去粗皮)9钱,没药5两,沉香9钱,麝香4钱。共研为细粉,过罗,每16两膏油兑药粉5钱。

【功能主治】化痞消积。主积聚痞块,肚腹胀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大张重7钱,小张重4钱5分。用时微火化开,贴脐上。

【注意】孕妇忌贴。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以上二龙膏的中药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配药治疗,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功效与作用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中药方剂的身影,可见方剂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那么大家知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吗?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处方】麝香、牛黄、珍珠、炉甘石(煅)、硼砂、冰片

【性状】为浅灰黄色或粉红色的软膏;气香,有清凉感。

【炮制】以上六味,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匀,取凡士林785g及羊毛脂50g,加热,滤过,放冷至约50℃,加入麝香等细粉,搅匀至半凝固状,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用于各类痔疮,肛裂,肛周湿疹等病症。

【用法用量】外用,涂擦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或遵医嘱。

【贮藏】密闭保存。

【摘录】《中国药典》

以上就是关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虽然说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长期吃药还是不好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日常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本上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危害,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白凤丸的功效与作用


您听说过中药方剂白凤丸吗?中药方剂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参茸白凤丸

【处方】人参1两,杜仲1两,川芎1两,熟地1两,放术1两,菟丝1两,黑艾叶7钱半,炙甘草5钱,鹿茸1两,茯苓1两,当归1两,川椒5钱,大黄耆2两,白芍2两,香附1商,阿胶1两,白绒鸡1尾。

【制法】共研细末,和蜜为丸,每粒重4钱,白蜡壳封。

【功能主治】妇人诸虚百病,久不孕育。

【用法用量】常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处方】白毛乌骨雄鸡1只(须白丝毛、乌骨、高冠者,另养一处,以黄替炒末饲之,不可近雌鸡,闭死,去毛肠,净),香附(4制)1斤,熟地黄4两,生地黄2两,当归2两,白芍药2两,黄耆2两,牛膝2两,柴胡2两,牡丹皮2两,知母2两,川贝母(去心)2两,黄连1两,地骨皮1两,干姜1两,延胡索1两,茯苓2两5钱,秦艽1两5钱,艾叶4两,青蒿4两。

【制法】先将艾、蒿一半人鸡腹内,余置鸡外,同入坛内,以童便和水,浸过2寸许,煮烂,取出去骨,焙干,再将各药及鸡共研为末,用鸡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羸瘦,血虚有热,经水不调,崩漏带下,不能成胎,骨蒸;忌食煎炒苋菜。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至70-8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处方】人参(去芦)128两,鹿角胶128两,牡蛎(煅)48两,白芍128两,当归144两,甘草32两,鹿角霜48两,鳖甲(炙)64两,丹参128两,香附(炙)128两,天冬64两,桑螵蛸48两,熟地256两,乌鸡(去毛、内脏)32只(以上14味均下罐,用绍酒1344两,蒸4昼夜)生地256两,川芎64两,黄耆32两,银柴胡26两,芡实(炒)64两,山药128两(以上6味不下罐,共研为但末,铺槽底,搅匀,晒干)。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炼蜜为丸,重3钱5分,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调经止带。。主妇人身体瘦弱,经水不调,崩漏带下,腰腿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3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今天给大家讲解了一些关于白凤丸的食疗方法等,你是否有记住一些呢,其实如果生病的话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应该在饮食上多加注意,这样才会让身体更快的恢复健康。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