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种好,对此,下面就为朋友们说一说中药方剂桂附理中丸,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养生秘诀。
【处方】肉桂30g 附片30g 党参90g 白术(炒)90g 炮姜90g 炙甘草90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甜而辛辣。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大家现在明白了桂附理中丸的作用了吧,不过该药并不适用于所有病症,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桂附理中丸治疗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适。
桂附地黄丸,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桂附地黄丸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肉桂20g 附子(制)2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性状】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桂附地黄丸,我们知道桂附地黄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桂附地黄丸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桂附汤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桂附汤的功效有哪些吗?吃桂附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肉桂3克 附子9克 黄柏1.5克(为引用)知母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四
【处方】黄柏(为引用)5分,知母5分,肉桂1钱,附子3钱。
【功能主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阳气虚极,大寒之证,带久不止,下流白滑如涕。
【用法用量】方中黄柏,《卫生家宝》作“黄芩”。
【各家论述】《玉机微义》:此补阳气极虚,用黄柏等为引用,又升降阴阳药也。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大附子2钱,肉桂2钱,川芎5钱,白芍1钱5分,生地1钱5分,当归1钱5分,木瓜1钱5分。
【功能主治】血受寒而脊痛筋挛急。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官桂1钱,大附子1钱,防风1钱,黄芩1钱,川芎1钱,防己1钱,甘草1钱,玄参1钱。
【功能主治】柔痓。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熟,热服。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交趾桂1两(去粗皮),绵附子1枚(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汗不止,及体虚失血。阳虚血弱。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温服。
【摘录】《得效》卷八
【处方】附子(生,去皮脐)1两,桂心1两,干姜(炮)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茯苓1两,桃仁(去皮尖,面炒)1两。
【功能主治】少阴伤风,胸满,心烦,咽喉痛,自汗,腰疼连胻骨酸痛,呕吐涎沫,头痛,其脉沉弦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3盏,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四
【处方】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茯神(去木)1两,防风(去叉)1两,细辛(去苗叶)1两,萆薢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芍药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偏枯,手足不随,或冷或痹。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7分,去滓温服,空腹、食前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别名】柏子仁饮、柏子仁散、补白茯苓散
【处方】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当归(切,炒)半两,槟榔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防风(去叉)3分,柏子仁(研)3分,细辛(去苗叶)3分,白术3分,芎藭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
【制法】除柏子仁,锉如麻豆大,拌匀。
【功能主治】肝着,肝气虚寒,邪着胸中,实塞不快,气血留滞,胸上欲蹈之者。疹筋,肝虚生寒,脉数筋急,腹胁妨闷,筋见于外。两胁下满,不得太息,四肢厥逆,心腹痛。
【用法用量】柏子仁饮(原书卷四十二)、柏子仁散(《宣明论》卷二)、补白茯苓散(《普济方》卷十四)。
【注意】忌生冷、油腻。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桂(去粗皮)1分,附子(去皮脐,生用)半两,丁香半分,吴茱萸(汤淘3遍,焙干,炒)半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桂(去粗皮)1两半,芍药1两半,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1两,甘草(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目四肢疼痛,恶寒,干呕。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吐,脉浮虚而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以热粥投之,取汗。
【注意】避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桂枝1两,附子3钱,青皮4钱,甘草4钱,柴胡4钱。
【功能主治】厥阴症,口吐涎沫,小腹痛,不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加生姜3片,作3次服。
【摘录】《玉案》卷二
通过以上介绍,对桂附汤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对桂附汤这样药物的选择上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附桂膏的方剂。
【处方】真香麻油3斤,柏枝尖5斤,松毛心5斤,生大附子(切片)半斤,肉桂(研极细末)半斤,黄丹10两,铅粉10两。
【制法】先将麻油入锅烧滚,下柏枝、松枝、附子,次第入油锅熬枯,去滓,下肉桂末再熬,下黄丹、铅粉,不住手搅至滴水成珠,入瓦器内,浸水中,拔去火毒,用布摊贴。
【功能主治】感受风湿,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肚腹畏寒。
【用法用量】肚腹畏寒者,贴肚脐,用大张连脐服贴,并贴背后肾俞穴;其余筋骨麻木酸痛,俱贴患处。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看了上文对附桂膏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桂附地黄丸的功效:
功增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又用于小腹拘急,腰腿酸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而属于肾虚阳微者。还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病属于肾虚阳弱的虚喘或痰饮作喘等兼见腰中冷痛、小便不利者。
桂附地黄丸的作用:
桂附地黄丸是常用中成药。有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能治肾阳不足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增多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以下疾病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慢性肾炎:时有血尿、蛋白尿、肾性高血压、水肿等。
注意事项:
1、孕妇忌服。 2、不宜和外感药同时服用。 3、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赤石脂或其制剂。 4、本品中有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本品宜饭前服或进食同时服。 7、服药二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食欲不振、头痛、胃脘不适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9、儿童必须在成年人的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桂附逍遥散大家吃过吗?桂附逍遥散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桂附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炙附子3钱,炮姜3钱,吴茱萸4钱,升麻2钱,泽泻3钱,桂心3钱,地榆炭3钱,罂粟壳4钱,沉香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寒痢。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附子为君,暖其中宫;以姜、桂、沉香、吴萸、甘草为臣,清散其中、下焦之陈寒;以泽泻、升麻为佐,升降其凝滞之湿热;以地榆、粟壳为使,收敛其纯白之下痢,其郁结散而痢自止矣。
【摘录】《医学探骊》卷五
有关桂附逍遥散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另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小常识,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改善身体的质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附桂紫金膏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当归1两,胡椒1两,川牛膝1两,侧柏(生)1两,灵仙1两,柳枝1两,槐枝1两,艾把1两,木鳖子1两,官桂1两,川附片1两,木瓜1两,干姜1两,白芷8钱,乌药8钱,橘皮8钱,赤芍8钱,灵脂8钱,甘草8钱,杜仲(生)8钱,寄生8钱,羌活8钱,续断8钱,防风8钱,独活8钱,骨皮8钱,蝉退8钱,腹皮8钱,红花8钱,清风藤8钱,川芎5钱,五加皮5钱,蛇退5钱。
【制法】上药酌予碎断。用香油二百四十两炸枯黑,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入章丹一百两搅匀成膏,取出放入冷水中,出火毒后加热溶化。另兑细料:乳香二两,没药二两,潮脑二两,官桂二两,附子二两,硫黄二两。六味共为细粉,搅匀,摊贴,每张油重五钱。
【功能主治】暖腰固本,补气散寒。主男妇老少诸虚百损,腰酸腿软,胸腹冷痛。
【用法用量】贴肚脐、腰部。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防风2两,生杜仲2两,木瓜2两,白芷2两,生灵脂2两,独活2两,当归2两,川芎2两,羌活2两,生附子2两。
【制法】上用香油15斤,炸枯去滓滤净,炼至滴水成珠,再入章丹90两搅匀成膏。每15斤膏药油兑乳香面、没药面、广木香面、肉桂面各2两,搅匀。每大张净油1两重;小张净油5钱重。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补气养血。主妇女经血不调,血海空虚,行经腹痛,经来黑紫,肚腹胀疼,以及体亏气弱,腰腿无力,周身酸疼。
【用法用量】贴肚腹。
【注意】孕妇勿贴。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生地1两,当归1两,干姜1两,桂枝1两,麻黄1两,白芷1两,甘草1两,苍术1两,枳壳3钱,五加皮3钱,莪术3钱,桃仁3钱,山柰3钱,川乌3钱,陈皮3钱,台乌3钱,三棱3钱,细辛3钱,首乌3钱,草乌3钱,柴胡3钱,防风3钱,寄奴3钱,牙皂3钱,川芎3钱,威灵仙3钱,羌活3钱,赤芍3钱,藁本3钱,续断3钱,独活3钱,连翘3钱,血余1团,天雄8两,小茴3钱,香附3钱,荆芥3钱,海风藤3钱。
【制法】上药用麻油四斤,入药煎枯去滓,再下黄丹三十两熬成膏,候半冷,再下后列细料药:中安桂一两,麝香三分,广木香二钱,冰片四钱,樟脑三钱,乳香、没药各三钱。共为细末,搅入膏内令匀,退火摊用。
【功能主治】风湿风寒,劳伤瘫痪,积聚痞块,流注瘰疬,寒湿脚气,鹤膝酸痛,疝气遗精等症。
【用法用量】用时将膏药在火上烘融摊开,贴患处。
【注意】非因寒湿致病及有发炎症状者忌贴。孕妇忌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上面介绍了附桂紫金膏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附桂紫金膏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中医来调理身体和疾病的治疗。我国中医发展数千年,对于很多常见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中医养生,更是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桂附八味丸,是一种常见的处方药。对于一些三高患者来说,对它并不陌生。那么,桂附八味丸是什么呢?
主治:肾阳不足,腰膝酸痛,下肢冷感,少腹拘急,水肿,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阳痿,遗尿,尺脉微弱以及痰饮咳喘,消渴,脚气等证候。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喘息等症。
药理作用
本方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改善内分泌,清除自由基,利尿,降血压等作用。
降血糖:以5倍或10倍于人常用量给成年大鼠服本方,看到了糖耐量曲线的改善,血糖值的恢复更迅速。本方改善老年大鼠或小鼠因老化而不断降低的糖同化功能,改善胰岛分泌胰岛素的作用。用本方饮片制成的散剂及组成该方的各种单味生药散剂对大鼠的STZ(链尿菌素)糖尿病模型的饮水量、排尿量及尿糖量均呈抑制作用,颗粒剂仅有抑制尿糖量作用,单味药中唯山茱萸对饮水量等呈抑制作用。
2.增强免疫功能:增强结核菌素反应,对结核菌素反应为阴性或可疑阳性的非免疫性疾病患者13例,服本方后皮内反应表明结核菌素反应增强。另在65岁以上老人经辨证为八味丸证组,服本方后结核菌素反应也有明显的增强。体外实验见本方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功能,使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并使溶血素抗体形成显著增加。其生理盐水提取液未见有明显的刺激因子,但对老年人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有调节作用,并能防止老年人IgG低下,使IgM上升及提高补体活性的作用。对主诉倦怠的30例门诊病人用本方后发现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CD16(p0.05)和CD57,(p0.01)阳性细胞数(淋巴细胞中一类)明显上升。
3.对谷胱甘肽代谢的影响:探讨给药后大鼠机体内谷胱甘肽代谢,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GSH和GSSG分别自晶体、血浆、肝、肾、脑、精巢中进行荧光法测定,结果显示动物实验白内障时晶体GSH和GSSG显著减少,导致透明度发生改变,金匮肾气丸可预防晶体中GSH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导致的白内障。本方还能使白内障眼病患者水晶体GSH和GSSG呈显著增加,提示本方还有治疗作用。另外有实验报道睾丸中的GSH和GSSG本方组也增加,谷胱甘肽与DNA的合成有联系,因而推测本方对激素及精子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4.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方能降低鹌鹑食饵性高脂血症包括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有降低饲高胆固醇的ddy小鼠肝、心及主动脉脂质的倾向,对衰老的脂质代谢及长期授予乙醇所致的肝脂质代谢低下有明显改善作用。长期给药对饲高胆固醇的ddy小鼠主动脉钙、磷、镁含量及34钙结合量还有降低倾向,同时降低其胶原量,说明本方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另实验报道服用本方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加,同时动脉硬化指数也有改善作用,因此本方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5.对活性自由基的作用:活性自由基产生是对外来异物的一种反应,对杀灭异物起到免疫保护作用,但产生过多导致膜脂质过氧化,与衰老、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有关。1989年姚氏报道金匮肾气丸提高小鼠血液和脑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脑、肾上腺等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具有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清除作用。还有报道金匮肾气丸可降低老年鼠皮肤及血清MDA,提高SOD,促进自由基代谢,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减少高脂血症对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使本方具治疗疾病及抗衰老的作用。
6.对未消循环的作用:随着大鼠老化,高比重的细胞增加,变形能力降低,给本方后能明显抑制其变形能力的降低。同时测定红细胞的ATp含量、脂质膜组成及表面电荷等,本方也有良好的作用。对65岁以上手足麻木的患者测标志末梢血流量的指尖容积脉搏,所有患者均增加,服本方后明显下降,症状缓解。对糖尿病人的治疗中也可见本方对微循环系统有较强的改善作用。进一步实验发现肉桂具有中枢性及末梢性扩张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改善感觉障碍。
7.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对本方有疗效的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后及服药期观察植物神经系统的有关指标:心电图R-R间期变化、Valsalva比值、起立性低血压的程度、握拳试验、神经传导速度,服药后这些指标均有改善。
8.对内分泌代谢的影响:动物试验证明金匮肾气丸中附桂能纠正大剂量激素所致小鼠体重减轻及虚弱或衰竭状态,说明附桂八味丸有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进一步研究本方中生药发现丹皮、山茱莫及桂枝具有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抑制作用,牡丹皮尚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也有人应用本方治疗支气管喘息患者的八味丸证病人,见到本方有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样作用。
9.改善肾功能及利尿作用:本方以成人用量10倍喂大鼠1个月者尿量增加,尿中钠离子排泄增加,锌、镁、钙离子排泄无明显改变,血浆中离子均在正常范围内,分析本方其中地黄、泽泻、茯苓和附子均含利尿成分。本方浸膏使IgG加速型小鼠肾毒性肾炎血清白蛋白升高,尿蛋白、血清尿素氮降低,同时可能通过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改善肾组织病变。对尿素氮100-110mg/dl,肾功能全部丧失、四肢高度水肿及乏力的病人服本方后可见症状改善,尿素氮降至25mg/dl,肾功能逐渐恢复。
10.延缓衰老:本方不仅能使老化延缓,而且能恢复精力。其机理除强心作用外,可能还有使全身细胞复活的作用。有人通过动物实验,指出本方所以能“返老还童”,可能考虑本方是以综合性效率作用于机体,对改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等作用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同时通过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作用,有效地发挥抗衰老作用。
11.对血压的影响:本方能降低高果糖诱发高血压大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而降低大鼠血压,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实验表明,本方明显降低SHR的血压,降低心脏左室壁、胸主动脉的羟脯氨酸含量,增高尿激肽释放酶的排出,对疾病表现改善作用。
12.对性激素影响:有实验显示本方能促进睾丸产生睾丸酮的作用,对10周龄大鼠1630小时动情期Ⅱ,1100和2300小时动情前期滤泡为实验对象,本方在黄体生成素升高之前刺激排卵前滤泡分泌黄体酮,显著降低排卵前滤泡分泌雌二醇-17β。
导读:桂附地黄丸的副作用,桂附地黄丸是常用中成药,有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那么服用桂附地黄丸会有副作用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桂附地黄丸的副作用。
桂附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肉桂和附子,适用于肾阴虚所致四肢厥冷、脘腹冷痛、小便清长或阳痿、滑精等。
桂附地黄丸的副作用
桂附地黄丸是有副作用的,只是它的副作用就比较小,只不过是在服用过量后,出现头痛,口干。
桂附地黄丸,药物中的复制有一定的毒性,不宜常服,常服可能会导致蓄积性中毒。如果是阳虚为主,那没副作用,全是好的。如果患者是阴虚,那是完全不能吃的,吃了立刻感觉不爽,整个人都会烦躁不安的。
因为桂附地黄丸配有肉桂、制附子,不适用于阴虚阳亢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此外,孕妇忌用桂附地黄丸。
另外,风热感冒时别吃。因为肉桂热性的。有些人吃了会影响食欲,地黄所致。一般先吃两星期看看效果。任何药都不能长期吃的。
服用桂附地黄丸注意事项
1、不宜和外感药同时服用。
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赤石脂或其制剂。
3、本品中有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本品宜饭前服或进食同时服。
6、服药二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食欲不振,头痛,胃脘不适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服用地黄丸宜因人而异
1、肾阴虚服用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者既有发热盗汗、口燥咽干等热证,又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遗精等虚症。六味地黄丸六药合用、三补三泄,适于出现上述症状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化疗期的肿瘤等患者,但脾肾阳虚者不可服用。
2、阴虚火旺服用知柏地黄丸
中医认为阴虚生内火,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形体消瘦、两颧发红、五心烦热等虚热征候。知柏地黄丸适于出现此症的结核病、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等患者,但阳虚寒症、实热症者忌服。
3、肺肾阴虚服用麦味地黄丸
肺阴虚者出现干咳带血、午后潮热等症状。麦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的肺结核、糖尿病、肺心病等患者,但感冒患者慎用。
4、阴虚血虚服用归芍地黄丸
阴虚火旺者除肾阴虚症外还出现出血色红、月经不调等血热症。归芍地黄丸适于阴虚血热的高血压、神经衰弱、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患者,同样阳虚血寒症忌用。
5、肝肾阴虚服用杞菊地黄丸
肝肾阴虚除肾阴虚症外还出现头晕目眩、耳聋眼花等症。杞菊地黄丸除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外,还用于有肝肾阴虚症状的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干眼症患者;但实火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慎用。
6、阴亏目疾服用明目地黄丸
适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眼病,如视神经炎、视网膜黄斑退行性病变、角膜结膜干燥症等,但肝火上扰导致的眼病不宜服用。
7、肾阳不足服用桂附地黄丸
中医认为阳气亏损时必有的虚寒症候,出现腰膝冷痛、咳喘浮肿、尿频腹泻等寒症。桂附地黄丸是地黄丸系列中唯一适于阴阳两虚者服用的中成药,例如肾阴虚合并肾阳虚症的腰肌劳损、慢性气管炎、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等,但阴虚生内热者忌用。
患者朋友在购买桂附地黄丸时,一定要认准国药准字生产的,并且遵医嘱服用。
现在很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甚至是在生病的时候,也会选择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疾病虽然较慢,但是可以去除病根,是我国非常知名的一种治疗方法。附桂八味丸是一种中成药,一般可以治疗糖尿病、白内障、高血压等疾病。使用附桂八味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药物组成
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附桂八味丸》
主治:肾阳不足,腰膝酸痛,下肢冷感,少腹拘急,水肿,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阳痿,遗尿,尺脉微弱以及痰饮咳喘,消渴,脚气等证候。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喘息等症。
处方来源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之肾气丸,又称金匮肾气丸。后世多用原方中的桂枝改为肉桂,干地黄改为熟地黄,即为本方。《甘肃省药品标准》(1978年)。
用法用量
八味药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丸约0.2g),每次15丸,日2次酒送服,可渐次增量至25丸。现代用法:每次9g,日2-3次口服;或做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或作冲剂、散剂。片剂:每次6片,日2次口服。口服液:每次1支,日2次口服。胶囊剂:每次5粒,日2次口服。
主治
肾阳不足,腰膝酸痛,下肢冷感,少腹拘急,水肿,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阳痿,遗尿,尺脉微弱以及痰饮咳喘,消渴,脚气等证候。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喘息等症。
不良反应
消化系功能弱的人服用本方可引起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有的出现荨。这主要由地黄引起的,以酒为引或许可以避免。另有报道内服金匮肾气丸引起过敏1例,表现为全身瘙痒,起红色斑丘疹,伴阵发性心悸,EKG示窦性心律不齐,停药后消失,再服药上述症状又出现,停药后又消失。
大家想养生的话不妨通过一些中药方剂来调节,这样既可以维持身心的健康,同时,又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今天就来看一看桂附理中汤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处方】人参9克,炒白术9克,炒干姜9克,肉桂9克,制附子9克,炙甘草4.5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温中祛寒。主脾胃寒湿。妊娠腹泻 。
【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21克,水煎,去滓,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处方】理中汤加桂、附。
【功能主治】肾虚呃逆。妊娠痢疾。
【用法用量】《产科发蒙》本方用法:每服七钱以水四合,煮取二合,去滓温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五
【处方】苏党参8钱,白术5钱,附片6钱,干姜3钱,油桂1钱半(去粗皮,研,炮)。
【功能主治】中寒白喉,无恶寒发热,喉内起白皮,随落随长。
【摘录】《喉科种福》卷五
以上桂附理中汤的中药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配药治疗,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众所周知淋熨桂附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淋熨桂附散的功效了解多少呢?淋熨桂附散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别名】淋渫栓附散、桂附散
【处方】桂心1两,附子1两(去皮脐,生用),白矾2两,细辛1两,白芷1两,五加皮2两,桑叶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折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淋渫栓附散(《御药院方》卷八)、桂附散(《普济方》卷三一一)。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淋熨桂附散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