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来介绍一种:八宝散。
【处方】牛黄、珍珠、琥珀、朱砂、雄黄、犀角、金箔、麝香、冰片。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疔如白泡轻,黄黑根紫,胀痛,头疼,寒热烦呕,指冷,狂躁,胸满,危急将死。
【用法用量】金与银煎汤调下。
【注意】戒谷味。
【摘录】《简明医彀》卷八
【处方】麻黄半两(去节),桔梗半两,马兜铃半两,罂粟壳半两,甘草(炙)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半两,桑白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1盏,生姜3片,杏仁3粒(去皮尖),白糖1块,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
【处方】白芍药、羌活、升麻、干葛、甘草、防风、抚芎、山果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已发或未发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处方】大附子1个(去皮脐),南乳香2钱半,猬皮1个(烧灰),皂角针1两(烧灰),榼藤子1个(去皮脐),猪牙皂1两(去皮),白矾半两(枯),硫黄2钱半。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肠风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7丸,温酒送下,日进1服,2日进2服止。假令10日进3次。
【注意】忌诸发毒物。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七
【处方】通草、灯心、木通、泽泻、瞿麦、车前子根、白获苓各等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此药疑少一味。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
【处方】藿香1两,破故纸1两,大腹皮1两,槟榔1两,雄黄1两,轻粉1两,硫黄1两,枯白矾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癞、松皮顽癣,久不瘥者。
【用法用量】小油调搽,日上数次。痒则搽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
【处方】大腹皮、槟榔、破故纸、藿香、硫黄、轻粉、枯矾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干湿癣疮。
【用法用量】敷患处。
【摘录】《便览》卷四
【处方】珍珠、冰片、牛黄、象牙、枯矾、枯盐、铜绿、银珠、轻粉、鸡内金各等分,金箔7张。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口疮牙疳,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泔水洗净,敷药。
【摘录】《仙拈集》卷二
通过上面的关于八宝散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八宝散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吹喉散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蒲黄一两,盆硝八两,青黛一两半。
【炮制】上件用生薄荷汁一升,将盆硝、青黛、蒲黄一处,用瓷罐盛,慢火熬令干,研细。
【功能主治】治三焦大热,口舌生疮,咽喉肿塞,神思昏闷,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用一字或半钱,掺于口内,良久出涎,吞之不妨。或喉中肿痛,用筒子入药半钱许,用力吹之,无不立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蒲黄30克 盆消240克 青黛45克
【制法】上药用瓷罐盛,加生薄荷汁660毫升,慢火熬干,研细。
【功能主治】主三焦大热,口舌生疮,咽喉肿塞,神思昏闷。
【用法用量】掺于口内,或吹入喉中。良久出涎,吞之不妨。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消120克(别研)甘草末30克(生)
【制法】上药研匀。
【功能主治】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1.5克,干掺口中。如肿甚者,吹入喉内。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青黛 山豆根 芒消 冰片 硼砂 明矾牛黄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喉痹。
【用法用量】先服甘桔汤嗽过,再将上药吹入喉中。
【摘录】《咽喉经验秘传》
【处方】青黛1两,盆消2两,僵蚕(炒)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吹咽喉中。频用大效。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青黛8分,龙脑8分,薄荷8分,飞净雄黄3分,粉口儿茶5分,大梅片1分,月石3分,珍珠3分,犀黄1分5厘。
【制法】上为极细末,罐贮勿泄气。
【功能主治】咽喉18症。
【用法用量】吹之。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处方】黄柏(蜜炙)3钱,硼砂(煅过)2钱半,孩儿茶1钱,朱砂8分,寒水石7分,冰片1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喉疮生脓不收口者。
【用法用量】先用大黄、防风、羌活、薄荷、黄柏煎汤漱过,再吹入。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
【处方】冰片3分,朱砂3分,珍珠3分,枯矾3分,硼砂5分,孩儿茶1钱,龙骨(煅)1钱,寒水石2钱。
【制法】上为细末,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咽喉诸症。
【用法用量】将竹筒吹少许于痛处,每日2次。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梅矾3钱,薄荷2钱,儿茶1钱5分,乳石1钱5分(煅,水飞),甘草1钱,火消1钱,硼砂1钱,冰片3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喉症。
【用法用量】瓷器收贮,勿可出气。用时吹喉中。
【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处方】明矾2两,胆矾5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喉痹,乳蛾,喉风。
【用法用量】吹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
【处方】珍珠末2钱,青黛3钱,犀黄1钱,月石3钱,麝香2分5厘,儿茶2钱,梅片3钱,血竭3钱,熊胆3钱,山豆根8钱,去油乳香3钱,没药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18症。
【用法用量】吹喉中。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处方】铜绿、胆矾、白僵蚕、朴消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闭塞。
【用法用量】吹在喉中。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处方】白研半两,半夏7个,巴豆7个。
【制法】上熔白矾,锉半夏、巴豆在汁中,候干研细。
【功能主治】喉痹肿硬,水浆不下。
【用法用量】吹入喉中。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
【处方】大黑枣1个(去核,装入下药),五倍子1个(去虫,研),象贝1个(去心,研)。
【制法】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末少许、冰片少许,贮瓷瓶内。
【功能主治】咽喉18症。
【用法用量】临用吹患处。任其呕出痰涎,数次即愈。
【摘录】《经验广集》卷二
【处方】胆矾5钱(别用青鱼胆1个,以矾研细入胆内,阴干),巴豆7粒(去壳),朴消2钱5分(另研),铜青1钱,轻粉5分,青黛些少(另研)。
【制法】上将胆研同巴豆肉于铜铫内飞过,去巴豆,合朴消以下4味,再加麝香少许研匀。
【功能主治】咽喉一切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1字,吹入喉中。吐出痰血,立愈。
【摘录】《医学正传》卷五
【处方】腊八日猪胆1-2个,枯矾5钱,茄柴灰5钱。
【制法】共入胆袋满,阴干,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吹少许。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处方】牙消1两半,硼砂5钱,雄黄2钱,僵蚕2钱,冰片2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患处。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处方】人中白2钱,硼砂5钱,青黛2钱,五倍子1钱,冰片5分,杉木炭1钱,六一散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口内一切杂症。
【用法用量】瓷瓶收贮,勿使泄气。吹患处。
【摘录】《焦氏喉科枕秘》卷二
【处方】硼砂1钱,龙脑1钱,青黛1钱,马牙消1钱半,白矾1钱半,生胆矾1钱半,消石3钱,白僵蚕21个(别研)。
【制法】上各为细末,拌和。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喉闭肿塞,不下水浆。
【用法用量】每用笔管抄少许,吹在咽喉内。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诃子1两(醋浸一宿,去核晒干),黄芩(酒漫一宿晒干),胆矾1钱,明矾1钱半,牛蒡子5钱,甘草(生)5钱,薄荷5钱(一方有百药煎)。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急慢喉闭,悬痈,乳蛾,咽物不下。
【用法用量】方中黄芩用量原缺。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蒲黄1两,盆消8两,青黛1两半。
【制法】上药用生薄荷汁1升,将盆消、青黛、蒲黄一处,用瓷罐盛,慢火熬令干,研细。
【功能主治】三焦大热,口舌生疮,咽喉肿塞,神思昏闷。
【用法用量】每用1字或半钱,掺于口内,良久出涎,吞之不妨。或喉中肿痛,用筒子入药半钱许,用力吹之。
【摘录】《局方》卷七
【处方】胆矾、白矾、朴消、片脑、山豆根、辰砂、鸡内金(焙燥)。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咽喉肿痛,并喉舌垂下肿痛者。
【用法用量】用鹅毛管吹药入喉。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珍珠3分,西牛黄2分,冰片2分,青黛4分,人中白4分,薄荷4分,孩儿茶4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疮喉痛。
【用法用量】先以清水漱口,然后吹入。
【摘录】《痘学真传》卷七
【处方】冰片2分,僵蚕5厘,硼砂2钱5分,牙消7钱5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喉蛾。
【用法用量】用苇管吹喉内患处。
【摘录】《奇方类编》卷上
【处方】壁钱(烧存性)、枯白矾、发灰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喉痹。
【用法用量】吹喉。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像吹喉散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八宝光明散,那么八宝光明散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处方】硼砂(煅)8钱,飞甘石8两,正梅片4钱8分,荸荠粉3两,珊瑚1钱2分,玛瑙1钱2分,朱砂1钱2分,麝香1钱2分,云黄连(水泡)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装小玻璃瓶内,严密封固,勿使药性挥发。
【功能主治】风热上壅,结膜发炎,目红肿痛,热泪羞明。
【用法用量】先将牙签消毒,用牙签尖端蘸凉开水1滴,再蘸药末少许,点入大、小眼角,每日约点2或3次。点药后闭目休养。
【注意】结膜无炎症者忌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八宝光明散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八宝珍珠散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儿茶 川连末 川贝母(去心,研)青黛各4.5克 红褐(烧灰存性)官粉 黄柏末 鱼脑石(微煅)琥珀末各3克 人中白(煅)6克 硼砂2.4克 冰片1.8克 京牛黄 珍珠(豆腐内煮半小时取出,研末)各1.5克 麝香0.9克
【制法】上药各研细末,共兑一处,再研匀。
【功能主治】阴虚喉疳,咽嗌干燥,局部淡红,微肿刺痛,日久肿痛加重,声音嘶哑.其色紫暗不鲜,破烂臭腐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人喉内烂肉处。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儿茶1钱5分,川连末1钱5分,川贝母(去心,研)1钱5分,青黛1钱5分,红褐(烧灰存性)1钱,官粉1钱,黄柏末1钱,鱼脑石(微煅)1钱,琥珀末1钱,人中白(煅)2钱,硼砂8分,冰片6分,京牛黄5分,珍珠(豆腐内煮半炷香时取出,研末)5分,麝香3分。
【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共兑1处,再研匀。
【功能主治】喉疳腐烂。
【用法用量】以细笔管吹入喉内烂肉处。
【摘录】《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珍珠(煅)1钱,海巴(煅)1钱,乳香(去油)1钱,没药(去油)1钱,血竭1钱,孩儿茶1钱,冰片5分,麝香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长肉。主一切顽疮。
【用法用量】掺患处。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炉甘石1斤(倾银锅煅通红,入三黄汤内,铜锅煮2时,汤干就焙干,退冷,再乳3日,如尘无声,筛过听合众药用),血竭2钱,胆矾2钱,白硼半两,朱砂3钱,雄胆4钱,乳香(制)4钱,没药(制)4钱,轻粉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俱以皮纸筛过,外加冰片末,每药3钱,加冰片3分。
【功能主治】一切风热流泪,翳膜诸眼疾。
【用法用量】外用点眼。
【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经常性不注意饮食健康的人们一定要注意,我们在选择八宝珍珠散等药物的时候需要根据我们的体质。我们在肠身体不适的时候不能单单靠药物来化解,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很好的远离疾病。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神效吹喉散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薄荷 僵蚕 青黛 朴消 白矾 火消 黄连 硼砂各15克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腊月初一日取雄猪胆7~8个,倒出胆汁,用小半和上药拌匀,复灌入胆壳,以线扎头,胆外用青缸纸包裹,将地掘一孔,阔、深一尺,上用竹竿悬空横吊,再上用板铺,用泥密盖。候至立春日取出,挂风处阴干,去胆皮、青纸,瓷罐密收。
【功能主治】治缠喉风,乳蛾、喉痹、重舌、木舌等。
【用法用量】每药30克,加冰片0.9克,同研极细,吹患处。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以上就是神效吹喉散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众所周知珠黄吹喉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珠黄吹喉散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珍珠50g 牛黄30g 硼砂(煅)250g 西瓜霜80g 雄黄40g 儿茶100g 黄连100g 黄柏150g 冰片50g
【性状】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苦,有清凉感。
【炮制】上九味,除牛黄、冰片、西瓜霜外,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雄黄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硼砂等四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西瓜霜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解毒化腐。用于咽喉口舌肿痛、糜烂。
【用法用量】外用,吹于患处,一日3~5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上文就是对珠黄吹喉散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随着现在人对于健康的关注,在平时的时候也非常注意补充营养和调理身体,在如今市场上,中西药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而中药方剂由于天然无公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八宝生肌散。
【处方】血竭4钱,乳香3钱,没药3钱,龙骨3钱,海螵蛸3钱,儿茶3钱,象皮3钱,寒水石3钱,梅花片5片。
【制法】上为极细末,后入梅片研匀。
【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疮疡毒气已尽,新肉不生,久不敛口。
【用法用量】撤覆疮口上,外用膏药贴盖之。
【注意】疮毒未尽者勿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
【处方】炉甘石6钱(制),熟石膏8钱,漂东丹2钱,龙骨3钱(煅、研、漂净),轻粉2钱,铅粉2钱,白蜡6钱,寒水石6钱(漂净)。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再研极细,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痈疽诸疮已溃,大毒烂肉,拔出余腐未尽,新肉将生者。
【摘录】《集验良方》卷一
通过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八宝生肌散的知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八宝生肌散的认识是很多的。我们对药材的认识越多的话,在使用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楚这个药物有什么作用,这样就不会怕使用错误的情况出现。
有人想知道吹喉十宝丹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吹喉十宝丹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牛黄0.9克 大贝0.9克 人中白(煅)1.5克 琥珀1.5克 青鱼胆1.5克(大者)珍珠1.8克 梅片0.15克 人指甲1.2克 马勃0.9克 硼砂1.2克
【制法】共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主烂喉痧,已溃或未溃。
【用法用量】吹喉。
【摘录】《喉科集腋》卷上
【处方】牛黄3分,大贝3分,人中白(煅)5分,琥珀5分,青鱼胆5分(大者),珍珠6分,梅片5厘,人指甲4分,马勃3分,硼砂4分。
【制法】共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化毒生肌。主专治烂喉症,无论已溃未渍,肿色艳生;并治痘毒以及痧疹后牙疳,杨梅后毒结咽喉。
【用法用量】吹喉。
【摘录】《喉科集腋》卷下
通过上面对吹喉十宝丹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中医方剂非常推崇这话不假,方剂从古代便伴随人们一直到现在。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方剂也被人们研究出来,并且大受人们的喜爱。这些非传统的方剂,不仅天然无公害,而且还有这很好的养生功效呢。
通关散,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通关散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通关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猪牙皂500g 鹅不食草250g 细辛250g
【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通关开窍。用于突然气闭昏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取嚏。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瓶装1.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白僵蚕(炒.半两) 羌活(三分) 麝香(半钱)
【功能主治】治失音不能言,由风邪客于脾经,上入关机者,舌本也,又关膈不通,其人精神昏愦失忘。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先以姜汁少许调匀,以沸汤浸,放温服之,以真菖蒲末时时着舌根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抚芎二两,川芎一两,川乌二两,龙脑薄荷一两半,白芷、甘草,各二两。细辛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中风、伤寒,发热恶风,头痛目眩,鼻塞声重,肩背拘急,身体酸痛,肌肉俽动,牙关紧急,久新头风,攻痰眼暗,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葱白、茶清调下,薄荷汤亦得,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细辛 薄荷叶 牙皂(去子)雄黄各3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开窍通关。治卒暴中风,昏塞不省,牙关紧急,药不得下咽喉。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候喷嚏,然后进药。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三
【处方】南星(炮)3克 麝香0.3克 猪牙皂角(略烧存性)6克 赤蜈蚣(炙)1条 直僵蚕(炒,去丝嘴)3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化痰开窍。治小儿惊风,痰塞中脘,手足搐搦,关窍不通。
【用法用量】以手指蘸姜汁,蘸药少许,擦牙;或用物引滴入药二三点,涎出自开。
【摘录】《婴童百问》卷四
【处方】细辛(洗,去土、叶)猪牙皂角(去子)各3克
【制法】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开窍通关。治卒中风邪,昏闷不醒,牙关紧闭,汤水不下。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搐入鼻内。候喷嚏,服药。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处方】牙皂30克(瓦上焙存性)川芎15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喉风,口噤不开,痰涎塞塞,厥逆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吹于鼻内。喉、口等症脓成胀痛而畏下刀针,候熟,用此药吹于鼻内,其脓即自出。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看完了上文对于通关散这种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了许多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茶品方面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八宝丹。
【处方】真犀黄3克 血珀6克 珍珠6克 冰片3克 滴乳15克 飞面24克 辰砂6克 飞滑石12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广疮结毒。
【用法用量】每日调服0.36克。
【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
【处方】珍珠(布包,入豆腐内煮一伏时,研细)牛黄1.5克 象皮(切片)琥珀(灯心同乳)龙骨(煅)轻粉各4.5克 冰片0.9克 芦甘石(煅红,研细)9克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瓷瓶密贮。
【功能主治】生肌敛疮。一切渍疡,脓腐已净而须收口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掺疮面,上以膏药或油膏盖贴。
【摘录】《疡医大全》卷九
【处方】煅龙骨6钱,槟榔2钱,水飞甘石6钱,白占6钱,煅石膏8钱,寒水石6钱,东丹2钱,铅粉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疮疡溃后久不敛者。
【用法用量】外掺。
【摘录】《外科传薪集》
【处方】螵蛸1两(去骨),赤石脂1钱2分(煅),文蛤1钱2分(炒焦),白龙骨8钱,儿茶1钱,枯矾1钱,黄丹1钱,宫粉7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黄水疮。
【用法用量】掺疮上。
【摘录】《种福堂方》卷四
【处方】没药2钱,乳香2钱(去油),轻粉儿茶1钱,龙骨1钱,铅粉1钱,血竭1钱,冰片1分,珍珠2粒,百草霜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救伤秘旨》
【处方】西牛黄2分,明血珀2分,生珍珠1钱2分,朱砂1钱2分,儿茶1钱2分,人中白2钱(煅),马勃8分,滴乳石1钱6分。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研至无声为度。
【功能主治】口舌溃烂,并一切疮毒、痈疽、发背,脓溃毒尽,未全完口者。
【用法用量】掺膏上贴之。
【摘录】《古方汇精》卷二
【处方】珍珠5分,血珀(灯心同研)1钱,象皮(切,烘)1钱,龙骨(煅)1钱,辰砂1钱,乳香5分,没药5分,白及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密贮,待用。
【功能主治】收口生肌长肉。主
【摘录】《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处方】川大黄1两,香白芷3钱,独活3钱,天南星3钱,制半夏3钱,天花粉3钱,大贝母5钱,穿山甲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鱼口便毒、顽疮2-3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药1两,加粉霜3钱,糯米浓汁为丸,如凤仙花子大,朱砂为衣。每服3分,空心白滚汤送下,1日1服。
【摘录】《回生集》卷下
【处方】琥珀1钱,川连1钱,龙骨1钱,象皮1钱,儿茶1钱,轻粉1钱,凤凰衣1钱,血竭1钱,珠子3分,冰片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主一切破伤出血。
【用法用量】掺伤口上。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处方】何首乌(赤、白)各1斤(用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水浸1宿,用黑豆3斗,每次用豆3升3合3勺,用水泡涨,将豆铺1层,何首乌1层,重迭铺足,用砂锅蒸之,豆熟为节,将豆摒去,何首乌晒干,如此9次,为末听用),赤茯苓1斤(用竹刀刮去粗皮,为末,用盆盛水,将药末倾入水内,其筋膜浮在水面者,捞而弃之,沉在盆底者留用,如此3次,湿团为块,就用黑牛乳5碗,放砂锅内慢火煮之,候乳尽,入茯苓内为度,仍研为细末听用),白茯苓1斤(制法同上,亦湿团为块,就用人乳5碗,放砂锅内煮之,候乳尽,入茯苓内为度,仍研为细末听用),川牛膝8两(去芦,酒浸1日,使何首乌蒸7次,将牛膝同铺黑豆内蒸之,至第9次止,晒于,研末听用),破故纸4两(用黑芝麻炒,以芝麻熟为度,去芝麻,研末,听用),当归8两(酒浸,晒干,为末听用),怀山药4两(研末听用),枸杞子8两(酒浸,晒干,研末听用),菟丝子8两(酒浸生芽,研为泥,晒干,为末听用)。
【制法】炼蜜为丸。先丸如大弹子者150丸,
【功能主治】乌须延寿。平调气血,滋补五脏。主阴虚阳弱无子者。
【用法用量】每日3丸,清晨,酒浸1丸;午,姜汤1丸;晚,盐汤1丸。余为梧桐子大,每日清晨50-70丸,酒与盐汤任下。
【注意】以上药俱不犯铁器;忌黄白萝卜、牛肉。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大濂珠(同豆腐煮过)3钱,真青龙骨1两,上血竭1两,嫩儿茶1两,石膏(童便浸百日,漂)2两,西血珀5钱,上浮甘石(煅)2两,鸡内金(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如霜,瓷瓶藏贮。
【功能主治】一切溃疡不收口。
【用法用量】掺患处。
【摘录】《外科传薪集》
【处方】生濂珠1钱,牛黄5分,净扫盆5分,青黛5分,琥珀2钱,朱砂1钱,熊胆4分,冰片5分。
【制法】研至无声。
【功能主治】收口生肌。主痈疡。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
【处方】人参5钱,犀黄5钱,轻粉1两,白龙骨1两,濂珠8钱,真象皮8钱(炙),上冰片2钱。
【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别名】拔毒生肌散
【处方】甘石6钱,石膏8钱,东丹2钱,龙骨3钱,轻粉1钱,铅粉2钱,白蜡6钱(以刀刮极细),寒水石6钱。
【制法】先轻粉,次各药,研极细,后入白蜡令匀。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主
【用法用量】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广木香2两,母丁香2两,红花2两,牡蛎5钱,地龙(去土)5钱,灯草2钱(糨,晒干,研),干胭脂2两半,穿山甲15片(炮)。
【制法】上为末,甘草3两研末,熬成膏子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壮益元阳,行气生血。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心酒送下,以干物压之;或用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酒送下亦可。
【摘录】《瑞竹堂方》卷七
【处方】琥珀1两,没药1两,当归1两,赤芍1两,细辛1两,朱砂5钱(另研),冰片2分,麝香2分。
【制法】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厥,经隧乖戾,血上冲心,神昏者。
【用法用量】每次1丸,石菖蒲汤化服。
【摘录】《女科指掌》卷一
【处方】真珠2分,朱砂5分,琥珀2分,冰片1分,天竺黄5分,龙齿5分,白附(姜汁炒)5分,全蝎(水洗净)5分,胆星(九制者佳)5分(一方有牛黄2分,麝香2分)。
【制法】炼蜜为丸,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痘疹胖期,痰迷,手足厥冷,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薄荷汤送下。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处方】狗宝3钱(如无,九节菖蒲代之),鲤鱼胆9枚(犀角可代用之),全蝎1钱5分(去毒,炙),牛黄1钱5分,虎睛1对,琥珀5钱,珍珠5钱,沉香1两(镑末)。
【制法】为末蜜丸,量儿大小作丸,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重症,已发声者。
【用法用量】薄荷汤化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处方】乳香、没药、孩儿茶、红褐子灰海鲃(煨)1个,珍珠(炒)5分,象牙(煨)5分,龙骨(煅)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疳疮。
【用法用量】先用米泔水洗疮,拭干掺上。
【摘录】《寿世保元》卷九
【处方】珍珠(豆腐煮)1钱,滑石1钱,炉甘石2钱(薄荷水煮,火煅),硼砂8分,乳香1钱,荸荠粉1钱。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摘录】《跌损妙方》
【处方】钟乳粉(制)5钱,辰砂(飞)3钱,熊胆3钱,珍珠1钱,琥珀1钱,西牛黄1钱,冰片1钱,飞白面(炒,研)5钱。
【制法】上为细末,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杨梅疮结毒。
【用法用量】每用1分,土茯苓半斤煎汤调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
【处方】雄黄1两,雌黄1两,朱砂1两,信砒(并生用)1两,白矾(飞过)1两,绿豆粉(生)1两,黑豆(生)1两,巴豆(去油)1两,皂角(炙,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实发喘。
【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3丸,磨刀水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
【处方】乳香2钱,没药(各去油)2钱,血竭2钱,轻粉2钱,儿茶1钱,龙骨1钱,铅粉1钱,冰片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腐肉已尽,新肉迟生。
【摘录】《种福堂方》卷四
【处方】甘石1钱,熊胆3分,珍珠3分,琥珀2分,石燕7分,石蟹7分,朱砂6分,硼砂4分,蕤仁3分,麝香2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目翳。
【用法用量】点翳上。
【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处方】当归1两,防风1两,川连1两,朴消2两,杏仁(去皮尖)20粒,铜青2钱,白矾5钱,郁李仁(去皮)49粒。
【制法】上药以生绢包之,如梅子大。
【功能主治】赤眼。
【用法用量】放碗内,倾水泡一时,再隔水炖热,熏洗,1日5次。
【摘录】《一草亭》
【处方】琥珀1钱(新瓦炒),珠子4分,象牙1钱(火煅外黑,内带白色),冰片2分,乳香(炙)1钱,没药(炙)2钱,儿茶1钱,血竭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痈疽。
【用法用量】掺膏上,贴之。
【摘录】《惠直堂方》
【处方】真犀黄1钱,血珀2钱,珍珠2钱,冰片1钱,滴乳5钱,飞面8钱,辰砂2钱,飞滑石4钱。
【功能主治】广疮结毒。
【摘录】《种福堂方》卷三
【处方】箭头砂5分,滴乳香5分,冰片1分,珍珠2分,琥珀1分,牛黄2分,麝香7厘。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每服1分,和飞面5分,用歧良10两,煎汤送下。每歧良10两,木捶打碎,水10碗,煎5碗,用汁1钟,将药6分送下,其余歧良汁1日服尽。服49日。
【摘录】《惠直堂方》
【处方】九转胆星5钱,川羌活5钱,北全蝎5钱(酒洗,炒,去足),僵蚕5钱(姜汁炒),双钩藤(净末)8钱,雄黄2钱,天麻8钱(煨),白附子3钱(煨),怀山药5钱,白茯神5钱,远志肉5钱(甘草水洗),真麝香5分,石菖蒲2钱,大梅片5分,真琥珀3钱,珍珠1钱5分(豆腐内煮过,研末,水飞),真牛黄1钱,金箔5分,枳实3钱(炒)。
【制法】上为末,用竹沥调和,少加姜汁为丸,如小痧药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痰发闭,惊风发搐,昏沉谵语,不知人事,危在顷刻。
【用法用量】1-2岁者服3-5粒,3-4岁或5粒或7粒。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处方】五谷虫1两(洗净,焙干),大虾蟆1个(黄者佳),山楂肉(蒸熟)2两,莲肉(去心)2两,青黛3钱,胡连5钱,使君子肉5钱,麦芽1两。
【功能主治】疳积,脾胃怯弱,不长肌肉。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砂糖拌匀,捣为饼。任儿食之。
【注意】实者可用,虚者宜忌。
【摘录】《绛囊撮要》
【处方】胆星钱半,琥珀7分,牛黄5分,硼砂1钱,朱砂1钱,犀角1钱,羚羊1钱,薄荷1钱,珍珠5分,僵蚕2钱,防风2钱,天麻2钱,全蝎钱半,麝香3分,冰片2分。
【功能主治】急惊痰热及因惊发痘,火毒盛者。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处方】真珍珠1钱(豆腐内煮,研),全蝎2个(漂净,炙),龙骨1钱5分,(煅)蜈蚣2条(去头足,炙),玛瑙1钱(煅),白蜡1钱,雄精1钱,海螵蛸1钱(漂淡),麝香1分,金毛狗脊2分(炙),梅片1分,制甘石1钱,纹银末2分(锉,研极细),制乳香1钱,象皮1钱5分(瓦上炙),制没药1钱,轻粉2分。
【功能主治】拔脓除腐,生肌长肉。主痈疽,发背,搭手,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备用。
【摘录】《集验良方·续补》
怎么样?今天介绍的关于八宝丹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记住了吗?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这些好处多多的中药方剂哦!
八宝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到现在,八宝茶的用途越来越多,关于八宝茶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们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吧,希望能够给各位朋友们带来帮助。
【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Euonymus
【别名】甘青卫矛。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八宝茶的带翅枝。
【原形态】八宝茶 小灌木,高达2-5m。枝常具四条木栓棱或窄翅。叶对生;叶柄长1-1.5mm,叶片长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4cm,宽5-15mm,先端常渐窄。聚伞花序有3-7花,总花梗细长如丝,长1.5-2.5cm;花深紫色,直径5-8mm,4数,雄蕊蕊无花丝;子房每室有2-6颗胚珠。蒴果紫色,扁倒圆锥形,4浅裂。种子1至数颗,黑紫色,基部一半为橙红色多皱假种皮包围。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阴处。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调经;通络止痛。主有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肿痛;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青海中草药名录》:枝条有活血、破瘀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知道了八宝茶的功效和作用等,对于广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觉自己需要的话,不妨在平时的时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况。不过为了保证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请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才可以得到它预期的效果。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