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对抗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机能,滋润修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大黄左经汤。
【处方】大黄(蒸)、细辛(去苗)、茯苓、防己、羌活、黄芩、前胡、枳壳(麸炒,去瓤)、厚朴(去皮,锉,姜制,炒)、甘草(炙)、杏仁(麸炒,去皮尖,别研)。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经,使腰脚痹痛,行步艰难,涎潮昏塞,大小便秘涩,腹痛呕吐,或复下利,恶闻食气,喘满肩息,或自汗谵妄。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空腹热服。
【摘录】《三因》卷三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大黄左经汤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大料神秘左经汤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大料神秘左经汤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大料神秘左经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神秘左经汤
【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厚朴(姜制,炒)、茯苓、防己、枳壳(麸炒,去瓤)、桂心、羌活、防风(去叉)、柴胡、黄芩、小草(即远志苗)、白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下气,消痰,散风湿,退肿,进饮食,令人不虚。主风寒暑湿流注足三阳经,手足拘挛疼痛,行步艰难,憎寒发热,自汗恶风,头眩腰重,关节掣痛;或卒中昏塞,大小便秘涩;或腹痛,呕吐下利,恶闻食臭,髀腿顽痹,缓纵不随,热闷惊悸,心烦气上,脐下冷痹,喘满肩息。
【用法用量】神秘左经汤(《得效》卷九)。
【摘录】《三因》卷三
上面介绍了大料神秘左经汤的药用价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药物去治疗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使用,让它更好的发挥价值。
对于左经圆这种方剂,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关于左经圆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处方】木鳖子(去壳.别研)、白胶香(研)、五灵脂、草乌头(生.去皮.脐),各三两半。当归(去土)一两,斑蝥一百个(去头.足.翅.少醋炙熟)。
【炮制】上后四味为末,与前二味和停,用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醋煮为糊和药,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筋骨诸疾,手足不遂,不能行步运动,但不曾针灸伤筋脉者,四、五圆必效。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酒磨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生黑豆一斤(以斑蝥二十一个,去头、足同煮,候豆胀为度,去斑蝥不用,取豆焙干),川乌(炮.去皮.脐)二两,乳香(研)二两,没药一两半,草乌(炮)四两。
【炮制】上为末,醋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左瘫右痪,手足颤掉,言语蹇涩,浑身疼痛,筋脉拘挛,不得屈伸,项背强直,下注脚膝,行履艰难,骨节烦痛,不能转侧,跌扑闪肭,外伤内损,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酒下,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左经圆为传统中药方剂。应用历史悠久,影响和普及范围甚广。足可见它的药用价值和正确性。
麻黄牵牛汤是一种中药方剂,这类药物还是常见到的,而且它对人体疾病改善有着很好的效果,对它的选择也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这类药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麻黄(去节)羌活 射干 荆芥穗 紫菀茸 防风 知母 蔓荆子 牵牛各3克 半夏6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石淋,水道不通,头痛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热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一
【处方】麻黄(去节)1钱,羌活1钱,射干1钱,荆芥穗1钱,紫菀茸1钱,防风1钱,知母1钱,蔓荆子1钱,牵牛1钱,半夏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石淋。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盏煎,热服。
【摘录】《医统》卷七十一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麻黄牵牛汤结合了几种中药材的功效,将治病和调理身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麻黄牵牛汤也是药,所以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哦。
麻黄葛根汤的做法你知道了吗?积累点点滴滴健康知识会给您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收获哦。
【处方】麻黄(用开水泡一二次,焙干)芍药各90克 干葛30克 葱白7茎 鼓30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服后以厚衣盖覆。半小时后再服。若仍无汗出,再煮葱粥少许,热服以取汗。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别名】麻黄汤
【处方】麻黄(用沸汤泡12次,焙干称)3两,芍药3两,干葛4分,葱白7茎,豉1合。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1日至2日,头项及腰背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刚痉无汗。
【用法用量】麻黄汤(《云歧子脉诀》)。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麻黄、葛根、升麻、柴胡、防风、荆芥、枳壳、杏仁、山楂、麦冬。
【功能主治】疹不出,喘急妄语,及浑身壮热,足冷,咳嗽呕吐,腹胀不食,鼻流清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上
【别名】麻黄干葛汤
【处方】麻黄3钱,赤芍药3钱,干葛1钱半,豆豉半合。
【功能主治】伤寒刚痉,心腹痛。太阳发热无汗,恶寒而喘。刚痉,无汗恶寒。脾土郁结,心腹卒痛。
【用法用量】麻黄干葛汤(《医统》卷十四)。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葛根(锉)1两,知母(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发癍,状如锦纹,呕逆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甘草(炙)1两,知母(焙)1两半,葛根(锉)1两半,石膏(碎)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温病吐下后,余热未尽,头痛,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半,葛根(锉)1两,柴胡(去苗)1两,芍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发汗。主伤寒初得1-2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豉100粒、开口椒17粒、连须葱白3寸,薄荷叶20叶,同煎至8分,去滓热服。服后葱豉汤1盏投之,衣覆取汗,汗未快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上面就是关于麻黄葛根汤的一个功效介绍,从这些介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麻黄葛根汤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疾病的困扰,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够盲目服用。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