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正确的了解它们才能够很好的运用。那么你知道导滞汤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吗?
【处方】香附(酒炒)2钱,玄胡(炒)1钱5分,归尾2-3钱,木香4分,泽泻1钱半,红花(炒黄)1钱,淮牛膝(酒炒)1钱5分,桃仁(去皮)1钱5分,苏木1-2钱。
【功能主治】妇人经期,血因气滞而停,瘀积作痛,拒按属实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服。
【注意】以上诸证,必实见其有滞无虚,方可用之;若或兼虚,勿行g伐,以伤脾肾;血通瘀下,停药,勿得过服。
【摘录】《会约》卷十四
【处方】四物加蒲黄(生)、甘草梢、泽兰叶、姜皮、牛膝、红花、瞿麦、陈皮。
【功能主治】祛瘀利水。主妇人产后污血阻滞,溺窍不通,以致淋沥。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黄芩(酒炒)3钱,黄连(酒炒)3钱,木香3钱,当归1钱5分,赤芍1钱5分,槟榔1钱5分,山楂1钱5分,大黄3钱。
【功能主治】初痢脓血,赤白混杂,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热服。
【摘录】《玉案》卷三
【别名】导气汤
【处方】芍药汤去桂、甘草,加枳壳。
【功能主治】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而兼渴者。
【摘录】《医方集解》
【处方】大黄、厚朴、槟榔、陈皮、甘草、青皮、归尾、白芍(酒炒)。
【功能主治】小儿腹痛有外证初愈,而积滞未行,元气未亏,大便不通,或燥结,唇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牛黄丸。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看了上面关于导滞汤这种中药方剂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如果坚持运用方剂的形式进行治疗,对于有些疾病来说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试试看。
开气消痰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开气消痰汤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处方】陈皮3克 半夏2.1克(泡)枯芩3克 前胡2.4克 桔梗3.6克 枳壳3克 枳实2.1克 香附3.6克(童便炒)木香1.5克 僵蚕3.6克 羌活2.1克 荆芥2.1克 槟榔2.4克 麝干2.1克 威灵仙2.1克 甘草1.8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咽喉至胃脘狭窄如线,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中药方剂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前景,疗效的提高,副作用的进一步减少都昭示着其正确性。我们相信类似于开气消痰汤等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药方剂的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由常用的养生药材混合制成的,补血行滞汤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补血行滞汤的药效有哪些吧。
【处方】当归、川芎、生地、白芍、香附、砂仁、枳壳、苏梗。
【功能主治】妊娠过期不产。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指掌》卷四
【别名】催生汤
【处方】当归(酒浸)1钱,川芎1钱,白芍(炒)1钱,熟地1钱,香附(制)1钱,桃仁(去皮尖)7分,枳壳(麸炒)7分,砂仁(碎)7分,紫苏7分。
【功能主治】催生。主过月不产。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胎产心法》卷二
中药方剂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前景,疗效的提高,副作用的进一步减少都昭示着其正确性。我们相信类似于补血行滞汤等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归导滞汤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处方】大黄 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跌扑损伤,瘀血内停,胸腹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喘咳吐血。
【用法用量】每用15~30克,水煎服。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七
【处方】大黄3克 当归9克 麝香少许 丹皮9克 桃仁9克 红花3克 白芍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生地9克 桂枝9克 柴胡6克 黄芩9克 枳壳3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内外瘀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血证论》卷八
【处方】当归1两,白芍1两,莱菔子4钱,车前子(炒,研)1钱,枳壳(麸炒)1钱,槟榔1钱,甘草(炙)1钱。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入蜜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之奇妙,全在当归、白芍。盖泄泻最忌当归之滑,而痢疾最喜其滑也;白芍味酸,入肝以和木,使木不侵脾土;枳壳、槟榔消逐湿热之邪;车前分利其水湿,而又不耗真阴之气;莱菔辛辣,除热去湿,又能上下通达,消食利气,使气行于血分之中,助归、芍以生新血而荡涤其瘀血也,加百草、蜂蜜以和中,则又无过烈之患,奏功之神奇,实有妙理耳。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当归导滞汤,我们知道当归导滞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缓解很多症状,怎么样,你了解了吗?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导滞通经汤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处方】木香 白术 桑白皮 陈皮各15克 茯苓(去皮)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主脾虚有湿之水肿。面目手足浮肿,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饮食欠佳,舌胖苔白腻,脉细弦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四
【处方】五苓散去猪苓、官桂,加木香、陈皮。
【功能主治】脾经湿热,壅遏不通,面目手足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滚汤调下。
【摘录】《外科发挥》卷三
【别名】导气通经汤
【处方】陈皮1两,桑白皮1两,白术1两,木香1两,茯苓(去皮)1两。
【功能主治】脾湿有余,及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用法用量】导气通经汤(《杏苑》卷六)。
【各家论述】《卫生宝鉴》:《内经》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陈皮苦温,理肺气,去气滞,故以为主;桑白皮甘寒,去肺中水气,水肿胪胀,利水道,故以为佐;木香苦辛温,除肺中滞气;白术苦甘温,能除湿和中,以苦燥之;以茯苓甘平,能止渴除湿,利小便,以淡泄之,故以为使也。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导滞通经汤属于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药材和制而成的。对于人们的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具备不错的治疗效果。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木香化滞汤的制作方法。
【处方】半夏30克 草豆蔻仁 甘草(炙)各15克 柴胡12克 木香 橘皮各9克 枳实(麸炒,去瓤)当归梢各6克 红花1.5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食滞中脘,腹部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及湿面。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处方】甘草(炙)白檀香 藿香 陈皮 桔梗 大腹皮 茯苓 白豆蔻仁各0.6克 砂仁 人参 青皮 槟榔 木香 姜黄 白术各1.2克
【功能主治】治气机阻滞,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像木香化滞汤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柴胡化滞汤,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是你真的了解柴胡化滞汤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实、厚朴、山楂、杏仁、赤芍、陈皮。
【功能主治】风温。喘渴多睡,四肢不收。
【用法用量】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壳、厚朴、山楂、苏子、桔梗。
【功能主治】饮食郁遏,少阳三焦之气不得宣通,日晡寒热,头亦微痛,全与风寒无异,神气如故,身无疼痛。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柴胡、黄芩、甘草、丹参、当归、枳壳、厚朴、山楂、木香、槟榔。
【功能主治】痢疾初起,表邪未净;或久痢身热者。
【用法用量】
【各家论述】柴、芩、甘草,用之以治暑也;枳、朴、山楂,用之以消食也;河间曰:行血则便脓自愈,故用丹参、当归;调气则后重自除,故用木香、槟榔。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没有想到吧,柴胡化滞汤也是让人很惊讶,中医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生病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严重的可导致身体功能紊乱等问题,中药方剂在一些疾病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冲和顺气汤。
【别名】升麻白芷汤
【处方】葛根1钱半,升麻1钱,防风1钱,白芷1钱,黄耆8分,人参7分,甘草4分,芍药3分,苍术3分。
【功能主治】内伤脾气,恶寒发热,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升麻白芷汤(《古今医鉴》卷九)。
【各家论述】《上古天真论》云: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始知阳明之气不足,故用本方助阳明生发之剂,以复其色。《内经》曰: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以升麻苦平,葛根甘温,自地升天,通行阳明之气为君;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气留而不行者,以辛取之,防风辛温,白芷甘辛温,以散滞气,用以为臣;苍术苦辛,蠲除阳明经之寒湿,白芍药之酸,安太阴经之怯弱。《十剂》云:补可去弱。人参、黄耆、甘草,甘温益正气以为佐;《至真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生姜辛热,大枣甘温,和营卫,开腠理,致津液,以复其阳气,故以为使也。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上文是关于冲和顺气汤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参考的价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药,这才是保证生命健康的标准。
中药方剂升阳顺气汤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升阳顺气汤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医药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强胃汤(《脾胃论》卷下)。
【处方】黄耆30克 半夏9克(汤洗七次)草豆蔻6克 神曲(炒)4.5克 升麻 柴胡 当归身 陈皮各3克 甘草(炙)黄柏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内外伤辨》卷上
看完上面的对于升阳顺气汤的相关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觉到了我们传统医学的伟大和神秘?我们平时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