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理气汤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理气汤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枳实 枳壳 木香 乌药 香附 陈皮 砂仁桔梗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消滞。治妊娠气血两虚,寒气客于脏腑致成胸痞。气上冲胸,心下胀满,胃脘作痛,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参、苓、术、草以益元气,芎、归、白芍以补阴血,木、砂、陈、附运气散寒,桔梗祛胸膈之满,乌药顺中下二焦之气,枳壳、枳实上下分消其滞。诸药合用,不独无形者立散,即有形者亦可渐除,且祛邪而不伤正,诚如《内经》所言:“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半夏5两,橘皮4两,官桂3两,人参2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3盏,加生姜10片,煎1盏,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

【处方】香附2钱,川芎8分,青皮8分,厚朴1钱,乌药1钱,桔梗6分,玄胡8分,柴胡8分。

【功能主治】滞气。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处方】半夏(汤洗)3两,桔梗1两,官桂2两,人参1两,橘皮(洗,干)2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痰饮臂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5片,煎1盏,去滓,食前服。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上面介绍了理气汤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yS630.Com相关推荐

理气降痰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理气降痰汤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服用前也还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对于您的生活有点帮助。

【处方】桔梗 枳壳(麸炒)橘红 半夏曲(炒)茯苓(去皮)香附(童便浸)贝母各3.6克 桂枝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痰证,冷汗自出。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桔梗1钱2分,枳壳1钱2分(麸炒),橘红1钱2分,半夏曲1钱2分(炒),茯苓1钱2分(去皮),香附1钱2分(童便浸),贝母1钱2分,桂枝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痰证冷汗自出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服。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理气降痰汤结合了几种中药材的功效,将治病和调理身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理气降痰汤也是药,所以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哦。

活瘀理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活瘀理气汤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活瘀理气汤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桃仁3枚(捣碎),三棱1钱半,莪术1钱半。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滞理气。主小儿由于啼哭暴怒或跌打损伤而致气滞血瘀,阻碍气机而喘,面色灰暗,口唇发绀,胸部郁闷不畅,呼吸困难,气短胸痛,甚则指甲发青或淡黑色。若患病日久不愈,则见形体消瘦,或肌肤甲错,舌质淡紫,苔薄白。脉象沉弦,指纹深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儿科证治简要》

如果大家之前对活瘀理气汤不是很了解的话,相信看了这篇文章后一定都对活瘀理气汤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欢活瘀理气汤,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试吧!

理气散瘀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中药是很神奇的,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当它们中的几种融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理气散瘀汤这种中药方剂,为我们来揭晓答案。

【处方】人参30克 黄耆30克(生用)当归15克(酒洗)茯苓9克 红花3克 丹皮9克 姜炭15克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活血散瘀。治跌闪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红花、姜炭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别名】理气止瘀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生用),当归5钱(酒洗),茯苓3钱,红花1钱,丹皮3钱,姜炭5钱。

【功能主治】妊妇有跌扑闪挫,遂致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者。

【用法用量】理气止瘀汤(《辨证录》卷十二)。

【各家论述】此方用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也;用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也;用红花、黑姜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也;用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也。

【摘录】《傅青主女科》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理气散瘀汤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理气散寒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中药方剂,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为何中药药剂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下面介绍一种理气散寒汤来为大家一一说明。

【处方】苍术 厚朴(姜炒)陈皮(去白)甘草各4克 藿香 砂仁 枳壳各2.5克 木香1.5克 香附 乌药各4.5克

【功能主治】治中下二焦寒滞气逆,腹痛,或呕泻;或不呕不泻,而为干霍乱危剧等症。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七

【处方】苍术1钱3分,厚朴(姜制)1钱3分,陈皮(去白)1钱3分,甘草1钱3分,藿香8分,砂仁8分,枳壳8分,木香5分,香附1钱5分,乌药1钱5分。

【功能主治】中下二焦寒滞气逆,腹痛,或呕泻,或不呕不泻,而为干霍乱危剧等候。

【用法用量】热服。

【摘录】《会约》卷七

关于理气散寒汤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理气膏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清楚,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疲惫不堪,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自然就降低了,导致很多疾病的趁虚而入,而中药中的方剂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体,达到调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理气膏。

【处方】党参1两,黄耆1两,苍术1两,白术1两,蓬术1两,香附1两,柴胡1两,青皮1两,陈皮1两,枳实1两,南星1两,半夏1两,厚朴1两,槟榔1两,山楂1两,草果1两,羌活1两,防风1两,前胡1两,苏子1两,杏仁1两,乌药1两,郁金1两,川芎1两,当归1两,白芍1两,黄芩1两,黄连1两,黄柏1两,栀子1两,葶苈1两,桔梗1两,桑皮1两,吴萸1两,瓜蒌1两,白芷1两,麦芽1两,木通1两,泽泻1两,赤苓1两,延胡1两,灵脂1两,大黄1两,黑丑1两,官桂1两,草乌1两,红花1两,菖蒲1两,皂角1两,木鳖仁1两,僵蚕1两,全蝎1两,山甲1两,白芥子1两,萝卜子1两,川楝子1两,川椒1两,细辛1两,木香1两,藿香1两,茴香1两,灵仙1两,乳香1两,没药1两,巴仁1两,甘草1两。

【制法】油熬丹收,牛胶2两,苏合丸3钱搅。另用姜、葱、韭、蒜、槐、柳、桃、桑枝各半斤,凤仙全株,油丹熬。薄荷油2钱,和两膏合并摊贴。

【功能主治】气郁,气逆,气胀,气痛。

【用法用量】外贴。

【摘录】《理瀹》

理气膏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理气膏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丸是一种中药方剂,这类药物还是常见到的,而且它对人体疾病改善有着很好的效果,对它的选择也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这类药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杏仁 桂心各30克 益智子 干姜各60克

【制法】上四味,研为细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气虚弱,外感寒邪,短气不足以息。

【用法用量】空腹时每服3丸。以知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处方】陈皮(去白)1两,青皮(去白)1两,五灵脂1两,玄精石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一

【处方】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1两,桂枝(去皮)1两,益智(去皮)2两,干姜(炮)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以钟乳粉为衣。

【功能主治】气不足,动便喘咳,远行久立皆不任,汗出鼻干,心下急,痛苦悲伤,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三

【处方】枳壳(麸炒,去瓤)半两,蓬莪术半两,半夏(洗7次)2钱,姜黄2钱,甘松(去土)2钱,陈皮(去白)7钱半,大麦糵(炒)7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消导滞气。主胸中噎塞,气涩不通,酒食所伤。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煎陈皮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橘红1两,桔梗半两,桂心半两,槟榔半两,木香1分,杏仁(去皮尖)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息积。胁下满,气逆,不妨于食,连年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未知,加至30丸,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一引《仁存方》

【处方】杏仁1两,桂心1两,益智子2两,干姜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前服,以知为度。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理者,补不足而损有余也。杏仁散肺气,桂心助肝气,干姜温脾气,益智收肾气,补火以生土也。

【摘录】《千金》卷十七

【处方】香附子1两,缩砂仁1钱,木香1钱,白豆1钱,蔻仁1钱,甘草1钱,甘松1钱,丁香1钱,姜黄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人有冷,气道凝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

【别名】理气舒肝丸

【处方】蔻仁2两6钱7分,砂仁1两3钱4分,草果仁1两3钱4分,木香6钱7分,三棱6钱7分,槟榔1两,鸡内金1两3钱4分,盔沉1两3钱4分,甘草6钱7分,枳壳6钱7分,山楂6钱7分,姜夏6钱7分,白术6钱7分,乌药6钱7分,川军2两,二丑2两,神曲1两,公丁香1两,贡朴1两,贡桂1两,莪术6钱7分,青皮1两,陈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黄豆大,朱砂为衣。可用瓷坛贮存以免风干。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开郁导滞。主男女之气滞肝郁,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处方】焦术、陈皮、厚朴、麦芽、半夏、槟榔、神曲、枳壳、草果、南星、木香、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宿食,脉沉滑属壮者。

【摘录】《医学集成》卷一

大家看过对理气丸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大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大理气丸!

【处方】牛膝2两,甘草2两,人参2两,茯苓2两,远志2两,恒山2两,苦参2两,丹参2两,沙参2两,龙胆2两,芍药2两,牡蒙2两,半夏2两,杏仁2两,紫菀2两,龙骨2两,天雄2两,附子2两,葛根2两,橘皮2两,巴豆2两,狼牙2两,大黄3两,牡蛎3两,白术3两,白薇6分,玄参10分,??芦1枚(大者),生姜屑5两。

【制法】上29味,捣筛27味生药令熟,又捣巴豆、杏仁如膏,然后和使相得,加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主万病,疝瘕症结。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腹酒送下,1日3次。

【摘录】《千金》卷十二

服用大理气丸来进行治疗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治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疗效的。

理气健脾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理气健脾丸是什么吗?关于理气健脾丸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白术(炒)180两,神曲(炒)75两,茯苓90两,香附(炙)61两,枳实(炒)45两,砂仁60两,橘皮90两,甘草(炙)60两,法半夏60两,桔梗45两,莲子肉60两,山楂60两,当归180两,山药60两。

【制法】上为细末,冷开水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和胃宽中。主忧思过度,脾虚气逆,身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白术(土炒)6两,归身(酒洗)6两,陈皮(洗)3两,白茯苓3两,黄连(姜炒)2两,香附(醋炒)2两,枳实(麸炒)2两,桔梗1两5钱,山楂(去核)2两,半夏(姜炒)2两,神曲(炒)2两,木香5钱。

【制法】上为末,荷叶煮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食。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胸痞腹胀,噎膈,非虚劳咳嗽吐痰,大便频数,或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引高大尹方

【处方】白术、陈皮、山楂、香附、木香、半夏、茯苓、神曲、黄连、当归、芍药(一方无芍药)。

【制法】荷叶烧饭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久泻久痢。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医方集解》

【处方】炒白术6两,陈皮2两,半夏3两,茯苓3两,当归6两,枳壳1两5钱,白芍1两5钱,山楂1两,香附2两,神曲2两5钱,炙草2两,广木香5钱,山药3两,莲肉1两,黄连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舒气健脾。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理气健脾丸虽然能够很好的缓解我们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着方剂的功效来缓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应该改善饮食习惯,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理气祛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理气祛风散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青皮3克 陈皮2.5克 枳壳2.5克 桔梗2克 南星(制)3克 半夏(制)1克 乌药2.5克 天麻3克 川芎2.5克 白芷2克 防风2.5克 荆芥2克 羌活3克 独活3克 白芍药2克 甘草1.8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理气祛风散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理气祛风散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宽中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种好,对此,下面就为朋友们说一说中药方剂宽中理气丸,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养生秘诀。

【处方】木香半两,青皮1两,陈皮1两,槟榔半两,白蔻仁半两,萝卜子半两,荜澄茄半两,干姜半两,胡芦巴半两,丁香皮半两,厚朴半两,黑牵牛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顺理诸气,宽利胸膈,调和脾胃,消化痞滞,升降阴阳,进美饮食。主心腹胀满,腹助刺痛,呕哕痰水,噫闻食臭,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枳实1斤,槟榔1斤,青木香1斤,丁皮1斤,神曲1斤,苍术1斤,香附子1斤,葛根1斤,荜澄茄半斤。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

【功能主治】宽中理气。主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酒、水、生姜汤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引《德生堂方》

通过本文对于宽中理气丸的一些介绍,我们知道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因为不一样的养生方剂是有针对性的。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养生导读:佛手的功效与作用,因其形如拳如掌,仿如张开的手指,所以俗称佛手。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佛手的功效与作用。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浙江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着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有诗赞曰 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佛手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饮,治痰多咳漱;煮汤,治心下气痛。有疏肝解郁、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和痰湿壅肺等证。药理研究表明,佛手主要含柠檬油素等香豆精类,尚含黄酮苷、橙皮苷、有机酸、挥发油等,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十二指肠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可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的血流量,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佛手瓜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保护我们的肝脏非常的有帮助。

缓解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佛手瓜对我们的消化系统非常有帮助,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

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而佛手的花和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此外,佛手有非常明显的药理作用,这些作用让佛手也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佛手醇提取物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降低血压、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因此,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的发生都有作用。

佛手多糖对多环节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佛手还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作用。

佛手的药用小偏方

1、佛手10g,大米50g,冰糖适量。将佛手洗净,水煎取汁,加大米、冰糖一起煮粥即可。具有健脾养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年老胃弱、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

2、鲜佛手10g,加生姜6g,水煎去渣,加白砂糖温服,每日1次,治疗痰湿咳嗽。

3、佛手15g,藿香9g,姜皮3g,水煎服用,治疗哮喘。

4、佛手10g,青皮9g,川楝子6g,水煎服,早晚各一次。用于肝气郁结、胃腹疼痛等。

5、佛手20g与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用治白带过多。

6、佛手30g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或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ml,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mL,可治慢性胃炎、胃腹寒痛。

7、佛手30g,丹参15g,麻黄0.5g,杏仁15g,五味子3g,细辛3g,六神曲15g,炙甘草3g。先用武火将药烧开,再文火煎10分钟,每次量约200ml。趁温服用。每日1服,日煎2次。具有理气宽胸、化痰平咳功效,适应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8、佛手片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有舒肝理脾、和胃定痛功效。适应于慢性胃炎、肝肿大、慢性肠炎 消化功能低下等。

9、佛手片10g,黄柏6g,六神曲10g,红花6g,赤茯苓10g,茵陈20g,每日一剂。主治黄疸病等。

10、胁肋疼痛,心烦易怒,消化不良等:用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 砂仁、良姜、肉桂各9g,木香、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 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

11、肝胃疼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鲜佛手12~15g(干的6g),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玄胡索各6g,水煎服。

贴心提示:以上佛手的药用小偏方,仅供参考,请慎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