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菟丝丸的功效与作用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鹿角菟丝丸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一些疾病,那么这种做法的疗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传统中医中药已存在几千年的历史,足以验证它的正确性。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方剂鹿角菟丝丸。

【处方】鹿角霜2两,菟丝子5钱,牡蛎5钱,白术5钱,杜仲5钱,莲须3钱,银杏5钱,芡实3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温阳。主妇人白带清稀,久下不止,面色苍白,精神疲乏,形寒肢冷,头晕眩,心悸气短,腰痛如折,小便频数,五更泄泻,带不甚多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1日2次,空腹时盐汤送下。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在通过上文对鹿角菟丝丸的讲解我们可以知道,养生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进行,不过在养生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选择,对一些不太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是不要选择的,否则对身体也是会有影响的。

相关阅读

菟丝的功效与作用


菟丝的简介

菟丝,中药名。植物菟丝子,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细柔呈线状,左旋缠绕,多分枝,黄色,随处生吸器,侵入寄主组织内。无绿色叶,而有三角状卵形的鳞片叶。花白色,簇生;小花梗缺如或极短;苞片则、苞片鳞状,卵圆形。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省,伊朗,阿富汗向东至日本,朝鲜,南至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菟丝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菟丝子含树脂甙、糖类。大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类物质,其含量按维生素A计算为0.0378%。大豆菟丝子含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5,6-环氧-α-胡萝卜素、蒲公英黄质和叶黄素。

2、功效作用

补肝肾,益精髓,明目。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炒研调敷。

3、临床应用

3.1、补肝肾:本品为补肾缩尿,止遗精之常用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阳痿、遗精。本品性柔润,平补肝肾而不燥。

3.2、安胎:用于体弱易于流产者,常配桑寄生、续断。

3.3、《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

3.4、《雷公炮炙论》:补人卫气,助人筋脉。

3.5、《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

3.6、《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又主消渴热中。

3.7、《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治泄精,尿血,润心肺。

3.8、《山东中药》:治妇人常习流产。

3.9、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菟丝子一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四两。共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扁鹊心书》菟丝子丸)。

3.10、治腰痛:菟丝子(酒浸)、杜仲(去皮,炒断丝)等分。为细末,以山药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或盐汤下。(《百一选方》)。

菟丝的市场信息

1、菟丝的价格

菟丝的价格约为2元/50克。

2、菟丝的选购方法

干燥茎多缠绕成团,呈棕黄色,柔细,粗不及1毫米。叶退化成鳞状片,多脱落。花簇生于茎节,成球形。带有圆形或扁球形的果实,呈棕黄色。气微,味苦。以干燥、色黄棕、无夹杂者为佳。

3、菟丝的保存方法

菟丝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鹿角丸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鹿角丸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鹿角丸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鹿角丸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鹿角60克 川牛膝(去芦,酒浸,焙)4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治肝肾不足,面肿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发落齿槁,甚则喜唾。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鹿角屑1两(酥炙),附子(炮)2两,桂心3分。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伤冷,冷气入肾,其痛如掣。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盐酒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三

【处方】鹿角5分,石斛5分,薯蓣5分,人参5分,防风5分,白马茎5分,干地黄5分,菟丝子5分,蛇床子5分,杜仲4分,泽泻4分,山茱萸4分,赤石脂4分,干姜4分,牛膝6分,五味子6分,巴戟天6分,苁蓉7分,远志3分,石龙芮3分,天雄2分(一方无干姜、五味子)。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补诸虚,益精血,壮阳充饥。主

【用法用量】每服如梧桐子30丸,酒调服,1日2次。

【注意】忌米醋。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鹿角1斤(或麋角,须是杀者,不用死者角。每对须要重10斤以上,去脑角,寸寸截,每5斤以东流水浸49日或21日,刷,去水积令净,入大锅内,研大丹大5升,取汁,黄蜡半斤,青盐4两,并碎锉,以甜水满锅,匀沸,煮两伏时,如混耗,续添温汤,不得入冷水,却须常另煎一锅汤添;只候角软如薯蓣取出,却刷洗令净,却着绢袋子盛,扭干,杆为末。取煮角汁漉去滓,慢火熬成膏,充和药末),附子2两(炮,去皮脐),川巴戟1两(去心,用糯米炒),牛膝2两(酒浸,切,焙),海桐皮2两(炒),破故纸1两(净,淘去浮者,炒),白僵蚕1两(炒),官桂1两(去皮),天麻1两。

【制法】上为末,入1斤角霜同拌,更入青盐2两,研令匀,用白蜜1斤半,角膏1斤,同烂匀,令蜜熟和为丸,再入日杵二千下,仍以半两真酥涂,待自候熟,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腰膝,明耳目,驻颜容,不老。主风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一引《博济》

【处方】鹿角半斤(镑细,以少牛乳拌和得所,于小瓶子内以大麦压蒸一复时),黄耆半两(锉),补骨脂2两(微炒),韭子3两(微炒),蛇床子1两,人参2两(去芦头),石龙芮1两,覆盆子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远志1两(去心),续断1两,石斛1两(去根,锉),当归3两,龙骨2两,柏子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肾气久弱,阴下湿痒,小便遗失,因梦鬼交,精泄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鹿角2两,川牛膝(去芦,酒浸,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虚极,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气衰,发落齿槁,腰脊痛,甚则喜唾。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

【处方】鹿角屑10斤(熬令微黄),菟丝子1斤(酒浸1宿,别捣为末),远志1两(去心),肉苁蓉5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天雄2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6两,五味子5两,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种腰痛,肾脏虚冷,颜容萎黄,形体消瘦,腰痛不可忍,虚惫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鹿角屑1分,芜荑仁1分,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赤石脂半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当归1分(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腹痛,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鹿角(镑)1分,芜荑仁(炒)1分,附子(炮裂,去脐皮)1分,赤石脂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5丸,温米饮送下,空心、日晚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鹿角(锉)、黄耆(炙)各等分,羚羊角减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疮疖脓泡,热疮及发背。

【用法用量】地黄温酒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二

【处方】鹿角1斤(洗净,酥炙令香),巴戟天(去心)2两,熟干地黄(焙)4两,黄耆(锉)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独活(去芦头)半两,萆薢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泽泻(锉)半两,续断半两,芎䓖半两,槟榔(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白蒺藜(炒去角)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人参半两,鹿角胶(炙令燥)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半两。

【制法】上除杏仁别研外,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润肌肉,填骨髓,去风气。主虚劳里急,腰脚顽痹,筋骨疼痛,或攻刺胁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鹿角(劈开,炙黄焦)。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数,日夜一斗。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散剂,名“鹿角散”(见《普济方》引《十便良方》)。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鹿角霜2两,当归身2两,茯神2两,龙骨(煅)2两,阿胶(牡蛎粉炒成珠)2两,柏子仁(炒)2两,香附(酒炒)2两,山药2两,川芎1钱,川续断1钱,炙甘草5分。

【制法】上为末,取白茅根捣汁糊为丸。

【功能主治】久崩成漏,远年不休,中气下陷,下元不固,虚之甚者。

【用法用量】本方名鹿角丸,但鹿角原缺;据《竹林女科》补。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处方】鹿角1两(烧红候冷,研),芸苔子(炒,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疾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饭饮送下,温酒亦得,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鹿角丸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茯菟丸的功效与作用


茯菟丸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不过对于它的食用有着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菟丝子150克 白茯苓90克 石莲子(去壳)6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一本用山药180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心补肾,固精止遗。治心肾俱虚,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别名】茯苓丸

【处方】菟丝子5两,白茯苓3两,石莲子(去壳)2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镇益心神,补虚养血,清小便。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

【用法用量】茯苓丸(《医学纲目》卷二十九)。

【摘录】《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茯菟丸这种中药方剂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茯菟丸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茯菟丸来治疗一些疾病。

鹿菟丸的功效与作用


用过或者听说过鹿菟丸的朋友也许对这个词比较熟悉。其实鹿菟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配方就是几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中药材,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鹿茸30克 菟丝子 山药各60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补精血。治饮酒积热,熏蒸五脏,津血枯燥,小便频多,肌肉消瘦,专嗜冷物寒浆。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或人参汤或盐酒化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生鹿角(镑)1两,菟丝子(淘,酒蒸,擂)2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真精不足,肾水涸燥,咽干多渴;耳鸣头晕,目视昏花,面色黧黑,腰背疼痛,脚膝酸弱,屡服药不得痊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用盐酒、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续济生方》

看了上面关于鹿菟丸这种中药方剂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如果坚持运用方剂的形式进行治疗,对于有些疾病来说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试试看。

菟丝的药用价值_菟丝的副作用


菟丝的药用价值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炒研调敷。

菟丝的副作用

《本草经集注》: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之使,恶藋菌。

《本草经疏》:肾家多火,强阳不痿者忌之,大便燥结者亦忌之。

《得配本草》:孕妇、血崩、阳强、便结、肾脏有火、阴虚火动,六者禁用。

菟丝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菟丝的医学记载

《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

《雷公炮炙论》:补人卫气,助人筋脉。

《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

《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又主消渴热中。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治泄精,尿血,润心肺。

《山东中药》:治妇人常习流产。

菟丝的医学附方

1、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菟丝子一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四两。共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扁鹊心书》菟丝子丸)

2、治腰痛:菟丝子(酒浸)、杜仲(去皮,炒断丝)等分。为细末,以山药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或盐汤下。(《百一选方》)

3、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力:菟丝(洗)一两,牛膝一两。同用酒浸五日,曝干,为末,将原浸酒再入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桶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经验后方》)

4、治腰膝风冷,益颜色,明目:菟丝子一斗。酒浸良久,沥出曝干,又漫,令酒干为度,捣细罗为末。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日三。服后吃三,五匙水饭压之,至三七日,更加至三钱服之。(《普济方》)

5、治劳伤肝气,目暗:菟丝子二两。酒浸三日,曝干,捣罗为末,鸡子白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圣惠方》)

6、治膏淋:菟丝子(酒浸,蒸,捣,焙)、桑螵蛸(炙)各半两,泽泻一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用清米饮送下。(《奇效良方》菟丝丸)

7、治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晕怔忡: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盐汤每下七十丸。(《纲目》)

鹿角露丸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养生方法,中药方剂就是一种,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什么作用都发挥不了。鹿角露丸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鹿角露丸的知识吧!

【处方】鹿角霜2两,白茯苓1两,山药1两,远志半两(去心),附子1个(炮,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精气虚滑,真气不接。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用米饮、温酒任下,空心食前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卫生家宝》

【处方】川芎7钱,香附(醋制)2两,炙草5钱,川续断1两半,鹿角霜1两,柏子仁(去壳,炒)1两,归身1两,茯神1两,龙骨(煅)1两,阿胶(蛤粉炒成珠)1两。

【制法】上为末,山药五两研作糊为丸。

【功能主治】中气下陷,元气不固,崩久成漏,连年不休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处方】鹿角1斤(以桑柴火及炭火烧,捣罗为末,又以浆水和作团再烧,如此九遍成霜),蛤粉5两,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麝香1两(细研),瓷药7两(捣罗为末,研令极细)。

【制法】上为末,更研令极细,煮糯米饭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破伤风,角弓反张,及诸风。

【用法用量】1丸分作2服,以温酒磨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鹿角露丸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鹿角露丸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鹿角霜丸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鹿角霜丸,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鹿角霜丸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鹿角霜丸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鹿角霜 秋石 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利湿。治情志不遂,致患膏淋,小便如脂膏状,疲极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黄耆(蜜炙)60克 人参60克 白术60克 白茯苓60克 当归(酒洗)60克 川芎30克 肉桂30克 熟地黄60克 茴香(炒)30克 牛膝(去芦)45克 木瓜45克 白芍药(酒炒)60克 川乌(炒)45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肉苁蓉(酒洗)45克 槟榔30克 防风45克 乌药(炒)45克 破故纸(酒炒)60克 木香6克 续断45克 甘草15克 苍术(米泔水浸)60克 附子30克(童便和白面包裹煨)杜仲60克(姜汁炒,去丝)虎胫骨(酥炙)45克 鹿角霜500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酒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阳补虚,祛风通络。治半身痿弱,二三年不能动履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米汤送下100丸。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鹿角霜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巴戟天(去心)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阳气,补精髓。主肾寒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膏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汤下。

【摘录】《三因》卷十二

【处方】薄荷末4两,山药8两,鳗鱼1斤,鹿角霜4两。

【制法】上用饭甑一具,着底铺薄荷末二两,上铺山药,上又铺鳗鱼(去头尾),上又铺鹿角霜,再以薄荷细末二两盖之,蒸极烂,将鱼骨炙脆为末,共一处捣和为丸。

【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羸弱不堪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白汤送下。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二

【处方】鹿角霜。

【制法】上用鹿角带项骨者,不以多少,锯作挺子长三寸,洗净,用水桶内浸,夏三、冬五昼夜,用清水浸,同入釜内煮之,觉汤少,添温汤,日夜不绝,候角酥糜为度,轻滤出,用刀刮去皮,如雪白,放在筛子上,候白干,火焙之。其汁慢火熬为胶。俟角极干,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热下焦寒,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30-40粒,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

【处方】鹿角霜4两,白茯苓3两,秋石2两5钱,海金沙2两。

【制法】上为末,老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膏淋。溺与精并出,混之如糊,如米泔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五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鹿角霜丸,我们知道鹿角霜丸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

菟丝螵蛸止遗粥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很多人想通过各种不同的食物来养生,但是却不知道哪些适合来养生。对于不少人来说,适当的喝粥能给身体增加很多的营养,而且也能够让身体远离一些疾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菟丝螵蛸止遗粥这款粥品。

菟丝螵蛸止遗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菟丝子10克,桑螵蛸10-12克,复盆子10克,五味子6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上四味药水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加白糖调味。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

【疗效】 补肾,固摄,止遗。适用于肾虚所致的遗尿,及成人遗精、滑精。

【注意事项】 感冒期间,及发热病人不宜食用。

以上就是对菟丝螵蛸止遗粥的详细介绍,菟丝螵蛸止遗粥适量的喝对身体没有任何的不良影响,不过也要注意不能过量,避免对身体造成不适。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