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伤寒草的功效与作用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有没有更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伤寒草的功效与作用”,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伤寒草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种,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对人体的一些疾病进行调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的功效有哪些吧。

【别名】夜牵牛、星拭草(《岭南采药录》),寄色草(《广州植物志》),返魂香(《广东中药》Ⅱ),消山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假咸虾、枝香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 夜香牛 的 全草 。夏、秋间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茎直立,柔弱,少分枝,稍被毛。叶互生;具柄;披针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或短尖,边缘有浅齿,基部狭楔尖,下延至叶柄,两面疏被毛;近枝端的叶较狭而小。头状花序长约7毫米,宽约2.5毫米,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总苞片数列,锐尖,最外列较短;全部管状花,两性,约20朵,淡紫红色,花冠长于苞片2倍,先端5裂.瘦果圆柱形,长约2毫米,有线条,被毛,冠毛白色,多数。花期全年。

【生境分布】生于旷地上。分布我国南部。产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茎长约15~60厘米,粗约3~5毫米,绿褐色,有纵皱纹,被淡黄色茸毛,质硬。叶多皱缩,或脱落,披针形至卵形或倒卵形,质脆。茎顶带有头状花序,花冠黄棕色,或结有瘦果,呈圆柱形,灰褐色,冠毛多数,白色。气微。以叶多、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药理作用】种子可作驱虫剂;叶有弱的抗菌作用,但对疟原虫无效。

【性味】《广东中药》Ⅱ:"性凉,味淡,一说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治外感发热,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腹泻,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以上讲述了伤寒草的一些食用方法等。虽然很多药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药一般都是不可以乱吃的,要结合自己本身的情况用药。

Ys630.com相关知识

伤寒头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知道伤寒头是一种很常见的药材,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也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伤寒头的药用价值吧。

【别名】细叶香茶菜、虫牙药、月风草、牛尾巴蒿、三叉金、三姐妹、三托艾、大箭根、老人风、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

【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 轮叶香茶菜 Rahdosia ternifolia (D. Don)Hara[plectranthus ternifolius D. Don;Isodon ternifolius (D. Don)Kudo],以 全草 入药。夏秋采,鲜用或阴干。

【性味】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膀胱炎;外用治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对于伤寒头的药用价值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其实伤寒头药用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对人体有着不小的好处。大家可以试一试。

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


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

1、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

伤寒与斑疹伤寒是病原体不同的两种疾病。由于两者都有持续发热、出疹等共同症状,直至18世纪伤寒与斑疹伤寒仍归属一类。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有持续发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减少等,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伤寒的病死率约为1%,主要死于并发症。

而斑疹伤寒是由一种叫立克次氏体的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立克次氏体是介于最小细菌(巴尔通氏体)与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伤寒中医治疗

2.1、伤寒发狂,胡言乱语。用铁粉、龙胆草,共研细,磨刀水调服。

2.2、伤寒劳复(按:指伤寒病后,身体未复原而性交,引起旧病复发)。用鼠尿、韭根,同煮开,去渣,再煮开二次,温服,得汗即愈,无汗可再服一剂。

2.3、伤寒尿涩,小腹胀满。用石燕研细,葱白汤调服半钱。以消胀为度。

2.4、伤寒咳逆。用雄黄酒,同煎,病人趁热嗅其气。

2.5、治伤寒头痛。用连须葱白、生姜,水煮,温服。

2.6、伤寒无汗。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盖被静卧,汗出病愈。

2.7、伤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用海蛤、川乌头,穿山甲,共研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捏扁,放足心下,外以葱白包住,扎好,在热水中浸脚,浸至膝部最好。水冷须换热。以遍身出汗为度。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疗一次。

3、斑疹伤寒的治疗

3.1、一般治疗

患者入院后先更衣、灭虱、卧床休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危重患者要勤翻身防止并发症。供给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C及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3.2、病原治疗

氯霉素、四环素族药物对本病皆有特效。一般于用药后十余小时症状开始减轻,2~3天内完全退热。氯霉素分3~4次口服,退热后用量酌减,继续服3天,或延长至5~7天,以防近期内复发。多西环素顿服,必要时2~4天再服1剂。临床实践中氯霉素疗效虽好,因其副作用突出,已不作首选。而多西环素则应用较多,治疗简单,副作用少,效果满意。

3.3、对症治疗

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可给小剂量解热镇痛药。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低血容量倾向或休克时按感染性休克处理。对有心功不全者要注意减轻心脏负荷,可用强心药如毛花苷C或毒毛花苷K等。头痛可给止痛药。对有精神症状者可给予地塞米松等治疗。

伤寒与斑疹伤寒的饮食

1、伤寒的饮食原则

多进水分:每日需2000~3000毫升,包括流质饮食和饮料。多饮新鲜的果汁、蔬汁及饮品。

高热能:高蛋白、高碳水化物饮食,热能每日约应需2000~2500千卡,每日每公斤体重80~120千卡。如果患儿食欲不好,最好设法维持在 1100~1700千卡。(1~6岁)蛋白质每日每公斤2.5~3.5克,至少维持在35~55克以上。

适量脂肪:烹调时尽量用植物油,植物与动物油之比为2:1。

高维生素:注意补充B族及维生素C,以维持患儿的正常代谢及肠溃疡面的愈合。

尽量食无刺激饮食并坚持少量多餐:每日5~6餐,食物无刺激,不含粗纤维,禁食一切生冷菜果。

细心观察随时调整饮食:伤寒病变化大,病情复杂,急性期腹胀可用清流,少用牛奶、蔗糖。

2、斑疹伤寒忌食食物

忌吃辛、温热刺激性的食物、忌吃不宜消化的食物。

伤寒与斑疹伤寒的预防护理

1、伤寒的预防护理

控制传染源 及早隔离、治疗患者。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为止。

切断传播途径 为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做好卫生宣教,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给水卫生,严格执行水的卫生监督,是控制伤寒流行的最重要环节。

保护易感者 伤寒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能够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预防效果尚不够理想,反应也较大,不作为常规免疫预防应用。

2、斑疹伤寒的预防护理

控制传染源主要是灭鼠。应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用各种捕鼠器与药物灭鼠相结合。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被恙螨幼虫叮咬,于发病季节应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工作活动时,必须扎紧衣袖口和裤脚口,并可涂上防虫剂。

提高人群抗病力尚无可供人群应用的斑疹伤寒疫苗。初步研究显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中分子量为56×103的表膜蛋白抗原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观音草的功效与作用


观音草是一种药材,也叫做小青草、香苏和赤眼等,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生长,而且大部分都是野生的。观音草的根和草都能入药,对于止疼和化瘀有非常好的疗效,因此经常用在女性痛经和月经不调上。但要注意观音草不适合气血虚和脾胃虚寒的人群使用,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一、观音草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枝多数,交互对生,具5-6钝棱和同数的纵沟,小枝被褐红色柔毛,老枝具淡褐色皮孔。叶卵形或有时披针状卵形,顶端短渐尖至急尖,基部阔楔尖或近圆,全缘,长3-5(7.5)厘米,宽1.5-2(3)厘米,纸质,干时黑紫色,嫩叶两面被褐红色柔毛,老时上面渐无毛;侧脉每边5-6条;叶柄长约5毫米。聚伞花序,由2或3个头状花序组成,?腋生或顶生;总花梗长3-5毫米,后被柔毛;总苞片2-4枚,阔卵形,卵形或椭圆形,不等大,大的长(1.8)-2.3-2.5厘米,宽8-15毫米,小的2-3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干时黑紫色或稍透明,有脉纹,被柔毛;花萼小,长4.5-5毫米,裂片披针形,被柔毛;花冠粉红色,长3-3.5(-5)厘米,被倒生短柔毛,冠管直,宽约1.5毫米,喉部稍内弯,上唇阔卵状椭圆形,顶端微缺,下唇长圆形,浅3裂;雄蕊伸出,花丝被柔毛,药室线形,下方的1室较小;花柱无毛,柱头2裂。蒴果未见,(据文献记载)长约1.5厘米,被柔毛。花期冬春。

二、观音草的功效与作用

咸辛,寒。

①《本经》:咸,寒。

②《别录》:无毒。

③《纲目》:微辛。归经

药用功能:风湿关节痛、小儿惊风。

药用主治:毒蛇咬伤、小儿惊风、口腔炎、疖、痈、尿路感染、中耳炎、风湿性关节炎。

三、观音草的用法和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或研末。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四、观音草的食用禁忌

①《本草汇言》:过服亦克脾气。

②《闽东本草》: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者不宜。

复活草的功效与作用


在南美洲的沙漠当中,有一种很神奇的植物,这种植物有着很奇特的名字叫复活草,这种草可以假死,但是遇到水后可以在原地再次生长出来寻找新家,复活草的类型比较特殊,需要大家了解和认识,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简介

在南美洲的沙漠中,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复活草,可以在原地假死,伺水还魂,而且还会主动离开生长地,去寻找有水的新家。

在干旱季节,那里的九死还魂草会自己从土壤中挣脱出来,然后全身卷成一个圆球,风吹草动,草球随风飘滚前进,如遇上多水的地方,草球就会展开成原状,在土壤中扎下根来。自然,当水分缺少,它在新家呆得不如意时,就会再次背井离乡,外出流浪的。

特性

沙漠复活草之所以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源自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奇迹:在极端干旱的情况下,它的枝叶会紧紧收缩成球状,牢牢锁住体内珍贵的最后一滴水,即使丧失自身高达98%的水分,仍可顽强生存数十年。一旦遇到难得的雨季,复活草体内蕴含丰富的糖基海藻糖就会发挥强大的锁水保湿功能,"贪婪"地"抓"住每一滴水,然后再将蕴含生命活力的水畅顺自如地活导入体内每一个细胞中,并锁住相当于细胞自身重量460倍的水分,"起死回生"般的重新伸展枝叶,恢复生机盎然的绿色生命。

产地

复活草的原产地在墨西哥的奇瓦瓦沙漠,当干旱季节来临时,它的茎会紧紧盘卷成一个球,仿佛像死了一样;而一旦有了水分,它就会舒展茎叶,尽量吸收难得的水分。

合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合子草是一种中医中经常用到的药材,常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合子草的相关。

【别名】鸳鸯木鳖、水荔枝、盒儿藤(《百草镜》),盒子草(《纲日拾遗》),无白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 合子草 的 叶 或 种子 。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细,有短柔毛。单叶互生;膜质;叶片狭三角戟形或三角状心形,长5~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或长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稀疏浅锯齿,有时3~5深裂。卷须单1或2歧,与叶对生。圆锥花序腋生;花小形单性,雌雄同株;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绿色,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雄花雄蕊5枚,分离;雌花的子房近球形,1室,具瘤状突起,胚珠2,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绿色,下垂,有细刺状突起,熟时上半部盖裂。种子2粒,灰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地草丛中或路旁水边。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各地。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25~29%、碳水化物13.28%、灰分2.95%、粗纤维0.89%。脂肪油是半干性,其中含固体脂肪酸12.78%。

【性味】《本草拾遗》:"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水肿,疳积,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治肾炎水肿,腹水肿胀:合子草五钱至一两,煎服;也可用四两至半斤,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摘录】《*辞典》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合子草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合子草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合子草来治疗一些疾病。

和他草的功效与作用


西方医学的发展给传统中医带来了一些危机。但中医还是有许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来说说中药和他草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仙人撒网,满地毡(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 蛇婆子 的 根 和 茎 。秋季采收,割取根和茎,切段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高35~150厘米。小枝密被短柔毛。叶互生,狭卵形或卵形,长2~4.2厘米,宽1.2~2.2厘米,基部浅心形或圆形,上面被里状短柔毛,下面被星状短绒毛,边缘有不整齐的浅牙齿或锯齿;叶柄长0.5~1厘米。聚伞花序腋生,头状,总花梗长0.3~1.6厘米;苞片狭披针形,长约4毫米,密被柔毛;花萼筒状,5裂,外面被柔毛;花瓣5,淡黄色,与花萼近等长;雄蕊5,花丝合生;子房无柄,被柔毛,花柱偏生,柱头流苏状。蒴果甚小,通常背裂为2果瓣。种子1粒。花期9月。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或丘陵。分布华南及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化学成份】含多种肽类生物碱,称蛇婆子碱X,Y、Y′、Z。

【药理作用】Adouetine Z无退热作用;低剂量能导致低温、镇静,高剂量则引起兴奋。对小鼠半效致死量为52.5毫克/公斤。

【性味】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祛湿,驱风,消炎,解毒。治白带,痈疖,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炖肉服。

【摘录】《*辞典》

本文介绍了药材和他草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他草在治疗人体的一些相关疾病的时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和他草对身体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平时可以适量食用。

风气草的功效与作用


风气草对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风气草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对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都有着很好的功效,对于养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别名】汗苏麻(《贵州民间药物》),仁皂刺、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 下田菊 的 全草 。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革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稍有弯曲,着地的节上生根,上部分枝带紫红色,有细毛,下部光滑。叶对生;基部叶较小,花时凋落;中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20厘米,宽3~12厘米,先端尖锐或圆钝,基部圆楔形或楔形,边缘有圆锯齿或大锯齿,两面疏生短毛;叶柄长1~6厘米。头状花序有梗,长1~3厘米,直径7~10毫米;总苞半圆形,苞片2层,狭椭圆形,长约5毫米,先端圆钝,基部稍有连合;管状花,长2.5毫米,上部钟形,5齿裂;花柱分枝伸出。瘦果倒椭圆形,长约4毫米,上部圆钝,下部窄狭,全体具腺点或细瘤;冠毛4枚,长约1毫米,基部连合成环。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水边及低湿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辛甘。"

【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除风湿,解表。治风湿骨节疼痛,外感。"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煎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治外感:风气草、姨妈菜、生姜各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取鲜下田菊3~4两(或干品1~2两),水煎服,每天1剂。如黄疸已退,小便清利时,加瘦猪肉1两。忌酒。治疗180例,有一定效果。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通过对风气草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蕴含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风气草的神奇的疗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尝试一下,检验一下是否有效。

凤冠草的功效与作用


凤冠草因为有着高价值的药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但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使食用,否则会对身体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的,我们需要在食用前对它进行了解,你准备好了吗?

【别名】凤凰草(《生草药性备要》),凤尾草(《岭南采药录》),三叉草(《广州植物志》),小凤尾、翠云草(《岭南草药志》),山凤尾、井边茜(《广东中药》)。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 剑叶凤尾蕨 的 全草 。春、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茎短细,斜升或匍匐,有条状披针形鳞片,赤褐色。叶簇生,叶柄禾秆色,上面光滑,有四棱;生泡子囊的叶片矩圆状卵形,长10~25厘米,宽5~15厘米,2回羽状分裂,有羽片3~5对,下部的羽片有柄,向上无柄,有侧生小羽片1~3对,或有时仅为2叉,顶生小羽片特长,和其下的一对合生,小羽片披针形,除不生孢子囊的顶部有细锯齿外均全缘;不生孢子囊的叶较小,小羽片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尖锯齿。孢子囊群线形,连续排列于孢子叶边缘,但小羽片的顶部及基部无孢子囊分布。

【生境分布】生于溪边或林下阴湿处。分布华南、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味淡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痢疾,疟疾,黄疸,淋病,下血,血崩,跌打损伤,扁桃体炎,腮腺炎,疮毒,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治疗各型细菌性痢疾(不包括暴发型) :用干品去根茎,切碎。每斤加水15斤煮沸1小时,过滤,残渣再加水10斤煮沸半小时,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每毫升含0.5克生药的浓度(即60毫升相当1两生药),加防腐剂备用。剂量:成人日服60~120毫升,1次或分次服,7天为一疗程。可同时用等量药液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经治疗85例,痊愈率57%,其中成人痊愈率达93%。治愈病例脓血便消失的平均时间为3.5天,大便成形为6.2天,大便次数转入正常为4.7天,体温下降为2.7天,腹痛消失为3.7天,大便培养转阴为5.5天。用药期间未见严重副作用,少数有呕吐、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停药后即好转。认为剂量大者,效果较好;一次服药比分次服药疗效高;加用灌肠不能提高治疗效果。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以上就是对凤冠草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凤冠草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串铃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很早的时候中药就已经出现,而且中药对疾病治疗也有很令人满意的效果,中药的种类很多,那么你知道串铃草这种药材吗?

【别名】毛尖茶、野洋芋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

【原形态】串铃草,多年生草本,高40-70cm。须根常作块根状增粗,有时2-3个成串。茎直立,四棱形,被具节柔毛或具节刚毛。基生叶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叶柄长7-13.5cm;叶片长4- 13.5cm,宽2.7-7cm,边缘为圆齿状;茎生叶对生,与基生叶同形,通常较小,叶片上面均被中枝特长的星状刚毛及单毛,下面被星状柔毛或丛生刚毛。轮伞花序多花,彼此分离;‘苞片线状钻形,先端刺状,具节缘毛;花萼管状,长约1.4cm,外面被具节刚毛和柔毛,先端具5圆齿,齿端具刺尖,边缘被柔毛;花冠紫色,长约2.2cm,唇形,上唇外面被星状短柔毛,边缘流苏状,下唇3圆裂,中裂片较大,圆倒卵形,先端微凹,侧裂片边缘为不整齐的细齿状;雄蕊4,前对较长,后对基部具附属物,花丝被毛;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单一,柱头2裂。小坚果卵状三角形,先端被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770-2200m的山坡草地。

【性味】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感冒;跌打损伤;体虚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对于文章介绍的串铃草,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这样就可以在面对疾病的困扰时正确的进行治疗。

白带草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多,白带草就是其中一种,不过也有很多人对白带草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选择食用之前,需要对白带草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认识。

【别名】雀儿菜、野养菜、米花香荠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碎米荠及弯曲碎米荠的全草。

【原形态】1.碎米荠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35cm。无根状茎;根细长,侧根多而细。茎直立或斜升,通常多分枝,少有不分枝,下部有时带淡紫色,密被白色粗毛,上部毛渐少。奇数羽状复叶;基生叶具柄、有小叶2-5对;顶生小叶肾形或肾圆形,长4-10cm,宽5-13mm,边缘有3-7波状浅裂,小叶柄明显;侧生小叶卵圆形或卵形,较顶生叶小,基部两侧稍有歪斜,边缘有2-3圆齿;茎生叶具短柄,有小叶3-6对,生于茎下部的通常与基生叶相似,生于茎上部的顶生小叶,菱状长卵形,长5-20mm,先端3齿裂,无小叶柄,侧生小叶卵形,全缘,基部渐狭,全部小叶两面多少被粗毛。总状花序生于枝端,花小;萼片4,有时带紫色,长椭圆形,边缘膜质,外面有疏毛;花瓣4,白色,倒卵形,长3-5mm,基部渐狭;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2.5-3mm,短雄蕊长2-2.5mm,花丝稍扩大;雌蕊1,子房柱状,花柱极短,柱头扁球形。长角果线形而稍扁,长达30mm,无毛。种子椭圆形,棕色,表面具疣点。花期2-4月,果期3-5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路旁、荒地和耕地的阴湿处。

【性状】性状鉴别 (1)碎米荠 全草扭曲成团。主根细长,侧根须状,淡黄白色。茎多分枝,黄绿色,下部微带淡紫色,密被灰白色粗糙毛。奇数羽状复叶,多皱缩,小叶2-5对,顶生小叶肾圆形,长4-10mm,宽5-12mm,边缘有3-5个波状浅裂,两面均有毛,侧生小叶较小,卵圆形,基部楔形稍不对称,叶缘有2-3圆齿,无柄。长角果线形而扁,长达3cm,每室种子1行。种子椭圆形,长1.2-1.5mm,宽0.6-0.8mm,棕色,有小疣点。气微清香,味微甘。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安神;止血。主湿热泻痢;热淋;白带;心悸;失眠;虚火牙痛;小儿疳积;吐血;便血;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白带草的功效与作用详细介绍,对它的选择,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这样对身体不会有损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