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偏叶白齿藓的功效与作用

偏叶白齿藓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东西,偏叶白齿藓给我们带来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备的。那么偏叶白齿藓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齿藓科植物偏叶白齿藓的植物体。

【原形态】植物体粗壮,黄绿色至青绿色。主茎横展,具鞭状枝和假根。支茎直立或倾立,少分枝,长3-6cm。叶三角披针形,基部卵形,上端渐尖,叶缘略反曲,尖部具细齿。无中肋。叶细胞卵形至狭长形,角细胞多数,方形或椭圆形,壁厚。雌雄异株。蒴柄细长;孢蒴长卵形;蒴帽兜形,覆盖全孢蒴。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树干上或岩石表面,四季均可生长。往往成片着生,群体厚达1.5-2.5cm。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止痛。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跌打损伤;血瘀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中药偏叶白齿藓的各种情况,相信我们可以在面对疾病的困扰时做到镇定自若,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治疗。

yS630.Com相关推荐

密叶绢藓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密叶绢藓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英文名】dense moss

【别名】石苔

【来源】药材基源:为绢藓科植物密叶绢藓的全草。

【原形态】植物体呈暗绿、橄榄绿色,或亮绿色,具光泽。茎匍匐,近羽状分枝,带叶的茎及枝扁平,枝长约8-10mm。茎叶长卵圆形,内凹,先端钝圆而具短尖头;叶具2短中肋,有时缺如。叶中部细胞线形,向上则渐短,角细胞透明,四方形。枝叶与茎叶同形,但较小略狭。雌雄异株。孢蒴椭圆形、卵形;蒴盖圆锥形,具喙状突起;蒴帽兜形;蒴齿双层,外齿片线形,内齿呈三角片形。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地或岩石表面的薄土层上,多成片生长。四季可见。

【性味】苦;涩;平

【归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主小便不得;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平。有利尿的功能。多用于治水肿病。

【摘录】《中华本草》

经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关于密叶绢藓的相关知识。不管是从食物保健还是中医的角度,密叶绢藓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

细齿叶柃的功效与作用


细齿叶柃是一味很好的药材,在中医里面经常要用到细齿叶柃给患者治病,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细齿叶柃的几个方面。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细齿叶柃的全株。

【原形态】细齿叶柃 灌木或小乔木,高2-3mm顶芽元毛或边缘具毛,嫩枝具棱脊2条,无毛。叶互生,革质;叶柄长4-7mm,无毛;叶片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5.6-10cm,宽1.5-3.2cm,先端长尾尖,尾长约1cm,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无毛,中脉在表面凹下,背面凸起,侧脉9-12对。花单性,雌雄异株,花1-3朵腋生,花梗长约1mm;雄花萼片近圆形,长1.5-2mm,花瓣倒卵形,长3.5-4mm,基部合生,雄蕊14-17;雌花萼片卵圆形,先端凹入,长1-1.5mm,花瓣长圆形,长2-2.5mm,基部合生,花柱先端3浅裂。果实圆球形,直径3-4m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山坡、谷地林中。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敛疮;止血。主风湿痹痛;泄泻;无名肿毒;疮疡溃烂;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细齿叶柃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料,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对方法,我相信,它对各位的身体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齿叶泥花草的功效与作用


齿叶泥花草因为有着高价值的药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但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使食用,否则会对身体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的,我们需要在食用前对它进行了解,你准备好了吗?

【别名】锯齿草、五月莲。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 齿叶泥花草 的 全草 。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0~20厘米。茎分枝,下部常伏地,有细条纹。叶对生,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1.5~3.5厘米,宽0.5~1厘米,先端钝或短尖,边缘有密而锐利的锯齿,两面绿色无毛;无柄。总状花序顶生,长3~6厘米:花对生,具短柄,有苞片;萼片5,绿色;花冠紫红色或白色。蒴果小,线状圆柱形,长约1厘米。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生于水沟边、稻田、路旁阴湿处。分布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逐瘀破血,消肿止痛。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疮疖肿毒,产后腹痛。

【附方】①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鲜齿叶泥花草三至四两。捣烂绞汁冲酒服,渣敷伤处。

【摘录】《*辞典》

以上就是对齿叶泥花草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齿叶泥花草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细叶小羽藓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细叶小羽藓,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没有听说过也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细叶小羽藓。

【别名】尖叶小羽藓、青苔、树毛衣、绿青苔

【来源】药材基源:为羽藓科植物细叶小羽藓的植物体。

【原形态】植物体小形,植株纤细,绿色或黄绿色。匍匐茎长3-8cm,具不规则一回或二回羽状分枝,茎上生许多各种形状的鳞毛。茎叶阔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具狭长尖端,叶基部具2折皱,边缘平展或内卷,全缘或有细锯齿;中肋明显,至叶尖消失;枝叶较小,卵圆形,叶细胞长方形或不规则六角形,每个细胞先端具一透明的疣状突起。孢蒴长椭圆形,淡黄色,水平列;蒴柄由枝部的叶腋处伸出,直立,长1.5-3cm,红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阴湿的土坡上、树干基部或墙脚废弃的砖瓦上。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急性扁桃体炎;乳腺炎;丹毒;疖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膀胱炎;尿道炎;附件炎;产后感染;虫咬高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5g。

【摘录】《中华本草》

由以上对细叶小羽藓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细叶小羽藓对人体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改善人体的一些不好的症状,对人体是很有用的一种药材。

钝齿青荚叶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中药材分很多种,钝齿青荚叶也是其中的一种。要想钝齿青荚叶能正确科学的发挥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为不同的药材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和功效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钝齿青荚叶的枝叶及根。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m。幼枝纤细,紫绿色。叶互生;叶柄长3-4cm;托叶纤细;叶征厚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5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或近于圆形,边缘具钝圆锯齿。雄花4-5枚成伞形花序,生于叶面中脉中部或幼枝上段;花萼小,花瓣卵形,长2-3mm;雌花1-3朵生于叶面中脉中部,花梗极短;子房卵圆形,柱头3-5裂。果实具分核3-5枚,长圆形,直径5-7mm,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1900m林下。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胃痛;痢疾;月经不调;跌打肿痛;疮肿;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备注】与本种功效相似的同属植物尚有:1.小叶青荚叶Helwingia chinensis Batal. Var. microphylla Fang et Soong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讲述了钝齿青荚叶的一些食用方法等。虽然很多药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药一般都是不可以乱吃的,要结合自己本身的情况用药。

白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白麻叶是比较常见的植物,它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能够当菜吃,另外一种就是夹竹桃科,有一定的食疗功效,在缓解衰老和降低血压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还能够改善心脏的功能,有一定的降血脂的效果,要注意的是夹竹桃科有一定的毒性。治疗蛔虫病,治疗疟疾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白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nabis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富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裂片3-11枚,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5cm,被短绵毛;托叶小,离生,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疏散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丝细长,花药大;雌花簇生于叶腋,绿黄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质,雌蕊1;于房圆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圆形,长4-5mm,质硬,灰褐色,有细网状纹,为宿存的黄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 5- 6月,果期 7一 8月。

【炮制】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辛;有毒

【归经】肺;膀胱;大肠经

功能主治

平喘截疟;解毒杀虫。主疟疾;气喘;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入丸、散。外用:捣敷。

【附方】治疟疾:大麻叶,不问荣枯,入锅内,文武火慢慢炒香,连锅取下,以纸盖其上,令汗出尽,然后碾为细末,临发时以前两时辰,用茶汤或温酒浓调下;移患人原睡处,其状如醉,醒即愈矣。或依前法为末,加入缩砂、丁香、木香、陈皮为末,比麻叶分两减半,酒糊为丸,蜜丸亦可,梧子大。常以茶、酒送下五、七丸。(《普济方》)

【各家论述】

1.《纲目》:按郭文《疮科心要》乌金散治痈疽疗肿、时毒恶疮,方中用火麻头同麻黄诸药发汗,则叶之有毒攻毒可知矣。《普济方》用之截疟尤可推焉。

2.《唐本草》:捣叶水绞取汁服五合,主蛔虫;捣敷蝎母。

3.《东北药植志》:有解痛、麻醉、利尿作用。

4.《中国药植图鉴》:夹入烟草中吸之,治喘息。

【摘录】《中华本草》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