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医学的多元素发展,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施手段,其实,中药方剂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其副作用小,药材种类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荐。下面来看一下七星丸。
【处方】水银10克(或红粉10克)大风子仁20克 核桃仁20克
【制法】将三药放入小石臼内(不碰铁器),捣烂如泥,不见水银为度。匀分搓成7丸。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疥疮。
【用法用量】每晚临睡前取1丸搓擦心窝处(患处不用擦药),直到7丸擦完为止,一般可愈。愈未彻底,可继续一个疗程。擦后局部红肿起泡者停用。
【摘录】《中国外科学》引朱仁康经验方
以上就是七星丸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中药材对疾病的治疗,大部分都有着不错的效果,比如七星剑,下面我们就来对七星剑的相关信息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别名】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生草药性备要》),独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岭南草药志》),小叶荠薴(《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 细叶七星剑 的 全草 。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揉之有强烈香味。单叶对生,具柄;叶片呈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尖,边缘有锯齿,两面有透明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苞片叶状,生在下部的椭圆形或狭矩圆形,长1.8~2.2厘米,宽3~6毫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阔楔尖或浑圆,边全缘或上部有锯齿2~3个,被毛,具透明的腺点;萼钟状,被粗毛,结果时增大,长5毫米,5齿裂,裂片刚毛状;花冠绯红色,2唇形,上唇2裂,下唇延长近全缘,渐尖;雄蕊4,其中2枚退化,花药2室,广歧;子房上位,心皮4个,4裂,4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着生于子房基部,顶端有深而近相等的2裂。小坚果球形,生于萼的基部。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谷、疏荫、湿润的林下。分布我国南部。
【性味】《本草求原》:"辛,温。"
【功能主治】治狂犬、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内服:煎汤,3~6钱;或捣汁饮。
【附方】①治癫狗、毒蛇、恶物咬伤:七星剑汁灌之。(《本草求原》)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本文介绍了药材七星剑的一些基本常识,七星剑在治疗人体的一些相关疾病的时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七星剑对身体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平时可以适量食用。
现在社会,养生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很多喜欢用一些中药材来调理身体,因为这些药材天然无公害,下面我们就为 大家介绍一下细叶七星剑这种药材。
【别名】野香薷
【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 小花石荠宁 Mosla cavaleriei L.,以 全草 入药。夏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发汗解暑,健脾利湿,止痒,解蛇毒。用于感冒,中暑,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水肿;外用治湿疹,疮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 石香薷 Mosla chinensis Maxim.在华南地区也作细叶七星剑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通过上面的介绍才发现,原来细叶七星剑的药理作用这么多,而且对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错的效果。其实我们的生活周围可能有很多的“宝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七星灸的作用
1、七星灸有什么作用
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2、什么是七星灸
七星灸是中华万千灸法中的一种;如果前者是满天星星的话,华夏七星灸就是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华夏七星灸是一种有创意的,实用新型专利的,离体大面积之无烟灸法。
七星灸强调:“阳入阴出,阴阳平衡,阳为主导”,针对当下人群的虚寒体质,通过特定手法,悬灸奇经八脉,能更快速的扶元阳祛寒湿,调气机畅经络,循周天通任督,逐瘀血强筋骨。如同太阳般迅速蒸晒体内寒湿,补充人体阳气,让您恢复康健身体。
七星灸法是和传统文化类似的手法,必须是用手来操作的需要时间的一种治疗和调养身体的手段。材料是文火处理过的艾叶等草药成炭的形状,装入漏勺中,端着游走于被灸者的胸背部,前胸,腹部,等等所需部位,恰到好处的将燃烧到一定程度的灸料炭火装罐,安放在所需要的穴位上,同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手法针刺点按刮痧等治疗,最后,带罐安静卧床数分钟结束治疗。
3、七星灸要注意什么
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时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
艾灸期间不要生气,如果生气,气赌经络,艾灸就不会起作用,反之会加重气血的瘀阻。
大饥大饱不宜艾灸,饥饿艾灸容易晕灸,太饱艾灸气血运行慢,容易发生腹胀。
患有胃肠疾病的,艾灸期间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时才可以吃饭。
艾灸前最好喝温开水200-250毫升,艾灸后要喝温热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点。
艾灸前可以洗温水澡,艾灸后半小时,可以洗热水澡,稍稍烫一点皮肤的温度。
七星灸的正确方法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2、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3、隔姜灸
用鲜姜切成薄片,生姜的厚度一定要掌握好,太厚的话艾灸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哦,大约为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就行,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4、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哪些人不能七星灸
1、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2、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4、高血压患者,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5、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
6、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7、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仅针对传统艾条施灸,灸大夫隔物灸仪系列除外)。
8、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不认识菜子七的朋友们不会了解菜子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菜子七是一种中药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态上认识,所以很难了解到菜子七真正能够带给人们的身体哪些好处,这些需要我们深入去认识菜子七这种药材了。
【别名】白花石芥菜
【来源】十字花科碎米芥属植物 白花碎米芥 Cardamine leucantha (Tausch) O. E. Schulz,以 根状茎 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去须根,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解痉镇咳,活血止痛。用于百日咳,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全展选编·传染病》
由以上对菜子七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菜子七对人体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改善人体的一些不好的症状,对人体是很有用的一种药材。
现在社会,养生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很多喜欢用一些中药材来调理身体,因为这些药材天然无公害,下面我们就为 大家介绍一下金牛七这种药材。
【别名】火烟子、千锤打
【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 松潘乌头 Aconitun sungpanense Hand.-Mazz.或 太白乌头 A. taipeicum Hand.-Mazz.,以 块根 入药。秋季采集,去须根,洗净,用甘草浸泡,炒后用。
【性味】辛、苦,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痈疖肿毒。茎、叶捣烂,投入厕所中可杀蛆。
【用法用量】5厘,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以酒醋或水磨汁涂患处。
【注意】高热患者及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陕西中草药》
通过本篇文章对金牛七功效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金牛七的几大功效。这些功效对于体质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确不失为一个调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
不知道大家有没听说过蝎子七。蝎子七对调理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一些疾病上也可发挥不错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下蝎子七的相关知识。
【别名】红蝎子七(《中国药学会沦文文摘集》,1962),红粉、猴子七(《陕西中草药》),野高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然波(藏名)。
【来源】为蓼科植物 珠芽蓼 和 圆穗蓼 的 根茎 。夏秋采挖,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①珠芽蓼
【性状】干燥根茎呈块状,扭曲,有时呈钩状。表面棕红色至棕黑色,有皱纹及多数疣状突起,其下附有多数细长须根,红棕色或灰棕色。质坚。断面扁圆形,浅红色,颗粒状,中心部分色深,沿中心部分外围有维管束一圈。气微臭,味苦涩。
【性味】《陕西中草药》:"苦涩,凉。"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止泻。治吐血,衄血,血崩,白带,痢疾,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附方】①治崩漏:蝎子七、鹿衔草各三钱,金丝带、太羌活、狮子七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以上就是蝎子七的功效和作用,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合理的食用蝎子七,以便于缓解病症带来的痛苦。
牛毛七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牛毛七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为曲尾藓科植物 山毛藓 的 全草 。全年采收,阴干用。
【原形态】密集成丛,暗绿带黄棕色,高4~10厘米。茎直立,纤细,又状分枝,多目次年生殖苞下茁生新枝,形成分层的垫状;密披红棕色暇根。叶密生,干时卷缩,湿时倾立,狭长披针形,全缘,内卷;中肋单一,细长,先端突出叶尖。雌雄同株。蒴柄黄色,干时直立,湿时弯曲。孢蒴圆卵形,具短台部,具深色纵纹8条。蒴盖圆盘状,具长喙。蒴帽兜形。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背阴的岩壁、岩穴或石隙中。分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安神定志,祛风除湿,止血镇痛。治骨蒸潮热,神经衰弱,风湿疼痛,癫狂,外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钱。外用:研末撒。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上文介绍了牛毛七的相关常识,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牛毛七,大家可以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相关的东西,这会对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蚂蝗七对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蚂蝗七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对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都有着很好的功效,对于养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别名】石螃蟹、石蜈蚣、红蚂蝗七、石棉、岩白菜[湖南常德]
【来源】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 蚂蝗七 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Mazz.[Didymocarpus fimbrisepalus (Hand.-Mazz.)Hand.-Mazz.],以 根状茎 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用于小儿疳积,胃痛,肝炎,痢疾,肺结核咯血;外用治刀伤出血,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2~6钱;外用鲜根捣烂或干根研粉调水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根据以上的综合来讲,蚂蝗七还是具有一定的药理疗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蚂蝗七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食用,不要过量。
雷公七是一种中药材,这类药物对疾病治疗上可以涉及很多个方面,所以在对雷公七选择之前,一定要对它进行很好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下。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 七筋菇 的 全株 。夏季采收。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生多数须根。叶基生,肉质,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3~25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有小突尖;叶柄多少抱茎。花茎直立,高20~40厘米,开花后可伸长;总状花序顶生,具数花或仅1~2花,花白色,花被片6,分离;雄蕊6;子房2~3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浆果蓝色或蓝黑色。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林下。分布东北至西南各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败毒,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中药雷公七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对症下药,在生活中正确的食用雷公七。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