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狐心对一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其实,狐心的神奇的功效远不止于此,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述一下狐心的功效。
【别名】狐狸心
【来源】食肉目犬科 狐 Vulpes vulpes L.,以 心 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若尔盖、东北。
【功能主治】补益镇静。主治痰气。
【用法用量】狐心1个,朱砂2钱,研面,公用瓷锅煮,一次同服,服后睡觉;或用狐心1个,甘遂、朱砂,各2钱,研末,放入狐心内,用湿纸包数层放木火中烧熟,取出,连心带药2次食用。
【注意】食后作泻或兼有呕吐。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吉林中草药》
狐心的功效与作用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体质症状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著作中,狐惑汤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处方】黄连4两,熏草4两。
【功能主治】狐惑病,其气如伤寒,嘿嘿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并恶食饮,不欲食,闻食臭其面目翕赤、翕白、翕黑,毒食于上者则声喝(一作嗄)也,毒食下部者则干咽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白酢浆1斗渍之1宿,煮取2升,分为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黄连,即泻心汤中专主;佐以熏草,专辟恶气,即泻心汤中干姜之意;煮用酢浆,专收湿化之虫。味少力专,其功不在泻心之下耳。
【摘录】《千金》卷十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对狐惑汤的功效与作用有了很深层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狐惑汤一定要注意这些,这样才会保证身体能更加健康。
大家都知道狐肝丸对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实了解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腊月狐肝1具,腊月朴嘴鸦1只(去嘴爪),藿香2两,桑螵蛸1两半,白附子1两半,地骨皮1两半,麦门冬1两,干蝎(炒)1两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半,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半,白僵蚕(生用)1两半,天门冬(去心,生用)1两半,人参1两半,槟榔(生用)1两半,天南星(炮)1两半,麝香(研)半两,五灵脂1两,天麻(生用)1两,羌活(去芦头)1两(以上并麝香同捣罗细),腻粉1分。
【制法】上20味,将前7味先下狐肝、鸦,次下五味药入罐子内,团瓦一片盖口上,仍留一眼如钱窍大出烟,黄泥封定,慢火先烧,令干;渐加火烧青烟出,即泥合窍子,住火,以灰焙,候冷取出,研细;同余药13味再同研令匀,重罗,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中急风。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温酒送下,微嚼,不得多服。每空心并2服,如人行5里再1服,午时、夜深各1服,汗出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狐肝1具,乌鸦1只(去嘴爪肚肠,晒干,共狐肝一处入瓶,烧为灰),天南星半两(炮裂),天麻1两,藿香1两,白附子1两(炮裂),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桑螵蛸1两(微炒),干蝎1两(微炒),白僵蚕1两(微炒),乌药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麝香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牛黄1分(细研),蝉壳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狐肝1具(腊月者),老鸦1只(去嘴爪翅尾,与孤肝同于瓷瓶内烧令烟尽,候冷细研),天南星1两半(炮裂),天麻1两,白附子1两(炮裂),乌蛇肉2两(酒拌炒,令黄),干蝎1两(微炒),桑螵蛸4两(微炒),蝉壳1两(微炒),晚蚕蛾1两(微炒),白僵蚕1两(微炒),朱砂2两(细研),牛黄1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卒倒,眼黑头疼,胸膈多痰,言语謇涩,心神恍惚,皮肤顽麻。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以豆淋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上面所讲的就是关于狐肝丸的一些小常识,这些方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狐肝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乌鸦1只(锉,去喙不用,留爪),狐肝1具(2味皆用腊月者,与鸦同入瓷瓶中,盐泥封固,微炭火上煨熟,候瓶透赤,取出冷用),天南星1两(去心,研),天麻、腻粉、蝎、白附子、僵蚕,牛黄1分(别研),藿香1两,桑螵蛸(腊月采者)1两,麝香半两(别研),乌蛇1两(酒浸,不用头尾,取肉,炙)。
【制法】上为末,却与研者和匀。
【功能主治】除风。主瘫痪风,及气攻注皮肤,生疮搔痒,赤白瘕风等一切风疾。
【用法用量】如中急风,豆淋酒送下2钱;瘫痪风,再服立愈;常服除风,温酒送下半钱。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博济》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狐肝散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狐肝散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
大家都知道中药是很神奇的,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当它们中的几种融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狐阴丸这种中药方剂,为我们来揭晓答案。
【处方】狐阴1枚(炙),木香6分,蒺藜子6分,腽肭脐6分,昆布6分,牛膝8分,菟丝子8分(酒渍),桃仁(去尖皮,熬)10分,石斛10分,槟榔仁10枚。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疝气,腰膝冷疼,阴囊肿痒。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以酒送下,1日2次。
【注意】忌热面、荞麦、猪、鱼、粘食等物。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广济方》
【处方】狐阴1具(炙黄),蜚生虫14枚(微炙),桂(去粗皮)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干姜(炮)3分,蒺藜子(炒,去角)3分,细辛(去苗)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别研)1两半,卷柏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阴(疒颓)。
【用法用量】1-2岁儿米饮送下5丸,空心、日晚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狐阴丸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牛胆的简介
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
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工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牛胆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清肝明目,解毒消肿,利胆通肠,清热生津。治风热目疾,小儿惊风,痈,痔疮,黄疸,便秘,消渴。
作用:
1、镇肝明目:腊月枯牛胆中盛黑豆一百粒,后一百日开取,食后、夜间吞二七枚。
2、明目清心,乌须发,补养下元,生髓,去风湿,壮精神:何首乌、白茯苓、槐角子各二两,生地黄、当归各一两。上共为末,装入黑牛胆内,连汁挂在背阴处,至九日取出,研为末,温酒调服二钱或三钱,百日见效。
3、治谷疸,食毕即头眩,心怫郁不安而发黄,因大饥后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两,牛胆一枚(干者)。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麦门冬汁下十丸,日三、四服。
4、治肝胆病性黄疸及慢性便秘:牛胆汁干燥粉末,为丸剂,或装入胶囊中,每日三回,每回三分,开水送服。
5、治痔漏:犍牛儿胆、猬胆各一个,用腻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将猬胆汁、腻粉、麝香和匀,入牛胆内,悬于檐前四十九日,熟,旋取为丸如大麦,用纸拈送入疮内,后追出恶物是验。
临床应用:治疗百日咳。取新鲜牛胆汁蒸干研粉,然后将牛胆粉240克,淀粉240克,白糖520克,混合成为粉剂。2岁以下每日0.5-1克,2-5岁1-1.5克,5岁以上1.5-2克,分2-3次服。同时配合对症治疗。据250例观察,基本痊愈52例,减轻130例,有效率72.8%。对早期的效果较好,如配合天冬合剂,疗效可提高。
牛胆的市场信息
1、牛胆的价格
20元到上百上千元都有。
2、牛胆的选购方法
新鲜胆囊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囊状,长18-20cm,粗径5-6cm,表面有纵皱新鲜胆汁为绿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粘性,稍干则变为浓稠状。完全干燥者,则呈绿褐色固体,揉之则呈粉末。气腥臭,味苦。
3、牛胆的保存方法
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药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羊胆吗,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来源】为牛科动物 山羊 或 绵羊 的 胆 ,宰羊时割取胆囊,将胆管用线扎紧,悬通风处晾干。亦可取新鲜胆汁入药。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份】羊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汁酸盐、胆色素(主为胆红素和胆绿紊)、粘蛋白、胆甾醇、卵磷脂、碳酸氢钠等。
【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
【性味】苦,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胃三经。"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分;熬膏为丸或烘干研粉装胶囊。外用:点眼、涂敷或灌肠。
【附方】①治烂弦风,赤眼流泪,不可近光,及一切暴赤目疾:用羯羊胆一枚,入蜂蜜于内蒸之,候干,研为膏。每台少许,并点之。(《夷坚志》二百味草花膏)
【临床应用】治疗肺结核:有液剂、丸剂及胶囊剂等不同剂型。液剂:将新鲜羊胆的胆囊口用线扎紧(如胆汁过多可挤出若干以能一口吞食为度),用清水洗净后隔水蒸1~2小时,于早晨空腹或临睡时吞服。每天1只。如整只吞服困难,可取胆汁分次服,服后吃点糕饼。丸剂:取新鲜胆汁置砂锅内,用文火熬煎成流浸膏状时加入等量乳糖拌匀,做成0.5或1克重之药丸,放在石灰缸内继续收燥。胶囊(粉剂):熬成的流浸膏放在烘箱中烘干后磨粉,装入胶囊;或以新鲜羊胆汁加防腐剂,在水浴锅上蒸发浓缩,置120℃以下烘箱内2小时,移于除湿器内放冷后研粉。剂量:一般每天用羊胆干燥粉1~1.2克,顿服或2~3次分服。浙江地区试治54例,服用3个月者51例,服用6个月者3例。结果病灶吸收好转者34例,无改变者20例,无1例病灶发生播散或恶化者。初步认为对早期浸润型病变疗效是满意的;对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虽有-定疗效,但病灶改善不够显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如属早期粘膜下浸润是有效的,但对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的支气管内膜结核而病变较重的,则疗效不够满意;对长期服抗痨药物无效者往往能显出其特殊疗效。治程中部分患者在服药3~15天后有轻度腹泻(2~7次/日)、腹痛,或口干舌燥、咽喉部刺激感、胃部烧灼感等。对口干舌燥及胃部刺激症状可增加饮水量,对腹泻可增加脂肪量或用鱼肝油,能逐渐消失或减轻;如仍腹泻可用淡吴萸、广木香、酒炒川连各1.5分研细吞服,每日3次,服1~2次后可使腹泻减轻或停止。另有经验认为,服药期间如食用辛辣或生冷食物,易引起剧烈胃痛及呕吐,须加注意。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羊胆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学一点中草药的知识,这样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鸡胆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鸡胆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鸡胆呢,食用鸡胆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鸡胆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来源】为雉科动物 家鸡 的 胆 。
【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消炎,止咳,祛痰,解毒,明目。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菌痢,砂淋,目赤流泪,耳后湿疮,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鲜鸡胆1~3个取汁加糖服,亦可烘干研粉或制成片剂。
【附方】①治目不明,泪出:乌鸡胆临卧敷之。(《千金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百日咳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鸡胆在一些疾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鸡胆的食用也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决定,切记不要盲目用药。
中药海鳗胆,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材,海鳗胆在调理身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医药方面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胆囊。
【原形态】海鳗,体长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50cm以上,大者长100cm以上重达10-20kg以上。头尖长。吻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钩状。眼大,近圆形,眼间隔微隆起。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短管状;后鼻孔圆形,口大,上颌突出,略长于下颌,两颌牙强大而锐利,均为3行,前端均有大型犬牙,上颌有8-16个;下颌为6-7个,下颌外行牙不向外倾斜。犁骨中间一行有10-15个大扁牙,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鳃孔宽大。肛部位于体中部偏前。体光滑无鳞。侧线孔明显。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前上方。有胸鳍无腹鳍。背、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体背侧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腹侧乳白色。背、臀、尾鳍边缘均黑色,胸鳍灰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蟹、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怀卵量100万万粒,卵球形,径1.6-1.7mm。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有季节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急性结合膜炎;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吞1-2个。
【摘录】《中华本草》
看完了上面关于海鳗胆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海鳗胆的好处了。可见海鳗胆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
鳜鱼胆是一种中医中经常用到的药材,常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鳜鱼胆的相关。
【来源】为鮨科动物 鳜鱼 的 胆 。腊月采取,悬挂于通风无日处,阴干用。
【性味】《纲目》:"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纲目》:"治骨鲠不拘久近。"
【附方】治小儿、大人一切骨鲠或竹木签刺喉中不下:腊月中取鳜鱼胆,悬北檐下令干,每有鱼鲠,即取一皂子许,以酒煎化温呷,若得逆便吐,骨即随顽涎出,若未吐,更吃温酒,但以吐为妙,酒即随性量力也。若卒求鳜鱼不得,蠡鱼、鲩鱼、鲫鱼(胆)俱可,腊月收之甚佳。(《胜金方》)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鳜鱼胆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鳜鱼胆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鳜鱼胆来治疗一些疾病。
鲫鱼胆对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鲫鱼胆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对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都有着很好的功效,对于养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别名】空心花、嫩肉木、丁药
【来源】紫金牛科 鲫鱼胆 Maesa perlarius (Lour.)Merr.,以 全株 入药。
【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接骨消肿,生肌祛腐。治跌打刀伤,疔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纲目》
以上介绍的关于鲫鱼胆的知识,相信大家对于鲫鱼胆的认识又会多一点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食用鲫鱼胆对身体进行调理和改善。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