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的了解了各种中药中的详细的成分,也知道这些成分对于大家的健康的影响。下面就为各位朋友推荐一种中药北鹤虱,详细的描述一下北鹤虱的功效,希望对各位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帮助。

【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 天名精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 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m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顶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另端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鉴别】本品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 列,均含草酸钙柱晶。中果皮薄壁细胞数列,棕色,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棱线处有纤维束,由数十个纤维组成,纤维壁厚,木化。内果皮细胞1 列,深棕色。种皮细胞扁平,内胚乳有残存;胚薄壁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子叶最外层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结晶。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北鹤虱不仅有多种功效,而且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多种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爱。


Ys630.com相关知识

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


南鹤虱是一种大家很熟悉的药材,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关键,下面让大家一起深入的对南鹤虱进行更多的解读吧!

【英文名】FRUCTUS CAROTAE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 野胡萝卜 Daucus carota L.的干燥 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为双悬果,呈椭圆形,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条窄翅状次棱,翅上密生1列黄白色钩刺,刺长约1.5mm,次棱间的凹下处有不明显的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条脉纹,上具柔毛。种仁类白色,有油性。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鉴别】(1)本品分果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主棱处有分化成单细胞的非腺毛,毛长86~390μm。中果皮有大型油管,在次棱基部各1 个,接合面2 个,扁长圆形,直径50~120μm,内含黄棕色油滴;主棱内侧有细小维管束。内果皮为1 列扁平薄壁细胞。种皮细胞含红棕色物质。胚乳丰富,薄壁细胞多角形,壁稍厚,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有关南鹤虱的功效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对您起到帮助。虽然南鹤虱的价值非常高,但是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鹤虱风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产生需要药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药物选择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就需要对症下药,中药鹤虱风对治疗某些疾病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药材。

【别名】野萝卜(《分类草药性》),山萝卜(《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 野胡萝卜 的 全草 。6~8月开花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野胡萝卜(《救荒本草》)

【生境分布】生长于路旁、山沟、溪边、荒地等处。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份】根富含胡萝卜素,并含挥发油。挥发油中主成分为蒎烯、柠檬烯、胡萝卜醇、胡萝卜次醇、细辛醚、细辛醛等。根中尚含胡萝卜酸。叶含多量胡萝卜素,可作为制取胡萝卜素的原料;尚含胡萝卜碱、吡咯烷。花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山柰酚-3-_二葡萄糖甙、芹菜素葡萄糖甙。又含大量苹果酸。

【药理作用】胡萝卜碱及吡咯烷,无甚生理作用。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元等,有营养价值,食入过多含胡萝卜素的植物,可发生所谓胡萝卜素血症,即皮肤发黄,但对人体无害。曾有人报告,其提取物能收缩子宫。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杀虫,解烟毒,消肿,消气,化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附方】①治妇女气虚腹胀:鹤虱风、隔山撬。煎水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救荒本草》:野胡萝卜,生荒野中。苗叶似家萝卜,俱细小,叶间攒生茎叉,梢头开小白花,众花攒开如盖状,比蛇床子花头又大,结子比蛇床子亦大,其根比家萝卜尤细小。


鹤虱风的功效作用等已经在上文中有了比较详细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鹤虱风是否还有其它的疗效这个问题还需要大家进一步的去研究。


鹤虱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清楚,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疲惫不堪,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自然就降低了,导致很多疾病的趁虚而入,而中药中的方剂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体,达到调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鹤虱丸。

【处方】鹤虱180克 吴茱萸150克 橘皮120克 桂心90克 槟榔120克

【制法】上五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蛔虫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蜜汤下,一日二次,渐加至30丸,以虫出为度。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葱。

【摘录】《外台秘要》卷七引《延年秘录》

【处方】鹤虱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狼牙1两,槟榔1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1两,白术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干姜3分(炮裂,锉),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狼毒1两半(锉碎,醋拌炒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年常患虫心痛,吐水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鹤虱2两(微炒,须自来者为良),防风1两,地榆半两,麻黄(去节)半两,雄黄(明者,另研)半两,天麻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大风恶疾,除鼻梁塌者不治,其余久新见患,服之无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温酒送下,日3次。不拘岁月,以效为度。

【注意】忌鸡、猪、鱼、蒜、粘滑油腻、烧炙煎煿、胡椒热物、房事。

【摘录】《医统》卷九十三

【处方】猪牙皂角3钱,川椒1钱半,生明矾1钱,鹤虱1钱。

【制法】上为末,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虫蚀齿痛。

【用法用量】纳于虫牙孔中,有痰吐之。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鹤虱(轻炒)1分,胡黄连1分,芦荟(研)1分,丹砂(研)1分,青黛(研)3分。

【制法】上为末,更入乳钵内,研令细,用米泔煮猪胆令熟,取汁和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早晨、午间、日晚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鹤虱6两,吴茱萸5两,橘皮4两,桂心3两,槟榔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蛔虫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蜜汤送下,日2次。加至30丸,以虫出为度。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七引《延年秘录》

【处方】鹤虱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蛔虫。恶心吐水,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平旦蜜浆水送下,日1次。

【摘录】《外台》卷七引《延年秘录》

【处方】鹤虱(炒)1两,木香1两,槟榔(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芜荑(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心痛,经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以上就是鹤虱丸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鹤虱散的功效与作用


鹤虱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鹤虱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鹤虱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鹤虱7.5克 川大黄7.5克(锉碎,微炒)川朴消15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多吐蛔虫。

【用法用量】每次2~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

【处方】鹤虱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虫心痛。

【用法用量】空腹以温酢1盏和服。虫当吐出。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三,名见《外台》卷七引张文仲方

【处方】鹤虱1分,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川朴消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多吐蛔虫。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3岁儿温服半合,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鹤虱(去土,微炒)3分,槟榔(炮,锉)1两2分,楝根皮(结子东南引者,以石灰如拳大,水2碗浸2宿,晒干)2两半,陈橘皮(去白,微炒)半两,大麦糵(炒)1两半,牵牛子(一半生用,一半炒熟)3两,糯米1合。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疳蛔、寸白虫、蛔虫等发作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煎粟米饮调下,如未转泻,即更服,并煎姜蜜汤时时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波斯鹤虱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蛔虫并三虫及诸虫。

【用法用量】以肥猪肉或肥羊肉,加葱豉为臛汁,每服1方寸匕,不食晚饭,次日晨空腹以臛汁和服。稍多饮臛汁佳。若不能散服,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仍以此臛汁送下,或空心以苦酒送下。要服此丸散使尽,已后30日,勿杂食。永愈。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九引《千金》

【处方】鹤虱(微炒)2两,雚芦(微炒)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三虫。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猪羊肉臛汁调下,空腹、日午、近夜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鹤虱(炒黄)1两,槟榔(锉,生用)1两,胡粉(炒黄)1两,苦楝根皮(锉)1两,白矾(烧过)1分。

【制法】上三味为散,入白矾、胡粉同研匀细。

【功能主治】止痛,杀虫。主小儿诸虫心痛,发歇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米饮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鹤虱(炒)1分,苦楝根皮1分,槟榔(锉)1枚,牵牛子(炒)1分,使君子(去皮)10枚。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虫痛,面好伏地,口吐清水。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雷丸1两,鹤虱1两,黑狗脊(烧去毛)1两,使君子1两,苦楝根1两,槟榔1两,轻粉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腹内诸积、虫积,无时攻心疼痛,及口中或大便时有虫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葱白5根熬汤,滴香油少许入药内五更服。如要服此药隔夜不食夜饭,次早五更空心烧猪肉2两重吃后却服药,若大便余时不行,单用牵牛头末3钱,浆水调服,取下虫物,有一托长余,节节相连,屡见效。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九

【处方】鹤虱半两,细辛半两,露蜂房(烧灰)半两,腻粉1分,麝香(细研)1分。

【制法】上为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牙齿风府,脓血虫,牙根有虫。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掺湿帛上,于临卧时贴患处。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鹤虱(微炒)1两半。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三虫。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猪羊肉臛汁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在我们阅读完上文后可以发现鹤虱散不仅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是治病的良方,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鹤虱散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哦!

雷丸鹤虱散的功效与作用


谈到养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兴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兴趣的,尤其是现代人对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还要吃出功效,为此,很多专家不断的学习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剂出来,其中,雷丸鹤虱散对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介绍。

【处方】雷丸8分,鹤虱8分,贯众8分,狼牙8分,桂心8分,当归8分,槟榔8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杀虫。主心痛三十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腹煮蜜水半鸡子许调下,1日2服,若重不过3服则愈。

【注意】忌生葱、生冷、油腻、猪鱼、小豆、大蒜等。

【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上面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雷丸鹤虱散的一些知识,作为一种中医方剂,既然它的养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养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体范围内,一旦超过了这个身体养生范围内,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大家要懂得适时适量。

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_南鹤虱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南鹤虱图片、南鹤虱的药用价值、南鹤虱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南鹤虱简介南鹤虱图片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南鹤虱的药用价值南鹤虱的配伍应用南鹤虱的副作用南鹤虱中毒救治方法南鹤虱医书记载

南鹤虱简介

南鹤虱,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本品为双悬果,呈椭圆形,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条窄翅状次棱,翅上密生1列黄白色钩刺,刺长约1.5mm,次棱间的凹下处有不明显的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条脉纹,上具柔毛。种仁类白色,有油性。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南鹤虱图片

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野胡萝卜果实的醇提取物,对离体猫心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种子中的甙性成分,对麻醉犬有短暂的降压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

野胡萝卜种子醇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和大鼠小肠、大鼠子宫、猫支气管等平滑肌均显示舒张作用。种子中的甙性成分能松弛大鼠和兔小肠及未孕子宫,叶提取物对已孕或未孕猫和豚鼠子宫有收缩作用。

3、其他作用

野胡萝卜种子的甙性成分对麻醉犬呼吸有抑制作用;对士的宁及戊四氮引起蛙惊厥有轻度保护作用。

南鹤虱的药用价值

1、鹤虱治小儿疾病多有诸曳,腹中疼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无休止,亦攻心痛,呕吵涎沫,或吐清水,四肢赢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肤,或寒或热,沉沉嘿嘿:胡粉(炒)、鹤虱(去土)、摈榔、苦株根(去浮皮)各五十两,白矾(枯)十二两半。上为未,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一岁儿服五丸,温浆水人生麻油一两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局方》化虫丸)

2、张文仲鹤虱散(《外台秘要》)治蛔虫心痛:鹤虱0.6克。为末,温水一盏,和服之。方中鹤虱杀虫,为君药。

3、鹤虱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多吐蛔虫:鹤虱、大黄各0.3克,朴硝1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方中鹤虱杀虫,为君药。

4、鹤虱丸(《圣济总录》)治痔瘘,脓血不止,积年不差:鹤虱、雷丸、白矾灰各30克,皂荚刺、硫磺各15克。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雄黄为衣,每服20丸,麝香温酒送下,食前服。方中鹤虱止血,敛疮,杀虫,为君药。

5、鹤虱冶大肠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鹤虱未,水调半两服。(《怪证奇方》)

6、鹤虱治齿痛:鹤虱一枚,擢置齿中。(《纲目》)

7、鹤虱治蛔咬痛:鹤虱十两,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蜜汤空腹吞四十丸,日增至五十丸。慎酒肉。(《古今录验方》

南鹤虱的配伍应用

1、《千金方》单用本品十两,捣筛为蜜丸,梧桐子大,以蜜汤空腹吞四十丸,日增至五十丸,治蛔虫腹痛。

2、《小儿药证直诀》安虫散:治疗虫痛发作有时,口吐清水,可与楝实、白矾、槟榔等同用。

3、《和剂局方》化虫丸:治虫积所致四肢赢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肤等,可与槟榔、苦楝皮等同用。

南鹤虱的副作用

孕妇慎用。

临床应用本品一般无严重毒性反应。少数病人口服鹤虱煎剂后数小时或第二天有轻微头晕、恶心、耳鸣、腹痛等反应,可自行消失。本品中毒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晕、头痛、四肢无力、不能行走、说话困难;严重者可见阵发性痉挛、抽搐等。

南鹤虱中毒救治方法

1、早期催吐、洗胃。服用活性炭末20~30g。

2、肌肉注射尼可刹米0.25~0.5g,或硝酸士的宁1mg以对抗毒素。

3、酌情补液,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00~3000ml,以稀释毒素,使其尽快从体内排出。

4、中草药治疗:(1)甘草30g,绿豆30g。煎汤当茶饮;(2)天麻、天南星各9g,甘草6g。水煎,分2次服,4小时1次,连服3~4剂;(3)制马钱子粉0.3g,冲服。

南鹤虱医书记载

《新修本草》: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用。生西戎。

以上就是一些南鹤虱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北芪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北芪是一味非常不错的中药材,北芪又叫做黄芪,南方的大多数朋友经常把这味药称之为“北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黄芪的出产地是在我国北方的原因。这种药材的特征主要是以根粗长和质感绵颜色为黄白色,味道偏甜的为上上品,这是一款益气补血的良药。北芪的功效与作用非常的广泛,今天,专家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北芪的味道甘甜,性温和,它主要的功效就是补气养血,是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的补气养血的药材。北芪除了有很好的补气血的功效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范围涉及的比较广泛,适合妇科、儿科、外科治疗。

北芪的功效与作用

1、补脾益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虚泄泻,久泻脱肛等。北芪的补气力强,善补肺气,可以治疗肺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常配党参、白术、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后的北芪补益力更强。

2、 固表止汗

用于表虚自汗。北芪补气之中而有外达之性,故能补气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较好。临床上通过不同配伍,能治疗各种汗出症;同助阳药配伍,治阳虚自汗;同补气药配伍,治疗气虚自汗;同滋补药配伍,治阴虚盗汗。若气血不足,外受风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药中配伍黄芪,能鼓舞阳气,补益汗源,使其发汗,所谓“黄芪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宜生用。

3、益气升阳

用于气虚下陷之症。中医认为脏器的下垂是由于中气下陷之故,北芪善于益气升阳,可治疗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以及气虚血脱的崩漏等症。中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脏器下垂各症,补中益气汤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补气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阳。这时宜蜜制后用。

4、利水消肿

用于气虚水肿,常配白术、防己、炙甘草或桂枝、茯苓同用,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均有本品。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

5、 托疮排脓

用于气虚痈疽久不溃破,或溃后久不愈合,常与党参、肉桂同用。取本品补气健脾,能促进脓疱的早溃和肌肉的新生,有排脓生肌作用。

北芪的功效与作用今天咱们就介绍到这里,对于癌症的治疗,北芪也是功不可没的,病人在做化疗的时候用上北芪的话,可以收到更明显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一定程度的减轻患者在放化疗的时候出现的不良反应,保护患者的正常细胞。

北细辛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北细辛,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疗疾病效果的。不过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北细辛的功效具体是什么,因此在这里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北细辛的功效。

【英文名】Asarum, Chinese Wild Ginger

【别名】烟袋锅花、细参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 北细辛 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 (Maxim.)Kitag. 的 全草 。夏季果实成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去泥沙,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茎横生,直径约3mm,顶端分枝,节间长2~3mm,节上生有多数细长的根,根粗约1mm,捻之辛香。叶通常2,心形或肾状心形长4~9cm,宽5~13cm,脉上有短毛,下面被较密的毛;叶柄长约15cm。花单生于叶腋;花被筒壶状,紫色,顶端3裂,裂片向外反卷;雄蕊12,花丝与花药近等长;子房半下位,花柱6。蒴果肉质,半球形。花期5月,果期6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灌丛阴湿处。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细辛醚(asaricin)、榄香素(elemicin)、黄樟醚(safrole)等,尚含dl-去甲乌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和派立托胺(pellitorine)。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同上。

【摘录】《*辞典》

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北细辛的作用与功效有了一定的认识。文章介绍的几种作用与功效是比较常见的,希望大家可以记住它们,对生活有所帮助。

北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眼看到北败酱我们想到的肯定是这个东西肯定和菊花有点关系,因为它的叶子和菊花的叶子有点像。确实是的,北败酱在生物学上是属于菊科植物。使用的时候需要挖出来,然后将其用水清洗干净,最后放在阳光底下铺平晒干。北败酱草可以当做中草药来用,那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

全叶苦苣菜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浅黄棕色,有环状突起的叶痕和细小的不定根。幼茎长达5cm。基生叶卷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多圆钝或具短尖,有小尖刺,叶缘具不整齐的羽状浅

裂,或不分裂,边缘有小尖齿,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较浅,基部渐狭成柄;幼叶表面密被茸毛。茎生叶互生,与基生叶相似,但基部耳形,抱茎。质脆,气微,味微咸。苦苣菜 根圆锥形。茎圆柱形,断面中空。叶多茎生,完整叶呈长圆形或圆状广披针形,长7~20cm,宽2.5~10cm,羽状分裂,顶裂片大,边缘有刺状尖齿,下部叶柄有翅,基部扩大抱茎,中上部叶无柄,叶基耳状。头状花序可见,花序梗和苞片外表面有褐色槌状腺毛。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向下渐细,长3~10cm,直径2~5mm;表面浅黄棕色,有纵皱纹,上部有近环状突起的叶痕,下部有细小的不定根,或突起的根痕。幼茎长1~6cm,基生叶卷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4~16cm,宽0.5~3.5cm,先端多圆钝或短尖,有小尖刺,叶缘具稀疏的缺刻或不整齐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边缘有小尖齿,每cm内5个以上,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色较浅,基部渐窄成柄;幼叶表面密被毛茸;茎生叶互生,与基生叶相似,但基部耳形,抱茎。质脆。气微,味微咸。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清肿排脓,活血化瘀。用于疱毒痛肿,肺痈肠痈所致痢疾、肠炎,疮疔痈肿,痔疮,产后瘀血,腹痛等。

用法与用量

煎汤内服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煎汤熏洗。 [剂量] 5~10克。

北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里面有一味活血化瘀的草药,名为北刘寄奴。名字虽然不像中草药名,但是它是一种遍布全国各地的草药,可以帮助外伤止血,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可以用北刘寄奴来治疗。

北刘寄奴基本可以和其他药材搭配一起治疗病症,药用价值比较广。但是很多人对北刘寄奴还不太了解,详细介绍北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北刘寄奴,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干燥全草。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品长30~80cm,全体被短毛。

根短而弯曲,稍有分枝。茎圆柱形,有棱,有的上部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或有白色髓。叶对生,多脱落破碎,完整者羽状深裂,黑绿色。总状花序顶生,花有短梗,花萼长筒状,黄棕色至黑棕色,有明显10条纵棱,先端5裂,花冠棕黄色,多脱落。蒴果狭卵状椭圆形,较萼稍短,棕黑色。

种子细小。气微,味淡。作用如下:1、保肝利胆作用:阴行草水煎液按10g/kg、5g/kg给小鼠灌胃,用四氯化碳造成肝损伤,阴行草两个剂量组约可降低血清ALT,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灌服阴行草煎剂(6g/kg)或灌服从阴行草中提取的总碱(350mg/kg)和总黄酮(2g/kg)均能明显降低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高血清ALT,但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无明显影响。灌服阴行草浓缩煎液对麻醉犬和大鼠有明显的利胆作用。

2、降低血清胆固醇:阴行草水煎液按10g/kg灌胃给药,具有明显的降低正常小鼠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抗菌作用:阴行草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鹤虱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中药材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的,但如果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千万不要盲目吃哦!就拿鹤虱草来说,很多朋友甚至听都没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带有微毒的中药材,主要用来驱虫。下面就带大家大家一同了解,鹤虱草的功效与作用究竟是什么?

功效

杀虫消积。

传统应用

鹤虱味苦辛,有小毒,主要有杀虫消积之功,故常用于虫积腹痛证,对于多种寄生虫有驱杀作用,具体可用于:

1、蛔虫病:鹤虱驱杀蛔虫是其最主要的功用之一,疗效肯定,而常用于肠道蛔虫腹痛及胆道蛔虫症等。可单用本品研末作丸服用,如《古今录验方》鹤虱丸。亦可与槟榔、川楝子、白矾等配伍,如《小儿药证直诀》安虫散。若蛔虫上下攻窜,腹痛较剧者,可以本品配苦楝皮、槟榔等共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虫丸。

2、蛲虫病:据报道,鹤虱对蛲虫有一定驱杀作用。《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以鹤虱、百部各6g,苦楝皮12g,共研细末,装胶囊内,每晚睡前塞肛门1粒,治蛲虫病有效。

3、钩虫病:鹤虱对钩虫病有一定疗效。《本草骈比》以鹤虱90g,水煎2次浓缩至60ml,每晚睡前服30ml,连服两晚。小儿及年老体弱者酌减。

4、绦虫病:鹤虱有抑杀绦虫作用,用治绦虫病可配槟榔、南瓜子、雷丸等共用。

化学成分

鹤虱含挥发油约0.25%~0.65% ,油中含倍半萜内酯天名精内醋的功效与作用、格瑞尼林、天名精素、天名精酮以及正己酸。尚含缬草酸、油酸、三十一烷、豆甾醇等。

药理作用

1%鹤虱酊剂5滴加入25ml生理盐水中,在体外可杀绦虫。鹤虱流浸膏可驱杀蛔虫。天名精内酯可使小鼠先兴奋后转入抑制,呈麻醉状态,对抗可拉明和士的宁引起的惊厥,与巴比妥类有协同作用。天名精内酯对家免还有降温、降压作用。

临床新用

1、治疗肠道滴虫病:用鹤槟汤(鹤虱、槟榔、乌梅、贯众、雷丸等)治疗肠道滴虫病85例,其中33例单纯感染滴虫,52例混合感染蛔虫,全部治愈(中医药文摘汇编.江西中医学院)。

2.治疗妇女阴痒:鹤虱、苦参、雄黄各12g,蛇床子12g,百部15g,每天1剂,头煎、二煎药液混合,分2次外洗,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及糖尿病性阴道炎引起的阴痒30例,治愈27例,有效2例。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醋北柴胡是一味中草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少阳,具有疏肝解郁的效果,经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对于小儿痘疹发热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对于女性来说有很好的治疗月经不调和子宫脱垂等症状表现,是平时生活当中常见的一味中草药,我们来了解一下处北柴胡的功效和作用。

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的功效是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透表泄热,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虚劳发热。小儿痘疹余热,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醋制后可以增加其收敛、解毒、行水、散瘀、止痛的作用。

醋柴胡主治什么病

1)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柴胡既具良好的疏肝解郁作用,又为疏肝诸药之向导,是治肝气郁结之要药。

对胸肋疼痛无论内由肝郁、外因伤仆皆可应用;凡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柴胡药性升浮,配党参、黄耆等补气药物,对气虚下陷的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有升举阳气作用。(2)柴胡一药,具有轻清升散,又能疏泄的特点。既能透表退热、疏肝解郁,又可用于升举阳气。因此,它在临床上是一味既可用于实症,又可用于虚症的药物。

由于配伍不同而可发挥它各种不同的功效,如:配葛根、羌活,则发汗解表;配黄芩、青蒿,则透表泄热;配常山、草果,则截疟退热;配香附、郁金,则疏肝解郁;配党参、黄耆、白术、升麻等,则升举阳气。但阴亏津少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

柴胡与葛根,轻清升散的功用相近似,故在解表退热时常同用。但各有特长,柴胡能疏肝解郁,配益气药可升阳举陷,用于子宫脱垂、脱肛,然无生津解渴之功;葛根有生津止渴作用,能生发清阳,用于水泻,然无疏肝解郁功能。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