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柑核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柑核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柑核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柑核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柑核呢,食用柑核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柑核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 茶枝柑 或 瓯柑 等多种 柑类的种子 。

【性味】苦,温,无毒。

【归经】入心、肝。

【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附方】治肾冷腰痛;柑核,杜仲等分。炒研,盐酒下。

【各家论述】柑核,功专在下。以上诸病,皆肾与膀胱之气化郁以病乎肝也。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性味以下出《本草求原》)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柑核,我们知道柑核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柑核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Ys630.com相关知识

独脚柑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独脚柑,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没有听说过也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独脚柑。

【别名】干草(《广州植物志》),细独脚马骝(《南宁市药物志》),马佬含菊(《广西中药志》),金锁匙(《闽南民间草药》),地莲芝(《贵州植药调查》),鹿草(《广东中药》Ⅱ),黄花甘(《广东中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 独脚金 的 全草 。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8~15厘米。茎直立,粗糙或被毛,单生或略分枝。上部叶互生,线形;下部叶对生,线形或披针形,叶长约1厘米或更短,很少有齿缺,有时退化为鳞片。穗状花序顶生,花黄色、红色或白色,下部者疏离,上部者较靠近,无柄;苞片通常长于萼;萼管状,5裂,通常有棱10条;花冠管纤弱,长约8毫米,近顶端弯曲,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上唇较下唇为短;雄蕊4,内藏,花药1室;雌蕊1,花柱细长,顶端棒状。蒴果近球形或长椭圆形,室裂,种子多数。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平原和丘陵的草地,常寄生其他植物的根上。分布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地。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草,全体呈黄褐色或绿褐色,茎细,被灰白色糙毛。叶线形或披针形,多数脱落。中部以上为稀疏的穗状花序,除少数未结果的植株可见干枯的花冠外,其余大部都已脱落。萼管状,蒴果黑褐色,内藏于萼筒中,花柱残存,种子细小,黄棕色。以植株完整、带绿色、无泥砂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氨基酸、有机酸、酚类。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肝,健脾,消食,杀虫。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

【附方】①治小儿疳积、夜盲:独脚柑三、五钱。和猪肝煮熟服,日服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备注】广西尚有一种同属植物 大独脚金 的全草,功用相同,与本品同等使用。参见"小白花苏"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以上就是对独脚柑的详细介绍,鉴于它是一种中药材,我们可以放心食用,独脚柑对人体各方面都是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柑叶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社会,养生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很多喜欢用一些中药材来调理身体,因为这些药材天然无公害,下面我们就为 大家介绍一下柑叶这种药材。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 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叶 。

【化学成份】蕉柑叶中含维生素C-187毫克%。

【性味】《本草求原》:"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治胸膈逆气,行肝胃滞气,消肿散毒。消乳痈、乳吹、乳岩、胁痛。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捣烂炒热熨或捣汁滴患处。

【附方】①治伤寒胸痞:柑叶捣烂,和面熨。(《本草求原》)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柑叶的功效与作用了吧?柑叶的药用价值极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这点希望大家注意。

地柑的功效与作用


地柑因为有着高价值的药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但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使食用,否则会对身体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的,我们需要在食用前对它进行了解,你准备好了吗?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Globulebearing pothos

【别名】葫芦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地柑的全草。

【原形态】地柑,攀援植物,长2-3m。小枝绿色,具4棱,有纵条纹。叶柄短小,长0.5-2.5cm,宽0.7-1.5cm,倒卵形,具耳,枝上部的叶柄更短,先端钝或浑圆,无耳;叶片革质,表面黄绿色,背面苍黄色,椭圆形,长7-9cm,宽2.5-4.5cm,先端急渐尖,有芒尖;侧脉3对从中肋伸出,另1对基出,细脉多数,近平行、倾斜、网结,明显凸起。花序腑生;苞片4-5,长2-6mm,上面的较长,具纵脉;序柄和梗长1-2cm;佛焰苞卵形,反折,长5mm;肉穗花序黄绿色,圆球形,径约5-6mm;花两性,花被片6;雄蕊6;子房3室。浆果红色。花期12月至翌看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附生于海拔200-1000m的密林中岩石上。

【药理作用】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对实验大白鼠有轻微降压作用。

【性味】甘;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凉血止血。主癫狂;尿血;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清心、泻热的功能。用于癫狂、尿血、鼻衄。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地柑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地柑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枇杷核的功效与作用


枇杷核的简介

1、植物特征

1.1、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毫米,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长1-1.5厘米,先端急尖,有毛。

1.2、圆锥花序顶生,长10-19厘米,具多花;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梗长2-8毫米;苞片钻形,长2-5毫米,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0毫米;萼筒浅杯状,长4-5毫米,萼片三角卵形,长2-3毫米,先端急尖,萼筒及萼片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毫米,宽4-6毫米,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远短于花瓣,花丝基部扩展;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子房顶端有锈色柔毛,5室,每室有2胚珠。

1.3、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2、生长环境

产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3、药材性状

种子呈圆形或偏圆形,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有光泽。种皮纸质,子叶2片,外表为淡绿色或类白色,内面为白色,富油性。气微香,味涩。

枇杷核的功效与作用

1、功效作用

化痰止咳,疏肝行气、利水消肿。用于咳嗽痰多,疝气,水肿,瘰疬。

2、临床应用

2.1、治咳嗽,枇杷核,晒干,捣碎,约6g,煎汤,加少量糖,每日2次服用。(《浙江中医杂志》

2.2、治疝气,水肿,枇杷核9-15g。水煎服。(《恩施中草药手册》)2.3、治瘰疬,枇杷干种子为末,调热酒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3、科学研究

3.1、“治肝有余诸症,气实者可用。化痰。”

3.2、“治疝气,消水肿,利骨节;治瘰疬。”

枇杷核的市场信息

1、枇杷核的价格

15-19元每公斤。

2、枇杷核的选购方法

最好选取枇杷核呈圆形或偏圆形,表面棕褐色,有光泽的。

3、枇杷核的保存方法

干燥低温,有条件最好是在存放在低氧状态的环境。

黄皮核的功效与作用


黄皮核产于我国南部,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等省,可以治疗多种疾病。那么在医学上黄皮核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黄皮核的功效与作用。

形状特点

黄皮为常绿小乔木,高5~10米或过之。叶互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1片,纸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3厘米,宽2.5~6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尖至圆,多少不对称,边缘浅波状或具不明显的圆齿,两面无毛或下面疏被微柔毛。花春季开放,白色,芳香,两性,排成顶生圆锥花序,花蕾近球状,有5钝角;萼基部合生,裂片5,长不及1毫米;花瓣5,长不及5毫米,两面被黄色短柔毛;雄蕊10,排成2轮,外轮与萼片对生,内轮与花瓣对生,比外轮长,插生在花盘上。浆果球形、卵形、倒梨形或椭圆形,长1.2~3厘米,横径1~2厘米,黄色或暗黄色,被密或疏的柔毛;种子1~3颗,很少5颗。

采收加工 夏季收集成熟种子,洗净,蒸熟,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为卵圆形,稍扁,长1~1.8厘米,宽0.6~0.8厘米,基部钝圆,先端稍尖而弯向一侧,表面光滑,明显分为两色,上部1/3灰黄色,下部黄青色。种皮多已脱落,故商品多为种仁;子叶2片,肥厚。质坚实,折断面黄白色。气微酸,味苦涩、辛辣。以颗粒完整、黄青色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苦、辛、微温。理气,止痛.散郁,拔毒。用于疝气痛,睾丸肿痛;外用治小儿疮疖,蜈蚣咬伤,黄蜂螫伤。常用量5~1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性味

苦、辛、微温。

功效与作用

理气消食、散结消胀、化痰止咳。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

用量6~9克,煎服。用治脘腹胀痛、肝胃气痛、食滞胀满、痰咳哮喘,尤多用于疝气痛。用黄皮核捣烂敷患处,治蜈蚣咬伤、黄蜂蜇伤(《广东中药志》第一册)。

主要成分

主含油,还含有黄皮新桂皮酰胺A、黄皮新桂皮酰胺B、黄皮新桂皮酰胺C等成分。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肯定已经对黄皮核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黄皮核具有理气消食、散结消胀、化痰止咳等的功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相关知识,可以继续阅读下一篇哦。

橄榄核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听说过橄榄核。橄榄核对调理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一些疾病上也可发挥不错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下橄榄核的相关知识。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 橄榄 的 果核 。

【生境分布】主产福建,此外,广东、广西亦产。

【性状】果核呈梭形,两头钝尖,红棕色,上有6条棱线,质坚硬,不易碎;剖开内有3室,其中各有种子1粒。种子细长梭形。种皮棕红色,内为白色种仁,油性足。无臭。

【性味】《纲目》:"甘涩,温,无毒。"

【功能主治】消诸鱼骨鲠,治胃痛,疝气,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1~2钱;或磨汁。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附方】①治阴肾颓肿:橄榄核、荔枝核、山樝核等分。烧存性,研末,每股二钱,空心茴香汤调下。(《纲目》)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橄榄核,橄榄核有着怎样的功效。橄榄核的药用价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改善,是我们一个值得的选择。

肥皂核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药的,而作为中药材一种的肥皂核也是被经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肥皂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别名】肥皂子(《药材学》)

【来源】为豆科植物 肥皂荚 的 种子 。9~10月间采取果实,干燥后剥取种子,晒干,置干燥处,防蛀。

【性状】干燥种子呈类球形,一端略狭尖,长1.5~2厘米,阔1.5~1.8厘米,厚1~1.2厘米。外皮黑色,光滑,种脐位于尖端呈棕色点状。剥开种皮,见白色子叶2片。以个大、黑褐色、饱满坚实、有光泽、无霉蛀者为佳。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吐顽痰,治风秘,下痢,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所以,通过上面文章对于中药肥皂核的详细介绍,我们不难发现肥皂核的功效与作用是有很多的,在养生保健方面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广州山柑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环境恶化严重,各种疾病也是层出不穷。为了杜绝各种疾病的发生,保证身体的健康,很多人都选择从饮食上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中药材作为一种能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各个机能的食材,受到广泛关注。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广州山柑这种药材。

【英文名】root-bark of Canton capet

【别名】广州槌果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广州山柑的根、种子或茎叶。

【原形态】广州山柑 攀缘灌木。小枝平直,幼时有棱角,被淡黄色短柔毛,节间长1-4cm;刺坚硬,平展或外弯,尖端常暗黑色,花枝上刺小或不存在。叶柄长4-6mm;叶片近革千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有小凸尖头。圆锥花序顶生,由数个至多个亚伞形花序组成,每个亚伞形花序有花数于十一朵,总花梗长1-3cm;苞片钻形,长1-2mm,早落;花蕾球形,直径3-4mm;花梗长7-12mm;花白色,有得味;萼片长4-5mm,宽约3mm,外轮2个稍大,舟形,外被短柔毛,边缘膜质,内轮2个略小,椭圆形或倒卵形,白色膜质边缘上被白色缘毛;花瓣倒卵形或长圆形,长4-6mm,宽1.5-2.5mm,常在内面中下部被白色柔毛;雄蕊20-45,雌蕊柄6-8mm;子房近椭圆形,胎座2。果球形至椭圆形直径10-15mm,果皮薄,革质,平滑;种子一至数个,球形或近椭圆形,长6-7mm。几乎全年都有开花结果记载。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沟水旁或湿润林中。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痛。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胃脘热痛;跌打伤痛及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根或茎叶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藤、种子、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镇痛,疗肺止咳的功能。广州鼎湖山民间用茎、叶治疥癣,亦作农药;广西民间用件子治喉痛和心气痛。

【摘录】《中华本草》

广州山柑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常常被使用,根据需要可以组成复方,也可单独使用,但广州山柑也不可盲目食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山楂核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核作为日常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人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并且也不是太难购买。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山楂核的几个方面。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 山楂 或 野山楂 等的 种子 。

【功能主治】治食积,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附方】①治胃积坚久,嘈杂吞酸,胁间积块作痛:山楂核五钱(炒黄,研),沙蒺藜五钱(焙),鸡内金五钱(焙黄),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滚水送下。忌生冷。(《滇南本草》)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以上就是关于山楂核的药用价值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利用山楂核治疗疾病,可以不用担心副作用。所以山楂核治疗疾病就是一种效果好且实在的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中也得到了一个很广泛的利用。


柚核的功效与作用


柚核是中药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就有着对于柚核的记载,柚核能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们要善用它。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 柚 的 种子 。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条。

【化学成份】含黄柏酮、黄柏内酯、去乙酰闹米林。另有记载:种子含脂肪油40.74%,灰分2.85%。蛋白质23.87%,非氮物质11.51%,粗纤维3.09%。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治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上文就是对柚核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详细说明,像柚核这类药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错,不过要注意的是,使用柚核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则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五指柑的功效与作用


五指柑的简介

佛手,又名佛手柑、五指橘、飞穰、蜜罗柑、五指香橼、五指柑。佛手,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在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

五指柑的功效与作用

赤松金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着的疗效。赤松金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性味归经:温,辛、苦、酸。归肝、脾、肺经。

功效主治: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气滞,胸肋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等症状。

临床应用:

治痰气咳嗽:陈佛手6-9克。水煎饮。方中佛手和胃化痰,为君药。

治妇女白带:佛手15-30克,佛手猪小肠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气,燥湿,疏肝解郁,为君药。

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佛手120克,五加皮30克,木瓜、青皮各12克,栀子、陈皮各15克,良姜、砂仁、肉桂各9克,木香、公丁香各6克,当归18克,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克,1日3次。孕妇忌服。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

五指柑的市场信息

1、五指柑的价格

尚不明确。

2、五指柑的选购方法

药材市场选购。

3、五指柑的保存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佛手柑饮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中的偏方作为一种医疗方法的确让大家受益匪浅。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道很适合养生保健和治愈慢性疾病的偏方——佛手柑饮。

佛手柑饮

【来源】《食物中药与便方》

【原料】佛手柑15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佛手柑15克,白糖适量,泡茶。或将佛手柑与粳米煮粥,常食效果相同。

【用法】每日服数次。

【功效】醒脾开胃,疏肝理气。

【宜忌】适用于肝胃气滞之脘胁胀痛者。阴虚五心烦热者不宜食。

怎么样?看完了上文的介绍,大家对佛手柑饮了解了吗?做佛手柑饮的时候,最好要原滋原味才最健康,因此不要放太多的调味品哦。而且想要健康还要注意除了饮食养生以外,适当的参加锻炼也是很有必要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