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周期养生

2019-10-16 │ 女性周期养生 男性养生偏方

周期性瘫痪的偏方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周期性瘫痪的偏方”,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在生活中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了间歇性的身体四肢不灵便的症状,这时候可能出现了周期性瘫痪,周期性瘫痪又称之为周期性麻痹。这跟患者日常的新陈代谢息息相关,因为不稳定的新陈代谢会影响内环境的稳定,周期性的瘫痪的病症就会间歇性的出现了,患者可以尝试下面的小偏方来缓解一下。


偏方一:

组成: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生薏苡仁18g,砂仁5g,黄芪12g,谷麦芽12g,陈皮12g,萆薜10g。

注意事项:周期性瘫痪应多选择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竹笋、紫菜、黄豆、冬菇、扁豆、蚕豆、赤豆、各种蔬菜水果、瘦肉、鱼、禽肉、花生、瓜子、核桃等。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钾,蔬菜水果是最好的来源,每天可喝一杯鲜榨果汁。

偏方二:

党参15g,茯苓12g,半夏10g,生姜5g,甘草3g。可加人参10g,黄芪增量至30g;伴血虚,头晕怔忡、面色无华者,可加当归l0g、熟地黄10g、枸杞子l0g。

偏方三: YS630.cOm

组成:熟地黄15g,知母15g,仙灵脾12g,首乌15g,枸杞子15g,黄精15g,杜仲12g,牛膝12g,当归12g,山萸肉12g,黄柏10g,龟甲30g,狗骨30g。

注意事项:少食含钠高的食物,如油条、油饼、咸饼干、豆腐干、咸肉、火腿、咸鸭蛋、松花蛋、虾米、酱油等。

如果发现了类似上述的症状时,患者需要及时的就医检查身体,这样可以通过专业的医学检查来判定是否患上了周期性瘫痪的疾病。周期性瘫痪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需要及时的治疗,通过日常小偏方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ys630.coM延伸阅读

周期性麻痹怎么办


麻痹,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们偶尔也是会出现麻痹的现象的,但是时间都是比较短的,但是对于周期性麻痹,不少人就是不太清楚了,所以下面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周期性麻痹的基本信息,希望大家阅读一下。

周期性麻痹患者的注意事项

休息指导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将患者置于病床少、病情轻的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避免强光刺激。避免剧烈运动及感染,以免使患者自身应激性增强,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钾降低。同时应避免寒冷及情绪激动。患者外出时需有人陪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饮食指导 针对甲亢同时合并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特点,患者除进食低碘、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除外,还应多吃豆类、水果、红枣、花生、动物内脏等含钾高的食品,此类食物每100g含钾200mg。禁饮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引起兴奋。

用药指导 静脉补钾期间,由于钾盐对血管壁有较强的刺激性,患者有抵触情绪,应向患者耐心解释补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甲亢术前还需口服卢戈氏碘,详细解释服药的剂量以及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口述。 心理指导 甲亢患者本身情绪波动大、易激惹,当合并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严重者出现软瘫,失去运动能力。此时患者更加焦虑、恐惧,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补钾后预后良好、康复较快并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消除其消极心理状态,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通过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合理饮食,按医嘱服药,积极配合术前准备,早日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周期性麻痹的基本信息,我们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对于周期性麻痹,我们需要注意重视,以及及时治疗的,切勿拖延。希望可以在生活中帮助到大家,祝大家生活愉快!

脑性瘫痪偏方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脑性瘫痪偏方

偏方一

鹿角、党参、牛膝各6g,枸杞子、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山药、菟丝子各10g,水煎服,每日l剂。

偏方二

龟甲胶、炒枣仁、麦冬各30g,鹿角胶、枸杞子、山萸肉、当归、五味子、盐炒黄柏、菖蒲、土茯苓、炒白术各20g。将上药轻焙干,共研细末,3~5岁者每服3~5g,6~lO岁者每服6g,日服2次,白开水冲服。

偏方三

干生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辣桂、白茯苓、防风、当归、川芎、牛膝等份研末,每服4.5g,以粥调饮,次入好酒数滴再调,食前服,每日2次。

挠性瘫痪康复目前来看综合治疗效果最好,讲究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具体内容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家庭治疗、康复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

脑性瘫痪的偏方


脑性瘫痪是一种人体常见的脑科疾病,这种脑性瘫痪一般发生在婴幼儿的身上。患者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很多时候的病症表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得出来,具体说来主要就是行为动作有所迟缓,而且迟缓的幅度和脑性瘫痪病的严重性是成正比的。患儿的生活表现得很痛苦,所以我们的父母很心疼,一般在帮助孩子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还会去寻求一些脑性瘫痪的偏方。


食疗偏方

脑性瘫痪的偏方一、治五迟方:鹿角、党参、牛膝各6g,枸杞子、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山药、菟丝子各10g,水煎服,每日l剂。

脑性瘫痪的偏方二、补天益气养阴安神散:龟甲胶、炒枣仁、麦冬各30g,鹿角胶、枸杞子、山萸肉、当归、五味子、盐炒黄柏、菖蒲、土茯苓、炒白术各20g。将上药轻焙干,共研细末,3~5岁者每服3~5g,6~lO岁者每服6g,日服2次,白开水冲服。

脑性瘫痪的偏方三、行迟散:干生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辣桂、白茯苓、防风、当归、川芎、牛膝等份研末,每服4.5g,以粥调饮,次入好酒数滴再调,食前服,每日2次。脑瘫患儿越早发现根治治疗效果越好,如果超过五岁,一样治疗效果医院就不太十分好了,所以尽可能症状早发现,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是很关键的。

脑性瘫痪的偏方四

专家表示,脑瘫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为针灸和按摩,还有中药治疗法。但是中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见效慢,疗程长,长期中药治疗成本大。

上面介绍的几种脑性瘫痪的偏方,在治疗脑性瘫痪的效果之上,还是有着不俗的表现的,但是这些效果还是要分人的,主要就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父母给患儿治疗的同时,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常规治疗,因为归根究底这些脑性瘫痪的偏方只能算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周期性失眠怎样改善睡眠状况?


失眠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经常出现,有的人是彻夜不眠,很是难受,有的人是出现周期性的失眠也是非常苦恼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小经验,让你的睡眠有所改善,一起来看吧!

治疗失眠首先建议自我调整:

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使人体的生物钟处在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调节自己的情绪,部分情绪的波动也可以引起睡眠的障碍,调整自己的饮食,晚上临睡前不要用咖啡浓茶等提神的饮食物,以往很多人建议晚上可以适当的服用热牛奶,我个人认为牛奶是含脂肪比较高的东西,人体未必容易消化,这给睡眠中的胃造成了负担。

另外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不一定能促进睡眠,倒是记得以前有专家建议在临睡前切开橘子放在自己的床头,气味会减轻焦虑和抑郁,使精神放松、感觉好转的原因有关吧。如果上面的办法都使用过没有明显的改善睡眠,而且失眠又比较严重的话,就建议求助于药物了。药物简单的分中药和西药,现在大家已经普遍意识到西药安眠类药物的危害之大。所以以中医调理为佳:中医一般分型(痰,火,气,血虚,食滞,惊吓等等)根据个人情况配药,中医药治疗都是一人一药的。

通过上面的分享,大家对于改善睡眠状况是不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如果在今后的生活中出现了这种周期性的失眠的话,不妨参照小编分享的方法,试一试哦!

周期性麻痹有什么症状?该如何调养?


周期性麻痹是一种与钾代谢有关的呈周期性发作的肌肉松弛性瘫痪。病因尚不完全明了,常因剧烈运动、饱食、寒冷、以及焦虑等因素而诱发,那么周期性麻痹应该如何调养呢?

(一)起居调养法

由于周期性麻痹可因剧烈运动,过饱或饥饿、寒冷、焦虑等因素诱发,所以患者尤当注意日常生活的调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有节,不可贪食。同时,应注意天气变化,随时添衣,以免受风寒而病发。平常要尽量避免剧烈的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二)饮食调养法

平日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律,饥饿或过饱都可诱发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麻痹宜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肉类、乳类、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对频发性高钾麻痹患者可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减少发作,平时少吃含钾高的食物。部分正常血钾性麻痹者平时嗜盐,一旦减少食盐或多食钾盐,可诱发或恶化症状,故应适当控制钠、钾盐的摄入。

含钾丰富的食物除蘑菇、莲子外,还有玉兰片、咖喱粉、黄豆、青豆、黑豆、绿豆、豇豆、蚕豆、豌豆、香菇、海带、紫菜、花生、干贝、虾米等,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可选食咖喱牛肉汤、紫菜虾米汤、蘑菇豆腐汤等,而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应少食上述食物。

忌饮烈性酒、忌吃高糖饮食。

以下食疗方可供选用:

(1)莲子猪肚:猪肚1个,莲实(去芯)40粒,麻油、盐、葱、姜、蒜少许。将水发莲实装入洗净的猪肚,用线缝合后,放入盒内,将盒放入锅内隔水炖熟,捞出晾凉。将猪肚切成细丝与莲实一起放入盘内,加麻油、盐、葱、姜、蒜拌匀后食用。莲子是含钾丰富的食物,适宜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2)花椒60克,加水1碗半,煎至大半碗,用布盖上,放屋外高处,次日清晨取回,冷服,盖被出汗,症状即减轻。

(3)鳝鱼500克,黄酒适量,将鳝鱼切丝略炒,入黄酒、葱姜、食盐,佐餐。

(4)生姜60克,陈醋100毫升,煎汤洗患处。

瘫痪的偏方


瘫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疾病,这种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但瘫痪并不是无药可救,可以通过手术等进行治疗,但偏方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下是几种比较简单易行的关于瘫痪的偏方,希望能给患者和家人带来福音,片方又以下几种:


偏方一、

将狗宰杀洗净,取狗脊切片,用纯黄酒煮熟,然后以粗布包裹深埋于黄土中祛火气7日,每次空腹喂食数片,数日即可下地行走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瘫痪。

偏方二、

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共浸酒里。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瘫痪快好的表现,可以停止服药。

偏方三、

用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断熟、大川乌头炮熟、红海蛤如子大者各二两,共研为末。每用半两同葱白同捣汁,和成厚饼,径约半才,随病所三侧贴脚心,捆好,静坐泡脚于热水中,等身麻汗出,急去药,手足渐能上举。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但以上几种是最为方便的,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能力做到的。患者在使用这些偏方进行治疗的同时要积极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这样会使偏方的效果更加明显,希望上述偏方对每一位患者都有显著地疗效。

脑性瘫痪


【概述】

大脑性瘫痪(Cerebnal palsy)又称痉挛性瘫痪(Litter病),是指一组由于脑部疾患而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往往病人还伴有智力发育障碍、共济失调、语言困难以及其它方面的缺陷。外科手术仅能对少数病人有效果。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以及语言、职业的训练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脑性瘫痪在我国的发病率不详,在美国为7/100000,英国为1.2~2.5%。

【诊断】

早期发现病婴作出诊断是比较困难的,但又很重要,以便得到及早治疗,应争取在6月~1岁以内,作出诊断。首先要详细询问母亲的妊娠史及分娩史。新生儿有无前卤突出或肌肉抽搐的表现,有无严重的黄疸。如果存在上述情况者,即使婴儿能按期出院,各方面表现无异常,亦不能被看作肯定没有问题。必须经常随访至少18个月以上。如果发现婴儿肢体僵硬或活动受限,换尿布时两腿不能分开或肌张力减低或丧失,肢体动脉过度或不动,婴儿发育延迟等,都必须怀疑到本病。

Illingroria)、协同不能(asynergia),及协同困难(dyssynergia),平衡感觉亦可发生紊乱。

(四)强直型 约占5%。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区广泛的病变所致。一般常因缺氧及分娩时脑组织内少量而弥漫性出血所致。如果强直为持续性的,称为铅管型(lead-pipe);如果为断续性的,称齿轮型(cogwhell)。有时有角弓反张。

(五)震颤型 常见者为手指或足趾的伸屈运动,但也可以影响整个肢体甚至躯干。震颤的节律可快可慢,不自主运动的形成可粗可细,在做随意活动时,震颤频率可以增加。

(六)肌张力弛缓型 少见。病人的肌张力及肌力非常严重的低,病人说话音量极低。常仅见嘴唇的动作。

(七)混合型 过去认为混合型的脑瘫多见,但事实上并不如此,本型约占5%。病人常兼有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及运动失调型的表现,但一般说来总有一种类型较为突出。

随着病儿的发育,瘫痪的类型也可以有所变化,在2~4岁时,主要表现为痉挛型,但生长及成熟后,锥体外系传导道的紊乱亦逐步表现出来,有手足徐动症型的表现。这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到。

【预后】

由于脑组织病变不能修复代替,因而要完全治愈是不可能的。但即使仅为改善症状,也需要病人及护理训练人员有极大的耐心。不少病人需要终身的特殊生活照顾。但也有少数人能获得较大程度的改善,而能自理生活甚至做到自食其力。如能在1岁以内进行早期的功能训练者(反射性爬行运动及反射性翻身运动),预后相对较佳。

一般估计,脑性瘫痪儿童的25%可以上普通小学,有25%则需要照顾终身,不能从事任何工作。尚有25%虽可勉强生活但无法接受教育,另25%需在特殊的学校进行功能锻炼及职业训练。有人长期随访了一批患儿,发现60%可以做有报酬的工作。矫行手术可以帮助患儿恢复部分功能。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症状,治疗可采用的方法


说起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症,相信大家对于该病的症状表现是十分好奇的,接下来本文就将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症的相关症状和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症状:

周期性麻痹是以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肌肉疾病,多数伴有钾离子代谢异常,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为最常见,病人常突然发作,故在内科急诊经常遇到。本病通常在青壮年起病,男性多发,4~9月为高发期。发病前可有饱餐、剧烈运动、酗酒、外伤、感染、呕吐及腹泻等诱因。

发作初可有口渴、出汗、肢体酸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常在睡眠中或清晨醒来时发病。肢体酸痛常常自下肢开始,逐步向上,并累及上肢,两侧对称,近端重于远端,在数小时内瘫痪达到高峰。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严重的低钾会造成肢体瘫软,不能翻身,严重的可因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心律失常、心脏停搏等。

治疗方法:

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作用主要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因此,人体一旦缺钾,不仅精力和体力下降,而且耐热能力也会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四肢酸软无力,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为缺钾软瘫。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心律失常,且伴有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如胸闷、心悸,甚至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

人体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盐水,防止血钾过分降低。有些人为了让自己少出汗而过量地饮用盐开水,这样做又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使体内钾、钠平衡失调。而适当补充钾元素则有利于改善体内钾、钠平衡,既可以防止血压上升又可以防止血压过低。

缺钾周期性麻痹的症状,治疗可选择的方法


在临床上,缺钾周期性麻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来讲,人们在发现自己患有缺钾周期性麻痹后,其对于该症的治疗也要尽快进行。。那么,缺钾周期性麻痹都有什么症状呢?

缺钾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为多,男多于女。

2.过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剧烈运动后、感染、创伤、情绪激动、月经、受凉等均可诱发。

3.发病前可有肢体酸胀、胀痛、麻木、烦渴、多汗、少尿、面色潮红和恐惧等前驱症状,有人提出,此时如稍活动可能抑制其发作。

4.一般在夜间入睡后或清晨转醒时发生麻痹,表现为四肢软瘫,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头面部肌肉少侵犯。

5.症状常于数小时达高峰,肌无力则多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6.发病期间,患者可有心率变慢、早搏和血压升高等,可以完全恢复。

7.部分病人在肌力恢复时伴多尿、大汗以及麻痹的肌肉酸痛与僵硬。

缺钾周期性麻痹的治疗:

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作用主要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因此,人体一旦缺钾,不仅精力和体力下降,而且耐热能力也会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四肢酸软无力,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为缺钾软瘫。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心律失常,且伴有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如胸闷、心悸,甚至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

人体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盐水,防止血钾过分降低。有些人为了让自己少出汗而过量地饮用盐开水,这样做又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使体内钾、钠平衡失调。而适当补充钾元素则有利于改善体内钾、钠平衡,既可以防止血压上升又可以防止血压过低。

瘫痪的偏方有哪些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瘫痪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可选择以下偏方辅助治疗、缓解。

偏方一

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次。

偏方二

用守宫一个(炙黄),陈皮五分,罂粟壳一钱,甘草、乳香、没药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取三钱,水煎服。

偏方三

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共浸酒里。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瘫痪快好的表现,可以停止服药。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

虾皮和虾米,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和奶及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天5克为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