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场上锅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秘书长董金狮指出,只有了解了锅的安全使用方法,才能发挥它们的正确作用,否则就会对健康不利。
高温油炸别用不粘锅。不粘锅的不粘涂层其实是一层薄膜,厚度在0.2毫米左右,炒菜时不要用铁铲,以免破坏涂层。
如果干烧或油温达到300℃左右,这层薄膜就可能受到破坏,有害成分全氟辛酸胺就会释出来。其安全使用温度应不超过260℃,而煎炸的温度一般都比较高,所以不宜用它烹炸食物。
不锈钢锅美观耐用,但不合格的不锈钢锅容易出现铬、镍超标。铬是国际公认的致癌金属物之一,而盐、酱油、菜汤等酸碱性食物都可以将这些成分析出。因此,禁用不锈钢锅长时间装咸食物或酸性食物。尽量少用洗涤剂清洗它,以免腐蚀。
别用铝锅炒菜、腌菜。腌制食品一般都是强酸或强碱性的,容易与铝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用铝锅炒菜,或使用铁铲,与铝锅碰撞、摩擦,也可能使铝成分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来,影响健康。
颜色越土的砂锅安全性越高。超市中很多煲汤用的砂锅颜色亮丽、外形美观,但这样的砂锅往往添加了很多化学物质,因此应尽量选用颜色单一的砂锅。使用时,尽量不要用大火;即使要用,也得先用小火让其均匀受热,否则很容易炸裂。
铁锅最安全。铁锅是我国的传统厨具,比其他锅具都更安全。在炒菜、煮饭过程中,也很少有溶出物。即使有铁物质溶出,也是对人体有好处的。不过使用时,最好炒完一道菜洗一次锅,并保持内壁干爽,以免生锈。
“不论哪种材料的锅,买回后,最好用白醋浸泡或煮沸,不但杀菌,其酸性物质还能将锅中大部分的有害物质溶出,用起来更安全一些。”董金狮强调。
铁锅是我们的国家烹饪美食的一个传统的用具,铁锅中不含有毒素,在炒菜的时候可以很好的去让蔬菜在锅中来回翻炒,同时铁锅的主要作用是比较大,比较适合用来做大锅菜,可是很多人听说用铁锅炒菜的时候会生锈,而且里面含铅,可能会导致我们吃变笨,对智力也会有影响这是真的吗?
1,使用寿命长
由铁锻造,只要铁锅保养得宜,用个5年、10年没问题。
2,耐高温、导热快又均匀
做出来的菜,不会部分烧焦、部分不熟,受热均匀。
3,节省清洁剂
铁锅使用后,只要用刷子刷过、热水冲洗、擦干晾干即可。清洁剂反而伤锅。
4,减少做菜用油量
铁锅表面随着使用时间,表面会自然生成一层食油层,具有类似不沾锅的效果,感觉做菜时用油量愈来愈少。
5,做出来的菜含有微量的铁
在烹煮的过程 中,铁锅的铁元素会随着高温微量释放(比较少),并与菜融合。
教你正确使用「铁锅」
普通铁锅容易生锈,人体吸收过多氧化铁,即锈迹后,会对肝脏产生危害。因此,人们在使用铁锅时,需要遵守一些使用原则,才能有益健康。
1、炒完一道菜后,刷一次锅,再炒一道菜。每次饭菜做完后,必须洗净锅内壁并将锅擦干,以免锅生锈,产生不利人体健康的氧化铁。
2、尽量不要用铁锅煮汤,以免铁锅表面保护其不生锈的食油层消失。
3、不要用铁锅盛菜过夜,因为铁锅在酸性条件下会溶出铁,破坏菜中的维生素C。
4、刷锅时尽量少用洗涤剂。如果锅内有轻微的锈迹,可用醋进行清洗。
5、对于严重生锈、掉黑渣、起黑皮的铁锅,不宜再使用。
6、铁锅也不宜用来熬药,不宜用铁锅煮绿豆。
7、有些人习惯把煮完的铁锅放到水龙头下冲洗,当水一扭开,瞬间烟雾四起,此刻空气中潜伏的细悬浮微粒剧增,不利于健康,应避开。
我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会随着提高,我们平时为了身体的健康对吃食方面都会格外的注意,炒菜的时候有的人会用木铲,“木铲”字面理解就是木头制作而成的铲子,木制品一般对人体基本不会有什么危害,有的人比较担心木铲对人体有危害,木铲炒菜的危害有哪些?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
一.木铲炒菜的危害有哪些?
木头做的锅铲是很多环保人士的选择,质量好的木铲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具体要看是什么材质的木铲,木头制品不会污染环境,同时也不会有安全风险,对人体健康无害,但是木头制作的锅铲也分很多种,其中原本锅铲是最好的,更加耐磨。
二.原木锅铲和合成木锅铲哪个好
在挑选木质锅铲时,最好优先选择原木制成的锅铲,这类锅铲的耐磨性和品质更高,相比合成木质更加耐用,价格也相对而言要高上一些,在挑选时不要为了追求低价而买的劣质的品种。木质相对而言更加环保,尤其适合环保人士挑选使用,除此之外,木质锅铲对于锅内涂层的破坏力也是最低的,能够保持锅具的使用寿命。相比铁质锅铲,木质锅铲挥舞起来更加轻便,所以也适合手臂力量较小的女士挑选购买。
三.木质锅铲的优点
木质锅铲的隔热性不错,不仅不用怕烫手,而且不易伤锅,尤其适用于搭配带涂层的不粘锅。虽然也比较好清洗,但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易发黑或发焦,因此在清洗之后要尽量放在阴凉通风处风干,干燥之后使用寿命更长。
四.生炒注意事项
1.用于生炒的原料应选择质地脆嫩易熟的,且烹调前需先处理成细丝、薄片、小条或块丁状。
2.锅中的油温加热至220℃以上时,要先放入不易熟的材料,炒至半熟时,再放入易熟材料,全部炒熟即可盛出。
【导读】炒菜时怎样减少油烟危害,油脂明显冒烟时温度在200℃~300℃之间,这时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加大肺癌和其他疾病的风险,一起来了解下炒菜时怎样减少油烟危害。
炒菜时怎样减少油烟危害
油脂明显冒烟时温度在200℃~300℃之间,这个温度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丙烯醛、苯、甲醛、巴豆醛等,均为有毒物质和致癌嫌疑物质。除了让肺癌风险增大之外,油烟与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等的危险也可能有关。
不过,要想减少炒菜时的油烟,也并非不可能。只要遵循以下忠告,油烟的数量就能大大减少。
用新油炒菜,不要用煎炸过或加热过的油脂炒菜。煎炸过的油脂,或者使用过一次已经混有杂质的油脂,烟点会明显下降,这就意味着炒菜时油烟更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更大损害。
不要选择爆炒、煎炸、过油、过火的菜式。各种烹调所需要的油温有区别。如爆炒需要将近300℃的温度,这个温度必然已经让锅中的油大量冒烟。那些锅里着火的操作,更会超过300℃油温。这是已经达到了产生大量苯并芘致癌物的温度。煎炸、过油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油脂重复利用,从而增加油烟的产生。
炒菜时,在油烟还没有明显产生的时候,就把菜放进锅。室温的菜会让烹调油迅速降温,从而避免温度过高的问题。只要用一条葱丝扔进锅里,看周围快冒泡但颜色不变,就说明油温适合炒菜了。
不要每餐每个菜都是炒、炸、煎,多用炖、煮、蒸、烤箱烤、凉拌等烹调方式,不仅能减少油烟产生,而且还能减少油脂摄入,有利于控制体重。同时,这样的一餐在口感上更加丰富,还有助于培养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
用底厚一点的炒菜锅。底太薄的炒菜锅因为温度上升过快,非常容易冒大量油烟。用厚底的炒锅就会延长温度上升的时间,故可以减少油烟。
炒菜的时候有油烟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但是油烟过多,长期吸入油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比较大,尤其是对支气管和肺部产生危害,像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群会加重病情,出现呛咳、气短或胸闷等症状,所以每次做饭的时候要做好防油烟措施,才能对身体健康有保障。
油烟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大量研究表明,烹调油烟中存在着能使染色体损伤、NDA损伤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细胞遗传毒性物质,具有致突变性。其遗传毒性与食物成份及食用油种类、烹调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其致突变性也相应增强。烹调油烟中的一些致突变物同时也具有致癌性,其中苯并芘、挥发性亚硝酸胺、杂环胺类化合物等是已知的致癌物。
目前尚无人体油烟接触致癌的直接证据。但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油烟是鼻咽癌、肺癌发生的可疑因子。在加拿大、英国、美国和丹麦等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餐饮业厨师患肺癌、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危险性较大。
此外,女性肺癌骤增可能与长期接触高温油烟有关。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领衔的“肺癌”课题组研究表明,中青年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时接触高温油烟,会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由于厨房做饭时高温油烟产生有毒烟雾,使局部环境恶化,有毒烟雾长期刺激眼和咽喉,损伤呼吸系统细胞组织,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容易使肺癌高发。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公布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调查数据显示,肺癌已成为上海市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女性肿瘤患者中肺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占第二位,死亡率同样占第一位。
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炒菜做饭,当然这里除了那些一个人住的单身狗,天天外卖泡面解决的呀,但是炒菜不单是炒熟了那么简单,更不是炒好吃了就可以了,我们炒菜要炒的安全健康,尤其是炒菜的时候不能做这几种事情,不然让我们患癌症的几率大大提高,那都有哪几种呢?下面养生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产生苯并芘致癌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习惯,一顿炒菜就连接的炒几个,连锅都不刷了,尤其是炒一些又油的菜,觉得锅里还有一些底油,又继续用来炒青菜什么的。然而,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不要舍不得浪费那些底油而接着炒,认为这样很节省,致癌机会可大大增大了。
2、炒完菜马上关油烟机:可能会诱发肺癌
一炒完菜马上就关掉油烟机,然而大家就是这一随手习惯,却暗藏“杀机”。如果炒菜时火特别大,且菜烧焦的话,会引发有害物质释放,对呼吸系统产生危害,有诱发肺癌的可能。所以炒完菜最好不要马上关油烟机,等多二三十分钟再关,这样子也耗不了多少电的呀!
3、油冒烟时才下锅:反式脂肪酸伤身体
油冒烟了炒的菜才香,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但油锅冒烟时,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把菜下锅,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患癌风险,蔬菜中的很多营养素也被破坏了。不要为了菜更好吃更香而让自己变成癌症高发人群呀!
以上就是养生专家给我们介绍的炒菜的时候常有的几种坏习惯会增加癌症的风险的内容了,相信这些坏习惯不少家庭主妇炒菜的都会有,我们不要为了节省一点电费,或者觉得这样炒菜更好吃,就把自己置于癌症高发人群这种风险去呀!而且这样子真的也不会说帮大家节省到很多电费什么的,大家一定要改正过来,摒除这些炒菜的坏习惯呀!
【导读】炒菜用油的常见误区,家里的厨房只有一种油?或者家里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炒菜时喜欢高温爆炒?这些做法有可能是错的哦,一起来了解下炒菜用油的常见误区。
炒菜用油的常见误区
误区1:
很多人为了预防三高问题以及预防肥胖,经常在炒菜的时候都千篇一律的使用植物油,坚决的杜绝动物油的掺入。如果长期不吃动物油,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响人体的健康。并不是说一味的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就能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了,其实在一定的剂量下,动物油对人体是有益的。
误区2:
为了方便以及健康,很多家庭通常都长时间只吃一种品种的油,认为这样可以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但专家建议,最好是炒什么菜就搭配什么油,特别是不能长期的使用一种油。最好还是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或一段时间用一种油,下一段时间换另一种油,因为很少有一种油可以解决所有油脂需要的问题。
误区3:
在炒菜的时候有的人喜欢高温爆炒,每次炒菜的时候都习惯性的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放菜,专家提醒,这样的做法是极为不科学的。如果温度过高,会使食用油里面所含有的一些营养物质遭到破坏,并且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
建议:在炒菜的时候最好是先把锅给烧热了再放油,这样就既可以达到热油的效果,同时还能达到爆炒的效果,一举两得。
误区4:
在用油的量上也要做到严格的控制,像一些血脂、体重正常的人总用油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5克,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基本上各占一半。而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肥胖相关疾病的人群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群,他们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
对于食用油的学问可不止这么一点,除此之外在挑选食用油的问题上也是有着一定的技巧的,比如同种品牌的食用油,最好是选颜色较浅的那类。还有关于更多的食用油技巧,这就需要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去细心的发现了。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