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脏频率都是不同的,大家有必要去了解到关于心率的问题,这样对我们的心脏,也有保证保养的工作,有的人在麻醉的时候会出现心率偏低,对于这种情况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治疗,并且配合上一些应对的措施。
心律失常的麻醉 围术期心脏和非心脏手术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但造成不良后果的并不高。
麻醉科医师应有能力识别心电图的改变,如心率、心律,QRS波的p波数及QRS波形状等,同时解释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并了解其严重性和正确用药治疗,才能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发生异常。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率不齐、窦性停搏。异位心律包括逸搏心律、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室扑、室颤。冲动传到异常的心律失常有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室内阻滞、预计综合征。
围术期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的因素:
1应激反应与儿茶酚胺的作用 麻醉和手术刺激可致全身应激,表现为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增加及对其清除减少,导致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从而增加心律的自律性、激惹性与传导性、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麻醉和手术中应用的儿茶酚胺类药物也可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
2血流动力学改变 麻醉和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是引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血压的剧烈升高,会因加压神经反射引发心动过缓;长时间低血压会使心肌缺氧、诱发儿茶酚胺增加、产生代谢性酸中毒从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
3CO2蓄积与低氧血症 麻醉处理不当常导致CO2蓄积和低氧血症,这两者无论同时发生还是单独发生均可直接造成对心肌的损害,引发心律失常;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如使内环境酸碱平衡失调、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增高、电解质平衡紊乱或通过刺激自主神经系统而导致心律失常。
大多数人都会发现当我们进入到深度睡眠的时候,其实我们自身的警觉性就会降低,这个时候我们的心跳也会变得比较慢,如果在睡觉的过程中,突然被一些声音和事情吓醒,我们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的现象,特别是在睡午觉的时候,这种现象会优为明显,那么睡觉时的心率是多少呢?
儿童的心率为何比成人快? 儿童的心率与其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婴幼儿时期心率最快,可达140~160次/分钟。小儿的心率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精神紧张、活动、哭闹、进食、发热等情况下,心率均可明显提高。小儿心率快,而且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体温每升高10C,心率可以提高10~15次/分钟,进食、哭闹、运动等都会增加氧耗和心脏负担,导致心率代偿性增快。
这主要是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功能还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支配心脏的作用明显强于迷走神经的作用,使心脏保持兴奋状态,心率很快,而且对各种刺激心脏兴奋的因素反应敏感,心率容易增快。随着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完善,其功能也日趋成熟,当儿童10岁左右,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受神经调节支配的心率与成人接近。
其次由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相同重量的组织和脏器对血液中养分和氧的需求较成人高几倍,但其心脏的腔室小,心肌收缩力弱,只有依靠维持较高次数的心率才能满足机体对快速生长发育的要求,因此,小儿的心率比成人快许多。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身上的痒痒肉特别多,就像是人的肋骨部位,如果抓一抓就会感觉到特别痒,会让人想笑,很多人都说抓完之后心率会变的比较快,因为抓完痒人笑了之后,就会使人体内兴奋,人一直处在兴奋的阶段,心率跳动肯定是要快的,那么抓痒时心率快正常吗?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近年,国内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国人男性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所以,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2、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 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过快的调节方式如下:1、生理性:比如运动、跑步、喝酒、喝咖啡、喝茶等情况且血压正常时,出现的心率过快,只需避免以上因素心率即可恢复正常;2、病理性:即心律失常病,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疾病,一般通过休息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若为室上速发作,可应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若为房颤发作,可服用特定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另外,甲亢、哮喘等疾病也可引起心动过速,需检查排除。"
人体心脏跳动的速度是否正常是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人体心脏跳动的频率次数就是人的心率而在人们睡觉的时候自身的心率是会下降的,尤其是在人体熟睡的情况,而对于这种熟睡下的心率是多少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的,那么,熟睡时心率是多少?
第一,熟睡时心率是多少?睡眠基准心率是相对连续的一段时间区域内,睡眠时出现最多的心率数值,又分为当次睡眠基准心率与长期睡眠基准心率。睡眠基准心率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睡眠基准心率(sleep standard heart rate, SSHR)是相对连续的一段时间区域内,睡眠时出现最多的心率数值。睡眠基准心率反映了个体在睡眠期间的基础心率水平,是判断心脏健康状态的重要依据。当次睡眠基准心率当次睡眠基准心率(current sleep standard heart rate, CSSHR)是指当次睡眠时出现最多的心率数值。反映了当天心率基本水平。长期睡眠基准心率长期睡眠基准心率(long-term sleep standard heart rate, LSSHR)是指回溯30日睡眠期间出现最多的心率。反映了近一段时间内心率的一般水平。当次睡眠基准心率 / 长期睡眠基准心率当次睡眠基准心率与长期睡眠基准心率的比值(current sleep standard heart rate / long-term sleep standard heart rate, C/L),能够直观反映出当次睡眠基准心率与长期基准心率之间的差异,反映身体的变化。
第二, 基准心率处于55—65次/分钟 之间,证明心脏机能良好,负荷低。基准心率 70次/分钟,于是心脏负荷程度较高,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大。对冠心病患者,基准心率每增加10次/分钟,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8% ;心率70次/分钟,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0%,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增加两倍以上。 [1]
熟睡时心率是多少?由于夜间发病比较隐匿,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夜间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所以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睡眠中自主神经活性、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的独特变化,可对受损心肌造成危害,而这些变化并不能被日间的诊断方法所检测。夜间出现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自主神经紊乱,可预测日间的情况,所以心脏病患者的夜间监测比识别睡眠相关性心脏事件更为重要。正常人群在睡眠时副交感神经活跃,所以可对心率变异性的昼夜节律进行检测,以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自发性夜间心肌缺血的发作提示冠状动脉存在严重损伤、痉挛或暂时性狭窄。在老年人群中,夜间多灶性室性异位起搏预示着心源性死亡的风险上升。
心率主要是指一个人身体中心脏的跳动频率,通过心率检测可以有效检测出心脏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而在不同状态之下,心率也呈现出不同的指标,例如当一个人位于紧张环境当中心率就会明显增快。所以在测量心率的时候,要尽量测量处于平静状态之下的心率,当一个人处于安静状态下心率是多少?
心率(Heart Rate):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
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 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上面所说的成年人的正常心率也只是一个区间值,是指一个正常人在一个正常状况下的一个值,如果你是经过剧烈运动或者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你测出的心率就不会是在这个区间,所以当你测心率的时候一定是在一个健康平和平静的状态下进行,这样测出来的才是最准确的值。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