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春季补阳气

2019-10-19 │ 中医养生春季补阳气 女性养生就是养阳气

立冬补冬 养生重在养阳气

立冬是24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代表着冬天的来到。那么,在立冬时,全国各地都有哪些立冬习俗呢?到了冬天,该如何养生呢?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北方,立冬这天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呢?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而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立冬养生 重养阳气

精神调养

立冬前后,宜温养神气,以养阳气,《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力求心境平静,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起居调养

立冬后,昼短夜长逐渐明显,天气逐渐转冷,此时起居方面要适当调整,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既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阳气的潜藏,阴精的蓄积。

同时,睡前要用热水泡脚,因为脚不仅是足三阴经(注:足三阴经是指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注:足三阳经是指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终止处,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

因此,睡前热水泡脚可以达到安神活血祛淤的功效。除此之外,立冬前后天气仍不太冷,但早晚气温会明显下降,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尤其是睡觉时,皮肤腠理疏松,更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多见感冒、咳嗽等症。

运动调养

立冬时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养阳气,使阳气潜藏,可选择八段锦、十六段锦、太极拳等,不适宜太激烈的运动,同时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使大汗出,使阳气外泄,寒邪容易入侵。

运动时,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如操场、运动场等,早上运动不宜过早,要等日出见阳光后才运动,以防阴气太重损伤阳气。

饮食调养

立冬时节,民间有立冬补冬的说法,认为立冬要进补,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御寒。立冬时心肺气弱,肾气强盛,饮食宜减辛苦,以养肾气。

在饮食方面,由于广州的天气仍偏干燥,此时饮食秉承秋冬养阴的原则,少食生冷之食,但也不宜燥热,不宜进大温大补之品,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宜,如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

同时配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如梨、冬枣、柑橘等。还可配合一些清润滋补的药膳进行调理。

百合栗子羹

鲜百合100克,栗子(去壳)150克,淮山30克,冰糖适量。鲜百合、栗子、淮山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煮沸后用小火熬2小时,调入冰糖即成。有润肺养阴,健脾益肾的功效。

总结:今年立冬的时间是在11月7号,也就是没有几天就要进入冬天了,大家在穿衣保暖上要多加注意,然后,冬季更加要注重养生。

相关阅读

立冬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立冬节气重在养肾


受到社会发展和现代文化的熏陶,我们现在对于传统的文化,估计已经遗忘了很多了,比如,常说的二十四节气。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都不知道已经快到立冬了吧。那么立冬节气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立冬养生最主要的是保护什么部位呢?男人这时候该如何养生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立冬节气重在养肾

中医上说,肾含真阴和真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养。肾阴是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阴是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阳是肾阴的功能表现。

人生于天地之间,禀受阴阳之气,体内阴阳变化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紧密相随。冬在五脏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摄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因而冬季养肾必须慎防房事,保护住精血。正如《黄帝内经》中说的那样:冬不藏经,春必病瘟。

肾最伤不起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养水就是养肾

肾在五行中是水,曾经有位医学家说过,以冬寒之气养肾,这就说天气的气候从凉变成寒冷了,这时候我们的身体就要让肾气变得旺盛来适应天气的突然转变,不管是新陈代谢速度降低,还是精神萎靡都是因为消耗肾气,使肾水偏虚导致的,所以冬季我们对肾的养护必须要有水,以滋养肾水为保健原则。

肾阴虚的表现

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阴液对人体起滋养濡润作用。肾虚便会水亏,人体得不到阴液的滋润, 便会表现出类似上火的症状,诸如口干舌燥、五心(两个手心、两个脚心、一个心口)烦热、两颧发红、口唇红赤、盗汗(多发生于午后和晚上)、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由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阴不足,骨髓便得不到濡养,就会出现失眠健忘、头昏耳鸣的问题。

如何养肾

揉耳增肾阳

长期的诊断观察表明,当人体有病时会在耳廓上出现反应点。因为耳朵上穴位密布,且通四肢百骸,因此中医的耳针疗法就是在耳廓的一定部位,特别是反应区进行针刺或理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在外耳的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有一个三角形凹窝,俗称三角窝,这一区域对应人体生殖功能,用针灸刺激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可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以及男性遗精、阳痿等。同理,针刺耳穴图上相应的肾的部位,也可以起到强肾健身的作用。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不同,除了针刺还有灸法、埋豆、放血、按摩等多种刺激治疗形式,特别是对于因肾气不足所引起的失眠、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搓揉按摩耳廓的疗效相当良好。

灸助冬日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在这里,灸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艾灸。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这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

泡脚活络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人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这条经脉之根分别在脚上的6个穴位中,仅脚踝以下就有33个穴位,双脚穴位达66个,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占全身穴位的10%。经常泡脚就可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脏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因此民间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的说法。

立冬该如何预防疾病

冬天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老年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如冠心病、高血压、哮喘、脑血管疾病;也是流感的高发时节。俗话说,治病不如防病,在冬季,增强体格和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疾病呢?

立冬饮食宜清淡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立冬进补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不可盲目进补。立冬至冬至,饮食该以清淡为主,少食煎炒,多进果蔬,力戒温燥、辛辣刺激之物。冬季饮食的营养特点是增加热量,可选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为此,需要摄入足够的富含糖和脂肪的食品如粮食、食油以及其它富含脂肪的副食品。此外,也要经常吃肉、鱼、蛋之类,大豆及豆制品,以及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蛋白质。

冬天的寒冷使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所以要注意选食富含钾、钙等无机盐元素和维生素C、B1、B2、B6、A、烟酸等食品,以保证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可多食萝卜、土豆、菠菜等蔬菜及柑橘、苹果、香蕉等水果,同时增加动物肝、瘦肉、鲜鱼、蛋类、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另外,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量不应少于2000至3000毫升。

早睡晚起多运动

每年的秋冬季节交替之际往往会呈现气候干燥、天气变化频繁等特点,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每年立冬后,受冷空气影响,患感冒、痛风、胃病的病人都有所增加。提醒,进入立冬以后,应该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促进体力的恢复。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

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避免在严寒中锻炼。中老年人冬季锻炼若安排不当,容易引起感冒。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做运动,多晒太阳。

冬季锻炼还要注意掌握度,不能透支体能。可根据自身状况,有选择地做一些慢跑、散步、打太极拳、习剑等适宜冬季锻炼的项目。临睡前如果坚持用热水洗脚,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坚持每天清早或傍晚用冷水浴鼻,能减少患感冒的几率。关节疼痛的患者要注意保暖,适当休息与运动相配合。常年有胃病的朋友,应戒烟、酒,减少食用辛辣食品。

立冬节气男性御寒四原则

立冬之后,天气在传统意义上,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但在南方地区,立冬时节也可能还是一派小阳春的景象。随着冷空气逐渐南下,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冬季是人们进补保健的好时节,饮食在冬季人体调养中显得尤为重要。专家说,中医认为冬季人们皮肤收缩,新陈代谢下降,因此在进补和饮食上需格外重视。

冬季气温骤降,寒气袭人,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故冬令食疗男性应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藏精御寒为主。

一宜温肾填精

冬季适当摄入具有营养丰富,温肾填精,产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补体之虚,益肾之气,提高免疫力。或者食用药膳调理,如牛肉200克,鲜山药250克,水煎,待肉烂熟,食肉饮汤,益肺补肾。也可食用温性水果,如大枣、柿子等,补血益肾填精,抵御寒邪。

二宜果蔬补体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应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B、C的蔬菜,如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豆芽、油菜、苹果、橘子等;还要多吃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

三宜运脾进补

冬季气温骤降,脾受寒困,脾不运化,故冬季食疗应以补阳运脾,滋益进补为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温补脾阳,多吃温性运脾食物,如粳米、莲子、芡实等;鳝鱼、鲢鱼、鲤鱼、带鱼、虾等水产类。

四宜辨证食疗

冬季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食疗。若本身原已有病,要遵照医嘱,不可盲目食疗。比如糖尿病人,可用淮山药、葛粉等作为食疗品,但忌用粳米及其他含糖较多的食物。凡血脂过高、动脉硬化,有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者,绝不可应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食品,如甲鱼、桂圆等。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反而会助长病情发展。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寒冷也影响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较多,因此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可多吃蔬菜,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多吃鸡、甲鱼、龟、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木耳等食品,这些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的人尤为适宜。其它还有药酒、药粥等,均可根据各自的体质情况选用。

黑芝麻粥

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注:本方更适于中老年体质虚弱者选用,并有预防早衰之功效。

虫草蒸老鸭

配料: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內脏,冲洗干净,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再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也可用气锅蒸)。

功效:补虚益精,滋阴助阳。本方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方中一偏于补阳,一偏于补阴,两者合用,共咸补虚益精,滋阴助阳之权威药膳。

结语:立冬顾名思义就是真正的进入冬季了,这时候天气不再是凉了,而且变成寒冷了,这时候我们的肾也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养好肾脏。养肾的方法也是有很多,但希望大家一定能够做到,同时,立冬也需要给身体进补,大家不妨试试虫草蒸老鸭和虫草蒸老鸭。

立冬补冬 也不可盲目“进补”


民谚讲:冬季进补,上山打虎,形象地说,头年冬天好好进补,第二年就可以上山打得老虎。冬令进补的意识,在我们国家可谓是深入人心,可是真正懂得进补之道的人却很少。立冬补冬,也不可盲目进补。

冬季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适当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

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白露养生重在养肺


每年的公历9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65度为白露节气。2011年9月8日节气白露。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时气温渐凉,夜来草木上可见到白色露水。这时炎夏已逝,暑气渐消,我国大部分地区天高气爽,云淡风轻。

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白露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周易五行学说与四季的对应关系为:

春季五行属木,对应肝脏;夏季五行属火,对应心脏;秋季五行属金,对应肺;冬季五行属于水,对应肾脏;而五行中的土,寄旺四季,旺盛于一年四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份,即四季末,对应脾胃。

白露时节,属于秋季,所以在养生方面,主要是养肺。

《黄帝内经》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秋主肺也。 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位高近君,犹之宰辅说的则是肺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那么,应该怎样来养肺呢?

一、饮食养肺

1、多吃当季产的食物、果蔬。

天人相应的养生观点在饮食方面则表现为:多吃当季产的食物、果蔬。

2、多食酸味的水果蔬菜,以便收敛肺气。

3、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以免发散泻肺。

蔬菜可选择新鲜汁多的萝卜、黄瓜、冬瓜、西红柿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广柑、椰子、枣。

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立秋以后不要生食大量瓜类、水果,以免引发胃、肠道疾患。

4、多饮用汤、粥等。

多饮水,多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饮品,尤其是豆类饮品。

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满足机体代谢,还不含胆固醇,且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此节气之用。宜食的豆类粥品有红豆、绿豆、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等。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5、还可以用一些中药滋补养肺:

诸如枇杷膏,秋梨膏等等。

6、饮食注意:不要吃太多冷饮。

二、运动养肺

1、增加肺活量以养肺。

晚餐后,先慢步走10分钟。然后站定,两脚分开与肩平,两手掌相搭,掌心向上,放于脐下3公分处,双目平视,全身放松,吸气于胸腔之间,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持续半小时即可。

2、深吸气养肺:

每日睡前或晨起,平卧床上,可进行腹式呼吸法,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30次,一定要缓慢进行,有助于锻炼肺部的生理功能。

3、洁肤养肺可以作为白露时节养肺的必要补充。

白露时节,气候干燥,不少人都会出现唇干、眼干、口鼻咽喉干、皮肤干、肌肤失去光泽、大便秘结等肺燥症状,这就需要防燥润肺。

皮毛为肺的屏障,经常洗澡有利于血液循环,使肺与皮毛气血相通,一般秋季洗澡的水温最好在25℃左右,洗浴前30分钟,先喝淡盐开水一杯,洗浴时不宜过分揉搓,以浸浴为主。

三、起居养生

1、衣着要适时增减。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大,所以早晚外出要注意着凉。

2、洗澡后不要赤膊。

白露过后,凉气入侵。洗澡后毛孔扩大,特别容易被凉气所侵袭,所以一定要注意,以免感冒引起肺炎等。

3、睡觉时尽量关闭空调。

这个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夜晚的温度适宜,最好是在自然温度下睡眠,防止空调风引起咳嗽。

立冬养生宜吃冬瓜和冬枣


本文导读: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食疗养生专家提醒,此时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饮食方面要更注意科学搭配,那么立冬应该吃什么好呢?


专家推荐,此时比较适合吃冬瓜和冬枣,对缓解高血压、高血脂都有好处。

秋冬季节,人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常会比平时高。这和冬季的气候特点与饮食偏好有关系。专家说,冬季饮食偏重高热、高脂,饮食肥腻是导致血脂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时不妨吃一些冬瓜,冬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含膳食纤维约0.9克。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对改善血糖水平效果好,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神农本草经》记载冬瓜 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

专家介绍,立冬后,很快市民就要生活在室外严寒和室内温暖的交替环境中,会引起一些人饮食和睡眠不佳、免疫力下降。冬枣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对患有脂肪肝、 酒精肝 的市民而言,吃冬枣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霜降补冬 话冬季养生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时令:霜降

九月中(指阴历),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注意保暖 保护肠胃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渐低,时有冷空气来袭。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同时,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胃肠功能。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因为吸入冷空气而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破坏肠胃黏膜的防御屏障。

心静平和 远离悲秋

从藏象说来看,肺与秋气相应,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常会让人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还应注重调摄精神养生。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的养生素质,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劳逸结合 耐寒力强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太极拳等,适时有度地进行。此外,还需顺应春困秋乏的生理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饮食养生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此节气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中属肺。根据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

民间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进补要以润燥、固表、益气为主。如蜂王浆,比较适合身体虚弱的老人,早晚各服一次,对促进睡眠和通便有一定好处。如果是40岁以上的女性,适当吃一点蜂王浆,还能使皮肤光洁细滑。如西洋参,它是滋阴、生津的,对于肿瘤病人、术后病人、白细胞低的患者,西洋参可以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力。其他的慢性病如糖尿病人也可适当吃点西洋参。高丽参性质较为温热,适合手足发凉、怕冷、脸色发白的人,但有痰多、面红耳赤、急躁、口渴、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的人就不适合。

霜降时令饮食

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若想收敛阳气可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霜降养生二、三事

天气干燥,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此时节被称为多事之秋。因此,养生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方为明智之举。

咳嗽、哮喘易复发

霜降过后由于空气干燥和气温下降,是易引发咳嗽、哮喘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

立冬养生 女性关键在养肾


立冬已过去6天,天气逐渐寒冷,寒气侵袭我们的身体。女性阴气旺盛很难抵御冬天的寒冷,很易得肾虚的毛病,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冬季养生之女性养肾的知识,希望在这个冬季作为女性朋友的你能够阳气充足。

立冬养生之女性养肾

中医认为肾含真阴和真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养。肾阴为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阳则是活动的基本动力;肾阴是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阳是肾阴的功能表现。人生于天地之间,禀受阴阳之气,体内阴阳变化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紧密相随。冬在五脏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摄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因而冬季养肾必须慎防房事,保护住精血。正如《黄帝内经》中说的那样:冬不藏经,春必病瘟。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立冬时节劳动了一年的人们要利用这一天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中医认为: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极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人体将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肾最伤不起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养水就是养肾

肾在五行中属水,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以冬寒之气养肾。也就是说冬天气候由凉转寒,于是人体要让肾气变得旺盛来适应这一变化,不论是新陈代谢速度降低,还是精神萎靡都是因为消耗肾气,使肾水偏虚,因此冬季对肾的养护都要围绕一个水字以滋养肾水为保健原则。

肾阴虚的表现

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阴液对人体起滋养濡润作用。肾虚便会水亏,人体得不到阴液的滋润,便会表现出类似上火的症状,诸如口干舌燥、五心(两个手心、两个脚心、一个心口)烦热、两颧发红、口唇红赤、盗汗(多发生于午后和晚上)、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由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阴不足,骨髓便得不到濡养,就会出现失眠健忘、头昏耳鸣的问题。

立冬如何养生常做三事

1、揉耳增肾阳

长期的诊断观察表明,当人体有病时会在耳廓上出现反应点。因为耳朵上穴位密布,且通四肢百骸,因此中医的耳针疗法就是在耳廓的一定部位,特别是反应区进行针刺或理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在外耳的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有一个三角形凹窝,俗称三角窝,这一区域对应人体生殖功能,用针灸刺激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可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以及男性遗精、阳痿等。同理,针刺耳穴图上相应的肾的部位,也可以起到强肾健身的作用。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不同,除了针刺还有灸法、埋豆、放血、按摩等多种刺激治疗形式,特别是对于因肾气不足所引起的失眠、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搓揉按摩耳廓的疗效相当良好。

2、泡脚活络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人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这条经脉之根分别在脚上的6个穴位中,仅脚踝以下就有33个穴位,双脚穴位达66个,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占全身穴位的10%。经常泡脚就可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脏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因此民间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的说法。

3、灸助冬日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在这里,灸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艾灸。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这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

4、吃滋补食物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立冬养生小常识之冬季御寒知识

1、头暖:冬天选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走散掉,如同热水瓶不盖塞子一样,所以,冬季如不重视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天选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2、背暖:加件棉背心加强背部保暖

祖国医学称背为阳。冬季里如背部保暖不好,则风寒极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诱发许多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及旧病复发。因此,人们在冬季里加穿一件贴身的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加强背部保暖,是必不可少的。

3、脚暖:平时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

俗语说寒从脚下起。现代医学认为,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血液循环不畅,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发冷。脚部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细菌乘机大量繁殖,引发人体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腰腿痛等旧病复发。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并经常洗晒。平时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另外,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后以手掌按摩脚心10分钟,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4、饮食抗寒

冬季旅游者的膳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营养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量都要超过平常,不能像平时过分强调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瘦肉类、蛋类、鲜鱼、豆制品、动物肝脏对补充人体热量益处多多,可适当多食用。 要纠正喝酒取暖的错误观念。酒精能刺激体表的血管,使体表血循环增加,人感到发热,实际上人体在丢失热量。

总结:通过小编以上的叙述相信你应该知道女性养肾的知识了吧,女性本身阴气旺盛阳气不足在冬季很容易得肾病,在这个冬季作为女性朋友的你要多加注意。小编希望你们能够采纳小编的建议,在这个冬季阳气旺盛精气充足。

补阳气的水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出现阳气虚弱的情况,所以有一些人为了补充自己体内的阳气,就会选择吃一些水果,因为水果里面富含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而且水果吃起来的口感非常好,经常吃水果对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有一定的效果,那么能够补充阳气的水果都有哪些呢?

补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1、补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环境调摄,由于阳虚体质者喜暖怕凉,耐春夏不耐秋冬,故应注重环境调摄,提高人体抵抗力。要经常进行日光浴,每次15~20分钟,紫外线有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

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匾肾气丸。

精神调养,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加强体育锻炼,因为“动则生阳”,所以建议每天进行1~2次身体锻炼,时间为1小时以上,具体项目因体力而定。饮食调养。

温补阳气的食物

菠菜: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等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头痛目眩和贫血等有较佳辅助疗效。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草酸较多,吃时宜先用沸水焯后再烹调,以免妨碍机体对钙的吸收。补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韭菜:多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并可在春季乍暖还寒时祛阴散寒、养阳护肝。因含纤维素较多,韭菜还有增进肠蠕动的通便作用,有利清洁肠腔。需要注意的是,韭菜性热助阳,阴虚体质或身有疮疡者不宜食用,因韭菜含蛋白较高,慢性肾病及痛风患者应慎用。

红枣:是家常养肝佳品。红枣性温、味甘,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生津液、解药毒、缓和药性的功效。有研究表明,由于红枣内含有某类特殊化合物成分刚好可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红枣还有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吃什么补阳气


阳气在中医上面的说法是调和身体的一种途径,身体健康时应该是比较温和的,身体应该处于一个阴阳平衡的情况。如果身体中的阴气比较重的话,说明身体出现了异常的情况的,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帮助身体补充一些阳气的。利用食物是可以帮助身体补充阳气,让身体调理好。

其实食物帮助补充阳气的效果是很好的,主要是很多人不知道应该吃什么食物而已。如果大家多认识食物的性质,就可以帮助大家在生活中调养自己的身体。

炒蒜苗、大蒜汁入菜:大蒜特别适合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食用。它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预防糖尿病。

清炒菠菜、上汤菠菜:菠菜含铁丰富,不仅可以补血护肝明目,不过,由于其含有草酸,容易与钙结合成草酸钙而形成结石,因此建议打边炉别用菠菜,先用热水过一下,能去掉80%的草酸。其他如洋葱、香菜、生姜、葱、扁豆等均适宜春季食用。

韭菜炒鸡蛋、韭菜饺子:韭菜可以壮阳还可以通大便,具有“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的作用,其对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有较好的功效。韭菜温而益人,以初春二月的韭菜最好。一周吃一两次即可。阴虚肝火旺者可以上午吃韭菜,这是因为早上升阳,晚上应滋阴,如果晚上吃了温补升阳的韭菜,容易让本来就阴虚的人夜间烦躁。

本篇文章和大家介绍了关于一些吃什么补阳气的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也是很清楚的。对于利用食物来帮助身体调养的知识,大家应该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食物可以帮助身体补充阳气,但是大家要学习食物的性质才可以的。

养生重在养心


陈彤云教授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50余年,自幼随其父著名中医陈树人先生出诊;后在继承哈锐川老大夫治疗经验的同时,又得到著名中医赵炳南老先生的指点。

她深得两位名学术精髓,非常重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辨证施治,她认为体表的病变必有内在的根源,皮科疾病应重视外治,但更不可忽视五脏六腑和气血阴阳的盈虚盛衰,在这其中,陈老尤为重视胃气的调理。

近年来,她重点治疗黄褐斑、痤疮以及扁平疣等疾病,对治疗颜面损容性皮肤病更有独特的疗效,还大胆的改进了古代治疗痤疮的名方枇杷清肺饮,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来到著名陈彤云的住所,记者根本不敢相信面前这位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耳聪目明的老人今年已经是88岁的高龄了。那么,陈老究竟有什么养生的诀窍呢?在一个暖暖的下午,陈老在记者面前,把她的养生经娓娓道来。

对待饮食,陈老说:都说人吃五谷杂粮,其实五谷就是最健康的食物。日常的饮食,一定要坚持以五谷为主,五蔬、五果、五畜为辅,这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落实到三餐上,陈老是这样安排的。早餐是一杯牛奶泡些燕麦片,一个包子或者小窝头,饭后再吃半个苹果。午餐相对丰富一些,但也是遵循五谷为主、蔬菜为辅的原则,并且让蔬菜尽量好看一点,所谓好看,就是颜色多一点,中医讲五色养五脏,在选择蔬菜上,可以借鉴这一点。

晚餐以粥为主,陈老经常尝试各种粥的形式,如在粥中加入白果、葡萄干、核桃、栗子等。陈老还特别强调,饮食都不要过饱,八分饱是最佳的状态。另外,在午餐和晚餐之后,陈老都要吃一小盘凉拌芹菜,生的芹菜一方面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另外其中含有大量粗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

锻炼就得见缝插针,随时都可以进行。陈老说,走步就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每天晚上新闻联播一开始,陈老就在客厅里走,每分钟一百步左右,等焦点访谈结束,锻炼也就结束,这样每天都能走上四五千步,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习惯。另外,早晨练练太极拳、八段锦等,也是老年人首选的锻炼方式。当然,运动方式是不拘一格的,老年人练太极拳或八段锦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重复或删减一些动作,这样既能达到强化锻炼的目的,也避免了运动的损伤。

其实,健康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只有心态健康,外达于表,才有健康的气色和神态。要保持健康,第一要务就是要养心。陈老说,心就是心态,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才能谈养生。陈老的养生座右铭就是古代的一句格言:仁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淡泊名利,遇事不怨天尤人,然后尽情地享受生活,对待生活保持一个知足的心,这就是陈老的养心之道。最后,养生还要做到起居有常。将自己的生活规律化,不仅包括睡觉,还有平时对各种生活细节的安排。这样,心态、饮食、运动加规律作息,就是陈老的养生四大诀窍了。

补阳气的食物


健康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那么就会导致一些疾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现象,那么就是阳气不足,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不利的,我们通过饮食的方法来改善这样的情况。那么补阳气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

在我们的生活中帮助我们补阳气的食物非常多,包括我们熟悉的香菜、竹笋、胡萝卜等都是这样的食物,这些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不仅对我们的身体有着帮助,而且经常食用也可以起到美容的效果,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

1、香菜

香菜对女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物,它能开胃消郁还可止痛解毒,而且它还富含维生素C以及胡萝卜素。香菜味辛性温,可以发汗,助消化。春季感冒无汗或停食,可以用热饼裹香菜辅助治疗。

2、竹笋

春笋被称为是春季第一菜,不仅因为它爽口美味,同时还因为它富含营养。春笋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视黄醇、磷、钾等,而且笋味甘性寒,能帮助缓解郁滞,有消痰的作用。将竹笋与大米同煮粥是春季清淡佳肴。

3、胡萝卜

胡萝卜是一种非常健康而且常见的蔬菜,春季食胡萝卜能提高免疫力,防止病毒的入侵。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能保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对于患有夜盲症以及眼干燥症、小儿软骨病的人都大有益处。而且吃胡萝卜还能改善粗糙的肤质。胡萝卜可以生食或与大米煮粥。

有关补阳气的食物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除了以上的食物之外,还包括韭菜、绿豆芽等,这些食物都可以及时的给我们补充阳气,不仅仅效果明显,而且营养成分非常高,所以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讲是非常有利的,祝您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补阳气的中药


补阳气的中药有哪些

1、杜仲是补阳中药

杜仲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

2、山药是很好的补阳中药

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消渴生津、保健、养颜等功效。并且还对伤筋损骨、骨质疏松,牙齿脱落、冻疮、糖尿病、婴儿消化不良、溃疡性口腔炎、肺结核、妇女月经带下等有很好的疗效。

3、老人补肾需要药补和食补

人们常讲“药补不如食补”,我们常吃的食品中很多就有补肾的功能,比如,猪腰花、牡蛎、核桃。猪腰花和牡蛎含有大量的锌,对补肾很有好处,核桃还有润肺的作用,生食或者用1两核桃仁配1斤白酒浸泡1个月,每晚少量饮用,也能达到补肾的效果。

民间还有“东北人参,江南海马”的说法,就是说海马和人参的滋补功效是齐名的,中医里有用海马煲汤来补肾的方子。当然,如果怀疑自己肾虚,还需要专家的最后确诊方能开始药补,这是最为保险的办法了。

壮阳补肾的食谱有哪些

海参粥:水发海参(切碎)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加少许葱姜食盐调味。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阴亏所致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失眠盗汗等。

枸杞猪腰粥: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少许,同煮成粥。有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等,本方是肾虚食疗房中比较经典的一方。 肉苁蓉10克,羊腰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补肾助阳、益精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便秘等,本方是肾 虚食疗房中比较经典的一方。

鹿角胶粥:鹿角胶6克,粳米100克,将粳米煮成粥后,将鹿角胶打碎放入热粥中溶解,加白糖适量。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适用于肾 阳不足,精血虚损所致的形体羸瘦、腰膝酸软、疼痛、遗 精 阳 痿等。

如何健康饮食

食物宜杂,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质量宜高,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蔬果宜鲜,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饮水宜多,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感,因此,要自觉多喝水,可选择淡茶或白开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会引起老人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

数量宜少,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立夏养生注意夜卧早起养阳气


《黄帝内经》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所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人们应该顺应夏季的特点,晚睡早起,不要抱怨白昼太长,不要恼怒或激动,而要使自己的情绪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样充沛旺盛,并且让身体适量出些汗以便体内的阳气及时得到宣泄。

夜卧早起

夏季的特点是白天时间长,夜间时间短,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的规律,晚上睡得晚一些,早晨起得早一些。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就寝时间为22:00~23:00,起床时间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

夏季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短达不到午休的目的,而时间过长不但会让人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养阳驱邪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所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调息静心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食酸补盐

夏季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亦多。若心肌缺盐,搏动就会失常。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健脾祛湿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尤其到了夏季三伏天,总让人有种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的感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要想祛湿,一个重要的中医保健措施就是先要健脾。

专家介绍,长夏期间湿气比较重,脾又主湿,而脾湿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让人体感觉困乏。所以,长夏期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就是脾胃消化功能较差。

健脾祛湿,建议早、晚进餐时可以多喝些粥,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再则,因为夏天有暑热,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点荷叶,这样就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了。

同时,还可以适当服用祛暑湿的中成药,如霍香正气水。

性味选果

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

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

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冬病夏治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防治时机,称为冬病夏治。其中,以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通过治疗,有的可以缓解,有的可以根除。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立冬补冬 养生重在养阳气》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中医养生春季补阳气”专题。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