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的药用价值
常春藤,五加科常春藤属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气生根,茎灰棕色或黑棕色,光滑,单叶互生,叶柄无托叶有鳞片;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淡黄白色或淡绿白以,花药紫色;花盘隆起,黄色。果实圆球形,红色或黄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3~5月。常春藤全株均可入药,有祛风湿、活血消肿的作用,对跌打损伤、腰腿疼、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均有治疗效果。
1、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消肿,平肝,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肝炎、头晕、口眼蜗斜、衄血、目翳、急性结膜炎,肾炎水肿,闭经、痈疽肿毒,荨麻疹,湿疹。
2、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克;浸酒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3、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苏联产常春藤有镇静作用。另一种常春藤则含皂碱体,对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常春藤的副作用
脾虚便溏者慎服。
《云南中草药》:“忌酸冷及豆类食物。”
《福建药物志》:“本品服后常有呕吐及腹泻的反应。”
常春藤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配方附方:
(1)治肝炎:常春藤、败酱草,煎水服。(江西《草药手册》)
(2)治关节风痛及腰部酸痛:常春藤茎及根三至四钱,黄酒、水各半煎服;并用水煎汁洗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产后感风头痛:常春藤三钱,黄酒炒,加红枣七个,水煎,饭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治疗疮黑凹:用发绳扎住,将尖叶薜荔捣汁,和蜜一盏服之。外以葱蜜捣敷四围。(《圣惠方》)
(5)治一切痈疽:龙鳞薜荔一握。研细,以酒解汁,温服。利恶物为妙。(《外科精要》)
(6)治衄血不止:龙鳞薜荔研水饮之。(《圣济总录》)
2、医学记载:
(1)《纲目》:“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
(2)《本草再新》:“治肝郁,补脾利湿,去风滑痰,通行经络,行血和血,并能理气。”
(3)《草木便方》:“治小儿慢惊,风痰。除刀伤犬咬毒。”
(4)《分类草药性》:“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泡酒服。能洗疮毒。”
(5)《开宝本草》:“平肝顺气,明目,治头晕。”
常春藤的简介
常青藤指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常春藤原产欧洲、亚洲和北非。花色有白色、绿色。常青藤别名有洋常春藤、旋春藤等。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耐寒力较强,可入药。典型的阴生藤本植物,全是木质茎,茎长可达3-5米,常青藤常青藤多分枝,茎上有气生根。细嫩枝条被柔毛,呈锈色鳞片状,叶互生,革质,油绿光滑,两裂,长10cm, 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3浅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表,长5~12cm,宽1~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卵圆形,深绿色。幼时有无数气根,缘墙壁或树干上升,具鳞状毛。伞形花序单生或2~7个顶生;花小,黄白色或绿白色,花5数;子房下位,花柱合生成柱状。果圆球形,浆果状,黄色或红色。花期5~8月,果期9~11月。果实球形,次年成熟,橙色。附于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沟谷阴湿的岩壁上。产于陕西、甘肃及黄河流域以南至华南和西南。
英国在十六世纪采用忽布花以前,都是用常春藤来酿啤酒,因为把它混在麦子里,会使麦子化成啤酒。所以,常春藤的花语就是-感化。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归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平肝;解毒。主风湿痹痛;瘫痪;口眼呐斜;衄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疔疖痈肿;肝炎;蛇虫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15g,研末;或浸酒,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常春藤的功效与作用
1、常青藤的功效
常青藤味苦,性微寒无毒,可以入肝经和脾经,祛风利湿与平肝解毒是常青藤的重要功效,平时多用于人类的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肝炎和衄血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在治疗时多以煎汤服用为主,用量在一到三钱之间,有时也可以浸酒名捣汁服用。
2、常青藤可治肝炎
肝炎是人类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很难根除,中药常青藤对这种疾病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常青藤和帐酱草两种中药一起用清水煎制后服用。
3、常青藤可治风湿关节痛 织梦好,好织梦
风湿关节痛是当今社会中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达百分之十几,出现以后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多种不变,这时大家可以用常青藤进行治疗,能取得不错的止痛和消肿功效,具体用法是把常青藤的根茎三钱,再把黄酒和水按一比一调和,用调合后的液体去煎制常青藤,煎好以后直接饮用。
常春藤的市场信息
1、常春藤的价格
60-90cm的常青藤为0.6元/株。
2、常春藤的选购方法
【性状】怀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1.5cm,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有横长皮孔,嫩枝有鳞片状柔毛;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叶互生,革质,灰绿以,营养枝的叶三角状卵形,花枝和果枝的叶椭圆状卵形、椭圆状披地形。花黄绿以。果实圆球形,黄色或红色。气微,味涩。
【性味】味辛;苦;性平
3、常春藤的保存方法
全年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
治疗痹证的方法真的是比较多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不清楚,只知道一味地吃药,而效果也没有多好。那么,痹证的药酒治疗方是什么呢?痹证的几种简单的治疗方法是什么?痹证的预防方法又有哪些?赶紧来看看吧!
【来源】
《本草纲目》。
【配方】
石楠藤1公斤,曲200克,糯米5公斤。
【制法】
用石楠藤煎汁,同曲、米如常法酿酒。
【主治】
风寒湿痹,腰膝无力,跌打瘀痛。
【用法】
每服1-2杯,每日3次。
说明
本方源于《本草纲目》,其卷二十五附诸药酒条云:治风虚,逐冷气,除痹痛,强腰脚。石南藤煎汁,同曲、米酿酒饮。
痹证的治疗方法
电针法
(1)选穴参照刺灸法穴位。
(2)方法进针得气后,通电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时间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歇3~5日。
饮食疗法
(1)胡椒根煲蛇肉胡椒根,蛇肉,共煲汤服食。
(2)老桑枝煲鸡老桑枝,母鸡1只(去毛及内脏),盐调味饮汤食鸡。适用于风湿热痹。
(3)千斤拔煲猪尾千反拔、狗脊,猪尾1条,加清水适量共煲汤,饮汤吃肉。适用于久痹肝肾亏虚。
预防
注意平时注意保暖、防寒、防潮,避免风寒湿之邪侵入人体。汗出勿当风,患者应加强个体调摄,如饮食有常、劳逸结合、运动后不可乘身热汗出入水洗浴等。起居作息规律化等。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外邪的抵抗力。
患者对寒凉之品不宜多食,如雪条、竹笋、通菜等。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这个痹证不一定要用药物来治疗,还可以用喝药酒的方法来治疗。如果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试哦!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学医的都受到了西医的严重影响,学习中医的人是越来越少,所以这就造成了大家对中药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少。下面就来说说常春油麻藤这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英文名】Evergreen Mucuna Stem
【别名】牛马藤、大血藤
【来源】为豆科植物 常春油麻藤 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的 藤茎 。全年可采,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木质藤本;粗达30cm。茎棕色或黄棕色,粗糙;小枝纤细,淡绿色,光滑无毛。复叶互生,小叶3枚;顶端小叶卵形或长方卵形,长7~12cm,宽5~7cm,先端尖尾状,基部阔楔形;两侧小叶长方卵形,先端尖尾状,基部斜楔形或圆形,小叶均全缘,绿色无毛。总状花序,花大,下垂;花萼外被浓密绒毛,钟裂,裂片钝圆或尖锐;花冠深紫色或紫红色;雄蕊10枚,二体;子房有锈色长硬毛。荚果扁平,木质,密被金黄色粗毛,长30~60cm,宽2.8~3.5cm。种子扁,近圆形,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林边,常缠绕于树上。主产福建、云南、浙江。
【性状】茎圆柱形,直径3~15cm。表面灰褐色,粗糙,具有纵向的陷沟、横环纹和疣状凸起的侧枝痕迹。横切面皮部薄,韧皮部具树脂状分泌物,呈棕褐色,木质部灰黄色,导管呈孔洞状,多放射性整齐排列。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数层同心性环,髓部细小。质坚体重,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涩。
【化学成份】种子(黎豆)含左旋多以巴(L-dopa)。
【性味】性温,味苦。
【功能主治】行血补血,通经活络。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血虚、月经不调及经闭。
【摘录】《*辞典》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常春油麻藤,常春油麻藤的功效和作用,我们知道了常春油麻藤不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还在某些疾病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治疗发背的方法是比较多的,但是有很多的方法治疗效果却不是很好。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发背的药酒治疗方以及发背的几种治疗偏方,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
《备急炙法》。
【配方】
鹭鸶藤(嫩苗叶,不得犯铁器,用木棰捶碎)五两,甘草(剉为粗末,生用)一两。
【制法】
上二味同入瓦器内,用水二,文武火缓缓煎至一。入好无灰醣酒一大,用煎十数沸,滤去滓。
【主治】
痈疽初起、疮疡、发背。
【用法】
分为三服,微温连进,一日一夜噬尽。病势重者,连进数剂。即云可作补药,必然无虚伤脾,服至大小肠通为度。
治疗发背的偏方
发背偏方
用母猪蹄一双、通草六分,棉裹煮汤吃。
发背方
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
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处。退热止痛。逐渐生肉收口,极效。
痈疽发背,地铭肿毒
用陈年麦粉,久炒成黄黑色,冷定后,研为末,加陈醋调成糊,熬如黑漆,收存瓷罐中。同时摊纸上,剪孔贴患处,疼痛渐消。以后肿毒亦消,此方屡试屡验,药易得而功极显。
治痈疽发背,壮热烦渴
用狗宝一两,腊月黑狗胆、腊月鲤鱼胆各一枚,蟾酥二钱,蜈蚣(炙)七条,硇砂、乳香、没药、轻粉、雄黄、乌金石一钱,粉霜三钱,麝香一分,共研为末,以人乳一合,黄蜡三钱,和各药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至三丸,用白丁香七枚研调,水送服。暖卧,汗出为好。三服见效。后吃白粥补身体。此方名狗宝丸。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发背的药酒的治疗方法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治疗的话,请及时的就医哦!以免耽误病情。
闭经,是女性的一种疾病,很多女性一旦闭经立即慌了神,以为得了重病,其实不然。本人着重介绍的治疗闭经的常春酒,以及治疗闭经的偏方,就能很好的治疗闭经,赶快来学习一下吧。
常春酒主治赢瘦虚弱,腹中冷痛,妇女血闭。
【配方】
常春果、枸杞子各200克,好酒1.5公斤。
【制法】
将上药捣破裂,盛于瓶中,注酒浸泡7日后即可饮用。
【主治】
赢瘦虚弱,腹中冷痛,妇女血闭。
【用法】
每次空腹饮1-2杯,每日3次。
治疗闭经的偏方
红糖100克,红枣100克,生姜25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闭经伴小腹冷痛喜按者。
白鸽1只,大枣50克,牛膝20克,柏子仁25克,炙鳖甲、炙龟版各30克。先煎鳖甲、龟版半小时,放入牛膝和柏子仁,共煎去渣,取药汁放入干净白鸽、大枣共炖煮熟吃,每日1~2次。用于肝肾阴虚闭经,伴腰膝酸软,低热,口干咽燥。
羊肉200克,当归、生姜各25克,同煮。吃肉饮汤,每日1次。用于虚寒闭经。
绿茶25克,白糖100克,用开水将上二味冲泡一夜,次日一次服下,治热性闭经(月经骤停,伴腰疼、腹胀等症)。
芥菜子60克,研末,取6克,用热黄酒为引,饭前服。用于各种闭经。
益母草20克,鸡蛋2个,水煮,待鸡蛋刚熟时剥去蛋壳,加红糖煮片刻。吃蛋饮汤。
红花6克,黑豆30克,水煎,加入红糖服用,每天1剂,连服3~7天。或黑豆炒熟,研细末,每次6~9克,用苏木6~9克煎汤冲服。
结语:看完上文的介绍,相信各位女性朋友都对闭经的治疗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女人是要养的,只有平时多关注养生,才能不让疾病上身。所以,平时赶快关注关注三九养生堂吧。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真的是有很多,但是有很多的方法治疗效果却不是很好。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治疗方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病因和临床表现,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配方】
忍冬藤、乌梅、川乌、甘草、大青盐各2钱,白酒1斤。
【制法】
浸泡21天,取酒饮服。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
每次取5毫升,日服3次。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及免疫学分析,认为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注意到病毒感染与本病也有一定关系。
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1.疼痛
关节疼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2.肌肉疼痛
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症状,而且还可能出现肌无力、肌酶升高、肌源性损害等,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等。
3.不规律性发热
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不会出现寒战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还会出现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成人still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4.皮肤黏膜症状
皮肌炎、干燥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脂膜炎等会出现皮疹、口腔溃疡、皮肤溃疡、网状青紫、眼部症状等。
5.雷诺征
指端会遇冷或情绪变化时会发白,然后转变成紫色,最后转变成红色并伴有麻木、疼痛和严重的皮肤溃疡,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6.自身抗体血液指标异常
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以上的这几种药酒配方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试哦!
眩晕是由头痛引起的一种慢性病,这种病症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治疗眩晕的百灵藤酒方以及眩晕的几种治疗偏方,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百灵藤酒主治头风脑痛。
【来源】
《太平圣惠方》
【配方】
百灵藤十斤,水一石,糯米三斗。
【制法】
将药和水煎汁取三斗,入糯米作饭候冷,拌神曲炒末九两,同入瓮中,如常酿酒,经三五日,更炊糯米冷投之,待熟澄清。
【主治】
头风脑痛。
【用法】
每温饮一小盏,服后浑身汗出为效。
治疗眩晕的偏方
1.将枸杞15克、红枣10枚加水煮30分钟,将鸡蛋2个打破调入煮熟,早晚两次服用。可补养气血、增强体质,对贫血、慢性肝炎、肺结核等慢性病所致头晕眼花、精神恍惚、视力减退、夜尿增多有疗效。
2.将鸡肉250克、首乌、当归、枸杞各20克加水共煮,食肉饮汤。可补血养肝,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
3.将牛肝100克切成片,与枸杞30克加水共煮,食牛肝饮汤,每日一剂。可补血养肝,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
4.甘菊粳米粥:取甘菊新鲜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净,与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适用于高血压、肝火亢盛之眩晕。
5.芹菜苦瓜汤:芹菜500克、苦瓜60克,同煮汤饮用。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砂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眩晕。
6.葛根粳米粥: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沙参、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每日一剂,可以常食。适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眩晕。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以上的这几种药酒配方对于治疗眩晕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试哦!
面瘫是一种没有任何征兆的疾病。对于面瘫的佳治疗方法,就是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就去医院及早治疗。这样才有治愈的可能性。到底得了面瘫怎么办才好呢?如何预防面瘫疗效显著呢?
面瘫的佳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面瘫的佳治疗时间是第一周,即患者在发现病情后,应立即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这样,面瘫还要经历以后的四个阶段,甚至出现症状加重的表现。
临床医学上面瘫的发生往往没有任何征兆的。面瘫也就是面神经瘫痪,也有“歪嘴巴”这一说法。面瘫多发于20~25岁青少年,一般青少年在季节交替时,就不注意身体,脸部受凉而引起面瘫,大多数患者为周围性面瘫或中风之后遗症。往往会给患者的身心上造成极大的伤害。
同时对于面瘫的治疗预防才是关键,所以在面瘫发生之后,在以上范围内接受治疗效果是好的,希望各位面瘫患者们注意了。好还是让自己不要患上面瘫疾病,要时刻预防面瘫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
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
印堂穴
可以针灸印堂穴来治疗面瘫,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还能祛除头痛、通血络。
阳白穴
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一般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四白穴
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子两侧处,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撑在下颌骨的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
针灸四白穴汪汪都会配合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能有效治疗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目闰)动。
迎香穴
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
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按压此穴可止牙痛,还有通便功能。
地仓穴
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穴
颊车穴也是治疗面瘫的穴位之一,人体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治疗面瘫一般向地仓穴透刺。
大家对面部神经类疾病可能不太重视,这类型的病就是在我们不轻易间慢慢加重的,最后演变成面瘫,那么对于面瘫我们有哪些治疗方式方法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面瘫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
方名
张氏面瘫方。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平肝,活血通络。主治面瘫。
处方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0克、蜈蚣3条、蝉蜕6克、甘草6克、地龙10条(焙干)、乌附片13克(先煎半小时)、防风13克。钩藤门克、僵蚕1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24例,治愈20例,无效4例。
处方来源
四川省万县张文明。
方名
王氏内外方。
功能主治
功能扶正祛风,助阳散寒,温经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
处方组成
(1)肉桂末2一6克(冲)、附子4克、麻黄4克、川芎6克、党参10克、白芍10克、杏仁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防己10克、白附子15克、甘草5克、细辛3克、蜈蚣3克、地龙15克,水煎服。另用药渣趁热用两层纱布包裹敷患处,烫时可在患部移动。每天上、下午务热敷3一5次。
(2)陈巴豆(l~2年内药效最好)10一13克,去壳后将巴豆肉捣烂如泥状(勿放水、油等物)。按患者手心捏成饼状,置患侧手心处,外覆盖玻璃纸或塑料纸亦可,纸上垫团棉球呈凸状,再用绷带固定,24小时后将巴豆饼上下翻转,再敷24小时。48小时后将巴豆取下捣烂,再做成饼状,敷贴于患侧手心24小时,共3昼夜。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500例,痊愈(自觉症状和检查所见均恢复正常)443例,占得88.6%; 显效(自觉症状和检查所见均基本近于恢复正常)34例占6.8%;好转(口限歪斜部分改善)8例,占1.6%;无效(经敷巴豆2次,服(1)方5剂后,症状无改变)15例,占3%。总有效率为97%。痊愈时间最短3天,最长4个月。
处方来源
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松等。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面瘫的相关方剂有了一定的了解,面瘫这类型的疾病一定要注意,不能小病不重视,大病后悔迟。那么赶快根据个人情况适量使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治疗面瘫的中药
1、治疗面瘫的中药
面瘫一般发生发展均较快时一开始,治当祛风解毒为主,辅以通络牵正。药选防风、伸筋草、地龙、蜈蚣、海风藤、野菊、荆芥、蔓荆子、丝瓜络、全蝎、白芥子。若果伴耳后疱疹疼痛,也可加白芷、细辛、板蓝根、连翘。该中药功效相仿,主要以驱风邪为主要功能。
2、中医怎么诊断治疗面瘫
中医认为面瘫是:气血亏损,正气不足导致内外不固,阳明、少阴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中于脉络,致经气痞塞,气血阻滞,经脉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风邪中左侧侧向右斜,风邪中右侧右侧向左斜,痰浊瘀血壅塞脉络、气血循行受阻,筋脉驰纵,导致口眼歪斜。
中药的治疗是遵循本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从整体观出发,通过滋补肝肾,调理脾胃,以本质扭转本病的发展机理,从而也能达到治本之目的。
3、治疗面瘫的中药方
荷叶荆胡汤:薄荷、艾叶、荆芥、前胡各15克。将上述药物一起放人药罐中加适量的清水浸泡5—10分钟,用小火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将药汁倒人盆内。用毛巾遮盖头面部,将患侧头面部对准盆口,用热气熏10分钟左右,直至出汗为止。待药液稍凉后,可用毛巾蘸取药液擦洗患侧头面部5—10分钟。最后,可将适量的热水兑人此药液中进行足浴,可在每晚睡前用药1次,连续用药7—10天为1个疗程。
羌活荆灵汤:羌活、荆芥、威灵仙各30克。将上述药物一起放人药罐中加适量的清水浸泡5—10分钟,用小火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将药汁倒入水瓶中。用毛巾遮盖头面部,将患侧头面部对准瓶口,用热气熏20分钟左右。待药液稍凉后,可用毛巾蘸取药液擦洗患侧头面部5—10分钟。最后,可将适量的热水兑人此药液中进行足浴。可在每晚睡前用药1次,连续用药7~10天为1个疗程。
面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药疗法,这是中医常用的面瘫的治疗方法之一。善于恢复、修复患者手术面部神经,对由于面部风寒导致的面瘫,有着独特的面瘫的治疗效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面瘫的治疗方法中最推荐的。
针灸疗法,在前期不能使用,但是在后期面瘫的治疗进行中适当介入治疗,这种面瘫的治疗方法会加快患者康复,针对颅内肿瘤、外伤、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引起的面瘫。
用民间验方治疗面瘫。例如,取生蓖麻子仁数粒,将该药去壳捣烂,敷在面部的牵正穴上。如左脸歪斜可贴在右脸的牵正穴上,如右脸歪斜可贴在左脸的牵正穴上。
同时,面瘫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外出、避免风寒、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温暖,要用温水洗脸、洗澡。
患者还应经常对着镜子练习各表情肌的动作,如皱眉、闭眼、鼓腮、撅嘴、露齿等。经常做这些动作,可以维持肌肉的紧张力,防止肌肉萎缩。
面瘫有哪些表现
瞬目运动:这是较为典型的症状,应该注意生活中有无此症状。仔细观察患者瞬目情况,可见双侧瞬目运动不对称。如让患者做瞬目运动,则轻度麻痹侧的瞬目运动缓慢且不完全是面瘫临床症状之一。
睫毛症:出现眉毛以及眼睛的症状,这也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要注意及时的治疗。让患者强力闭眼,正常人在强力闭眼时,睫毛多埋在上下眼脸之中。面瘫临床症状包括当患面瘫时,面瘫临床症状还有则睫毛外露,尤其是在轻度麻痹的情况下,用力闭双眼,开始睫毛不对称现象并不明显,但经过短暂时间之后,轻度麻痹侧的睫毛便慢慢显露出来,称为睫毛征阳性。
斜卵园口症:很多的患者的口,会出现歪斜的症状,可以作为判断依据。让患者张大口,轻度面神经麻痹时,患者口角下垂呈斜的卵园型口。中枢性神经麻痹时,此症不明显都是面瘫临床症状。
眼脸震颤现象:强力闭合双眼,检查者用力扳其闭合的上脸,此时感到一侧上脸有细微的肌肉挛缩性颤动现象,面瘫临床症状还有另一侧没有,这种现象存在,说明有轻度面瘫,并且周围性面瘫多见均是面瘫临床症状。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