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方剂

2019-10-20 │ 中药养生方剂 夏季养生方剂

治疗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药方剂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治疗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药方剂”,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这种疾病我们并不熟悉,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并不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这类症状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中医对这种病症的治疗很有研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中医方剂有哪些?

症状体征

1.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早期病症轻者仅有淋巴结的肿大、变硬和压痛,有时病人有自觉疼痛的症状,淋巴结的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移动度尚可。当炎症波及淋巴结包膜外时,结周出现蜂窝织炎,则肿胀弥散,周界不清,表面皮肤发红。

全身反应轻微或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此期常为患者所忽视而不能及时治疗,如能够及时治疗可以治愈或向慢性淋巴结炎转归。如未有效地控制,可迅速发展成为化脓性,局部疼痛加重,淋巴结化脓溶解。

脓肿破溃后,侵及周围软组织,形成广泛的肿胀,皮肤红肿,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不能移动。脓肿形成后,皮肤表面出现明显压痛点,表面皮肤软化,有凹陷性水肿,可扪及波动感。全身反应加重,高热,寒战,头痛,全身无力,食欲减退,小儿出现烦躁症状,白细胞数急剧上升,达(20~30)109/L以上,重者出现核左移。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颌周间隙蜂窝织炎、静脉炎、败血症,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临床上小儿的症状较成人更加严重,反应更加剧烈。

2.慢性淋巴结炎

主要表现为慢性增殖性炎症。也可以是急性化脓性炎症经有效控制后的转归过程。淋巴结肿大、变硬,大小不等,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良好,有轻度压痛,无明显全身症状。

慢性淋巴结炎可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有些病例在治愈后,因淋巴结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在肿大的淋巴结消退到一定程度后,仍有一定硬度,但无任何其他症状。此外,慢性淋巴结炎在遇到新的致病因子的侵袭或机体抵抗力突然下降时,可突然急性发作。

治疗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

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

治法

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名

痰毒煎。

组成

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

用法

上药头汁用水1500毫升煎沸后,文火熬15分钟,取汁,二汁加水500毫升开后,文火熬10分钟,取汁,将头二汁混合加糖30克,浓缩煎至100毫升。儿童1日3次,每次20毫升,成人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出处

夏涵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相关治方剂有了一定的了解,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的症状表现很明显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希望以上介绍的方剂能给大家带来相应的帮助。

扩展阅读

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中药方剂


急性淋巴结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的原因也有很多种,对于急性淋巴结炎我们有哪些中药方剂来对它进行治疗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急性淋巴结炎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以及它们的临床效果到底怎么样。

方名

七味新消丸。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淋巴结炎。

处方组成

人工牛黄3克、雄黄15克、公丁香30克、生乳香100克、生没药100克、活化蟾酥3克、麝香酮0.5克,制成微粒丸。成人每次服3克(约56粒),儿童服l克,用温开水送吞。还可用温开水或陈酒烊化后外涂患处。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化脓性淋巴结炎101例,显效46例,有效4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1%。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顾伯华等。

方名

金素膏。

功能主治

功能祛瘀解毒,活血消肿。主治急性淋巴结炎(未溃期),慢性淋巴结炎。

处方组成

雄黄、明矾、枯矾等分,研为细末,用凡士林油膏适量调匀成膏,用时将油膏置于纱布上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淋巴结炎42例,用药3-4天肿块全部消退而愈;治疗淋巴结核9例,用药5-10天内全行消退。

处方来源

徐逢春等。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急性淋巴结炎的相关方剂有了一定的了解,急性淋巴结炎是很常见的疾病,希望大家对这一类要提高警惕,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而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治疗化脓性乳腺炎中药方剂


化脓性乳腺炎这类病症我们并不陌生,这类病人并不少见,我们只知道是一种妇科疾病,对于它的临床表现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化脓性乳腺炎的相关知识以及它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

病理病因

①乳汁淤积。哺乳时未将乳汁吸净或乳头内陷妨碍哺乳。

②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细菌从裂口进入引起乳腺腺体感染;医院内病菌通过婴儿鼻咽部在哺乳时直接侵入乳腺管。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表现为产褥期发热,乳房局部肿胀疼痛,检查乳房发现界限不清肿块,明显触痛,表面皮肤红热;炎症继续发展,进而形成脓肿,腋下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症状体征

常表现为乳房内积乳脓肿,乳房内积乳脓肿可表现为局部疼痛与肿块,但常无局部的红、肿与搏动性疼痛,也无发热等全身表现;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病程进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阶段,病人可并发脓毒血症和菌血症。此时病人持续高热,而且面色潮红。可出现移动性脓肿;乳房瘘管脓肿形成期,脓肿可向内或向外破溃,形成皮肤破口和乳腺瘘管。

治疗化脓性乳腺炎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

热毒内盛。

治法

化痰开郁,散瘀解毒。

方名

栝蒌散。

组成

栝蒌实60克,败酱草15克,细辛15克,炮干姜15克,姜炙厚朴15克,炒桔梗15克,人参15克,防风15克。

用法

上为散,水煎服,不拘时候。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化脓性乳腺炎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化脓性乳腺炎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偏方验方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形成脓肿,因此需要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关键。那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结炎的偏方有什么呢?小儿急性淋巴结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是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内服法

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浙贝母12克,元参、夏枯草各10克,牡蛎20克,瓜蒌10克,皂刺10克,柴胡6克,陈皮5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4天。

外敷法

乳香10克,没药12克,川芎15克,蟾酥2克,川黄连10克,冰片3克。

将上药研末混匀用蜂蜜调成软膏,贴敷于病灶中心处,每3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熏洗法

荆芥、防风各15克,紫花地丁、黄柏、蒲公英、大枫子各30克,红花、牡丹皮、泽兰各20克,大黄15克,甘草10克。

将以上药物共为粗末,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汤,乘热熏洗或溻渍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病因

如急性淋巴管炎继续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病灶经淋巴管蔓延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就可引起急性淋巴结炎。

如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部淋巴结炎;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可以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结炎;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感染,引起颌下及颈部的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的致病菌常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早期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可活动;后期多个淋巴结粘连成硬块,不易推动。

此时表现皮肤常红、肿、压痛明显,并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形成脓肿。以颈、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多见。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中性多核细胞比例增加,有核左移现象。

2.细胞学检查

穿刺镜检淋巴细胞呈感染性改变。

结语:通过这里推荐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结炎的偏方,相信很多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及了解吧!那么,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就要在医师的建议下赶紧用以上的偏方进行治疗了!

治疗淋巴结炎的偏方


淋巴结炎是由淋巴结所属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累及淋巴结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如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部淋巴结炎;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可以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结炎;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感染,引起颌下及颈部的淋巴结炎。根据起病缓急、病程长短,淋巴结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淋巴结炎。

偏方1

牡蛎雪菜汤:牡蛎、雪菜、调味品各适量。将雪菜发开、洗净;牡蛎去壳、取肉。锅中放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葱、姜、椒、料酒、米醋等,再下雪菜、牡蛎煮熟后,食盐、味精调味服食。每日l-2剂,连续7--10天。可散结止痛。适用于淋巴结炎肿痛,质硬压痛等。

偏方2

牡蛎粥:牡蛎、大米、调味品各适量。将牡蛎去壳、取肉,洗净,切细。先取牡蛎壳水煎取汁,再用药汁与大米煮粥,待沸时下牡蛎肉,煮至熟时,下葱、姜、椒、料酒、米醋、食盐、味精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l^2剂,连续7---10天。可散结止痛。适用于淋巴结炎肿痛,质硬压痛等。

偏方3

芋头贝母粥:芋头50g,大米100g,贝母5g,白糖适量。将贝母研为细末备用。芋头择净,切为小块,大米淘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贝母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健脾胃,消瘰疬。适用于淋巴结炎肿痛,质硬压痛等。

偏方4

芋头海带粥:芋头50g,海带、大米各100g,调味品适量。将海带洗净,切细;芋头择净,切为小块。大米淘净,三者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食盐等调味品,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健脾消积。适用于淋巴结炎肿痛,质硬压痛等。

偏方5

淡莱豆芽汤:淡菜、海藻各50g,黄豆芽200g,调味品适量。把淡菜、海藻洗净,黄豆芽洗净去须根,姜切片,葱切段。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加入姜、葱爆香,加清水1000mL,武火烧沸,文火炖煮45分钟加盐即成。每日1次,连续7-10天。可健脾消积。适用于淋巴结炎肿痛,质硬压痛,大便秘结等。

结尾

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肿大的部位取决于感染的位置。喉和耳朵感染可能会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头部感染会使耳朵后的淋巴结肿大;手或手臂感染会使腋窝下淋巴结肿大;脚和腿部感染会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孩子最常见的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卫生和饮食健康。以上偏旁可以缓解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中药方剂


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有很多种,这种病症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它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但是有的时候不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原因。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方剂有哪些吧?又有哪些的临床表现呢?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亦是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儿童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易复发,并发症和后遗症多。耳镜检查、耳部触诊等辅助检查有助于确诊化脓性中耳炎。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为其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

婴幼儿不惧陈诉病痛的能力,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搔耳、摇头、哭闹不安。全身症状较重,发热,常伴有消化道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由于2岁以内小儿的岩鳞缝尚未闭合,中耳粘膜与硬脑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管联系,故中耳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影响邻近硬脑膜,出现脑膜刺激征。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中药方剂

银花合剂

银花藤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蜂房散

露蜂房30克,黄柏15克,枯矾6克,冰片3克。前2味置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2味,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内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每日2次。

知母散

知母(酒炒)3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小儿减半,每日1剂。

冰仁滴液

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干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绵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天。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相关方剂有了一定的了解,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有很多的方剂,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但是方剂我们一定要找专业人士确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随便的乱用。

​腹股沟淋巴结炎怎么治疗?


腹股沟淋巴结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人体疾病,现实之中受腹股沟淋巴结炎困扰的人还是非常多的。但是生活之中,有不少人因为对腹股沟淋巴结炎的不甚了解,所以很多时候通常也就错过了腹股沟淋巴结炎的最佳治疗时期。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治疗腹股沟淋巴结炎?

最常见的淋巴结炎就是腹股沟(大腿根儿)淋巴结炎。这种淋巴结炎绝大多数是患肢有破伤或其他感染。一般很容易找到最初的感染处,但此案没有找到明显的感染处——天气已冷,没有让患者脱裤子。淋巴结炎是因为细菌随着淋巴回流感染了淋巴结——淋巴结的责任是防止细菌等感染进入血液。故同样的情况还常见于腋窝。也可见于肘窝内侧,但那里的淋巴结较小,有时难发现。颌下和颈部淋巴结炎,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因为这时多注意全身反应,往往忽略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此种感染可以很严重——严重颌下脓肿在旧时是可以致命的,猩红热尤其容易继发此证。

西医治此类感染就是使用抗菌素——最多用青霉素类,大多效果很好。

中医治此证,最高的境界也是求消散于未成脓疡。所用药物的功效大多与抗菌素相同,如连翘、二花、公英、黄连、黄芩、黄柏、鼠粘子(即牛蒡子)、桔梗等。但又不完全一样——一般还要用两味活血理气药,如川芎、白芷、香附、陈皮等。假如感染形势严峻——大红、大肿、大痛、大热,就要改为集中清热解毒,常常还要用一两次大黄攻下。已经成脓,就有外治法。从来不作外科的人,读古书对这一部分很难读懂,必须有人带教学。中医治脓疡,最具特色的治法是托里排脓法或内托法——补益气血。不经常处理疮疡的人,也不大会真懂其道理因而不大会用。

由于抗菌素的普遍使用以及群众生活水平和卫生知识大大提高,目前很少见严重疮疡。

由上可知,腹股沟淋巴结炎的治疗方法虽然多,但是严格来说,还是采用中成药来医治的比较好。中成药治疗腹股沟淋巴结炎,不仅能够从本质上治愈这种疾病,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也不会有什么伤害。因此,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起腹股沟淋巴结炎这种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好。

颈淋巴结炎的治疗偏方


在脖子这个地方有一个淋巴结,它是血液转化的场所,对于淋巴结这种东邪,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的。如果颈淋巴结出现了发炎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血液循坏以及身体健康,所以面对颈淋巴结炎这种疾病的时候,患者应该要采用文章介绍的偏方去治疗,或者接受正规的治疗也可以。


偏方一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牛蒡于10克、荆芥10克、白芷10克、贝母15克、赤芍10克、瓜蒌20克、黄连10克。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lO克、黄芩10克。

肿块坚硬者,加丹参20克、皂刺10克、蒲公英30克。

偏方二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半夏10克、龙胆草10克、赤芍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夏枯草10克、枳壳10克。如脓成者,加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生大黄5克。

偏方三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方药:牛膝10克、苍术10克、黄柏12克、地丁30克、金银花20克、车前子(包)10克、滑石(包)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通草6克、赤茯苓15克、萆薛10克。如脓成者,加丹参20克、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偏方四

治法:益气和营敛疮。

方药:生黄芪2D克、白术12克、太子参18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木香4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山萸肉15克、牛膝10克、防风15克、五味子6克、麦冬10克。

关于文章介绍的这几种治疗颈淋巴结炎的治疗偏方,相信患者们应该知道如何利用文章介绍的偏方来治疗颈淋巴结炎了。只有患者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治疗颈淋巴结炎的偏方,才能够及时的在生活中控制颈淋巴结炎的恶化。

淋巴结炎的偏方


淋巴结炎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淋巴结炎,一种是慢性的淋巴结炎,淋巴结炎我们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只要大家积极的锻炼身体,并且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功能,这样我们就没那么容易被感染到,淋巴结炎如果出现,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偏方治疗。


淋巴结炎是由淋巴结所属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累及淋巴结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如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部淋巴结炎;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可以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结炎;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感染,引起颌下及颈部的淋巴结炎。根据起病缓急、病程长短,淋巴结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的偏方1

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白芷、丹参、赤芍、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加减:发于头颈部及上肢者加升麻9克;发于下肢者加龙胆草、牛膝各10克。

淋巴结炎的偏方2

连翘15克,金银花、陈皮、白芷、贝母、乳香、没药、天花粉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加减:发热重者加黄芩、黄柏各10克,黄连、桅子各6克;便秘者加大黄8克。

淋巴结炎的偏方3

取夏枯草、绿豆各30克。水煮取汁,加适量白糖,每日1剂,每日2次。

淋巴结炎的偏方4

用鲜蒲公英、鲜夏枯草各50克。水煮取汁,加适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每日2次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淋巴结炎,我们知道淋巴结炎有两种,淋巴结炎是可以预防的,淋巴结炎也可以医治,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民间的偏方来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炎如果出现恶化,我们还是建议到大医院去全面检查。

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治疗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尤为常见,这对孩子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反应。对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治疗方法有很多,所呈现出来的治疗效果也各有不同,人们也可以尝试用中医来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

1.治疗原则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小儿常见病症,主要症状就是小儿腹痛,少数病例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小儿肠炎症状,西医目前无特效方法,对症处理,部分医师使用抗菌素消炎,效果也不理想,腹痛反复发作。若病史比较典型,腹部压痛范围比较广泛,无腹肌紧张,可先行非手术治疗,静脉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热解毒剂。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如加重又难以与阑尾炎、Meckel憩室炎等疾病相鉴别时,仍宜剖腹探查,并将阑尾切除。

2.推拿

推拿对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还是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的。因为你没有叙述孩子的其他情况,我只能简单介绍几个穴位你来试着做做。或到当地医院小儿推拿科去看看。补脾经、揉板门、补肾经,清大肠经,清肝经,揉一窝蜂,运八卦,掐揉四横纹,摩腹,拿肚角,揉天枢,揉足三里,按揉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捏脊。同时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食物。

3.注意

患儿由于本病的病程较长,易于复发,治疗较慢,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患儿的饮食调护,减少饮食及化学性因素对肠道的刺激,防治肠道内毒素的产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治疗者及患儿家长严格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杜绝含有激素类等化学因素食物的摄入,控制好患儿的食谱,以清淡、易消化、低糖、维生素及植物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并郑重告诫禁食生冷、瓜果、饮料,如荔枝、草莓、樱桃、桂圆等水果的食用,及糖类、海鲜鱼腥肉食和油炸食物的摄入,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衍生它变。

化脓性中耳炎中药方


化脓性中耳炎常常耳内流黄水,耳鸣疼痛,口干口苦,小便黄溺。那么,这个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偏方又有什么?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是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化脓性中耳炎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化脓性中耳炎属于脾胃湿热,肝郁化火者,以此方加减可获良效。

处方

丹皮6克,山栀子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党参15克,滑石15克,苍术10克,木瓜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炒谷、麦芽各10克,连翘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疗程,一般连续服用2个疗程。

说明

此方适用于脾胃湿热,肝郁化火者,以耳内流黄水,耳鸣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为辨证要点。

本病治疗抓住肝、胆、脾三者的辨证关系,以清肝泻火,健脾渗湿,清热解毒为治疗之基本法则。

头痛者加白芷、细辛、羌活疏风止痛;口苦加黄连、山栀子清泻胃火;牙痛加生石膏、升麻升散脾胃伏火;口舌糜烂者加大黄、黄芩、黄连清胃泻火;泻泄加炒山药、炒白扁豆健脾化湿。

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

耳镜检查

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捶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即发展为鼓膜穿孔。穿孔一般开始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情节外耳导后,方见穿孔处有搏动亮点,实为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溶溃,形成大穿孔。

耳部触诊

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听力检查

多为传导性聋,少数病人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血液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结语:以上介绍的几种能够有效帮助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偏方以及这个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偏方的效果都还是蛮不错的,如果你也想通过偏方来帮助自己的身体排毒的话!以上推荐的几种偏方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赶紧按照以上的偏方试一试吧!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