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地黄汤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有着非常多的功效与作用。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八味地黄汤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八味地黄汤的相关知识吧!
八味地黄汤
【处方】
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
【功能主治】
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则头岑岑而欲卧。
【用法用量】
水煎服。10剂后,去川芎,加白芍、当归各5钱,再服20剂。
【各家论述】
六味汤为补精之圣药,肉桂为引火归经之神品,川芎治头痛之灵丹,能补血而走于巅顶,合而用之,所以奏功如响。
【摘录】
《辨证录》卷二。
八味地黄丸
【处方】
山茱萸、山药、丹皮、云苓各24克、泽泻15克、熟地24克、五味子15克、炙黄耆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
【用法用量】
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
《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大家对这个八味地黄汤的中药方剂一定也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和独到的了解了吧!没错哦!八味地黄汤的中药方剂就是有这么多的功效,没懂的话!就再看一遍哦!
知柏地黄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帮助治疗滋阴降火,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知柏地黄汤的中药方剂以及知柏地黄汤的处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对大家保健身体有所帮助,通过对知柏地黄汤的了解,保健好身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知柏地黄汤
【处方】
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去皮),丹皮9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主阴虚热盛。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医宗金鉴》。
知柏地黄丸
【处方】
知母40g、黄柏40g、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性状】
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苦。
【炮制】
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知柏地黄汤的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知柏地黄汤是一款难得中药方剂,对于身体保健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想要彻底治疗还请咨询专业医生,以此来保护身体。
应该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百合病,的确,这是一种很少见的病名。或许真的只有患过此病的人才熟悉它,主要的病症就是神志恍惚、精神不定。治疗百合病,这里推荐百合地黄汤中药方剂给大家,百合地黄汤的效果很好,来看百合地黄汤的用法!
别名
百合汤。
处方
百合7枚(擘),生地黄汁1升。
功能主治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
用法用量
百合汤(《伤寒全生集》卷四)。本方方名,《外台》引作百合生地黄汤。
各家论述
1、《千金方衍义》
百合病若不经发汗、吐、下,而血热自汗,用百合为君,安心补神,能去中热,利大小便,导涤痰积;但佐生地黄汁以凉血,血凉则热毒解而蕴结自行,故大便当去恶沫也。
2、《金匮要略心典》
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即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除之验也。
摘录
《金匮》卷上。
百合病
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故名百合病。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出处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食物疗法
百合鸡蛋糖水
百合30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先将百合煲熟,后加入鸡蛋和白糖,蛋熟即可服食
糯米小麦粥
糯米、小麦各50克,共煲成粥,加白糖调味服食。以上两方适用于各型百合病。
预防调护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患病应及早积极治疗。多向病人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说服、开导,以消除患者的疑虑或紧张。
结语:有关百合地黄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百合地黄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百合地黄汤能治疗百合病,对于这一病症,上述也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服用些百合地黄汤。
药物名称: 生地黄
药物别名: 酒壶花、山烟、山烟、山白菜。
英文名称: shengdihuang
药物说明: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主要成分: 暂无
性状特征: 暂无
功能主治: 1,清热凉血:适于血热证。 a.血分热盛,高热谵语,舌绛而干。 b.血热动血,吐衄,尿血,崩漏。 c.热病后期,津伤发热,及阴虚内热者。 2,养阴生津:适于津液亏损证。 a.热病伤阴,口干口渴,舌红无苔。 b.内热消渴,烦渴多饮,配伍养阴药。 c.热伤阴液,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10-30g 鲜品加倍。
不良反应: 暂无
注意事项: 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者不宜使用。
白虎加青萍地黄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清润肠胃,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虎加青萍地黄汤的中药方剂以及白虎加青萍地黄汤的处方和功能主治,赶紧来看看吧!
白虎加青萍地黄汤
【处方】
浮萍3钱,生地3钱,石膏2钱,知母1钱,甘草1钱(生),粳米半杯。
【功能主治】
清润肠胃,凉泄心肺,而透发甚表。主温疫热邪传府,表证未解者。
【用法用量】
流水煎半杯,热服。
【摘录】
《四圣悬枢》卷四。
白豆蔻汤
【处方】
白豆蔻(去皮)1两,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焙干)1两,槟榔(锉)1两,丁香1两,甘草(炙锉)1两,青橘皮(去白,切,焙)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胃虚气寒,饮食无味,呕吐冷痰,噫时闻食气。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大家对这个白虎加青萍地黄汤一定也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和独到的了解了吧!没错哦!白虎加青萍地黄汤的中药方剂就是有这么多的功效,没懂的话!就再看一遍哦!
女性的身体相对男性来说,还是偏脆弱点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女性,很容易患上妇科疾病!今日小编介绍一个中药方剂,是可以治疗妇人任脉不足、湿热侵注等症状的。这个方子就是易黄汤方剂,易黄汤的处方下面就介绍给大家!
【方剂名称】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方剂歌诀】
易黄白果与芡实,车前黄柏加薯蓣,能消带下稠粘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组成配方】
山药30克(炒)、芡实30克(炒)、黄柏6克(盐水炒)、车前子3克(酒炒)、白果10枚(碎)。
【功用】
固肾止带,清热去湿。
【功能主治】
妇人任脉不足,湿热侵注,致患黄带,带下粘稠量多,色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舌质红,苔黄腻。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宫颈炎、阴道炎等属肾虚湿热下注者。
方剂论述
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于用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与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治肾虚湿热带下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湿甚者,加土茯苓、薏苡仁以祛湿;热甚者,可加苦参、败酱草、蒲公英以清热解毒;带下不止,再加鸡冠花、墓头回以止带。
3.本方现代常用于宫颈炎、阴道炎等属肾虚湿热下注者。
结语:女性妇科疾病容易患,在各种办法用过之后还是没有效果的朋友可以试试中药调理。小编上述介绍的易黄汤中药方子就是治疗女性妇科疾病的良方,即使身体很好的人,也可以开些中药滋补身体。希望大家都能健康生活!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