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养生

2019-10-20 │ 针灸养生 养生针灸

中医针灸养生 平衡针灸的疗法及其特点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医针灸养生 平衡针灸的疗法及其特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衡针灸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针灸调节大脑中枢系统的平衡,达到对各脏器生理功能修复的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是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调控下,依靠病人自我修复的现代针灸学。那么平衡针灸疗法有哪些呢?下面专家为你详解,一起来看看。

平衡针灸是什么

平衡针灸学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神经通路至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靶向病变部位的应急性调整,达到机体恢复新的平衡。

平衡针灸疗法

平衡针灸持针采取酒精棉球固定针体法,取穴遵守特异性取穴原则,如感冒穴、过敏穴、降压穴等;区域性取穴原则,如腰痛穴、腹痛穴、颈痛穴、胸痛穴等;交叉性取穴原则,如偏瘫穴、肩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肘痛穴、踝痛穴、腕痛穴等;对应性取穴原则:如乳腺穴等。

平衡针灸的针刺手法多样,因人因病而宜,如提插针刺法,主要针对肩痛穴、降压穴、降脂穴;一步到位针刺法,适于进针1寸之内的平衡穴位,如牙痛穴;两步到位针刺法,适于进针2寸之内的平衡穴位,如头痛穴;三步到位针刺法:适于进针3寸之内的平衡穴位,如升提穴。如对小儿患者用飞针法,即快速点刺法;对成年人患者用速刺法,即快速针刺法,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

将针刺穴位后患者的感觉进行分类,如针刺肩痛穴、降脂穴的触电式针感;针刺降压穴、踝痛穴的放射性针感;针刺胃痛穴的强化性针感,亦称混合性针感等。

专家在外周神经上发明了大脑中枢调控下的38个平衡穴位,可治疗临床多种疾病。中枢镇痛平衡穴位有位于上肢的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位于下肢的肩痛穴、肘痛穴、腕痛穴;位于前额的腰痛穴;位于手部的颈痛穴;位于脚趾的头痛穴、明目穴;位于下颌的胃痛穴;位于前臂的胸痛穴;位于下肢的腹痛穴。中枢调控五脏平衡穴位:心病穴、肝病穴、脾病穴、肺病穴、肾病穴。五官平衡穴位:明目穴、耳聋穴、鼻炎穴、牙痛穴、咽痛穴。

另外还有急救平衡穴位:急救穴、醒脑穴、过敏穴、偏瘫穴、面瘫穴;三高平衡穴位: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妇科平衡穴位:乳腺穴、痛经穴、宫病穴;增强免疫平衡穴位:升提穴;促进代谢平衡穴位:痤疮穴、痔疮穴;调节心理平衡穴位:调神穴;解除不良信息平衡穴位:癫痫穴、指麻穴;调节睡眠平衡穴位:失眠穴。

专家介绍,这些穴位不但部位安全,而且针刺手法方法安全。比如在针刺患者时最为常见的副作用是晕针,而采用平衡针灸治疗,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所以患者来不及晕针,针体就已迅速退出。

离穴不离经

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要求的是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穴名

穴位名称通俗易懂。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如治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

安全

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不易晕针。平衡穴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不会刺伤脏器。

平衡针必须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3秒钟90%以上病人即可见效,尤其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年龄小、体质好的病人治疗效果良好,而且价格低廉,一个人治疗成本投入就是一根针,加一个棉球,是一项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易学实用的治疗技术,已被列为国家973项目、卫生部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平衡针灸的特点

自身平衡

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通过针灸来调整、完善、修复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

系统平衡

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

单穴疗法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 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

快速针刺

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慢性疾病、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给予留针。

即时效应

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

针感效应

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

Ys630.com相关知识

中医平衡针灸是什么


中医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的针灸技术占据着半边天,不断的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为人们排忧解难,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技术进一步得到好转,那么中医平衡针灸是什么呢?它也属于中医技术中的一种,但是对人们的要求也比较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平衡针灸是什么呢?

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 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

阴阳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维持着正常的阴阳动态平衡祖国医学早在《 内经》 中就有“脏腑相关”、‘形神合一”、“人体小天地”等论述,这就构成了人体自身的整体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破环了阴阳动态平衡所形成的病理过程,必然会出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整体反应原理人体各个渐部的病变实际上是整体病变的一个局部表现因为人体的体表与体内,脏与腑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根据体表的各种变化,从中探索和掌握体内的病理变化,然后进行相应的平衡治疗平衡针灸学就是将病理过程的形成和悄失归结为把平衡失调达到重新恢复平衡的功能动态变化。

神经交叉

神经系统包括了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是调节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最高组织结构,在功能和形态上是完全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整体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两者在机能上互相协调,相互依赖共同完成人体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冲动和管理对侧肢体的运动.平衡针灸学主要取决于神经交叉支配原理和神经反馈信息原理,达到机体的自身调整、完善、修复、自我治愈疾病的目的。

生物全息

生物全息学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1 980 年创立的一个生物学新学科。它的贡献揭示了一个与经络对等的一种穴位分布的普遍规律― 即穴位分布的全息律,因为“生物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休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身体任何部分都是整体的全息单位,部分等于整体,在人体分布的全息律与经络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交错着支配穴位的分布在结构上互相联系,功能上互相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效应这就是作者运用全息针刺疗法达到整体平衡消除疾病的方法之一。

经络

经络是内连五脏六腑,外连肢节百骸,贯穿上下左右,沟通表里内外,将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休‘使机体保持着协调统一,同时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传递信息的功能。通过人体的经络系统― 即为现代医学的信息系统,达到阴阳动态平衡,取穴原则多为交叉取穴、远道取穴、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此源于《 内经》 的巨刺针法,远道刺法与缪刺法。

中医平衡针灸虽然对于一些不懂针灸的人来说比较陌生,但是很多医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烂熟于心,如果你需要进行针灸的话,最好是选择比较正规的医院比较好,不要因为一些原因而盲目的选择了小医院或者不是太正规的医院,这样带来的结果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中医针灸放血疗法


导读:中医针灸现已被用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了。但是对于中医针灸的放血疗法,你了解吗?如果你不了解的话,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的解说吧!

全面认识传统针灸的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这个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等病症。

相传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

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

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

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1、针具的选择

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躯干部位放血。

细针长5~7厘米,针柄直径1毫米,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

小眉刀:长7~10厘米,刀刃长1厘米,十分锋利。

临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缝衣针、注射针头、瓷片、刮脸刀片等代替。

2、操作步骤

第一步,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第二步,依不同的方法进行。

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

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黏液。

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地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

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黏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第三步,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做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3、放血疗法的禁忌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针灸治疗高血压,有很多穴位可扎

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多在遗传因素基础上因长期精神刺激、情绪波动使高级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继发性高血压病多由泌尿系疾患、颅内疾患及内分泌疾患引起。

高血压属中医头痛、眩晕等症范畴。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上扰头目,头痛头晕;肝喜条达,郁易化火,肝阴耗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素体脾虚。

或饮食不节,更伤脾胃;或忧思劳倦,脾阳不振,水湿内停,积聚成痰,痰阻中焦,清阳不升,头目眩晕,发为本病。

用针灸治高血压的常用穴位有:大椎、肩井、肺俞、梁门、太阳、风池、涌泉、三阴交、太溪、太冲、足三里、曲池、中院、丰隆、百会、气海等穴。

中医支招针灸养生 五种体质的针灸疗法


针灸是一种健康的中医疗法,很多人都喜欢采用针灸的方式来进行养生。然而,并非所有的人群都适合采用针灸的方法来养生。那么,哪些体质可以进行针灸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脾肺两虚型体质

天气已经转暖,但依然怕冷,经常手脚冰凉。即使生活习惯良好,运动规律,但体重还是上升。这很可能是由于先天性不足所造成的脾肺两虚。中医认为肺主水,当肺脏功能不佳,体内的水气化效果不佳,淤积于体内,就会导致瘦身屡战屡败。专家解惑:瘦身秘诀在于健脾润肺,改善水在体内的气化,从根本上解决瘦身问题。

A、食疗法-以内养外轻体重

食疗法减重、强身完美兼顾,保持身体良性循环,提升肺部功能。银耳莲子羹最好能出现在晚餐后的甜品单中,可以补肺固表、益气健脾,润肺化痰。让水在体内进行良性的气化,体重自然也会有效控制。

B、足浴法-由下至上润脾脏

足底穴位丰富,而涌泉穴可以有效刺激肾经畅通,提高肺脏功能,调节脾肺虚弱的问题,从根本上清除瘦身障碍。买一个檀木足浴盆,放入薰衣草精油或者天山藏红花足浴盐,对足底各穴位进行刺激时能让肺脏强壮,并加速身体脂肪代谢。

二、肝郁气滞型体质

气血在体内郁滞也造成体重上升。肝郁气滞体质的女性不仅受到体重问题困扰,还经常月经不调、心情焦躁、失眠。专家解惑:活血化淤,舒肝理气是必需之选,肝经疏通,心情放松,体重自然回落。

A、推拿法-由表及里加速脂肪分解

推拿法沿肝经的走向进行特定手法按摩,减少脂肪聚集,加速脂肪分解。并且通过对肝经的推拿,调节阴阳,有效疏通肝经经络,从而提高肝脏机能,并改善肝郁气滞的体质特质,从而阻断体重上升的根源。

B、心理疏导法-心灵瘦身体轻盈

这类女性脾气较大,易暴饮暴食,可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内心焦灼状态,避免过度饮食。最佳自我心理疏导法是深呼吸,紧张时让自己静下来,保持匀速深呼吸,在较短时间内舒缓情绪,可以辅助肝脏的疏通。

三、胃热湿阻型体质

这类女性食欲大大的好,常有饥饿感。吃得多、吸收多,排出的却很少,容易让身材变形。减轻胃热,降低食欲。食量减小,脂肪当然也会逐渐老去。

五、阳虚内热型体质

阳虚内热造成体内生津不足,即体内缺乏水汽,过多热量积攒于体内,加速脂肪囤积。表现为手脚总是出汗,经常出现口干现象,即使不画彩妆也经常面色绯红。专家解惑:补水,加速体液循环,燃烧脂肪。

A、营养法-补阳去热减体重

春日养阳,在阳春之际多服用补充营养的美食,如羊肉、狗肉、鸡肉,提升体内阳气。营养法瘦身不仅仅在于吃,还要吸收阳光的营养成分,这样,人体吸收营养之精华,配合天地阳旺之时,改善阳虚体质,驱散内热,补足生津,以达到瘦身的目的。

B、耳针法-点穴还原身材S形

耳针减肥早已被大家熟知,它也是阳虚内热体质的最佳之选。因为耳朵上分布着内分泌穴、梁门穴、渴点穴,用耳针点穴,可调节内分泌,解决体内生津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瘦身的效果。

四、脾虚湿阻型体质

脾虚湿阻型体质胃口并不好,但体重却只增不减,且出现舌苔重、大便稀的症状,这也许就是由脾虚湿阻型体质导致的。脾脏功能不佳,脾的运化功能差,不能祛痰化湿,导致湿气大量存于体内,体重不断上升。专家解惑:瘦身根本在于健脾行气。提高身体的化湿功能,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

A、针灸法-疏通经络中降低体重

针灸对脾虚湿阻型体质非常有效,疏通不同穴位(如丰隆穴、三阳穴、内关穴)来疏通经络,调节内分泌和肌体平衡,有效提升脾脏的除湿功能,另外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让健康瘦身达到由内而外的调理。

B、运动法-活络气血促进脂肪燃烧

这种体质的女性,运动意识一般都很弱,是不折不扣的御宅族,这也造成大量湿气与热量在体内聚集,因此运动法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每天清晨先慢走3分钟,让整个身体舒缓下来,再进行3分钟的急速走。如此交替15分钟,加速体内气血循环,可改善脾虚,加速脂肪燃烧,减轻体重。

平衡针灸疗法 竟有这些优点


平衡针灸疗法是一种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而且拥有诸多有效特点,比如自身平衡、系统平衡、单穴疗法、快速针刺、即时效应、针感效应、离穴不离经、穴名、安全等,能够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1、自身平衡

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通过针灸来调整、完善、修复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

2、系统平衡

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

3、单穴疗法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 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

4、快速针刺

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慢性疾病、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给予留针。

5、即时效应

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

6、针感效应

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

7、离穴不离经

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要求的是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8、穴名

穴位名称通俗易懂。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如治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

9、安全

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

a、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不易晕针。

b、平衡穴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不会刺伤脏器。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


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

所谓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此种养生方法,就是针刺保健。针刺保健与针刺治病的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点不同,针刺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刺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也正因为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反映在选穴、用针上亦有一定差异。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

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平衡针灸的效果好吗


 

 

  身体发生疾病之后,西医治疗主要是以控制疾病为主。中医治疗疾病的时候主要是以采用对症的药物彻底根治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的时候还有很多的手段可以使用,比如针灸、按摩、拔罐等。这些方法都能很好的起到治疗的效果。现在出现一种平衡针灸的治疗方法。现在我们就说介绍一下这种治疗方法。

  平衡针灸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针灸调节大脑中枢系统的平衡,达到对各脏器生理功能修复的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是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调控下,依靠病人自我修复的现代针灸学。

   这个其实说简单的,就是针对人体每个特定的部位,只要是出现了任何的问题,就可以直接对其相对应的部位进行针灸,就可以减轻人体的痛苦,在实在的临床操作实践中选定看38个特定的穴位。它和一般传统的针灸是有很大的额差别的,而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快捷。它可以治疗身体出现的很多问题:包括常见的头痛,肩周炎,糖尿病,高血压等还有一些疑难杂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通过针灸来调整、完善、修复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

  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

  治疗疾病的时候不管是西医治疗的方法,还是中医的治疗方法。都是要以减少病人的痛苦感为治疗疾病的原则。在不影响这个原则的情况下,使用对症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就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让病人的痛苦感降低的最小。就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疗法针灸作用


现在有好多的人都热衷中医疗法针灸,不知道有什么作用及优点啊?我妈妈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中了,每天都要去做中医的针灸,刚开始我就有些反对,总觉得没有病,做什么针灸啊。一点用处都没有。妈妈做了一段时候后自己就感觉身体有些变化。在那里耳熏目染的知道了好多这方法的知识,下面就是妈妈给我讲的关于这些方面的知识。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的优点: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上面的内容是妈妈所知道的关于中医疗法针灸的介绍,她的介绍让我知道了中医不像西医,身体出现了状况才能医治,而中医的针灸是起了一个调理的作用,见效要慢些,但是没有副作用,就是在给慢慢的调理身体,让身体渐渐的处于健康的状态。这些你知道吗?

针灸中医养生的作用


我的肩膀最近有些不舒服,朋友就建议我去做针灸中医养生,到了中医馆才发现,现在做针灸养生的特别的多,就像我这样有外在毛病的人特别的少,没有外在毛病的人都是来调理身体的,在中医馆这几天也让我知道了好多中医针灸的禁忌,有哪些部位是不能直接针灸的。还有中医针灸的作用,我都知道了好多,马上就先大家说说作用啊。

调和阴阳

人体疾病的发生,基本上都是人体的阴阳失调,导致阴盛阳衰或者是阳盛阴衰。

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例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阳热偏盛,治宜清胃泻火,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内庭,针刺泻法。

扶正祛邪

疾病的产生,就是正气和邪气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气压过正气就会生病了,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和腧穴配伍来实现的。 在刺灸方面,针刺补法和针灸都有扶正的作用;反之,针刺泻法和刺血疗法都有祛邪的作用。

疏通经络

经络系统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静脉阻塞,气血闭阻,则会或滞或瘀,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疾病丛生,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

介绍了针灸中医养生的作用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针灸中医好处真的有好多数都数不过来,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可以针灸的,就像平时喝酒和吃饱饭或者饥饿的时候都是不可以的。最重要的就是女性生理期的时候就更不能针灸了,祝你身体健康。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