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并不陌生,因为卫生纸几乎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不过我们当中许多的人都对卫生纸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以为卫生纸只要“白点、软点、厚点”,质量就好。其实不然,卫生纸中含有诸多不卫生的因素。
(1)颜色过白:有些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提高纸的白度,在生产中一是使用荧光增白剂,而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具有致癌作用的复合有机化合物;二是使用大量的漂白粉,造成纸的内部纤维被严重破坏,纸的拉力特别小,没有劲,使用数量明显增加。
(2)加滑石粉:有的生产单位为降低成本,在卫生纸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滑石粉,为了提高滑石粉的留着率同时加入淀粉,造成卫生纸重量沉,外观体积小,价格便宜但非常不好用。
(3)有异味:有的厂家生产卫生纸应用的原料主要是麦草和三级生活废纸,细菌严重超标,不得不使用大量化学药品进行消毒,但不论采用什么措施也清除不掉纸中的异味,消费者使用以后会引起多种疾病。
(4)进行膨化:有的厂家为增加纸的体积,像爆米花一样在原料中加入大量膨化剂,生产的卫生纸体积特别大,给消费者造成一种假象——“此种卫生纸数量多,又柔软”,但使用起来效果特别差,拉力非常小,几乎没有吸水性。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卫生纸”时,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四看”:①看产品包装:是否标明卫生许可证号及厂址、邮编、联系电话,有无执行标准等;②看色泽:纯木浆因为无任何添加剂,颜色为自然的象牙白,纹理相对均匀;
③看耐力强度:纯木浆纸纤维长,拉力大,韧性好,不易断;而质量差的劣质纸有不规则的小洞和掉粉;④看火烧的结果:好的卫生纸经燃烧后呈白灰状,而劣质卫生纸燃烧后呈黑灰状。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认为卫生纸是消过毒的,因而把普通卫生纸也用于擦餐具、水果,甚至给小孩擦嘴。君不见一些饭店将普通卫生纸堂而皇之地放置在餐桌上吗?
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许多卫生纸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含有大量细菌,并不卫生。只有经过严格消毒的高级卫生纸或餐巾纸,才是卫生的。如果你对卫生纸的消毒质量有疑虑,可把纸放在阳光下晒1小时再使用。
在生活中,常有一些貌似卫生而实际不卫生的习惯和行为,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可大多没引起人们的重视。日常一些貌似卫生的做法其实很不卫生。
用白纸或报纸包食物
一些人,甚至一些食品店,爱使用白纸来包食品。一张白纸,以为是干干净净的,而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仍含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那些不卫生的习惯
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在56以下。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或擦脸
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街头巷尾所卖的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并不好,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也在摆放过程中被污染。用这样的卫生纸来擦拭碗筷或水果,并不能将物品擦拭干净,反在用卫生纸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细菌。
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
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用自来水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使用,无需用干毛巾再擦。
那些不卫生的习惯
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
一些家庭主妇将变质的食物高温高压煮过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而医学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非常耐高温,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加压来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把水果烂的部分剜掉再吃
有些人吃水果时,碰到水果烂了一部分,就把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以为这样就卫生了。然而,研究微生物学的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了,还是扔掉为好。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慢慢地适应,产生耐药性,这就等于药物牙膏起不到作用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更换牙膏。
废日光灯管晾毛巾
日光灯管内含有水银、荧光粉及少量氨气等有毒物质。有的家庭用废日光灯管晾毛巾、手帕,以为干净、卫生。殊不知在受潮的情况下,如果灯管两端被侵蚀或灯管本身有小裂缝,管内的各种有害物质就会逐渐渗出。尤其在气温较高时,汞的渗出更多,可污染毛巾、手帕,危害人体健康。若这些有害物质直接进入人眼睛,可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因此,应及时处理掉废日光灯管,不要留作他用。
那些不卫生的习惯
警惕食物的变质表达
食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变质了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当食物表达出来一些异常的性状,很有可能是这些食物的品质已经下降甚至变质了,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些食物。
表达1:酸奶变酸
解读:乳酸菌迅速繁殖,但活力下降
酸奶的酸度是有限度的,如果酸奶在储存、物流过程中脱离了冷链,如被搁置在室温或者户外环境下,乳酸菌会迅速繁殖而导致酸奶酸度增加,并且超出可接受范围,这样的酸奶口感会很酸,而且乳酸菌活力下降,乳蛋白变性程度增加,不利于人体吸收,也不利于肠胃健康。保存越久,酸奶的品质越难保证,所以,酸奶不要一次性买很多,尽量现买现喝。
那些不卫生的习惯
表达2:土豆切开后变褐、鲜榨果汁变色
解读:发生酶促褐变,损失维生素C
果蔬和薯类食物中天生存在酚氧化酶,同时还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物质,它们如果碰到一起,再加上氧气,就会发生酶促褐变,即酚氧化酶催化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色的醌类物质。这些醌类物质能够相互聚合,使颜色越来越深。这个过程中虽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但褐变后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下降,并且还伴随着维生素C的损失。要想避免此反应,榨果汁前应该先用沸水烫一下原料,使酚氧化酶失活,或者榨汁时加一片维生素C,土豆、藕片或山药切后如果不能马上烹调,应该放入滴了醋的水里。
表达3:烤肉产生棕红色、烤馒头变黄
解读:发生美拉德反应,可能产生致癌物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经过120℃以上高温烹制后,颜色会发黄发褐,同时释放出诱人的香气,这个反应叫美拉德反应。比如红烧肉、烤鸭、烤面包、烙饼、油炸各种烹调后颜色变深发褐的处理,几乎都促进美拉德反应。丙烯酰胺(一种致癌物)是这个反应的一个副产物,它本身和香气无关,也没有颜色,但一般来说,食物加热后颜色越深重,香味越浓郁,丙烯酰胺含量也会越高。因此,馒头片、面包片不要烤到太黄的程度,尽量少吃烤制、煎炸、膨化的薯类制品,如炸薯片等。
那些不卫生的习惯
表达4:紫甘蓝焯水变蓝
解读:花青素遇碱变蓝,稳定性下降
草莓、紫甘蓝、紫薯、紫米等食物富含花青素,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花青素的特点是,在酸性下呈红色,碱性下通常会变蓝,中间还可能有紫色、绿色等过渡色,而北方的水一般呈弱碱性。这些变色都很正常,可以放心食用,但一般来说,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相对较好,比如稍微加点醋,紫甘蓝颜色会更红艳。
表达5:绿叶菜炒后变黄
解读:叶绿素脱镁,损失镁
绿色蔬菜之所以呈现绿色,多数归功于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当光线照射在叶绿素上,含镁离子的卟啉(叶绿素中的一种化合物)会让其他颜色的光有来无回,只让绿色光反射回去。但加热过程中,叶绿素非常不稳定。研究证明,醋中的乙酸(醋酸)会破坏叶绿素的结构,将叶绿素变成脱镁叶绿素,蔬菜会迅速变成黄褐色。因此,炒绿叶菜要少加醋或不加。
那些不卫生的习惯
表达6:醋长白毛
解读:毛霉产生的霉花浮膜,可能含其他致病菌
醋里长的白毛很可能是毛霉产生的霉花浮膜,毛霉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如果醋长白毛单纯是毛霉引起的,去除霉花浮膜继续吃不会有多大问题。但空气中还有别的致病菌,如果也在醋中繁殖,可能会带来健康威胁,因此,长了白毛的醋最好不要继续食用。
白纸包食品
有些白纸在生产过程中被添加了漂白剂,而漂白剂在与食品接触后会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极易对食品造成污染。
卫生纸擦拭餐具
质检部门抽查结果发现,许多种类的卫生纸都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含有大量的细菌,很容易粘附在擦拭的物体上。只有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高级餐巾纸才符合卫生标准。
餐桌上铺塑料布
餐桌上铺塑料布虽然美观,但容易累积灰尘和细菌等。而且有些塑料布是由有毒的氯乙烯树脂制成的,餐具和食物长期与塑料布接触,会沾染有害物质,从而引发许多疾病。
用纱罩罩食物防蝇
不少家庭习惯把纱罩罩在食物上,这样虽然能防止苍蝇直接落到食物上,但苍蝇停留在纱罩上仍会留下带有病菌的虫卵,这些虫卵极易从纱孔中落下而污染食物。
用毛巾擦餐具
我国城市所用自来水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用自来水冲洗过的餐具及水果基本上是洁净的,不用再擦。而毛巾上往往存有许多病菌,用毛巾再擦干反而会造成二次污染。
烂水果剜掉再吃
有些人以为把水果烂掉的地方剜掉,剩下的部分就可以吃了。其实烂掉部分的细菌和微生物已经大量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起床就叠被
人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汗液。起床后马上把被子叠起来,汗液留在被子里,时间一长,不仅会有汗臭味,还会影响睡眠的舒适度,并给病原体创造生存环境。正确的方法是在起床后先把被子翻过来,摊晾10分钟再叠,最好每周晾晒一次。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慢慢地对其适应,从而产生耐药性。
医学界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如果刷牙后漱口不彻底,就会摄入牙膏残液。而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牙膏,不论其用料异同,在配方中都含有摩擦剂、发泡剂、温化剂、稠化剂、调味剂、防腐剂等,有些牙膏还含有氟化剂等。这些用剂中含有磷酸盐、碳酸钙、碳酸镁等化学物质,可能会引起局部性胃肠炎等疾病。
另外年幼的儿童抵抗力差,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口腔黏膜特别娇嫩,使用刺激性较强的牙膏会损伤儿童的口腔,再加上儿童不善于漱口清除牙膏残液,如果牙膏残液中过多的化学成分滞留在体内,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儿童漱口最好不用牙膏。
使用药物牙膏可以使一些牙病得到治疗。但是,若不对症选用药物牙膏,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还会有副作用。药物牙膏虽对一些口腔疾病有疗效,但并不能包治所有的口腔疾病。如果长期使用抗菌消炎类药物牙膏,会在杀灭细菌的同时将口腔中的正常细菌也杀灭了,使口腔产生新的疾患;许多药物牙膏中含有生物碱和刺激性物质,长期使用会损害口腔黏膜,使口腔、牙龈、舌头、口唇、咽喉等处发炎;有些带有苦辣味的药物牙膏长期使用会使人胃肠不适;有些药物牙膏含有一定量的色素,长期使用,可使牙齿失去光泽。因而家庭要经常换用不同品牌的牙膏。
核心提示:你关注过你的枕头的卫生吗?枕头是我们每日的睡眠“必需品”,它可以让我们甜睡一整晚。但有时候也会让我们彻夜难眠,甚至会引发各种疾病哦!今天小编要为大家揭晓枕头中的奥秘。
枕头中最常见的曲霉菌最有可能引发疾病。曲霉菌是导致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病人死亡的一个主要的传染因素。而且对于患有哮喘病的成年人来说,这种真菌也会使他们的病情恶化。研究人员对枕头里的材料取样研究后发现,在人们使用的枕头里含有大量的真菌,每一克枕头材料里就有几千个真菌孢子,平均每只枕头里含有100万个以上的真菌孢子。
研究人员在每个枕头里都发现了大量真菌孢子,每个样品里的孢子又分为4到16个不同的种类。尤其是在化纤枕头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更多的真菌。在显微镜下,化纤枕头里的菌类尤其明显。这些不同种类的真菌通常是在潮湿的墙壁或淋浴间里被发现。
曲霉菌
曲霉菌是一种很常见的菌类,它们随空气游走,在地窖、家庭花盆、肥料、电脑等也经常发现。曲霉菌引发的曲霉病主要出现在肺和窦道处,但也可能扩散到大脑等其他器官,而且在其他的病人中传染越来越普遍。
免疫功能下降的病人,例如做了移植手术的病人,艾滋病人和接受类固醇治疗的病人也会感染这种危及生命的曲霉菌肺炎和鼻窦炎。所幸的是,欧洲国家医院里的枕头用塑料膜包裹,所以不可能在医院出现感染的情况,但是,病人出院后,家里的枕头可能是旧的,并且感染了真菌,那么病人就有感染的危险。
曲霉菌也能导致哮喘病恶化,特别是患哮喘病多年的成年病人,并能引起有过敏倾向病人的过敏性鼻窦炎。在床上经常接触真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真菌可进入肺结核造成的肺洞中,让你体质下降和肺出血。它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动植物疾病。
有专家说:“新发现对于人们有着潜在的重要意义:它对于肺部患过敏性疾病和免疫系统遭到破坏的人,特别是对于那些出院回家的人尤为重要。”
还有专家补充说:“既然病人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并且他们的呼吸系统近距离接触滋生大量真菌的枕头,这些发现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哮喘病人和鼻窦炎病人更加重要。”
延伸阅读:什么样的枕头易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枕头太低,同样会使颈椎部位处于不利状态,导致胸锁乳突肌紧张,达不到应有的消除疲劳的目的。
如果枕头太硬,会使头部肌肉紧张,并严重影响全身肌肉的放松。
如果枕头太软,会导致颈部呈后伸状,颈部的过度牵拉,将造成喉部肌肉紧张,容易加重打鼾。
温馨提示:人睡觉时理想的枕头高度,成人一般以6-8厘米为宜,或等于人体一侧肩宽的尺寸。枕头的枕心材料要有柔软感和富有较好的弹性、透气性、防潮性、吸湿性等。荞麦皮、羽毛和羽绒的混合材料、木棉等等,都是较好的用料,棉和草药也可。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