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冬尽春来,万物复苏,春天悄然而至。在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东北地区都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民间一句古话,其实也是一条养生保健谚语。因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适当春捂,能养生防病。
初春天气变化无常,极有可能引发感冒。上年纪的人还易患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这个季节还易受到冻结肩等病的偷袭。只有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才可解除春捂的束缚。
为何春捂---初春之阳难御春寒
中医理论认为天人合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与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人和大自然只有实现和谐、同步、交融,才能健康长寿。一年四季,大自然的阳气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此循环往复,经久不息。春天万物生气勃勃,像早上初升的太阳一样,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蓬勃舒发。初生之阳如刚萌芽的幼苗,难以抵御早春严寒,所以人们要想办法使之去寒就温,对应养生的要求即需春捂,只有这样阳气才能不断生发,才能与自然界上升之阳气相合,才会有夏季阳气盛满的葳蕤景象。
北方的初春气温更是瞬息万变。故早春需捂,遇冷不可强忍,务必及时添加衣物,遇热不得急脱衣服,以助阳气的升发。
古人有寒从脚下起之论,故养生主张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即加强腿脚的保暖。上身衣服略减无妨,但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宁可穿得厚实一些、暖和一点。背部保暖也十分关键,古人有春不露背的说法。
量体着衣,各得所宜。孙志新指出,身体虚弱的老年人,一旦衣不得体,感受风寒,极易引发宿疾、陈病,经久难愈。衣服减得太快,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的情况;若女性急于脱下冬衣穿上靓衫,一天到晚都身着单薄的裙装,易致肢体关节疼痛等病症;尤其是小儿不耐寒冷,应以保暖为原则。孙志新告诫,人们一定要顺应天气变化,结合个人禀赋强弱,增减随天,一般是早晚增衣,中午减衣,为身体做好防护。
春捂适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来说,日夜温差大于8℃时要春捂。此外,冷空气过去后,气温逐渐回升,也别急着减衣,应至少再捂7天,身体才能适应。
春捂也有限度,如果捂时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就早点儿换装。每人体质不同,体内阴阳状态并不一致,所以春捂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假如体质阳气偏盛,春天自身阳气足以与自然界相合,可适当少捂几天。如果一味追求春捂,使体内偏盛的阳气更亢盛,容易患温热之病。另外,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变化情况而定,还要看自身体质状况如何。
清晨喝杯牛奶 许多年轻女性为保持身材苗条,早晨不吃早点,其实这样不利于健美。牛奶中的钙对皮肤光洁很重要,春天早晨饮用牛奶,可使血液中新陈代谢加快,预防便秘和贫血,使气色更好更年轻。
注意仔细洗脸 春日气温升高,皮脂分泌较活跃,脸上的小痘痘常会悄然露出。为保持面部皮肤光滑,最好仔细洗脸。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他寿高1 01岁,一生为人治病疗疾,广采医药文献,结合自己的从医经验,勤于著书立说。他在71岁时编成《千金要方》30卷,载有医药方4500多个。他100岁时,仍然身强力壮,神采奕奕,不忘著述,编成《千金翼方》30卷,收入本草800多种,还撰写了《摄生论》、《福禄论》、《存神炼气铭》、《摄养枕中方》等养生学的著作,全面地论述了他的养生术,成为我国医学和保健学的优秀文化遗产,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孙思邈的长寿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顺其自然
人体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只有顺其自然,才会有利于健康。特别是人进入老年之后,生理、心理、体质、性格、脾气、兴趣、言行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惟有适应这些变化,不逆自然而动,才不会有损于健康。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写道:“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情性变异,食饮无味,寝处不安。“他告诫子孙要充分认识这些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不可错误地认为“大人老来恶性不可恣谏“而埋怨他,应该根据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而顺其自然,“与宜常预慎之“,“不得令其意负不快”而影响健康。因为“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这就要求子孙们必须善于适应和调节老人的感情变化,“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以便顺其自然,保持平和的心态。孙思邈的这种养生观,是根据他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来的,也是孙思邈长寿的宝贵经验。
重视食养
孙思邈很重视食养,他认为,“安神之本,必资于食“只有吃得好,才能强身防病。他说:“春七十二日,省酸略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余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他把饮食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根据季节的不同和身体的营养需要来确定进食的重点,就使得平日的一日三餐成为养生健身的手段,避免了随心所欲的进食方式。此外,他还极力主张饮食清淡,注意节制,细嚼慢咽,食不过饱。他在总结自己的进食经验时写道:“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在他看来老年人消化力逐渐减弱,饮食须有所节制,不可吃得过饱。应该做到少吃多餐,“觉肚空,即需索食,不得忍饥”。他平时爱吃淡食,较少吃肉,还经常服用蜂蜜、莲子、山药、芝麻、牛乳等,无疑对他的长寿都有助益。
适度活动
孙思邈说:“,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他从不“饱食即卧”,而是“食毕当行步踌躇”,“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有助于消化,达到祛除百病的目的。孙思邈不仅善于活动筋骨,还很注意用脑和健脑。他深知人的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机体衰老首先表现于大脑的衰老。他平时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直至白首之年仍不失卷。他的医学著作《千金翼方》就是他10a岁时写成的。为了写这部书他平日不辞辛劳,常常步行外出收集民间药方,并经过亲自的试验、证实.才收入书中。这种体力与脑力的活动,都构成了他增强体质,延缓大脑衰老和健康长寿的因由。
保持中庸
孙思邈为世人留下了总结自己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宝贵经验的十二少秘诀:“少思、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好、少恶、少欲、少怒”。他认为人的七情六欲,是人难以回避的精神活动,如果放纵或者抑制都会对身体有损害。为此,要做到适度,就贵在一个“少”字上。就是说要有所节制,不太过,保持中庸之道,不走偏锋,对于养生益寿多有裨益。
他在倡导“十二少”的同时还提出了他所忌讳的“十二多”。即,“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混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他把这“十二多”视为“丧生之本”。按他的养生理论,他所倡导的“十二少”是养生的真谛,而这“十二多”是丧生之本。只有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所倡又有所忌,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的境界。他就是这样认真身体力行的。所以才能在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仅仅40多岁时,他却超过了百岁之龄。
阳痿是指男性虽有性的个欲望,但不能勃起,或有勃起的程度不足以插入,而防碍了正常的性生活。造成阳痿的原因很多,精神性方面的原因约占85---90%,器质性方面的原因仅占有10---15%。器质性方面的原因大多是由身体其它疾病引起的,如生殖器官畸形,先天性两侧睾丸缺损、性腺功能不全,前列腺炎,神经疾病、铅中青、泌尿或身液的疾病、腮腺炎、包茎等,都能引起阳痿。对于器质性因素引起的阳痿,一般在医生对该病诊治,阳痿会不治而愈。精神因素引起的阳痿主要有对性生活有不正确的认识,有长期频繁的习惯、缺乏性知识、精神紧张、地度忧郁或因夫妻感情不合引起等。
对精致神因素造成阳痿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进行精神治疗,解除其精神上的负担,帮助他们掌握一些正确的性知识。使患者消除疑虑、担心、害怕、紧张情绪。协调夫妻感情,互相谅解,做妻子的更应细心配合爱抚丈夫,共同营造良好的性生活气氛。这样,精神因素引起的阳萎也是可以逐渐消除的。
生活调理
1、保持精神愉快,生活规律,节制性生活,戒除。积极诊治泌尿生殖系、内分泌系的有关病变。解除精神负担,树立信心。
2、夫妻间开展交流,消除丈夫的心理压力。
中医绿色疗法:
1、两脚并步站立,两脚掌用力抓地,两腿用力向里挟,吸气时,用力提肛缩睾,两手握拳,吸足气后,舌舐上腭不动,闭气,达极限时呼气,舌放下,全身放松。反复上述动作,每日3次,每次5——7分钟。
2、自然站立,两手四指上下内外揉搓肾俞穴位。以肾区皮肤发热度。擦后左右旋动腰部。
3、手掌擦热,两手交替双侧睾丸,早晚各1次,每次8——10分钟。
自我按摩:
(1)中指指腹点按会阴穴(阴囊与肛门之间)30——50次,使之有酸胀感,早晚各1次。
(2)拇指按脐孔30——50次。
(3)按摩小腹和全腹,顺、逆时针方向各100次,再用手掌由两肋向脐部推动50次。
(4)揉擦腰眼、腰脊、骶脊部50次,使局部皮肤发热。
(5)双手合掌托阴囊、,进行搓揉5分钟,用手抓头向外提拉数次,再搓揉,反复3次。
(6)用中指指尖点压、叩击绝骨穴(足外踝上四横指)和三阴交穴(足内踝上四横指),每穴5 分钟,每日2次。
4、壮阳固精法
(1)搓涌泉穴:盘膝坐,双手搓热后,在三阴交穴处往返磨擦20——30次,两手分别擦涌泉穴81次,意守涌 泉。
(2)摩肾俞:两手掌在肾俞穴处作环形按摩30次,以皮肤发热为度。
(3)抖阴囊:取半仰卧位,一手扶,另一手食、中、元名三指托住阴囊下部,上下抖动100——200次,换手再做,逐渐加力。
(4)疏任督:两手磨擦睾丸100次。
(5)提阳根:一手掌放于丹田穴,另一手握,向上、下、左、右各提100次。
(6)壮神鞭:两手掌夹持(龟头外露),逐渐加力,来回搓动100——200次。
其它方法:按中医食补动物肾脏(以羊肾为最佳)、狗肉、牛肉、河(海)虾、麻雀、海参、牡蛎、羊肉、胡桃肉、韭菜、淡菜、山药、莲子、黑芝麻、黑豆、花生等。有壮阳之效,但本人并不建议采用此法;原因是肉类虽有补益,暂时或许起到治疗之效,但同时也有催情增加性欲望的作用;这不利于疾病的长远疗效。相反,对学习中医房事养生者,本人则要求在学习期间尽量少食或不食肉类,尽心练习中医房事养生秘法,期满见效后在灵活把握。
房事本乎自然之道
房事,也称“房室”、“入房”等。这些都是古代的称法。用现代的名词解释,房事就是指性生活。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古代儒学的经典著作《孟子·告子上》说:“食、色,性也。”此所说的食,指每日所必需的饮食;色,指的是性事活动。连一向重视礼义道德的儒家,亦认为性事活动是一个人的本能,并以之与饮食并举,可见它不是一个可以置之不理、弃而不顾的问题。
然而,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有关性的问题却被视为“禁区”,认为其诲淫败俗,不屑称道。一提到性,许多人就视它为洪水猛兽而忌讳莫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总是把性问题看成是人类生活中最隐秘的事情,而且还往往与黄色、淫秽之属联系在一起。其实,性既然是人的本能,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就应该正视它。只有科学地对待性学方面的问题,才能促进身体健康,维持正常的生活。
房事本乎自然之道,避其所害,须得其术,这是养生延年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健康长寿的基础。如果违背了这个自然规律,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针灸减肥有一定的适应症,并非人人合适。一般来说,体重符合标准的,就算个别地方稍显胖一点,医生也不主张减肥。
此外,20岁以前原则上也不主张针灸,因为此时人体生长发育尚未完全稳定,即使20岁以前采用针灸瘦身,其治疗效果也不一定理想,且20岁以前就肥胖的人,大多是自幼过食或遗传因素使体内脂肪增多造成的,这种肥胖属于体质性肥胖,治疗效果一般较差。
医生介绍,针灸减肥的机理在于调整代谢功能。最佳的年龄段是在20岁50岁之间的中青年,因为这个年纪的人群生理变化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好动到不好动的过程,天天的能量消耗也由多变少,极易产生肥胖。这类人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一般见效比较明显。
要提醒的是,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应针灸。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也不适宜针灸减肥。
提示:针灸要去有资质的医院
由于今年针灸减肥非常热门,一些美容院也开设了这个项目。对此,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介绍,针灸主要运用的是针刺手法,这是一种侵入人体的医疗手段,有一定风险,非医疗人员不得操作,要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才答应进行。
据了解,一些美容院的针灸通常由没有经过正规学习的针灸医生坐诊,即使有一些培训过的医师,但在设备消毒和针的更换上并不遵循大医院一次使用的原则,轻易交叉感染。而一些美容院开展针灸减肥时,搭售减肥药,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同时,在减肥过程中,减肥者可能出现晕针(患者出现晕厥现象)、滞针(针在体内拔不出来)等现象,这些对针灸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房事肾虚怎么补?
1.淮药炖猪脑山药15克,枸杞子6克,猪脑1个,精盐适量。将山药、枸杞子与猪脑放人大碗中,加食盐适量加盖,急火隔水炖3小时至熟烂。温热服用,或佐食。作用 养心健脾、补肝肾。主治房劳伤及肾虚、气血不足者。
2.怀山药枸杞炖猪脑猪脑1个,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加水及作料炳服。
3.黑芝麻糖粉黑芝麻、桑椹各160克,黄精70克共碾为粉,加糖每日服2次,每次服5克。主治 肾虚眩晕。
4.首乌茶何首乌30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20克,怀牛膝12克,当归15克,茯苓20克,共煮沸去渣留汁,加糖代茶饮。主治肾虚须发早白。
5.狗肾1对,切碎,焙熟后碾成细末,每晚3克,黄酒送服,每日2次。
6.活泥鳅放清水中,待排尽肠内分泌物后洗净。将油锅烧热,放几片姜,将泥鳅煎至金黄,加水约3碗,放虾肉50克,共煮汤食,每日1次。
7.猪肚1个,洗净,将肉苁蓉10克纳入猪肚内,扎好后用水煮熟,食肉饮汤,每日1次。
吃中药禁忌房事吗
在喝中药的时候,许多人没有禁忌,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与平时的生活是一样的。可是,大家要清楚,在喝中药的时候,有一些事情,或者是食物,还是需要你禁忌起来的。那么吃中药禁忌房事吗?一起来看看。
1、中医讲究阴阳,男属阳女属阴,房事对阴阳的调理会产生干扰。中医对生活方面的各种禁忌是有道理的,不是所有的服中药时都要禁房事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这得看你治的是什么病,吃的是哪类药了。
2、如果是解表药那就没必要禁房事;如果是滋补药,就要节制房事;如若是补肾阴肾阳的,就要禁房事了。
3、中医关于房事的七损八益可以看下,健康的房事可是可以延年益寿的。
4、如果疾病比较严重,房事又是一种损耗体力的剧烈运动,还是应该适当节制比较好。
吃中药的禁忌
吃中药的时候有些食物是禁忌吃的,同时食用是会影响药效的。下面就是中医专家介绍的几种服用中药时不能吃的食物,一起来看看。
1、忌萝卜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2、忌生冷
生冷类食物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3、忌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4、忌辛辣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
5、忌油腻
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6、忌腥膻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
吃中药的最佳时间
1、饭前服。在接下来的一般病位,用药应少吃,使药物易于释放。如腰部以下肝肾亏虚或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服药饭前,因为这时的胃是空的,药物,以及与胃肠道粘膜上的最直接的接触,能更快,更吸收和发挥。
2、饭后服用。病位上,应在饭后服药。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疾病,或治疗对胃肠药物刺激作用,饭后,可以效价上升。药物的毒性更大,也应在饭后服,以避免吸收太快,导致中毒。
3、趁热服。凡感冒,药物排毒,应该是热的下一个大口,以达到出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药也如此。
4、顿服。指的是小剂量的药物峻烈煎服,可一次服完。的目的是为了使无伤义药物,主要集中在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果,如便秘,拥塞等。
5、频服。凡咽喉病,呕吐恶心,宜采用多频服务方式。慢慢的剂量,充分的接触水煎患处,迅速见效。
6、空腹服用。凡补益药,应在空腹的上午,以利于充分吸收。
7、睡前服。镇静催眠药物,应睡前服用。此外,还有滞,胸膈患者,用药应坐下;有头有脑,耳,眼患病,用药,应该去无忧无虑的;大约有肋软骨生病走一边左右后。
8、通宵服。主要是指驱虫病再次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就寝后,肠道寄生虫杀更容易麻醉或排出体外。
房事养生保健五法
补肾固精
晨起时用舌尖舔上腭,待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时,频频饮之。吸气时,将肛门收紧,最好能连动肌肉一起收缩;呼气时,放松、舒张肛门及肌肉,反复做40次。
饮津能滋阴降火,生津益气,翕周动阴能补肾固精,保持性功能健而不衰。
固齿益精
晨起即将下、下牙咬合,叩齿数百遍;并在小时咬紧牙关,坚持日久可补肾壮腰,固齿益精。
养肾壮阳
先用左手兜住阴囊,将右手按在小腹部,以顺时针方向按摩36周,再用右手兜住阴囊,将左手按在小腹部,以逆时针方向按摩36周。以此左右轮换,反复进行数次。
安神养精
先用左手握住左脚趾,用右手掌对着左脚底,由慢而快摩擦至脚底发热为止,先左脚后右脚,交替进行各100次。坚持做数日,能交通心肾,引火归源,安神养精。
温肾摄精
取站式。将两手握拳,以虎口放在两侧腰部,由下而下摩擦腰部40-100次,摩擦不可过快,而且要轻重适度,如用力过大会擦伤皮肤,用力太小不能生热,摩擦至局部有温热的感觉为宜。
导语:孔子言:食色,性也。中医房事养生主要强调三点:一是房事必不可少;二是房事不可过度;三是和谐性生活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社会高速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导致现代人的性生活出现很多问题。患性功能障碍者,纵欲过度者,乃至患上性病者也有。掌握正确的房事生活原则、技巧应用、禁忌、食疗应用等方面均有益处。
中医房事养生主张节欲保精,既不是禁欲也不是纵欲,而是要求不恣意行房耗损肾精。肾精乃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则五脏六腑皆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老益寿。男女精血的颐养对于优生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房事养生需要坚持的原则有:
节制房事
房事作为人的生理需求,如果适度,有利于男女交换阴阳之气、固本还原,有益与养生。但是如果过度,消耗精力、体力过度,引起劳倦,会导致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疾病。房事的次数不是固定的,它因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而异,不同的人,房事的次数也不相同。如《素女经》云: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一月一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认识到节制房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房事的标准是事后第二天没有疲劳感,精神抖擞、心情愉快。较为年轻、身强力壮者,可以一周三、四次房事,甚至一天一次,年龄较大、身体虚弱者则要节制房事,如一周一次,半月一次,甚至一月一次。
房事不宜过早
男子破阳较早,则伤及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阴气,严重的还会导致未老先衰。古代养生学家认为房事开始的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
把握好生育的良好时机
中医不但提倡晚婚,而且提倡晚育,认为生育过早,女性的精血会大量受损,会导致体内正气衰退。晚育也会对胎儿健康和发育不利。男性的婚育年龄在24-28岁,女性生育的年龄在21-28岁,男女最佳生育年龄在女28-30,男28-32岁。
注意房事卫生
房事是某些疾病的传播方式之一,因此,人们在进行房事时应注意房事卫生,最好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清洗外阴,房事后也清洗一次。
房事调谐,保精养神
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之一,正如古人所言:“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意思是说,房中之事既不可绝,也不可太过,独身或禁欲不利于健康长寿,恣情纵欲也有损于机体健康。适当的房事生活不仅是天性之需,也是人生延年益寿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房事调谐以养生,是中国古代医学家所十分重视的,更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内容。
《抱朴子·释》说:“人食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坐致雍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难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清代医学家徐灵胜也认为:“故精之为物,欲动则生,不动则不生,故自然不动者有益,强制者有害,过用衰竭,任其自然而无勉强,则自然之法也。”这些观点都反对禁欲,女不可无男,男不可无女,依存,正常的房事生活是生理和生活情趣上不可缺少的。调谐房事,保精养神,正常适度,有利长寿,因为正常的房事生活可以协调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促进性激素的正常分泌,而且是人体健康的心理需要。
长久调谐适当的房事生活,可使人体肾精充沛,五脏调和,肌肤润泽,精神焕发,身强力壮,耳目聪明,容颜光采。而频繁的房事生活致使精失过多,最后引起早衰。主要表现为牙齿松动,视力减退,耳鸣耳聋,小便失禁,鬓发早白和脊柱僵直等,甚至可能导致生命的死亡。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房事要调谐适度,避免损伤,这是健康长寿的基础,也是养生延寿不可缺少之术。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