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专家称,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因为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目前罐子的种类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胶罐和真空罐。竹罐因为需要用中药液来煮,比较复杂,使用较少。玻璃罐临床用的较多,能及时观察到皮肤的情况。橡胶罐用在相对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关节部位等。家庭用罐一般选择真空罐比较合适。
医院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当然家里用真空罐操作起来更为容易,也不会发生烫伤,只是祛风散寒作用比不上火罐。
哪些病适合拔罐
拔火罐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但赵主任认为,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赵主任接着介绍了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起罐不要硬拔
在家里拔火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也不要太薄,防止把皮肤割伤了。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适宜用小罐。
2. 留罐时间根据病情、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泡。若是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
3. 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进去
如今我们的生活档次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们的健康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饮食不科学对于我们的身体造成了潜在的威胁。而中医的许多药材就可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理改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二郎剑。
【别名】见血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穗兔耳风的全草。
【原形态】长穗兔耳风 多年生草本,高20-45cm。根状茎粗短。茎暗紫色,具柔毛。叶基生;叶柄长1.5-3cm,具柔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3-8cm,宽1.5-2.5cm,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楔形状渐狭成具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圆齿,上面绿色,下面有时带紫色,两面均具柔毛。头状花序2-3呈聚伞状,由多个小聚伞花序组成长穗状花序;每个头状花序有3小花;总苞片约4层,狭披针形;花冠白色。瘦果倒披针形,长约4mm,无毛;冠毛羽毛状,长约7mm,淡毛羽毛状,长约7mm,淡褐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
【性味】味苦;酸;性凉
【功能主治】散瘀清热;止咳平喘。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毒蛇咬伤;肺热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经过上文对于二郎剑的介绍,我们对于二郎剑有了详细的了解。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二郎剑的特质,充分的利用它的药用价值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导读:冬季养生,拔罐不宜超过15分钟。拔罐已经成为现代人保健养生的常见选择,拔罐的确可以调养身体,但拔罐不宜超过15分钟。下面一起来看看拔罐的注意事项。
拔罐不宜超过15分钟
拔火罐,能起到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热散寒祛瘀等功效。对于风湿痹痛、肌肉劳损、腰背肩臂腿痛、软组织闪挫扭伤、感冒鼻塞、哮喘、头痛腹痛以及部分内伤等有较好疗效。经常感冒的人,日常可以通过拔火罐达到预防免疫的效果。亚健康的人群也可以通过拔罐,舒缓肌肉疲劳,具有健脾温肺补肾、调治亚健康作用。
拔火罐的方法很多。从部位上讲,可以拔疼痛部位,即哪里痛拔哪里;也可以拔穴位,背部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等都是常拔的部位;也可以根据经络拔,如拔任脉、拔督脉、拔膀胱经等。从方法上讲,可以用留罐法,医生把拔火罐停留在病人的身体上就走开了;也可以用推罐法,即是一边拔一边推;还有梅花针疗法,用针刺穿皮肤,再进行拔罐;还有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
从治疗原则上讲,可以辩证施罐也可以辩病施罐。虚证要补,实证要泄,不同的疾病也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重感冒,全身肌肉酸痛,在腰背肩进行推罐的效果很好。一般而言,火罐停留的时间短,刺激效果弱的属于补法;停留时间长,刺激效果强的属于泄法。
寒冷天气时拔罐,留罐过程中应加盖衣被,注意不能受凉。拔火罐后不宜洗澡,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因为拔火罐后,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中医认为此时凑理疏松,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感冒受凉。
拔火罐后留罐的时间也并非越长越好,一般一次1015分钟为宜,强壮的人时间可稍长一些,老人、小孩及身体较虚的人时间要短些。拔火罐次数也不宜过多,同一个部位也不能经常拔。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被拔罐的皮肤出现水疱,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拔火罐并非包治百病,如果拔完几次后发现局部止痛没有明显效果的,要去看医生,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疼痛,千万不可大意疏忽,以免耽误病情。
从季节上讲,拔火罐四季都可拔,尤其是春秋冬三季,只要感觉不舒适,都是拔火罐的好时机。
拔罐注意事项
有些部位不宜拔罐。例如,皮肤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时,火罐易脱落,起不到拔罐效果。因此,在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不宜拔罐。
中医专家指出,除了在皱纹等身体部位不宜拔罐外,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拔火罐之前一定要用酒精对罐体进行消毒,消毒之后可以放在那里自然风干。
2、拔罐的时候,最好是选择身体比较丰满而且有弹性的地方,而对于一些有破损、毛发太多的地方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免,而且孕妇的话也最好是不要拔火罐。
3、拔罐之前就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舒服的体位,通常都是采用的睡卧的姿势,一旦开始拔罐,那么就不能移动自己的身体,以免火罐掉落。
4、拔罐后不要马上洗澡,因为这时候的皮肤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裂、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着凉。
另外,拔罐后注意保暖,记住拔罐后一定要过1个小时再洗澡,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受了风、落了枕、腰背疼拿个火罐拔拔。现如今大部分家庭备着个拔火罐是常事,脖子上、腰上留着个大红印也是常见现象。可是,专家却认为,其实很多人并不会用火罐。
多数老百姓常常想当然地使用火罐。李主任说。最典型的现象便是在他的门诊上常会接诊因拔火罐而使皮肤受到感染的患者,拔火罐一拔就是个把小时,非得拔出水疱,流出水来才甘心,且还有个说法为把湿和寒气拔出来了,这种说法太荒唐。因为中医所说的湿是一个概念,是看不见的,并非液体。而当负压作用在人体表面时间过长时,任何人都会出水疱。实际上,拔火罐拔出水疱在医院治疗上等于是拔出事故了。而水疱很易感染、化脓,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败血症。
由于每个人表皮结构、厚度都不同,对负压的耐受力不同,一般拔火罐应控制在5~10分钟,最多10分钟足矣。为了便于观察皮肤的变化,最好使用玻璃罐,而橡胶罐、竹罐不宜选择。
专家还提醒大家,火罐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腰背痛是最合适的,而腹部、脸部等肌肉不丰富、有脏器空腔的地方不提倡拔火罐,尤其是腹部,很容易形成肠套叠、肠梗阻。并且,拔罐时不妨在火罐边缘抹点橄榄油或植物油,这样能避免皮肤与火罐摩擦损伤皮肤。拔完后用热毛巾热敷一下更好。
另外,根据中医传统经验,在背部拔火罐对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有益。
【导读】冬季拔罐最适宜15分钟内。拔罐已经成为现代人保健养生的常见选择,拔罐的确可以调养身体,然而,拔火罐也有适应人群,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握好时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冬季拔罐最适宜15分钟内的注意事项。
冬季拔罐最适宜15分钟内
拔火罐,能起到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热散寒祛瘀等功效。对于风湿痹痛、肌肉劳损、腰背肩臂腿痛、软组织闪挫扭伤、感冒鼻塞、哮喘、头痛腹痛以及部分内伤等有较好疗效。经常感冒的人,日常可以通过拔火罐达到预防免疫的效果。亚健康的人群也可以通过拔罐,舒缓肌肉疲劳,具有健脾温肺补肾、调治亚健康作用。
冬季拔罐最适宜15分钟内
拔火罐的方法很多。从部位上讲,可以拔疼痛部位,即哪里痛拔哪里;也可以拔穴位,背部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等都是常拔的部位;也可以根据经络拔,如拔任脉、拔督脉、拔膀胱经等。从方法上讲,可以用留罐法,医生把拔火罐停留在病人的身体上就走开了;也可以用推罐法,即是一边拔一边推;还有梅花针疗法,用针刺穿皮肤,再进行拔罐;还有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
从治疗原则上讲,可以辩证施罐也可以辩病施罐。虚证要补,实证要泄,不同的疾病也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重感冒,全身肌肉酸痛,在腰背肩进行推罐的效果很好。一般而言,火罐停留的时间短,刺激效果弱的属于补法;停留时间长,刺激效果强的属于泄法。
寒冷天气时拔罐,留罐过程中应加盖衣被,注意不能受凉。拔火罐后不宜洗澡,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因为拔火罐后,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中医认为此时凑理疏松,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感冒受凉。
拔火罐后留罐的时间也并非越长越好,一般一次10-15分钟为宜,强壮的人时间可稍长一些,老人、小孩及身体较虚的人时间要短些。拔火罐次数也不宜过多,同一个部位也不能经常拔。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被拔罐的皮肤出现水疱,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拔火罐并非包治百病,如果拔完几次后发现局部止痛没有明显效果的,要去看医生,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疼痛,千万不可大意疏忽,以免耽误病情。
从季节上讲,拔火罐四季都可拔,尤其是春秋冬三季,只要感觉不舒适,都是拔火罐的好时机。
有些部位不宜拔罐。例如,皮肤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时,火罐易脱落,起不到拔罐效果。因此,在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不宜拔罐。
中医专家指出,除了在皱纹等身体部位不宜拔罐外,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冬季拔罐最适宜15分钟内
1、拔火罐之前一定要用酒精对罐体进行消毒,消毒之后可以放在那里自然风干。
2、拔罐的时候,最好是选择身体比较丰满而且有弹性的地方,而对于一些有破损、毛发太多的地方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免,而且孕妇的话也最好是不要拔火罐。
3、拔罐之前就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舒服的体位,通常都是采用的睡卧的姿势,一旦开始拔罐,那么就不能移动自己的身体,以免火罐掉落。
4、拔罐后不要马上洗澡,因为这时候的皮肤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裂、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着凉。
另外,拔罐后注意保暖,记住拔罐后一定要过1个小时再洗澡,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家长平日有空了,每天给宝宝按摩15分钟能治病,治疗儿童常见的腹泻、发烧等小毛病是非常有效的。既让孩子舒舒服服地增强了抗疾的能力,又是一种好的亲子互动,何乐而不为?
大人按摩常痛得哇哇叫,因为按到了劳损的肌肉。儿童的保健按摩自有一套,完全没成人按摩那么复杂费力。目前,市面上出版了不少小儿按摩的书籍,家长很容易跟着操作。广东省中医院按摩科医师陈红蕾介绍,孩子不仅生病了可以按摩,这些平常的抚摸、按揉还能增强孩子抵抗力,促进消化吸收。
给儿童按摩,别用大人手法
儿童的按摩跟成人不同,相对而言简单得多。成人按摩要求有力,而儿童按摩柔和轻快。成人按摩是点状的穴位按摩,要精确地找到穴位。而儿童的按摩可以是点状的按摩、面状的抚摸和线状的推揉。大人只要用手掌、拇指就可以完成整个按摩过程,方便又简单。
陈红蕾说,按摩时,得让宝宝平躺着放松身体,动作要柔和,不然孩子哭闹不配合,非但没有保健效果,反而伤身。给孩子按摩还得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按摩,以免发生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空腹也不是按摩的时机,容易头晕。最适合按摩的时间是吃饭后2个小时后。
每天给宝宝按摩15分钟巧治病
此外,孩子如果有皮损伤,按摩时要避开受伤的皮肤,以免皮肤因摩擦受热而再受损伤。
不用花很多时间,家长们只要每天按摩一次,每次15~20分钟就足够了。你不妨把这当成一种日常的亲子活动,试试在亲子的同时帮孩子增强抵抗力。
简单儿童按摩,跟着一起学
下面是一些容易自我操作的儿童按摩招数,你可以跟着陈红蕾学习,处理孩子可能出现的健康小麻烦。
儿童常见问题:腹泻
陈红蕾说,儿童的腹泻需要辨证对待,水样大便,黄臭的大便需清肠;拉稀达一周需要止泻。
动作1(清肠):用大拇指按摩孩子食指靠近大拇指的那一侧。按从虎口到指尖的顺序。
动作2(止泻):用大拇指按摩孩子食指靠近大拇指的那一侧。相反,按从指尖到虎口的顺序。
儿童常见问题:消化不良
动作3:摸腹。顺时针抚摸腹部。
动作4:揉按大鱼际。用你大拇指的罗纹面揉孩子大鱼际(即大拇指的根部)。
动作5:揉按足三里。用大拇指的罗纹面揉按孩子的穴位--足三里(取穴方法:用手心覆盖膝盖,自然伸张手指,你中指所在的地方就是三足里穴位。)
每天给宝宝按摩15分钟巧治病
儿童常见问题:抵抗力低下
动作6:捏脊。让孩子平趴在床上,从腰部往头部捏孩子的脊椎骨。动作要领是速度要快,沿着脊椎捏,成一条直线。同时记得把自己的指甲修剪好,不然会划伤宝宝娇嫩的皮肤。这个捏脊动作有增体质,理气血、调脏腑、培元气的功效。
儿童常见问题:感冒发热
头痛脑热感冒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小问题,你可以学学下面几招,疏风退热。
动作7:按揉耳后高骨。用两个拇指按揉两耳后面的高骨处。
动作8:开天门。用两拇指侧从眉心的正中往头部发际处推。
动作9:推坎宫。用两拇指侧面从眉心向眉梢,沿着眉毛做分推。
动作10:拿肩井穴。用手抓拿双肩。
大二郎箭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大二郎箭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虾子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过江藤(《四川中药志》),铜锤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 大二郎箭 的 全草 。在栽种当年的9~10月可采收一次。以后每年都可采收2次,第一次在6~7月,第2次在9~1O月。采收后,拣去杂草,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分枝直立,被粗毛。茎匍匐地面,触地生根,长15~90厘米。叶对生;近于无柄;倒卵形,长1~2.5厘米,质厚,先端钝或浑圆,边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基部窄楔形。穗状花序,腋生;花小而稠密,花序长椭圆形,长l~2厘米;花序梗甚长,长2~6厘米;花萼钟形,2裂,甚小;花冠近唇形,淡红色;雄蕊4,内藏,2长2短;雌蕊1,2心皮,2室,每室1胚珠。果实干燥,直径不及2毫米,包藏于宿存的萼内,成熟时分裂为2个小坚果。花期8月。
【生境分布】多生于向阳的溪流两旁及河岸的砂土中。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破瘀生新。治白淋、小便出血和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摘录】《*辞典》
上面对大二郎箭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大家了解了大二郎箭的各种功效,一定要牢记这些疗效哦,这样就可以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用大二郎箭的神奇功效还他们一份健康和快乐。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